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道德演講稿范文錦集9篇
演講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演講稿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道德演講稿 篇1
只要播下一個動作,就能收獲一個習慣;只要播下一個好習慣,就能收獲一份道德;道德已被人們放在心靈深處的一個重要位置,我們時時刻刻與道德打交道,每個人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做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做一個有道德的好學生。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從古至今,流傳著成千上萬個感人的道德故事,看完這些故事,讓我真正懂得道德之心是最可貴的。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于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這兩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孝敬父母也是一種美德。其實,道德文明離我們很近,比如:關上水龍頭、扶老人過馬路等……每一份道德都是一份力量,這種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個人心里萌發。
道德匯成一個個心靈,它們照亮起未來迷茫的路,未來屬于我們,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中國人。
道德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第一輪演講結束后,呂老師讓我們進行第二輪演講,要先講內容,感悟、最后講中心詞。很多同學立馬記下來了,呂老師說:“前幾個同學講有好處。接下來我們要選人啦!”第一個講的馬銘萱和李明昊。
他們回家準備了好幾天呢!我聽到這消息回家寫完作業后,我也開始準備了。我先從手機上查找新聞,再概括內容,理解感悟,最后找出中心詞,再順、背一遍。
我從前幾個同學的演講中懂得了許多道理,尤其是董袆晨講的綠色停車,告訴人們要保護環境。
就在昨天我上完課回家時,有人租了這種車,開著它們到處亂跑,等他開回家時把這輛車車到處停,比如:停在路邊,小區門口,把車開進小區。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告訴這種人,不要只為了自己,也要為別人著想、考慮、才行,只有這樣別人才能信你。
共享汽車,單車是給人們帶來方便,便捷而不是亂停,亂放,不環保,不衛生等。
我應該做一種誠實,不破壞環境,懂得公德,道德的人,長大后做一個有用之才。
道德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搭起心靈的圣壇,守住心靈的契約,敲響心靈的鐘聲。道德,點一盞心燈。
道德,來源于善心。善,只有一個,那就是憑著自己的良心心動。善良的性,純真的情,凈澈的心。因善而仁,因仁而愛。無善念,猶如雄鷹折了翅膀,從云端墜落,遠了高空,近了低地;無善心,猶如撒在水上的一片濕潤的夕照,虛幻存在,只要一觸,就會隨著水紋消失;無善情,猶如一枚飄蕩在風中的果子,漸漸失去水分與香氣,只余干澀。若無善心,我們的心靈不再有似水的柔情,不再有仁愛之力,即使自詡富足,捧在手中的,只不過是一只空碗,而空中嘆出的,是無盡的空虛。善心,為仁愛之源,更為道德之源。善心,點一盞心燈。
道德,涌現與言行。宋元之際,學者許衡外出,天氣炎熱,口干難耐,而路邊恰好有一株梨樹,行人均去摘梨而許衡卻不動。人們問其原因,許衡答道:“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梨雖無主,而我心有主。”智者的肉體是由心靈監視的,許衡無疑為一個智者,他將德藏于心。而在澳大利亞,曾有一名游客在參觀“袖珍企鵝回家”時,卻違反了當時的規定,用閃光燈照相。頓時群情激憤,游客被弄得灰溜溜的,趕忙收起相機。來自民眾的強大壓力,不亞于一陣狂風暴雨,若心中有德,迎來的是風雨過后的彩虹;若是心中無德,臨來的,會是狂虐的黑暗,情初之景則漸行漸遠。道德,誦于言行,道德的壓力在言行中可增可逝。讓言行在心中點一盞燈。
道德,滲于生活。處世之時,為人之道,追夢之路,均需正直,謙遜、節制、自律、勤勞、誠摯等。需問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王充所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李斯的的“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的謙遜之語,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廉正與自尊及歐陽修的“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的正義,這是曾在歷史中回蕩,在不同時空中傳唱的千古名言,穿越了古今,滲入我們的生活,在心間梵唱著最美最美的旋律。道德,滲于生活,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在點一盞心燈。
道德,源于善心,現于言行,滲于生活,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心存善念,言行優雅,生活至美。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點一盞明亮的燈。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道德演講稿 篇4
同志們:
為了推進全縣組工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題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進一步加強組織系統自身建設,按照在全縣組工干部中開展讀書學習活動的統一安排,今天我們特邀黨校高級講師、教務科長、縣管拔尖人才老師為大家作職業道德專題報告。請大家歡迎。
剛才,xxx老師就加強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必要性、規律性、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建設學習型部門等內容作了深刻解析,報告深入淺出,生動精辟,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指導性。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向高老師表示感謝。下面,我再強調三點:
一是切實增強職業榮譽感。要把身為組工干部看作是一種榮幸,一種歷練。專注工作,吃苦耐勞,干事講奉獻,工作比業績,始終保持一種奮發有為、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始終具備一種對組織負責、對崗位負責、對自己負責的職業素養。
二是不斷提高做好組織工作的能力。無知肯定無能。新形勢對組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組工干部必須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勤思考,多請教,不斷挑戰自我、完善自我,始終做到不負重托、不辱使命。
三是自覺維護組工干部的形象。組工干部代表著組織工作的形象,希望每位組工干部都能將這次講座作為一個契機,在認識、作風、紀律、職業素養上找差距,自律自省、自我約束、自我錘煉,為其他干部做好表率,維護好組工干部的形象。
散會。
道德演講稿 篇5
各位同事,大家好。很榮幸今天在這里和大家一起接受道德講堂的洗禮。今天,我們講述的主題,是“孝”。孝親敬老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被一代代的傳承、發揚,歷史上更是不乏二十四孝這些經典故事的出現。而今天,我要和大家講述的是發生在我家里的一些事。說實話,我覺得這些事情普通的不能再普通,這些也正是我們為人兒女應該做的。
我家呢,一共有六口人,奶奶、公公、婆婆、老公和我、還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兒。一家人四世同堂,其樂融融。然而,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時候,不幸在 20xx年8月29日這一天降臨到我們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這天中午我和丈夫下班剛進家門,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就響了起來。電話里傳來公公同事焦急的聲音:遠在保定的公公,在上班時突發腦出血,被緊急送進了醫院!經過和主管醫師詢問,出血量將近60毫升。身為醫務工作者,丈夫和我清楚地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公公的病情刻不容緩!一邊跟醫院領導請假,一邊帶上婆婆和年幼的女兒直奔保定。在保定住院的12天里,公公先后做了3次手術。每天,我都和丈夫一起守在監護室外的樓道里,婆婆帶著不到4周的女兒住在醫院對面的旅館里。一家人茶飯不思,甚至連年幼的女兒都悶悶不樂。一天下午,看見婆婆在掉眼淚,孩子輕輕地用小手擦了擦婆婆的臉,說了一句讓全家人潸然淚下的話,孩子說:“爺爺,你快點好起來吧,我奶奶的眼淚都要流干了。”當醫院第三次下達病危通知書時,我們選擇了回來。當天下午,當遠遠的看到醫院的120救護車時,我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放聲大哭。那一刻,我深深地體會到:無論多難,我們還有醫院可以依靠!
在回到醫院最初的一個月里,我和丈夫衣不解帶的服侍在病床前。每天最少六次鼻飼流食,兩小時一次翻身拍背,擦澡、吸痰、口腔護理、更換床單……這一切,我幾乎都是自己來做。同事們都說有事兒你就叫我們,可是科里實在是太忙了,我實在不忍心再麻煩大家。公公住院8個多月,我每天除了上班就是陪床,很少回家。有一次,我給當時上幼兒園的女兒整理書包時,發現了幾張小紙條,上面歪歪扭扭的寫著幾句話:“爺爺,你什么時候好?”“媽媽,你快回來吧,我好想你呀!”看著這混合著拼音的幾句話,我的心里說不上是什么滋味!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一家人的堅持努力下,公公的病情開始穩定,并一天天的好轉。雖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可我們依然很欣慰。因為,只有公公活著,我們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家!轉眼間,公公從生病到現在已經3年多了,在這三年的時間里,一直靠鼻飼來滿足營養需求。這些都不算什么,最麻煩的是大便的問題。每隔3、4天,我就給公公灌一次腸。說是灌腸,其實最后都是用手一點一點的把糞塊兒摳出來。說實話,開始的時候我也很不習慣。公公解一次大便,我的手要臭上兩天。后來慢慢的,我就習慣了。對病人都要這樣做,更何況是自己的家人呢!說實話,在我們這個家里,還有一個人更累,那就是我的婆婆。白天,不僅要照顧公公,還要接送女兒上下學,更要做一大家子的飯,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為了盡量減少婆婆的負擔,從公公出院至今,只要不上夜班,晚上都是我和丈夫住在公公的房間來照顧他!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公公一定能恢復的更好,我也希望通過我家的故事,讓更多的人體會到家庭的溫暖與重要!在最后,請允許我借這個機會,向曾經給予我和我家人關心和幫助的領導、同事們說一聲謝謝!
道德演講稿 篇6
道德模范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旗幟,我們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傳播正能量,匯聚十三億中華兒女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國度,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而貫穿于中華民族之魂的就是道德,它是優秀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優秀民族精神中起主導作用的精神。道德模范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旗幟,我們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傳播正能量,匯聚十三億中華兒女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
不斷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時代新風,中華大地涌現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國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你們或充滿愛心、助人為樂,或見義勇為、舍生忘死,或誠實守信、堅守正道,或敬業奉獻、虔誠勤勉,或孝老愛親、血脈情深。你們的高尚品德,溫暖了人心,感動了中國,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當前,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道德建設,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范,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要始終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極為重要的戰略任務來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撐。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鮮活的價值觀,要廣泛開展向道德模范學習活動,引導人們從身邊做起,從基本道德規范做起,把良好道德行為落實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要把培育文明道德風尚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輿論導向,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推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社會風尚。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推進道德建設,做實功而不務虛名,以“釘釘子”的精神做好工作,推動道德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要把道德建設融入改革發展各方面,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同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記黨的宗旨,常修為政之德,常懷愛民之心,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引領者,以優良黨風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氣。
道德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楊郅涵,來自三年級四班。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透過流動著美好的光;道德是一道光,孕育沉浸在純潔中的心田。
在生活中,愛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你前進的方向;愛就像一團火焰,融化你心中的冰霜;愛就像火紅的太陽,給予你奮進的力量。愛,時刻縈繞在我們身邊,愛,無處不在!
地震無情人有情,無數中華兒女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用自己的生命譜寫出一曲又一曲“愛”的凱歌,他們用“愛”詮釋著人間最神圣的使命,用“愛”傳遞著人間最真摯的感情!
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當教導主任譚千秋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手死死地抓著課桌護著身下的4名學生時,他心中只有一個字——“愛”,只有一個念頭——“不能讓學生受到傷害!”最后,學生全部獲救,而他卻不幸遇難…地震無情,大愛無疆!譚千秋老師在地震來臨時那千鈞一發的時刻,用他這雙曾傳播了無數知識的手臂又從死神手中奪回了4個年輕的生命,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達著老師對學生無盡的愛!譚老師的舉動讓我為之動容,我為我們中華兒女有這樣的好老師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同學們,當你坐在公交車上,看到年邁的老人拉著欄桿站著,你會讓座嗎?當你走在校園里,看到地上的垃圾,你會撿起來嗎?當你看到路旁的自行車倒了,你會去把它們扶起來嗎?也許你不會,不去做的原因不是你不想做,而是因為你會怕,怕別人誤會垃圾是你扔的,自行車是你弄倒的,怕別人說你是故意做給大家看的。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是早晨初升的太陽,在成長的道路上,首先應該學會的是做人,做一個能把每一件簡單、平凡的事做好的人,做一個能將“愛”常駐心中的人,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明是非,分善惡,辨美丑;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熱愛祖國,我們要從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熱愛家庭做起;服務人民,我們要從服務父母、服務老師、服務同學做起;崇尚科學,我們要從刻苦學習、發憤成才做起;
辛勤勞動,我們要從勤做家務,積極打掃校園衛生做起;團結互助,我們要從學會合作,關心同學,樂于助人做起;我們只有用自己真摯的愛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盡自己的所能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才能讓這個世界更溫暖,才能讓這個世界更精彩!
同學們,當“三創一辦”的號角吹響時,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講文明,樹新風,做一朵又一朵的道德模范之花,盛開在校園的每個角落!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道德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蔽覀兘裉觳蝗ビ懻摰赖潞椭R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边@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時期的劉備曾經以此教導過他的兒子。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于律己,那么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于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從事教師這個特殊行業的我們該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教師呢?我認識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于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掛在口頭上的“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愿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從事教學教育工作以來感觸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如何成為師德高尚的老師,如何作一個有道德的教師呢?
一、教師要經常自。
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之后,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里,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的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系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系。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愿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后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學工作中,只有多了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才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系,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三、必須樹立平等對待觀: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它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于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于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勿將此言理解為可以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指使學生甚至利用學生。有句古話說:人有德于爾,爾不可忘。爾有德于人,爾不可不忘也。
道德演講稿 篇9
大家好!今天演講的內容是“我們都被道德綁架了”。
當有人看到老弱病殘需要人幫助的時候,而有人沒有出手幫助,導致了很嚴重的后果,比如死亡或者怎么樣的。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開始數落這個人的人品有問題或者是這個沒有道德什么的,或者說這個人怎么可以這么冷漠。與此同時,并沒有人真正的去拋開道德觀去重新思考這個人為什么會這么做。而當我們拋開道德觀再去看待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就會發現并不是那個人愿意去那么做,而是在這個社會這個體制下無奈的表現,只有這樣自保,才不會招惹上不該有的麻煩。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首先,很多人并不懂的知恩圖報,起碼的謝謝都不對別人說一句,這何不讓人心寒?其次,現在也很多人出手幫了,卻反而要被人訛詐錢財,而法制卻并沒有站在真正的受害者一邊,得不到保障,這何不讓人心寒?最后,現在也很多見義勇為的人,而把自己的生命都搭上了,或許大家都會覺的這是一件很值得大家夸獎的事,可是事后誰又記得你?事后你的家人要怎么生活?如果一個家里就靠你一個人養活,你甩手一走其他人要怎么辦?這何不讓人覺得付出的代價太大?總總的一切想下來,也就能理解那些不出手的人為什么會那么做。
所以,我們都被最初的道德觀所綁架了。
其實,我們的邏輯思維其實很多時候都已經被束縛在一個條條框框里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而這三觀是直接影響一個人對事物和人的判斷。當一個人的三觀一旦確立了,在認知里就已經形成了對事物的對與錯。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自然每個人的三觀也是不一樣的,這就導致了對在同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懂的看法和見解,而對事物和人的評判標準也就不一樣了。而在我們的邏輯思維里,道德的分量似乎還是挺重的,這又間接的導致我們大家都容易被道德所綁架。
而這樣的邏輯似乎并不能做到去理解和分析一個人的行為。所以我個人認為,不管是對人還是對物,如果理性的看待人和物的話,是要拋開自己的三觀去看,去想,F在在我看來,這應該才是真正的理性。也只有這樣,我們才不容易被道德所綁架。同時,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和領悟。
謝謝大家!
【【熱門】道德演講稿范文錦集9篇】相關文章:
【推薦】道德演講稿范文錦集五篇03-25
【熱門】競聘演講稿范文錦集4篇03-16
【熱門】環保演講稿范文錦集4篇03-16
【熱門】護士演講稿范文錦集5篇03-13
【熱門】道德演講稿范文集合5篇03-25
【熱門】道德演講稿范文匯總6篇03-16
【熱門】競選班干部演講稿范文錦集七篇03-20
【熱門】中秋習俗作文錦集8篇10-21
【熱門】中秋習俗作文錦集六篇10-02
【熱門】中秋習俗作文錦集5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