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無車日”活動策劃方案
一、活動背景和意義
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
無車日只是“綠色交通與健康”的一種形式。據悉,無車日活動源于法國巴黎。1998年9月22日,法國三十五個城市的民眾自發在這一天里棄用私家車。目前,無車日活動已經成為一項世界性環保運動。2001年,成都成為中國首個、亞洲第二個舉辦無車日活動的城市。我國由一個城市的率先,到108個城市承諾參與“無車日”活動,預示著這項“環保運動”內涵著環保觀念上的轉變、環保認識上的共識和環保行動上的統一。 “城市應該是人的城市,而不是車的城市。”據國家建設部說法,私家車的交通能耗已占全社會總耗能的20%。而城市伴隨著車輛的增多而發展的同時,城市環保也伴隨著車輛的增長而遭遇污染。城市車來車往、車水馬龍般繁榮的`背后是不堪重負的環保壓力。“無車日”既是車輛的休息日,更是環保的反思日、責任日。環境保護非一日之功,光靠一年之中的“無車日”肯定解決不了城市的環保問題,但可以通過“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這樣的活動來引發公民對城市環境保護的反思、深思。 溫家寶總理指出:“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國實際的城市發展和交通發展的正確戰略思想”。為貫徹落實這一方針,國家建設部向全國發出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倡議書”,確定2007年9月16—22日開展“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 該活動旨在通過鼓勵市民盡可能選用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綠色交通方式出行,減少對小汽車的使用和依賴。通過進一步加大公交優先宣傳力度,在廣大市民群眾中倡導選乘公交車出行方式和樹立“綠色交通與健康”的理念,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為緩解馬鞍山城市交通擁堵,促進馬鞍山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營造和諧的交通環境。
二、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使公眾認識到無節制地選擇摩托車和小汽車作為主要出行方式對環境和城市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引發市民對環境保護的關心和城市交通方式選擇的反思,通過宣傳健康出行方式,改善出行設施和條件,使公共交通、騎自行車以及步行出行方式更有吸引力,吸引市民更多的選擇城市公共交通等健康、清潔、高效的出行方式,推動我市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把我市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三、活動方式:
1、即日起在各媒體滾動宣傳無車日環保活動,張貼宣傳海報,提高無車日的市民知曉率,營造活動氛圍(電臺、電視、報紙、車載電視等);
2、與本市幼兒園、小學聯合舉辦無車日環保畫展,優秀的繪畫作品將在活動當天展覽在現場(活動結束后將歸還所有借出的作品);
3、通過與本市汽車俱樂部合作,在車友會內發起“無車日不開車”的承諾,現場講準備宣傳板或橫幅供車友簽名;
4、與本市自行車友會合作開展無車日自行車環城活動;
5、與移動、聯通、電信公司合作,開展群發短訊宣傳活動;
【“世界無車日”活動策劃方案】相關文章:
世界無車日活動方案01-11
世界無車日活動方案推薦01-11
世界無車日活動方案201601-11
2016年“世界無車日”活動方案01-11
2016世界無車日活動方案01-11
2016年“世界無車日”騎行宣傳活動方案01-11
2016世界無車日主題及活動方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