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分析工業基地形成和發展的條件。
2.讀圖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知道一些高新技術產業的部門及產品;認識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認識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性。
2.教學難點
分析工業基地形成和發展的條件;正確認識傳統工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區別。
三、教學策略
本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讀圖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并進行對比、分析、歸納的`地理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動線索,引導學生探究影響工業分布的主要因素,培養學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學生對高科技產品有濃厚的興趣,很多學生經常接觸高科技產品,或者身處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實地考察或以調查問卷的形式,探究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問題。
四、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國工業中心和主要工業基地的分布特點。
同學:看地圖復習,工業中心和主要工業基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沿江地帶。
【設計意圖:地圖上落實四大工業基地的位置,強化重點知識的落實。】
教師:為什么我國四大工業基地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呢?我們組成工業考察團,首先考察我們所在京津唐工業基地,我們考察步驟如下。
1.在教材“中國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分布圖”中找出京津唐工業基地的主要工業城市。
2.上網搜集資料,找到京津唐工業基地突出的工業產品和工業部門。
3.利用地圖,探究京津唐地區發展工業的優勢,填寫探究活動表。
工業基地名稱
位置范圍
突出工業產品及部門
自然條件(地形、交通、河流、資源等)
其他
條件
【設計意圖:探究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分布的相似特征,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解決“分析工業基地形成和發展的條件”教學難點。】
教師:每個工業基地的分布和發展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在考察“京津唐地區”之后,同學們結合課下收集的網絡資源和中國地圖冊,分組總結“遼中南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條件,找到這三個工業基地工業發展的優勢條件及主要的工業部門。
學生:小組活動,學生完成“探究活動表”。小組代表上臺進行介紹。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和糾正。教師在各小組討論、發言過程中,要積極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或解答學生疑惑的問題,適時地給予表揚、鼓勵和督促。
教師:我們了解了影響工業分布的主要因素,現在看一段表演,兩位同學分別扮演我國東西部的兩個工廠廠長,他們的工廠在生產和發展過程中都有自己的快樂和苦惱,希望得到同學們的幫助。
學生:以表演的形式展示我國東西部工業發展的優勢和劣勢,學生進行討論。
【設計意圖: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探究我國工業發展特點,利用初中學生活潑好表現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總結:我國東西部的工業發展各有優缺點,我們應該取長補短,根據自己本地區的特點,因地制宜地發展工業。發展的同時要注意環境保護,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可持續發展。補充資料:工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
【工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工業設計實習目的05-02
工業設計專員簡歷范文06-09
工業設計專業實習目的01-23
工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01-07
工業設計專業就業前景如何03-14
工業設計專業求職信格式05-01
工業產品設計的簡歷范文02-16
工業設計專業英文簡歷模板02-01
工業設計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07-16
工業產品設計個人求職簡歷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