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時間:2023-06-27 15:25:28 其他報告 我要投稿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1

  一、項目概況

  推動落實各項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任務,促進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看大病、解難癥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努力讓群眾就地就醫;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改革成果,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同時努力恢復正常的'醫療衛生業務工作,圍繞重塑“1235”服務體系積極穩妥推進醫共體建設重點工作。

  (一)項目資金申報及批復情況。

  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下達259.49萬元。

  (二)項目績效目標。

  20xx年各項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任務均得到了有效落實,通過以公立醫院集團建設為抓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全面摸底集團各成員單位信息化建設現狀,按“一張網、一體化、智慧化”原則編制信息化建設規劃。完成一期工程48個子項目建設,通過互聯網開展協同診療人次增幅102.5%。對照智慧醫院3星和互聯網醫院、電子病歷5級標準,完成信息化升級改造二期工程項目編制,通過決策程序陸續啟動前期工作。

  (三)項目資金申報相符性。

  申報內容與實施內容相符,申報目標合理可行。

  二、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下達259.49萬元。補助資金已全部及時撥付到相關單位。

  (二)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嚴格按照上級規定進行了資金的籌集、分配和使用,確保了專款專用。同時要求項目執行單位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開支范圍及標準,遵守財務制度和財經紀律,不得虛列虛報;嚴格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專款專用,確保資金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項目績效情況

  (1)數量指標。

  集團全年總診療量增長為15.23%;健康體檢人數增長106.9%;基層門急診人次同比增長9.3%;互聯網開展協同診療人次增長102.5%;集團業務總收入增長8.1%。

  (2)質量指標。

  集團全年總診療量667112人次、增長15.23%,其中縣級 544500人次、增長16.67%,基層122612人次、增長9.24%,互聯網診療27830人次(專屬醫生1283人次,協同診療26547人次、增長102.5%)。三級公立醫院出院患者手術占比較上年提高5.16%。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因信息化不斷投入,醫療機構就醫環境不斷完善,醫護人員業務水平不斷提升,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住院患者滿意度得分為96.95;門診患者滿意度得分為97.95。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無其他需要說明問題。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2

  根據《保山市財政局關于20xx年市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精神,現將我院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自查總結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為確保醫院可持續發展,滿足廣大患者的診治需求,加快診治效率,提高診療準確性,開展新醫療項目,醫院購置部分醫療設備顯得勢在必行。在此基礎上,根據《保山市財政局關于下達20xx年市級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財政補償資金的通知》(保財社﹝20xx﹞99號)、《保山市財政局、保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下達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通知》(保財社﹝20xx﹞51號)以及《保山市財政局、保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下達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通知》(保財社﹝20xx﹞155號)、《保山市財政局、保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下達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第二批結算補助資金的通知》(保財社﹝20xx﹞171號)文件精神,核定我院20xx年用于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財政補償資金467.90萬元。四筆款項用款額度分別于20xx年10月、11月下達我院。

  二、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保山市財政局關于20xx年市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成立領導小組,培訓相關人員,認真組織對20xx年部門預算項目資金的使用績效開展檢查自評,撰寫績效自評報告,對比分析項目完成情況。按要求進行填報。報績效自評領導小組審核,按時上報。

  三、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20xx年10月收到財政項目撥款-20xx年市級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財政補償資金305.40萬元(保財社﹝20xx﹞99號);20xx年11月收到財政項目撥款-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10萬元(保財社﹝20xx﹞51號);20xx年11月收到財政項目撥款-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5萬元(保財社﹝20xx﹞155號);20xx年11月收到財政項目撥款-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第二批結算補助資金37.50萬元(保財社﹝20xx﹞171號)。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醫療設備是建設現代化研究型醫院的物質基礎,我院為充分發揮現有大型儀器、設備作用,提高檢測準確率及檢測速度,減少患者等候時間,實行設備專管共用,加強維修和管理。根據需要和可能,更新和添置必要的檢測治療儀器設備等,20xx年我院使用項目資金467.90萬元全部用于購置設備,已全部使用完畢。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醫院財務部門按照財政資金管理制度對項目資金使用進行管理,專款專用,使用嚴格按項目資金申報計劃執行。

  (二)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產出指標體系得分30分。其中,①數量指標,得分10分。20xx年為充分發揮現有大型儀器、設備作用,提高檢測準確率及檢測速度,減少患者等候時間,購置設備467.90萬元,對原有部分設備進行維護得分10分。②時效指標,得分10分。新購醫療設備,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提高醫療服務收入占比,降低藥占比。③成本指標,得分10分。項目預算控制數467.90萬元,項目實施467.90萬元。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效益指標體系得分28分。①經濟效益指標,得分15分。醫療設備更新,醫療技術提高,使20xx年固定資產增長率29.42%。②可持續影響指標,得分13分。提高醫療技術,更新醫療設備,使患者得到及時、準確的救治。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滿意度指標體系得分18分。醫院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推動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就醫秩序得到改善,得到群眾的認可和好評。但整體在就醫環境、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就醫等候時間等方面與患者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患者滿意度需要進一步提高。

  四、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20xx年底,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使用467.90萬元,醫院按預算購置和更新醫療設備,努力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檢查手段以及更為精準的檢查數據。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有效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狀況,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這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需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完善;醫院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得到群眾的認可和好評,但整體在就醫環境、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就醫等候時間等方面與患者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患者滿意度需要進一步提高。

  我院將充分發揮現有大型儀器、設備作用,提高檢測準確率及檢測速度,減少患者等候時間,實行設備專管共用,加強維修和管理,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推動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使就醫秩序得到改善,更好的得到群眾的認可和好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

  20xx年部門預算項目資金-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使用績效自評得分96分,扣4分,原因為1、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有效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狀況,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這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需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完善,故在本次績效自評中可持續影響指標處扣2分。2、醫院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得到群眾的認可和好評。但整體在就醫環境、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就醫等候時間等方面與患者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患者滿意度需要進一步提高,故在本次績效自評中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處扣2分。

  六、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本次部門預算項目自評報告、自評表由主管部門保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代為公開。

  應用打算: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年安排部門預算項目資金-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重要依據,為預算編制提供參考。利用績效評價結果,促進醫院各部門增強責任和效益觀念,提高財政資金支出決策水平、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果。對績效評價結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及時督促相關部門調整工作計劃、績效目標,加強項目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七、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這次績效自評工作的開展,單位領導高度重視,特別是部門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對資金使用的監督和指導,確保項目資金使用合理、合規。定期召集各部門召開績效評價討論會議,積極引導各部門增強績效評價意識,提高項目績效指標的科學性和可考核性。項目執行過程中加強項目監管,督促項目進度,確保項目按時按質完成。

  存在的問題:

  1.項目績效考核依據不夠充分,量化指標細化不夠,不能充分反映項目開展的過程及成效。

  2.制度建設方面還有所欠缺,尚未建立績效問責機制,對項目資金績效的跟蹤管理還沒有明確的實施方案。

  在下一步工作中,將對這些問題進一步完善,根據要求及需要,進一步將預算進行細化,建立科學、可量化的指標體系,完善經費開支管理,加強評價結果的運用。

  建議:希望能多開展績效評價培訓,建立一套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多渠道應用評價結果的有效機制,使以后的項目績效評價更能充分的反應項目成果,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八、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無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3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項目實施主體:巴彥縣財政局、巴彥縣衛生健康局、巴彥縣三家公立醫院;覆蓋地區:巴彥縣。

  (二)項目績效目標情況。國家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改革)補助項目中央轉移支付預算和績效目標全部完成。

  二、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在全縣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均做為重要內容給予安排和部署。此項資金用于巴彥縣三家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建設,提升職業衛生服務能力建設。

  三、項目績效自評開展情況

  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項目資金共計386萬元,全部用于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促進衛生服務能力提升。

  四、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分析

  (一)項目資金情況分析。國家資金全部到位、按照要求全部發放到位。

  (二)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項目資金預算386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236萬元;地方財政資金150萬元,全部到位并按照項目要求組織實施,在20xx年及時使用,符合項目要求,達到預期目的。數量指標全年完成值達到100%;質量指標全年完成值達到100%;時效指標全年完成值達到100%;成本指標全年完成值有效。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項目預期目標全部完成,項目活動開展取得顯著效果。項目的社會效益指標中加強了對重點行業的.危害因素監測,為衛生行政部門對重點行業的監督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工人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可持續影響指標中職業衛生監測能力得到提高。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4

  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項目

  (一)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1、中央財政下達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補助資金(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含20xx年一次性項目臨床服務能力建設)專項轉移支付預算和績效目標情況。

  預算情況.20xx年,下達我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央財政補助資金62700萬元(其中提前下達36000萬元),主要用于支持各地開展縣級和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重點投入在取消藥品耗材加成改革、優化醫療資源布局、改革管理體制、建立運行新機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提升服務能力、推動分級診療及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下達我省臨床服務能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7430萬元,用于支持國家級貧困縣縣級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升臨床服務能力。

  年度總體目標。推動地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的通知》(國發〔20xx〕78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xx〕3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xx〕38號)和《關于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成果持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通知》(國衛體改發〔20xx〕4號)等文件提出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任務。到20xx年,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看大病、解難癥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努力讓群眾就地就醫;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改革成果,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醫療服務體系能力明顯提升,就醫秩序得到改善。補短板、強弱項,促進國家級貧困地區臨床服務能力提升。

  2、省內分解下達預算和績效目標情況。

  對于提前下達資金:在每個縣240萬元、每個區80萬元的補助標準基礎上,將20xx年1—9月各縣(市、區)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幅、縣域內就診率、藥品陽光采購積分作為重要績效因素進行調整,對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幅居前位的10個縣(市)和10個區分別調減10%補助資金,共計320萬元,對藥品陽光采購積分在90分以下的縣(市、區)分別調減2.5%補助資金,共計162萬元,總計調減482萬元統籌用于獎勵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幅控制在10%以內,且縣域內就診率居前10位,藥品陽光采購積分在100分以上的縣(市、區)。

  對于結算資金:統籌調整627萬元,對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的成都市和石棉縣分別獎勵427萬元和200萬元。剩余資金,參照國家做法,采取因素分配法,依據我省對各市(州)、縣(市、區)20xx年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考核結果,以21個市(州,含市轄區)評價考核平均分(83.22分)、136個縣(市)評價考核平均分(86.05)為基準,分別對得分在平均分以下的10個市(州)和18個市轄區.56個縣(市)按照其得分與平均分差額占平均分的比重調減補助經費共計2389.35萬元,其中調減市(州)和市轄區補助經費1066.23萬元,用于獎勵平均分以上11個市(州)和24個市轄區;調減縣(市)補助經費1323.12萬元,用于獎勵平均分以上80個縣(市)。對臨床服務能力建設資金,按照確定的補助范圍和標準,支持66個國貧縣中66家縣醫院和132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臨床服務能力建設。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分析。

  項目資金均按照規定時間要求及時下撥。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分析。

  各使用單位均嚴格按照資金管理方案執行。截至20xx年3月底,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已支出68978.3萬元,執行率為82.21%。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

  按照《四川省公立醫院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各地建立健全項目制度,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及項目管理制度,未發現違規違法行為。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①數量指標。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縣136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21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有區屬公立醫院的市轄區42個;臨床服務能力建設縣醫院6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32家。

  ②質量指標。

  一是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印發縣級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并制定績效考核指標,舉辦縣級醫院高質量發展培訓班,全域推進縣級醫院“服務主責”提升工程。啟動第六批25個縣級醫院重點專科和第四批95個縣級醫院主要專科建設項目.48家縣級醫院列入國家實施第一批500家重點扶持提升綜合能力縣級醫院。全省區縣級醫院總診療人次同比增長6.28%,出院人數同比增長2.13%。

  二是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印發《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6個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公立醫院納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國家試點醫院,推進公立醫院加快構建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在全省公立醫療機構推進取消醫用耗材加成改革,同步調整省管公立醫院1489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加快構建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科學控制醫療費用增長,20xx年全省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同比增長9.53%,控制在12%目標以內。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考核,依據評價考核結果分配公立醫院補助資金。成都市、石棉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明顯先后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

  三是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比比上年提高.20xx年全省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比30.6%,較上年提高1.18個百分點

  四是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力爭總體降到30%左右.20xx年全省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為29.2%。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是全省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控制在12%以下.20xx年全省公立醫院醫療總費用1266.62億元,同比增長9.53%,低于年度目標2.47個百分點二是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降低,力爭控制在30%以下.20xx年全省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為27.9%(20xx年數據尚在審核過程中)。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20xx年我省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參與國家醫院滿意度第三方調查試點工作,患者滿意度平均值90.64,較上年提升0.82

  (三)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參照國家做法對評價考核結果進行通報,將評價考核結果作為資金分配的重要參考因素。

  二、衛生計生人才培養培訓類項目

  (一)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1、中央財政下達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補助資金(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培訓方面)專項轉移支付預算和省級補助預算情況。

  20xx年,下達我省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培訓方面)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共計47304萬元,用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等.20xx年,省級財政下達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培訓方面)省級財政補助資金共計11966萬元,用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生特設崗位、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等.2、績效目標情況。

  年度總體績效目標。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國衛科教發〔20xx〕8號)、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關于做好20xx年度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的通知》(國衛科教教育便函〔20xx〕164號)和《四川省“十三五”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等文件提出的20xx年衛生計生人才培養培訓要求,培養培訓經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和公共醫師和提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帶教水平;進一步充實全科、精神科、兒科、麻醉、康復、出生缺陷等緊缺專業衛計人員隊伍,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計人員醫療水平,加快我省衛生計生人才大省向人才強省的轉變,全面推進衛生計生事業發展。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分析。

  各項目資金均按照規定時間要求及時下拔。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分析。

  各使用單位均嚴格按照資金管理方案執行,截至20xx年3月底,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已支出26592.24萬元,執行率為56.22%。由于大部分學員培訓經費為20xx—20xx學年使用,因此目前仍有部分資金未執行完畢。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

  按照《中央和省級財政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川財社〔20xx〕112號),各地建立健全項目制度,制定經費使用管理方案或辦法,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及項目管理制度,加強資金管理,專款專用,未發現違規違法行為。

  2、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①數量指標。

  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項目。

  一是中央財政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項目招收完成情況。計劃培養14551人,實際培養14081人(20xx級4458人.20xx級5083人.20xx級4540人,20xx級少招收470人的經費待國家結算。其中20xx年計劃新招收5010人(四川西醫4310人、中醫660人、西藏委培40人),實際招收4540人(四川西醫3878人、中醫627人、西藏委培35人),完成率90.62%(其中西藏送培完成率87.5%)。

  二是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項目招收完成情況。計劃培養79人,實際培養62人(20xx級12人,20xx級50人)。其中20xx年計劃新招收67人,實際招收50人,完成率74.63%。少招收17人的經費待國家結算。

  三是中央財政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項目招收完成情況。計劃培養585人,實際培養622人(20xx級335人.20xx級287人(其中:西醫237人、中醫50人),完成率106.50%。超額招收37人的經費待國家結算時補足。

  四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培訓完成情況.20xx年計劃使用中央財政經費培訓住培師資60人、省級財政經費培訓500人,實際完成培訓住培師資1033人(骨干師資中央財政經費培訓75人、省級財政經費培訓94人;普通師資省級經費培訓519人、醫院自籌經費培訓345人),合格1017人(中央財政經費培訓骨干師資合格74人,省級經費培訓骨干師資合格94人,省級經費培訓普通師資合格505人和醫院自籌經費培訓普通師資合格344人)。

  五是公衛醫師規范化培訓項目.20xx年計劃啟動試點工作,計劃招收10人,省衛生健康委已印發《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公共衛生醫師規范化培訓試點工作的通知》(川衛辦函〔20xx〕1號),因國家培訓細則和師資培訓未啟動,多次請示未明確入訓時間,因此20xx年招收工作未開展。

  ⑵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目前在校生人數共2580人,其中20xx年招錄定向醫學生550名。

  ⑶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項目。計劃完成5000人全科轉崗培訓任務,實際開展了5082人轉崗培訓。

  ⑷全科醫生特設崗位項目。計劃招聘185人,實際招聘73人,完成率39.46%。

  ⑸兒科醫師轉崗培訓項目.20xx年啟動第七批兒科醫師轉崗培訓,計劃培訓80人,實際開班培訓80人。

  ⑹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項目。計劃完成80人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實際培訓81人,完成率101%,但1人理論考試不合適,目前80人進入臨床實踐培訓。

  ⑺麻醉醫師培訓項目。計劃培訓30人,實際開班培訓30人,培訓尚未結束。

  ⑻康復醫師培訓項目。計劃培訓30人,實際開班培訓30人。

  ⑼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20xx年11月,完成全省200名學員的招收錄取工作,學員覆蓋全省21個市州及15個產前診斷中心.58個篩查中心.7個新篩分中心和13個聽力障礙診治分中心.20xx年12月2日至12月7日,完成200名學員集中授課培訓,邀請全國各地50余名專家進行授課,組織開展集中授課理論考試。自20xx年12月10日起,學員分批次開始進入實地進修階段,現已有117名學員根據專業組的實際輪轉安排在培訓基地或培訓協同單位完成了7周的實地進修,其余學員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輪轉,所有實地進修輪轉將于20xx年6月完成。

  ⑽縣級醫院骨干專科醫師培訓項目。完成51名縣級醫院骨干專科醫師培訓。

  ⑾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干全科醫生培訓項目.20xx年11月,完成全省164名學員的招收錄取工作,學員覆蓋全省18個市.20xx年11月5日至11月30日,完成164名學員省級集中培訓。

  ⑿骨干鄉村醫生培訓項目;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干人員培訓項目;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培訓項目;村衛生室人員培訓項目;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人員培訓項目.20xx年我省預計培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業務骨干1226名、護士5316名、鄉村醫生16793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人員4903名、骨干鄉村醫生285名,共計28523名,除骨干村醫培訓項目分別由省衛生健康委組織集中培訓外,其余培訓項目均由各市(州)衛生計生自行組織開展.285名骨干鄉村醫生由省衛生健康委委托四川護理職業學院負責集中培訓,其余項目由市(州)組織培訓。項目培訓主要通過現場培訓、基地培訓、線上培訓等方式開展,培訓內容為提高高血壓、糖尿病、中醫診療實際操作技能;提高農村多發病、常見病診治;公共衛生、預防接種、婦幼保健常識;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基本藥物使用管理;臨床思維培訓與臨床能力等。

  ⒀萬名醫師支援縣醫院項目。各級各單位按要求派員,計劃派員1770人,實際全省貧困地區共派員1779人,薄弱地區155名。支援人員按要求簽訂師帶徒協議4433人,師徒比達1:2.29。

  ②質量指標。

  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項目.20xx年西醫住院醫師規培結業考核通過率為98.14%(通過4749人/參考4839人),20xx年助理全科規培結業考核通過率為81.82%(通過117人/參考143人)。合計通過率97.67%(通過4866人/參考4982人).20xx年中醫住院醫師規培結業考核通過率為95.19%(通過969人/參考1018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培訓合格率98.45%(合格1017人/培訓1033人)。

  ⑵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目標任務完成率100%,履約率78.9%。

  ⑶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項目。轉崗培訓計劃完成率達101.6%,超額完成不低于100%的目標任務。

  ⑷全科醫生特設崗位項目。所招聘人員全部具備全科醫師資格證,具備執業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

  ⑸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項目。計劃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考試考核合格率≥90%;第五期學員已完成第一部分理論考試(81人參考,4人補考合格,1人不合格)理論考試合格率98.77%。

  ⑹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等國家在線學習平臺正式上線后,培訓基地將組織安排學員進行在線學習及考核。學員需要完成相應的過程考核才能參加結業考試取得合格證書。

  ⑺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干全科醫生培訓項目。培訓項目分為四個部分,包括省級集中培訓、臨床和基層實踐培訓、網絡培訓和自學。我省于20xx年9月正式啟動培訓相關準備工作,委托四川省全科醫師培訓中心負責該項目的組織、業務指導及督導。專題召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干全科醫生培訓”實施方案咨詢會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召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干全科醫生培訓省級集中培訓備課會”研究制定省級集中培訓方案,制作了《骨干全科醫生培訓學員手冊》。

  ⑻萬名醫師支援縣醫院項目。一是受援人員學歷、職稱、執業資格、技能、論文等任一項有提升。與20xx年比,通過執醫考試人數增加184人,增長5.66%;通過中級考試人數增加193人,增長5.37%。二是支援人員按要求完成各項帶教任務.20xx年支援人員共開展學術講座22702場次、教學查房28597場次、示范示教30761次、病例點評23219次、疑難討論9113例次、公衛指導3634場次、新技術新項目新業務3142項、設備規范使用指導1362場次、督導檢查1686次、質量審查2663次、管理幫扶8702項、遠程指導和教學5828場次。三是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到20xx年底),開展新技術2422項,開設新診療項目6179項,開設新科室3380個,建設重點學科3278個(較20xx年增長33.74%)。收治病種數增加5127個.21個貧困摘帽縣縣醫院全部通過上等達標評審。

  ③時效指標。

  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項目。住院醫師規范化、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及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均為學年經費,在20xx學年執行完成(20xx年8月—20xx年7月)。根據各培訓基地報送的經費執行進度,經費使用均超過序時進度,經費使用及時。

  ⑵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20xx年6月學生填報志愿,7—8月簽訂協議,9月完成入學報到、注冊及相關事項。

  ⑶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項目.20xx年8月啟動培訓,10月開展理論培訓,11月至今已全面啟動臨床培訓。

  ⑷兒科醫師轉崗培訓項目。培訓為期1年。最后一批學員于20xx年9月入學,目前培訓順利進行中。

  ⑸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項目。根據實施方案的計劃,按時安排培訓進度,第五期80名學員目前進入臨床實踐階段,將20xx年11月畢業。培訓結束拿證后1年內,合格學員執業范圍變更或增加執業注冊率應≥90%;據調查第四期92名取得合格證,截止目前學員取得證書半年,共47人(51.09%)變更或增加執業范圍,41人(44.57%)在從事精神科工作。

  ⑹麻醉醫師培訓項目.20xx年3月正式啟動麻醉醫師培訓項目,培訓為期1年,目前培訓順利進行中。

  ⑺康復醫師培訓項目.20xx年啟動康復醫師培訓,培訓為期1年,目前培訓順利進行中。

  ⑻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培訓項目分為三個階段,包括集中授課、實地進修及在線學習。我省于20xx年9月正式啟動培訓相關準備工作,成立“四川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管理委員會”及“四川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管理小組”,并設立管理小組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培訓管理工作。所有實地進修輪轉將于20xx年6月完成。

  ⑼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干全科醫生培訓項目.20xx年11月,完成全省164名學員的招收錄取工作,學員覆蓋全省18個市.20xx年11月5日至11月30日,完成164名學員省級集中培訓,邀請全國各地50余名專家進行授課,組織開展集中授課理論考試。自20xx年12月1日起,學員分別回當地進入余下階段培訓,所有培訓將于20xx年8月完成。學員需要完成相應的過程考核才能參加結業考試取得合格證書。

  ④成本指標。

  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項目。中央財政按3萬元/人/年標準補助住院醫師規范化、專科醫師、公衛醫師規范化培訓。按2萬元/人/年標準補助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補助范圍為全省國家培訓基地招收且在培的單位委派人和社會人以及培訓基地教學實踐活動。住培師資培訓按中央財政7200元/人標準補助。各項均按預定成本執行。

  ⑵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中央財政按每年0.8萬元/人標準補助定向醫學本科生,均按預定成本執行。

  ⑶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項目。補助標準為深度貧困縣0.3萬元/人,非深貧縣0.52萬元/人。

  ⑷全科醫生特設崗位項目。按照8萬元/人/年標準對招聘人員進行補助,其中中央財政5萬元/人/年(20xx年已下達3萬元/人/年,20xx年追加2萬元/人/年),省財政3萬元/人/年。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項目。

  ⑴學員收入保障水平較高。我省20xx年起對學員待遇標準做了大幅提升,要求第一學年社會化學員培訓期間最低現金性年收入從3萬/人/年調整至4.2萬/人/年,并且培訓基地需另外解決社會化培訓對象社會保障和住宿,各基地加大經費投入,除財政經費外,共自籌經費2.5億元用于住院醫師、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學員生活補助和教學補助。據統計,20xx年我省一年級本科無證學員平均現金性年收(不含住宿和社保)為4.6萬元/人,有證學員為5.3萬元/人,學員生活補助在原有基礎上普遍提高,激勵了醫學畢業生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和帶教師資的教學積極性,住培學員的保障更加充分、更加穩定了培訓隊伍。

  ⑵參培師資帶教水平和參培學員業務水平大幅提高,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考核通過率90%以上.20xx年住培首次結業合格率為91.49%(通過4557人/參考4981人),其中理論考試通過率為93.57%(通過4525人/參考4836人),技能考核合格率為97.40%(通過4824人/參考4953人);補考合格率為70.87%(通過309人/參考436人),其中理論考試通過率為64.40%(通過208人/參考323人),技能考核合格率為89.12%(通過131人/參考147人).20xx年合計通過率97.67%(通過4866人/參考4982人)。

  ②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通過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為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養了“招得進,留得住”的醫學本科人才。我省結合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不斷修改完善項目實施和管理方式方法,有效推進項目落地。

  ③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項目。通過實施全科醫師轉崗培訓項目,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整體質量,強化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壯大了我省全科醫師隊伍。

  ④全科醫生特設崗位項目。招聘全科醫生到鄉鎮衛生院工作,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基層醫生缺乏的困局,提高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⑤兒科醫師轉崗培訓項目。通過一年全面、規范、系統的培訓,使受訓醫師熟悉兒科專業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具有較系統的專業知識,較熟練地掌握兒科臨床技能,能對本學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與預防等有較詳細的了解,使其具備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診療能力和操作能力。

  ⑥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五期學員覆蓋我省10個精神衛生專業服務空白縣(市、區),如學員全部順利畢業,培訓結束后,全省精神衛生專業服務空白縣(市、區)將減少至21個,全省88.52%的縣(市、區)具備提供精神衛生專業服務的能力。可持續影響:精神衛生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通過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不斷充實了我省的精神衛生專業服務隊伍,促進服務體系的健全與完善。有別于院校畢業生,學員50%來自縣級.20%以上來自鄉鎮醫療機構,轉崗培訓學員不僅要掌握常見精神疾病的診治,還要學習《精神衛生法》以及掌握社區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工作流程,極大的提高了精神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促進精神疾病的預防及患者的早發現、早治療,對維護家庭、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

  ⑦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我省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培訓基地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及協同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和四川省婦幼保健院均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強大的師資隊伍,項目資金為學員提供了培訓必要的教學條件,包括師資費、帶教費、培訓資料費以及考試考核、組織管理等費用。項目的實施,為加強和規范我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全面推進我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培訓平臺,為西南地區乃至全國的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均做出了較大貢獻。此項目還優化了分層、分級、分地區的醫療人才隊伍建設,在今后的培訓工作中,還可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需求進行人員的選派,可降低地區覆蓋率而增加能提高培訓可持續發展的高需求地區人員參比。

  ⑧萬名醫師支援縣醫院項目。到20xx年,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明顯改善,中醫藥服務向治未病和康復等多元化發展,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免疫規劃接種率達95%以上,傳染病發病率明顯降低;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5%以上,婦幼健康主要指標基本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期望壽命與全省平均水平差距進一步縮小。目前,住院分娩率為96%,縣域內就診率85%。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項目。學員滿意度較高。經20xx年全省住培系統12月統計,20xx年參培住院醫師及助理全科醫生對住培總體滿意率分別為97.05%、99.00%。

  ②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項目。計劃參培學員滿意度≥90%;實際滿意度達到100%。

  ③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項目在20xx年完成了200名學員集中授課階段,結束時培訓基地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進行了滿意度調查,最終平均分為9.5分(滿分10分),140名學員選擇滿分,占比70%。主要問題還是表現在對課程的安排、課程的實用性及授課師資的授課技巧有一定的意見或建議,并對集中授課的形式存在不同的見解。現階段還有部分學員在進行實地進修輪轉,故還未進行對整體實地進修滿意度和在線學習以及3個月培訓項目的總體滿意度調查工作,這些工作都將為今后提升項目培訓的質量提供可靠依據。

  ④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干全科醫生培訓項目。項目在20xx年完成了164名學員省級集中培訓階段,結束時培訓基地四川省全科醫師培訓中心進行了滿意度調查,最終平均分為9.8分(滿分10分)。主要問題還是表現在對課程的安排、授課師資的授課技巧有一定的意見或建議,并對集中授課的形式存在不同的見解。現階段還有部分學員在各地培訓,比較分散,故還未進行對整體培訓項目的總體滿意度調查工作。

  (三)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1、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項目。

  (1)總招收任務和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緊缺專業招收未完成。

  我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招收總量已經位居全國前列,但總招收任務仍未完成國家下達計劃,緊缺專業招收仍比較困難.20xx年我省完成國家緊缺專業招錄任務全科下達計劃700人,完成招收584人,完成率83.4%;兒科下達計劃300人,完成招收276人,完成率92%;婦產科下達計劃320人,完成招收302人,完成率94.4%;精神科下達計劃60人,完成招收38人,完成率63.3%;麻醉科下達計劃240人,完成招收328人,完成率136.7%。助理全科計劃200人,完成招收237人,完成率118.5%。其中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未完成任務.20xx年國家下達我省總招收任務4310人,由于20xx年嚴格限制非緊缺專業招收計劃,在緊缺專業未完成的情況下不得超計劃招收,結果緊缺專業和非緊缺專業均未完成招收任務.20xx年我省將進一步加強緊缺專業招收工作,通過限定非緊缺專業招收數量和擴大緊缺專業招收計劃,引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參加緊缺專業培訓。在培訓容量內,允許緊缺專業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突破招收計劃招收,嚴禁培訓基地在緊缺專業招收任務未完成的情況下擴大非緊缺專業計劃招收,最大程度上保障緊缺專業招生量。

  (2)專碩銜接學員日益增多,擠占住培基地容量。

  按照教育部與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加強醫教協同做好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銜接工作的部署,我省20xx、20xx年、20xx年、20xx年專碩招收分別為885人、967人、1115人、1319人,占我省招收總量的占比分別為16%.17%.20%.25%。專碩銜接住培政策發揮了研究生培養與住培臨床實踐技能培訓兩種培養模式的優勢,大大縮短了醫療衛生人才的培養周期,在人才培養模式中取得雙贏的效果。但是由于培訓基地大量接收并軌研究生擠占了培訓基地醫療和教學資源,造成培訓基地招收的社會化學員和委培學員享有的醫療和教學資源受到沖擊,影響培訓基地招收社會化學員。

  (3)培訓過程未統一信息化管理。

  目前國家已統一開發了培訓過程管理系統,但是由各基地自愿付費購買。因此各基地購買情況各不相同,不利于統一同質化管理。

  2、全科醫生特設崗位項目。

  按照《關于印發開展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試點工作暫行辦法的.通知》(國衛人發〔20xx〕35號)文件要求,四川作為四個試點省份之一,從20xx年起在全國率先開展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試點工作,20xx年第一批招聘176人,20xx年.20xx年國家委未下達計劃,考慮到四川基層人才隊伍實際需要,我省于20xx年.20xx年繼續實施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分別招聘142人.56人到基層服務,經費由省級財政全額保障。由于連續三年招聘,符合條件對象數量有限,20xx年經請示國家委人事司同意,我省暫停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一年,并將20xx年招聘185人計劃納入20xx年執行。截止20xx年3月,實際招聘73人,完成率39.46%.20xx年經請示國家衛生健康委同意,尚未完成招聘計劃的市(州)將加大工作力度,繼續進行招聘。

  3、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項目。

  合格學員執業范圍變更或增加執業注冊率偏離績效目標。據調查,前四期共培訓共305名學員取得合格證,目前僅192人(62.95%)變更或增加執業范圍(其中35人未從事精神衛生相關工作),192人在從事精神科工作(其中35人未注冊)。

  原因分析:一是按照執業醫師法要求,醫師需有明確的執業地點,但綜合醫院精神科(心理科)門診建設滯后,未從事精神科工作的學員中,60%以上是因所在機構無精神科(心理科)門診不能辦理執業范圍變更;二是學員崗位不固定。未從事精神科工作的學員中,近20%是因為外出進修、支援、其他崗位或辭職等原因,影響了學員發揮精神衛生專業力量的作用。三是轉崗培訓劃歸衛生健康委疾控處(科)負責,而醫師注冊由醫政處(科)管理,一些醫政部門對轉崗培訓及培訓合格學員變更執業范圍相關政策了解不到位,影響了學員辦證進程;四是學員轉崗或增加精神科注冊后,需從初級開始重新晉升職稱;還有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加注精神字樣后,雖從事精神科西醫治療,但晉升職稱仍需走中醫序列;部分學員只能轉崗注冊,無法保留原執業范圍,影響到學員注冊的積極性;五是部分學員因自身原因未辦理注冊,事實上反映出對精神科執業前景不看好,因而對變更執業范圍不積極、不熱衷,表明因待遇低、受重視程度低導致的精神科從業人員職業成就感不高的現狀未改變;六是部分學員尚未完成注冊,已在從事精神衛生相關工作,依法執業意識不強。

  4、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

  績效目標中集中授課階段理論考試通過率未達到100%,有6名學員未通過考試,占到總人數的3%。學員未通過理論考試跟授課日常安排、授課難易程度、授課師資講解情況、試題難易度均有一定的關系。在今后的理論培訓中,多注意授課內容難點的講解,改善師資授課的方式方法,盡量均衡知識點的難易程度,爭取達到理論考試100%的通過率。其余績效目標未完成均是因為培訓結束時間在20xx年6月30日,故部分培訓階段還未完成,無法考核。

  5、萬名醫師支援縣醫院項目。

  20xx年全省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傳幫帶”工程各項指標均完成,資金執行率98.98%。

  6、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干全科醫生培訓項目。

  績效目標中省級集中培訓通過率未達到100%,有1名學員未完成省級集中培訓,占到總人數的0.6%。其余績效目標未完成均是因為培訓尚未結束無法考核。

  改進措施:加強對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的管理,加強培訓過程的信息化管理,提升學員的培訓效果。優化績效指標考核,加強績效考核結果運用。

  (四)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自評結果將運用于20xx年各項目的開展,對未完成的指標進行針對性的總結和改善,例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項目招收工作已納入各市(州)衛健委和省衛生健康委直屬單位績效指標,對未完成的指標扣減相應單位的年度績效評分;對全科醫生特設崗位項目招聘情況和考核結果進行通報,將結果作為20xx年新增招聘任務和下達相應資金的重要指標;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的自評結果將運用于20xx年我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的開展,對未完成的指標進行針對性的總結和改善,為提升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效果,加強我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隊伍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自評結果將在四川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管理委員會、四川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管理小組以及專業組和帶教師資中進行公開;萬名醫師支援縣醫院項目的自評結果將運用于20xx年我省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傳幫帶”工程項目的開展,對未完成的指標進行針對性的總結和改善,加強全省對口支援管理,提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自評結果將在相關項目資金管理機構、四川省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管理辦公室成員單位中公開。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5

  根據《雅安市財政局關于開展20xx年度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執行情況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雅財績〔2022〕2號)文件要求,經過認真總結分析,現將自評報告總結如下:

  一、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20xx年度轉移支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項目資金總額544.55萬元。

  (一)《財政廳 省衛生健康委 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提前下達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中央補助資金的通知》川財社[2020]207號下達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央資金202.88萬元。

  (二)《 關于提前下達20xx年衛生健康省級補助資金的通知(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川財社[2020]171號下達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省級資金26.16萬元。

  (三)《財政廳 衛健委關于下達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的通知》川財社〔20xx〕53號二次下達中央資金公立醫院綜合改革65.72萬元、緊缺人才培訓4.2萬元、縣鄉村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12萬元。

  (四)市、縣級財政配套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233.59萬元。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20xx年度轉移支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項目資金合計544.55萬元,其中中央下達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資金284.8萬元,分別下達縣人民醫院145.8257萬元,縣中醫醫院137.7743萬元,轉撥蘆山衛健局1.2萬元;省級下達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資金26.16萬元,分別下達縣人民醫院13.01萬元,縣中醫醫院13.15萬元。縣配套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資金233.59萬元,分別下達縣人民醫院123.113萬元,縣中醫醫院110.477萬元。截至目前,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項目資金544.55萬元已經全部執行完成。

  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項目資金嚴格按照《財政廳 省衛生健康委 省醫療保障局 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4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川財社[20xx]76號)等文件精神執行,注重資金使用效益,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加強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和監督,保證項目資金專款專用,無挪用或改變專項資金的性質和用途的情況發生。

  (二)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是引進優質資源。深化對外合作,持續推進縣級醫院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醫學院校的合作;二是開展特色服務。加快開展復合手術、微創手術、介入手術、個性化治療等臨床治療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三是推動縣級醫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等五大醫學中心建設;四是建設專科、培育名醫。推進縣域內發病率和外轉率排名前10的病種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五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預計培育省級學科學術帶頭人1人、市級學術帶頭人4人;六是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縣中醫醫院擴大院內液體制劑的`生產能力。

  (三)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數量指標

  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公立醫院醫療收入的比例較上年提高1.41%;公立醫院資產負債率較上年提高10.83%,主要是由于:1.疫情原因,醫院疫情防控支出大幅度增加,醫療經營虧損,2.財政收回財政應返還額度導致;公立醫院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長期負債占總資產的比例與上年一致,無長期負債;診療人次數提高12.15%;出院人數提高3.85%。

  2.質量指標

  病床使用率提高0.53%;醫療收入增幅9.77%;門診次均費用增幅下降8.44%;出院者次均費用增幅下降12.88%;公立醫院平均住院日7.53天與上年持平。

  3.成本指標

  公立醫院百元醫療收入的醫療支出(不含藥品收入)下降1.42%。

  4.社會效益指標

  公立醫院每門急診人次平均收費水平增長比例上漲4.29%,主要為因疫情影響新增核酸檢測和慢病患者門診帶藥由原來的1個月量提高到3個月量導致;每床日平均收費水平比例較上年降低0.64%;出院者平均醫藥費用比例較上年降低0.64%。

  5.可持續影響指標

  管理費用占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較上年降低0.9%;醫療盈余率教上年下降0.6%,主要是防疫支出大幅度增加,盈余率下降;實現收支平衡的公立醫院暫公立醫院總數的比例與上年持平。

  6.滿意度指標

  公立醫院職工滿意度90.88%;公立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93.7%;公立醫院住院患者滿意度94.25%;除職工滿意度比上年略有下降之外,門診患者滿意度和住院患者滿意度比上年都有提高。

  三、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按照項目績效指標要求,項目全面完成,未偏離預期目標,資金使用規范。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資金管理,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四、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財政資金平臺系統中錄入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補助資金支出數據及時準確、真實可靠。資金對應安排項目形成實物工作量情況、項目推進及管理情況,跟蹤掌握項目績效目標執行情況,已經達到預期效果。績效自評結果暫未公開,將按文件要求在2022年4月15日之前在門戶網站進行公開。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無。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6

  瀘西縣中醫醫院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部分)項目績效評價自評報告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按照《紅河州財政局紅河州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下達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部分)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通知》(紅財社發[20xx]25號)文件精神,通過開展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中醫藥人才培養、中醫藥傳承與文化傳播等項目,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營造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全面推進我縣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

  (二)項目績效目標。

  1.項目績效總目標。

  通過開展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中醫藥人才培養、中醫藥傳承與文化傳播等項目,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營造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全面推進我縣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

  2.項目績效階段性目標。

  改善中醫診療環境,將中醫藥科室集中設置,形成相對獨立的中醫藥特色診療區域,集中開展基本醫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等一體化中醫藥服務;提高中醫藥技術水平,重點加強針刺類、炙類、刮痧類、拔罐類、中醫微創類、推拿類等中醫藥技術方法的開展與規范化操作;配置中醫診療設備,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為10家鄉鎮衛生院配備中醫適宜技術診療設備;加強縣級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縣級中醫醫院能夠規范開展45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并遴選不少于10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向轄區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1.前期準備。

  按照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的總體要求,通過前期召開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啟動會,醫院分管領導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實地核實等方式,充分了解鄉鎮衛生院中醫適宜技術的需求,配置中醫適宜技術設備,加強縣級中醫醫院管理、人才培訓等方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

  2.組織實施。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各盡其責,齊抓共管。統籌協調,財務部門牽頭,相關科室配合,提高工作質量。強化監督檢查,進一步完善資金支出管理制度。

  3.分析評價。

  按照我院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實施方案,由專人負責項目執行和具體的`實施工作,管好用好項目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加快項目執行進度,確保在規定建設期內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建設任務,有效確保項目資金使用合理、安全、平衡、順利達標。從而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營造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全面推進我縣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

  三、績效評價指標分析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分析。

  20xx年3月16日,根據紅財社〔20xx〕25號文件瀘西縣財政局撥付中央資金200萬元。

  2.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分析。

  該項目資金主要用于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建設項目,使用明細如下:共使用1,679,703.66元。完成率83.98%,其中:全縣中醫適宜技術十二項培訓及醫務人員到玉溪市中醫醫院進修培訓費用35,170.03元、中醫藥健康文化名老中醫走基層惠民義診活動39,583元,中醫服務醫療設備購買1,225,886元,已支付款項1,164,591.70元,中醫藥文化建設(中醫館)440,358.93元。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

  該項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堅持“公開透明、專款專用”的原則,無截留、擠

  占、挪用專項資金情況,全部支出使用合法票據,無虛列項目成本,所有支出均通過轉賬結算,均按規定標準執行。

  (二)項目管理情況分析。

  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我院從改善中醫診療環境、提高中醫藥技術水平、配置中醫診療設備等方面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建設,將中醫藥科室集中設置,形成相對獨立的中醫藥特色診療區域,突出傳統文化特色,集中開展基本醫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等一體化中醫藥服務,重點加強針刺類、推拿類、炙類等中醫藥技術方法的開展與規范化操作;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配備必要和中醫診療設備,為鄉、社區居民提供多樣化的中醫藥服務。整個項目有序有效的進行。

  (三)項目績效情況分析。

  1.項目成本(預算)控制情況。

  按照績效指標該項目200萬元,成本指標完成83.98%,預計成本控制100%達標。

  2.項目完成質量。

  按照績效指標中醫能力縣域醫共體、中醫服務能力區域設置1個、我院培訓人次113人次,人才培養合格率95%,指標達標。

  3.項目的效益性分析。

  (1)項目預期目標完成程度。

  按照績效指標該項目完成率83.98%,預計20xx年年底項目完成率100%

  (2)項目實施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按照績效指標該項目通過中醫技術培訓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素質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服務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據統計醫院服務對象滿意度≥90%

  四、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附相關評分表)。

  無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無

  六、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無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7

  根據《保山市財政局關于做好20xx年度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保財績﹝20xx﹞4號)和《保山市財政局全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現將我院20xx年開展的公立醫院改革工作自查總結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我院在市政府、市衛健委的指導下,不斷健全和完善醫院內部管理制度,積極探索現代保健院管理制度、醫療服務體系能力明顯提升,為確保保健院可持續發展,滿足廣大患者的診治需求,加快診治效率,提高診療準確性,開展新醫療項目,用于購買專用設備。根據《保山市財政局保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下達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改革)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通知》(保財社〔20xx〕51號)、《保山市財政局關于20xx市級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財政補償資金的通知》(保財社〔20xx〕99號)和《保山市財政局保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下達20xx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改革)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通知》(保財社〔20xx〕171號)文件精神,審議核定我院20xx年用于公立醫院改革項目的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資金66.15萬元,該筆款項于20xx年下達我院。

  二、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我院領導高度重視,積極部署安排相關科室和專人進行檢查自評,撰寫自評報告,對比分析項目完成情況,確保做到自評結果真實、準確、客觀,按時按質完成并上報。

  三、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20xx年收到財政項目撥款-其他公立醫院支出,公立醫院改革財政補償資金66.15萬元。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財政補助資金主要用于補助臨床重點學科建設、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設備購置等方面,用于增強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體系。該筆資金于20xx年已使用完畢,得分23分。購買兒保科預防接種系統3套-簽核系統軟件1.95萬元、預防接種疫苗冰箱3臺1.35萬元、少兒骨齡與體格發育評價軟件12.5萬元、叫號機0.38萬元兒童康復設備1.67萬元、韋氏智力量表1.84萬元;婦保科孕婦學校孕婦氣墊0.99萬元;婦產科購買母親和胎兒監護儀、心電監護儀、心電機等專用設備27.12萬元;兒保科購買兒童弱視篩查及矯正儀一套及耳聲發射儀15.79萬元;檢驗科購買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及高速離心機4.48萬元。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保健院財務科按照財政資金管理制度對項目資金使用進行管理,專款專用,嚴格按照財政資金支出進度用款,沒有出現項目資金被占用、挪用的情況,發揮效益,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二)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一是數量指標,得分5分,完成專用設備采購。二是質量指標,得5分,設備到貨后驗收使用。三是時效指標,得分5分,本年采購及支付及時。四是成本指標,得分5分,支出66.15萬元。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經濟效益指標,得分10分,其中總資產增長率2.33%,固定資產增長率4.85%。二是社會效益指標,得8分,合理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幅度。三是生態效益指標,得8分,根據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定,單位針對醫療廢物、污水處理等對環境會造成污染的.排放物及固體垃圾,都按照相關規定擺放、處理后,由專門的人進行清理及檢測,避免造成環境污染。四是可持續影響指標,得8分,通過更新新醫療設備,逐步推進適合婦幼機構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單位醫療服務水平,合理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狀況,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基本達成預期指標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滿意度指標得分18分。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推動保健院制度建設,醫院服務能力提升,患者和家屬對婦女兒童健康的認識得到了提高。

  四、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項目各項績效目標基本完成,下一步將根據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改進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增強婦女兒童專科醫院綜合服務能力。

  五、績效自評結果

  項目各項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良好,項目經費能嚴格按照專項經費的管理使用要求和相應項目實施方案要求進行項目收支管理,績效得分92分,自評為優。

  六、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按照“誰主管、誰使用、誰公開”原則,因我院無網站,將上述預算績效自評報告及項目績效自評表請主管局保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在保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門戶網站公開,更好地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信息服務。

  七、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我院領導高度重視財政支出績效自評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全面實施績效管理”要求,精心組織專人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切實提高自評質量。

  通過開展項目績效自評工作,能及時發現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效加強對項目建設的監管,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績效自評工作已取得諸多成效,但仍存在評價結果應用不到位,評價層次不全面等問題。建議:一是加強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通過運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發現績效評價對象在財政資金管理和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制定解決措施和方案,提高部門理財水平;二是財政部門進一步加強業務培訓,組織相關單位人員學習交流、拓展工作思路,提升業務水平。

  存在的問題:預算績效觀念不深入,思想認識有誤區;績效管理專業人員匱乏,規范管理有盲點;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實際操作有難度;評價結果運用不充分,推動作用有局限。

  建議:加強宣傳引導,強化績效觀念;完善指標體系,規范評價標準;強化運行監管,突出結果導向;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八、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無。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8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

  西昌市醫療保障局于20xx年2月掛牌成立。為支持和提升西昌市醫療保障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參保群眾,20xx年收到上級財政下撥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資金17萬元。

  (二)項目績效目標

  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完成醫療保障服務能力提升任務,服務參保群眾的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三)項目資金申報相符性

  醫療保障服務能力提升資金為上級財政分配下撥。

  二、項目資金申報及使用情況

  (一)項目資金申報及批復情況

  醫療保障服務能力提升資金為上級財政分配下撥。

  (二)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1、資金計劃、到位情況:20xx年末,滾存結余資金69888.15元結轉到20xx年使用。20xx年當年西昌市財政局下達我單位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中央補助資金17萬元(其中:西市財社〔20xx〕128號下達中央補助資金11萬元;西市財社〔20xx〕220號下達中央補助資金6萬元)。20xx年共計可使用資金239888.15元。

  2、資金使用情況:20xx年“三假”專項整治聘請第三方數據分析服務費支出50000元,組織職工到成都參加省醫保信息平臺上線測試培訓支出28806元,組織職工赴成都自貢學習支出14513.25元,醫保系統升級“云桌面”服務支出55374.90元,購執法記錄儀執法照相機支出51983.85元,印制醫保宣傳資料支出39210.15元。全年共計支出239888.15元。

  (三)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對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中央補助資金,我單位采取專款專用的原則,無擠占挪用情況。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1、在購買執法記錄儀、執法照相機等辦公設備(51983.85元)上,按照《西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有關事項的通知》(西府辦函〔20xx〕24號)文件的相關規定,本著厲行節約、符合實際、不超標配置的原則,嚴格按照政府采購的相關規定和程序經市財政局采監科批準后進行采購。無違規采購情況發生。

  2、在“三假”專項整治聘請第三方數據分析服務費支出(50000元)上,州、市聯合聘請第三方上海金仕達衛寧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參與提取西昌市市域內定點醫療機構的大數據進行分析核查,共查出21家醫療機構分別在重復收費、超標準收費、超量收費、虛記費用、超醫保支付政策范圍(限制性用藥)等方面存在違規問題,涉及違規金額335.97萬元,已全部收繳并存入基金專戶,違約金7.9萬元也全部收繳并存入基金專戶。投入產出效果顯著。

  3、組織職工到成都參加省醫保信息平臺上線測試培訓支出28806元。為確保全省醫保新系統上線上后所有職工能熟練操作,按照省州醫保局的安排,我局組織業務人員赴成都進行新系統的業務操作培訓。事后證明:就因為提前對業務人員進行了培訓,西昌市的醫保參保工作和費用報銷工作正常進行,沒有造成醫保業務積壓的情況。

  4、為提高職工的醫保業務水平和學習發達地區的先進的醫保管理經驗,經局黨組研究報市領導批準,組織職工赴成都自貢進行業務學習支出14513.25元。此次外出學習,開闊了職工眼界,提高了管理思路和醫保監管技能,為西昌市醫療保險工作更上一個臺階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5、醫保系統升級“云桌面”服務支出55374.90元。經多次技術論證后局黨組研究同意,與西昌電信公司合作,打造醫保系統“云桌面”服務升級,此項目的建成將極大提高西昌市醫保系統的運行速度和辦公效率,醫保數據安全更有保障。

  6、印制醫保宣傳資料支出39210.15元。西昌市醫療保障局在20xx年的宣傳活動中,按照四川省醫保局統一部署,與涼山州醫保局聯合舉辦了“宣傳貫徹條例,加強基金監管”醫保基金監管集中宣傳月全省同步云啟動儀式,印制《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問答手冊、《涼山州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兩病”便民宣傳折頁、基金監管宣傳海報分別在醫保大廳、各類人員密集場所、各鄉鎮(街道辦)、村組(社區)進行發放宣傳。宣傳效果明顯,達到了預期宣傳目標。

  在資金的監督管理方面,所有資金全部通過財政“大平臺”系統進行管理,未出現跑、冒、滴、漏等違規違法使用資金的情況。

  四、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完成情況

  年初制定的能力提升目標全部完成,醫療保障管理、經辦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達到了便民高效的目的。

  (二)項目效益情況

  社會效益方面:通過宣傳,醫保政策知曉率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參保意識更加強力;通過對職工的培訓學習,極大提高了職工的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醫保系統的改造升級,更好地為參保群眾服務已成為現實;執法記錄儀、執法照相機等辦公設備的配置,使醫保執法檢查更加嚴謹規范;聘請第三方參與大數據核查,效率高、質量好、說服力強,省時省力,還避免了人情執法,有力維護了醫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可持續性方面:醫保新系統的上線運行以及廣大職工業務技能的提高,將極大的改變業務辦理形式,“便民”將越來越明顯,“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將成為可能。

  服務對象滿意度方面:醫保新系統上線初期,切實給參保群眾帶來不便,但經過短短1個多月的時間,在局領導的親自督促協調下,在全體職共同努力下,各項業務工作逐漸順利并實現正常辦理,至年底沒有出現積壓件,服務對象滿意度達95%以上。

  五、評價結論及建議。

  (一)評價結論

  西昌市醫保局對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資金的使用務實高效。自評得分:99分。

  (二)存在問題:暫無。

  (三)相關建議:以后年度的資金希望在年初就及時下達,以便我市能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資金使用的規劃論證和實施。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9

  一、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1、專項轉移支付預算。贛財衛指〔20xx〕38 號、贛財衛指〔20xx〕27 號預算安排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補助資金(公立醫院改革方面中央財政補助資金)3809.01萬元,地方配套1462.425萬元,其他資金31.8萬元,合計5303.235萬元。

  2、績效目標情況。

  貫徹落實《撫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撫州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撫府發[20xx]19號)文件精神;鞏固破除醫藥補醫改革成果,提高醫療服務收入。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到20xx年,公立醫院看大病、解難癥水平明顯提升;努力讓群眾就地就醫,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20xx年度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補助資金(公立醫院改革方面)已全部撥付到位(其中:中央補助3809.01萬元、地方配1462.425萬元,其他資金31.8萬元),到位率100%。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20xx年項目資金執行數5376.715萬元,執行率100%。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對項目資金進行管理使用。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根據年初績效目標及指標逐項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數量指標;已全部實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2)質量指標:初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并以市政府辦名義下發《撫州市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實施辦法》(撫府辦發[20xx]80號)

  (3)時效指標:20xx年8月31日已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4)成本指標:全市公立醫院藥占比為30.2%;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消耗衛生材料(元)為20.7元;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項目實施的經濟效益指標:一是公立醫院門診均次費用增幅較當年GDP值下降,二是公立醫院住院均次費用增幅較當年GDP值下降。

  (2)社會效益指標:34家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藥品加成。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通過項目實施,患者滿意度和醫務人員滿意度不斷提高。

  三、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20xx年公立醫院醫療費用較上年增長,略高于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10%的績效目標,主要原因是健康扶貧政策實施使醫院門診就診人次及出院人次均較上年增長較快。下一步將繼續嚴控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門診次均費用、住院次均費用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標實現逐年下降,確保公立醫院改革績效目標落實到位。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10

  一、項目簡介

  (一)項目基本情況

  實施方案依據:2021年市財政局以渝財社[2020]230號文件和渝財社[2021]39號文件,下達2021年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央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

  (二)資金管理情況

  2021年我院實際收到公立醫院改革中央補助資金133萬,我院黨政聯席會研究決定將該項資金用于購置了疫情防控疏散閘、核酸采樣棚和預檢分診棚、信息化建設用軟件、設備和美麗醫院建設等。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項目年度總目標:圍繞年度總體目標建立管理科學、運行高效、監督有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和建立維護公益性、保障可持續運行機制,在支出過程中,遵守相關制度,從嚴管理專款專用。

  (二)、績效評價指標完成情況: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2021年3月收到渝財社[2020]230號文件拔入項目資金110萬元,2021年7月渝財社[2021]39號文件拔入項目項目資金23萬元。

  2.項目資金使用情況:撥付專用設備70萬元,疫情防控核酸采樣棚和預檢分診棚11.94分元(單位已墊付),美麗醫院建設41.56萬元(單位已墊付),信息科系統軟件9.5萬元(單位已墊付)。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該項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按照資金使用方案,堅持專款專用原則,無截留、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情況,全部支出使用合法票據,所有支出均通過轉賬結算。

  4.績效指標情況:

  產出指標:按照績效指標完成。

  效益指標: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環境得到有效提升,借助信息化平臺完成電子簽名、遠程會診、醫聯體單位平臺對接、為患者提供手機預算掛號和繳費等。

  滿意度:群眾滿意度達到90%.

  三、存在的問題

  對人才培養、醫術提高、環境改善、設備更新、信息化等投入不夠,不足以抑御行業風險。

  四、建議

  加大對公立醫院的投入,是否考慮給予相對穩定的財政補助。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1篇)11

  一、項目概況

  依據《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北省20xx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20xx年7月起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將縣級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醫院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徑補償。縣財政補貼30%左右,醫院自行消化10%,不得增加患者實際醫藥費用負擔。

  二、工作活動(項目)績效目標和指標設定

  總目標:深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工作,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統籌推進管理體制、補償機制、支付制度等綜合改革。圍繞“四分開”,加快推進省級試點城市公立醫院改革。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為人民群眾提供質優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年度目標:項目按照縣級公立醫院每季度產生的西藥收入費用、改革需求及時撥付資金,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銷售額度,按照省政府確定的“6:3:1的比例”每季度進行補貼。

  三、工作活動(項目)實施績效管理情況及取得成績

  縣衛健局按照省政府確定的“6:3:1的比例”在項目上,制定表格,嚴格把關,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均做到專款專用、及時撥付、規范支付,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通過取消藥品加成,合理調整服務價格,控制縣級公立醫院藥占比在30%以下,百元醫療收入中耗材占比控制在20%以下,醫療費用增幅在10%以下,使人民群眾得實惠、醫務人員添動力、資金保障可持續、醫院發展有后勁。

  四、工作活動(項目)績效自評情況

  縣衛健局按照《清河縣財政局關于開展20xx年縣級部門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要求,認真填寫自評表,開展項目績效自評工作。

  項目自評小組,依據各項評價指標的完成情況,綜合打分為98分,項目評價結果為優秀。

  五、工作活動(項目)存在的問題、改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是推進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的重大舉措,將藥品價格降低,讓利于百姓,有效緩解群眾“看病貴”的問題。但醫院醫務人員感覺其勞務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職業榮譽感降低,應通過調整服務價格,提高其主動性與積極性。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相關文章: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12-31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15篇)12-31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5篇12-31

公立醫院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自評報告(通用26篇)01-07

提升改造項目績效自評報告12-10

提升改造項目績效自評報告14篇12-10

項目績效自評報告12-11

績效項目自評報告03-03

項目績效自評的報告02-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州市| 枞阳县| 枝江市| 山丹县| 黔江区| 淳安县| 永宁县| 康马县| 安岳县| 苏尼特左旗| 红桥区| 靖远县| 巴林右旗| 九江县| 麻栗坡县| 漳浦县| 秭归县| 吴川市| 绥阳县| 巨鹿县| 巴林左旗| 顺昌县| 百色市| 桐梓县| 韩城市| 普安县| 惠水县| 广州市| 苏尼特右旗| 阿瓦提县| 遂溪县| 化隆| 广昌县| 察雅县| 东乡县| 宁陕县| 罗源县| 旺苍县| 红桥区| 东乡族自治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