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班生活禮儀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一班生活禮儀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一班生活禮儀總結1
幼兒禮儀教育,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幼兒園中加強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是塑造幼兒健全人格、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奠基人生最佳開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為了推進和創新幼兒園的德育工作,提高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為幼兒終生發展奠定良好的禮儀行為品質,形成一個從善、從真、從美的良好禮儀氛圍。
新世紀兒童,作為祖國未來的支柱,具備了會思考、會學習、接受信息快等素質,卻也滋長了一些作為獨生子女而引發的不良習氣,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長輩,與人交往不懂謙讓、不講禮貌,公共場所不守秩序等,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品性。學前期的幼兒,可塑性強,容易接受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要求的理想時期,更是文明禮儀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亞里士多德說過“幼年時形成的習慣可以改變一生”,因此,對幼兒進行禮儀啟蒙教育,促進幼兒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對幼兒今后的學習乃至整個人生都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針對目前幼兒禮儀教育的現狀和本班幼兒禮儀行為的實際情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我們班進行了幼兒禮儀教育的初步嘗試。
一、優化教育環境,營造文明禮貌的良好氛圍
幼兒園有整潔的、和諧歡樂的教育環境,有規律的生活制度以及人與人之間文明禮貌,團結友愛的相互關系都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習慣的重要條件。美化幼兒園的環境,讓幼兒生活在整潔、優美的環境中,感受到幼兒園環境的美,用美的環境引導幼兒注意環境的整潔衛生,愛護幼兒園的`花、草、樹木,使幼兒在環境中自覺遵守秩序,學習禮儀之道。創設講禮儀的氛圍,讓幼兒在講禮儀的氛圍中,學會禮儀規范。每天早上幼兒來園時,從幼兒園的大門到大廳一直到教室,有保健醫生、班級教師、園長,用我們熱情的微笑、最真誠的問候,一路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來,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個個愛護的動作,感染著家長,影響著孩子。每天幼兒來園、離園期間,整個幼兒園洋溢著溫馨,問候聲、道別聲傳播著禮儀的氣息,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初步形成了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注重言傳身教,樹立文明禮貌的行為榜樣
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為表現都能認真地模仿和學習,可見教師對幼兒心理發展和品德形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響。俗語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感染孩子。
三、家園互動教育,養成幼兒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園對孩子的禮儀培養固然重要,并且卓有成效,但要使幼兒養成良好禮儀行為素養,需要家園合作,共同努力。幼兒模傷性強,辨別力差,家長的一些不良的、錯誤的言行對幼兒的發展有很大的消極影響。庭和幼兒園同步提供貼近幼兒生活的教育內容,把禮儀教育融人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帶動幼兒禮儀情感的加深和禮儀技巧的提高。幫助他們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利于幼兒與同伴、成人的交往和合作。此外,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還有助于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使家庭文明氣氛更好,變家長被動配合幼兒園教育為家園共育。這不但對幼兒禮儀行為習慣的培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對改變家長的行為也有積極的影響。
詹姆斯說過:“播種一個理念,你將收獲一種行動;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我想只要我們時時刻刻將禮儀教育放在心上,讓禮儀教育滲透于孩子的一日活動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禮儀教育一定會結出碩果。
中一班生活禮儀總結2
幼兒進餐是幼兒生活活動中一個重要的內容,也是對幼兒實施禮儀教育的重要途徑。自我園參加禮儀教育課題研究以來,我就著手從幼兒生活教育的點點滴滴來培養幼兒的進餐禮儀行為,在幼兒進餐禮儀培養中得到了一些體會和收獲。
在幼兒進餐活動方面,我們會與討論哪種食物有哪些營養成分?吃不同的食物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并請小朋友每人選一種自己最愛吃的食物,作為自己本周的菜名,請老師記錄下來,并在本周內實行,以增強孩子喜愛各種食物的興趣。
但教養策略要因人而異,我班在幼兒進餐禮儀教育方面總結如下:
1)對胃口小、食欲差的幼兒,保育員應將飯菜分批盛或少盛多添。
2)對吃飯喜歡含在嘴里不咽下的幼兒,多用有趣、形象的指導語提醒,如:“小牙齒要工作了”等等。
3)教師需要掌控,幼兒進餐的最佳時間為20~30分鐘之間。對吃飯特別慢的幼兒,可以讓其提前一點時間進餐,使他感覺自己也能同別人一樣按時吃完。對吃飯過快的幼兒,要提醒他們細嚼慢咽。
4)對挑食的幼兒,引導其不挑食,具體做法是:教師通過做調查表、家訪清楚班內孩子的飲食喜好,同時教師要清楚每天幼兒吃些什么,碰到幼兒不喜歡吃的的食物,教師可提前進行個別或集體談話,使幼兒不排斥。還可根據幼兒的口味來烹調,吸引他們去嘗試吃不愛吃的東西。初步嘗試時量要少,并以同伴和教師的良好情緒去影響、感染他們。
5)對確實生病的幼兒,應允許他們少吃一些,教師并給予其更多的關注。
我們還將禮儀教育列入幼兒教育課程之中如在進餐方面可通過講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幼兒吃各種食物,不挑食,餐前為幼兒介紹食物的名稱和營養價值,增強幼兒的食欲。
通過進行家園互動,與家長一起督促幼兒的進餐禮儀培養:
1、向家長了解幼兒平時的進餐情況,提醒家長自身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注意糾正幼兒不良的飲食習慣。
2、引進家庭教育中的好經驗,使幼兒園進餐方法更具有針對性。
3、讓家長了解幼兒園培養幼兒進餐的要求及方法。
目前幼兒進餐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如許多幼兒形成了吃飯挑剔、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飲食習慣。由于父母和老人的包辦代替,許多三、四歲的幼兒還要父母喂飯,幼兒獨占食物,浪費糧食、邊吃邊玩等現象也非常突出。這些情況,主要表現在技能掌握和幼兒進餐禮儀缺失兩個方面。總結和體會:
(一)形成氛圍,培養好習慣
對家長提出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使每個家長心中有數。
(二)豐富教育內容,扎實開展
我們開展了系統的禮儀教育活動,讓孩子從小掌握禮儀的知識,學習禮儀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反復練習良好的禮儀行為,使孩子形成動力定型。
(三)家園聯系,榜樣示范
家長們要為孩子創設一個和善、溫馨、快樂、平等、民主、和諧的家庭進餐環境,需要家長們“做榜樣、抓點滴”。在幼兒園進行進餐禮儀教育的同時,加強家長的榜樣教育力量,使他們也能在日常進餐活動中,在舉手投足間,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當然,幼兒進餐禮儀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我想我們的孩子習得良好的進餐禮儀,為今后的生活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中一班生活禮儀總結】相關文章:
中一班上學期班級工作總結范文01-21
精選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對聯01-10
中一班第二學期班務計劃04-05
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廣告語06-20
和孩子一起成長中一班班級總結報告02-13
班生活委員的述職報告03-10
英國留學生活禮儀01-18
中一班十月份工作計劃02-16
禮儀接待實習總結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