中秋拜月活動策劃方案
中秋之夜,有個傳統的習俗就是拜月!以下是關于年中秋拜月活動策劃方案,歡迎參考!
篇一:中秋拜月活動策劃方案
時間:201x年9月14日(農歷八月十四日)19:30開始
地點:市體育中心(主場)
主題:神圣、祥和
風格:傳統禮儀、現代演繹
氣氛:莊重、深情、熱烈
置景:以體育館南面平臺為舞臺,體育館為背景畫面。平臺上放置一果臺、一香臺,香臺上放置三樽香爐,左右燃著一對紅燭,紅地毯鋪滿舞臺和臺階,舞臺前兩側各放一燒塔。既體現祭拜,又凸顯宜春厚重文化底蘊。
儀式表演由三個部分組成。
一、請月。表現人們用純潔的心靈,莊嚴迎接象征祥和的明月在月之都升起。
擊鼓九通,鳴鐘九響。
舞臺兩側20名號手仰天吹響長號,40名鼓手雙手擊點跨立。鼓號長鳴,聲勢莊重,一派神圣,燈光隨鐘聲漸亮。
儀仗音樂響起,40名儀仗隊旗手,月旗引路,彩旗飄揚,由體育館門洞或兩側起步,如雙龍出水,行至舞臺兩側,肅立。
司儀:請月,鳴炮(鼓號齊鳴)。
二、祭月。表達人們純樸、善良、團結、友愛的傳統美德和心底的企盼。
司儀:祭月,燃塔。
儺舞上臺,表達對月神的崇敬與護衛情感。
司儀:上燈
音樂起。
40名對童男童女開始上燈。他(她)們手持柚子燈,由舞臺下方兩側行圓場步至舞臺中央,然后分立兩側。
司儀:上果
16名童男童女上果,他(她)們將荷花、蓮藕、柚子、花生、石榴、菱角、月餅、西瓜等供品端上,寓示團圓和美、育子成才、恩愛團結、幸福美滿。
司儀:上荷花、蓮藕。祈愿親情相依,愛情相連(放置果案);
上柚子、花生。祈愿兒女雙全,子孫滿堂(放置果案);
上石榴、菱角。祈愿子孫團結,聰明伶俐(放置果案);
上月餅、西瓜。祈愿團團圓圓,幸福美滿(放置果案)。
司儀:上香。
40名群眾手持高香走上舞臺,插上高香。
三、拜月。表達人們美好的心情和對未來的憧憬。
司儀:拜月。請全體起立,雙手合十。
一鞠躬:風調雨順年年豐。
二鞠躬:月圓人圓事事圓。
三鞠躬:家和國和天下和。
司儀:禮畢。
司儀:“中秋拜月”儀式到此結束,下面請看“火龍追月”。
篇二:中秋拜月活動策劃方案
主辦單位:XXX
承辦單位:XXX
贊助單位:XXX
第一部分 中秋拜月活動概況
一、活動主題
復興傳統禮儀,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校園
二、活動背景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也叫“仲秋節”。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意義與目的
本次活動的主要意義在于積極響應校團委構建和諧校園的號召,營造良好的和諧校園文化氣氛;弘揚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加強廣大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提升廣大同學的文化藝術修養,豐富學校師生的課余文化生活。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而愛上我們的傳統文化。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個充滿溫情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賞月思親。舉辦中秋拜月的活動,了解傳統,能夠深入了解傳統節日背后的深邃的文化底蘊,對我們這些新時代的人有必要的。通過這個活動,可以生動地讓大家親身體驗傳統文化,加深了解。其次能增進友情,我們希望能通過這個傳統活動,讓大家感受求學異鄉的溫暖。
四、活動對象
在校師生
五、活動時間、地點
第二部分、活動內容
活動總體分為以下部分
1、拜月儀式。
2、猜燈謎。
3、拜月者互贈禮品,自由活動。
4、放飛明燈,祈愿
第三部分、日程安排
活動細則人事安排
9月4日至6日,協會各部門開會商量活動策劃。
9月7日至9月1日,海報制作,場地安排,爭取贊助
9月11日,活動排練、活動宣傳和調整階段。
9月12日,舉行活動。
一、前期
1、本次活動為非營利性活動,作為活動的一些必要支出,要尋找合適的贊助商,并與其具體商定活動的細節
2、活動前十天召開理事會,統籌安排各項事宜。具體事項由社長關凱負責。
3、策劃部提前寫好活動策劃書,交由理事會討論通過。具體事項由策劃部部長蔡權負責。 4向學校有關部門申請,借休閑廣場,由副社長曹劍負責
5、宣傳部根據策劃制作活動宣傳及現場海報,并在學校的主教學樓、商業街張貼
6、編輯部負責制作燈謎。
7、排練拜月流程
8、辦公室采購有關物品,準備好活動所穿漢服以及拜禮所需坐墊等,具體事項由辦公室主任黃鳳錚負責活動中物品的借取和采購:電腦桌二(借取),香爐一(購買),月餅若干(購買),果品若干(購買),餐盤三(借取),酒樽三(購買),祝文一(自備),桌布一(自備),酒一(購買),祭祀用香一(購買),大高蠟燭二(購買),燈盞二(購買),坐墊九(自備),燈謎三十(自備),孔明燈六(購買),小燈籠若干(購買),音響(租借)。
注:用品后數字為數量。
二、中期
1、活動準備
A.工作人員18:到場,布置活動場地,包括擺道具,拉橫幅,布置燈光,張貼燈謎等;
B.參加活動的人員于18:3到達休閑廣場。圍觀的學生可先瀏覽燈謎
2、活動過程
A.19:拜月活動正式開始;
B.拜月人員按規定入場;
C.按計劃舉行拜禮;
D.進行燈謎獎品的兌換
F.獎品快送完時放飛孔明燈
G.活動結束。
注:活動全程,可由內部人員全程錄像,以作備案和后期宣傳
三、后期
1、清理場地
收齊整理工具,清理場地衛生
2、整理資料
辦公室整理與本次活動有關的圖片、錄像、文稿等資料,備案以留后用。具體事項由辦公室主任黃鳳錚負責。
3、開會總結
全體部委開會,總結本次活動的經驗,教訓等。
策劃部寫好活動報告,并發布于網上論壇,具體事項由策劃部部長蔡權負責。
4、合影留念、
全體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第四部分、活動中的問題及注意
在活動中,各部門應團結合作,統一安排,分工協作,精心實施。
開展活動當日,遇突發問題時,本著相互理解的原則,友好協商解決。
活動當日若有天氣原因,則順延。
篇三:中秋拜月活動策劃方案
宣傳推廣
針對主要目標客源:長樂、連江、福清等地信徒
推廣渠道:道教協會,各宮觀及民間道教活動場所,由各理事協助推廣。
制作噴繪廣告,在各宮觀寺廟門口張貼宣傳。
1.印刷宣傳折頁2萬份(約1萬元)
2.短信群發
3.報紙宣傳,主題:保護和發揚傳統文化。(以新聞軟廣告為主)介紹中秋節的.淵源、風俗習慣,宣示我們要承擔的社會責任。
4.網絡(旅游網站、福建之窗、以及一些網絡論壇,網站要更新)
5.電視(以宣傳石竹山的變化為主道路通車,物業式管理、酒店式服務,紫云洞重生紫云,可以在中秋節前幾天,報道燈光裝點的石竹山夜景。或者可以在中秋之前,如8月11日進行一次天燈試放)
6.旅行社
7.車迷俱樂部
8.景區內的宣傳:從八月初一到十四,游客可憑門票參加中秋博餅游戲,博得狀元者,可以獲得免費門票,參加八月十五的拜月活動。
9.以贈送門票的形式與福州地區的餐飲企業合作,將宣傳手冊制成類似臺面餐牌的樣式,進店宣傳。
媒體計劃。
1、邀請新聞記者采訪報道旅游節。重點邀請中央電視臺、中國旅游報、華東旅游報、羊城晚報、南方周末、福建日報、福州日報、福州晚報、海峽都市報、東南快報、及港澳、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新聞媒介記者。(要爭取讓中央電視臺把該活動作為一個重要的民俗節日加以宣傳報道,同時爭取請陽光衛星電視〈神秘中國〉制作專題片)
2、著重進行對外宣傳,同時加強社會宣傳。
(l)以中華夢鄉,石竹仙山,一個可以白日做夢的地方,點燃夢想的激情為題設計廣告或專版,集中于9月中旬在《海峽都市報》、《東南快報》、《福州晚報》、《福州日報》上刊登。
(2)爭取在中央電視臺第四套節目《中國風》欄目上一則民俗風情節目;節日后期應該爭取在《陽光衛視》上一期專題節目。
(3)制作折頁、招貼畫等,在節前及節慶期間宣傳;
(4)制作專題片,上互聯網宣傳等。
3、組織舉辦好新聞發布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是宣傳福州(福清),擴大影響,營造氣氛,吸引游客。事先準備好宣傳材料,提供給與會記者,另一方面要有重點地邀請新聞單位如期參加,保證發稿量,爭取更大的宣傳效果。同時還要向媒體及時通報籌備和進展情況。
邀請人大臺胞代表、政協臺胞委員和在福州的臺商、臺胞,在石竹山舉行中秋賞月博餅盛會。(可以通過福州市人大、省、福州市政協、臺商協會組織)每逢佳節倍思親,月是故鄉明。中秋是團圓的節日,這個團圓的意義不只是家人團聚,更寄托了祖國統一的美好祝愿,所以這個日子往往成為祖國大陸對臺灣同胞進行感情影響的好時機。通過邀請人大臺胞代表、政協臺胞委員和在福州的臺商、臺胞,在石竹山舉行中秋賞月博餅盛會,放飛寓意祖國統一的祈福天燈等形式,可以將這個活動與祖國統一這個主題緊密結合在一起。使我們這個活動意義更深刻,價值更深遠。
【中秋拜月活動策劃方案】相關文章:
雷鋒月活動策劃方案02-15
優秀雷鋒月活動策劃方案02-07
中秋拜月的習俗02-07
大學雷鋒月活動策劃方案02-14
2016社區敬老月活動策劃方案08-31
公司拜祖大典促銷方案策劃書模板03-24
中秋晚會策劃方案08-23
中秋習俗-賞月拜月01-18
安全生產月活動方案策劃書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