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微課教育情況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微課教育情況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涉及物理學、生物學、社會學等,它要求學生對生活常識要有一定的了解,要有一定的空間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是高中學生空間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發展程度和對生活常識了解多少是不同的,因此在學習地理時學習效果差異較大。所以地理課堂教學往往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它具有時間短、內容少、形式多樣、自主性強(隨時隨地可學習)的特點,它能夠讓學生根據學習需求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我參與省級課題《基于科學取向教學論的高中地理微課教學研究》課堂研究活動多年,本文從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應用中的效果進行了實證研究。
一、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調查研究
(一)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活動選取郫都一中高一年級4班57名學生下學期的地理學習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并將高一年級全體學生的地理學習情況作為對照。
(二)實施過程
為了了解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①采用問卷調查(見附錄1)形式,調查學生對于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使用微課的體驗。②采用上半學期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不使用微課時獲得的半期考試成績與下半學期使用微課后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對比。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本次參與調查學生57名,回收問卷57份,有效性100%。
1.大部分學生喜歡在地理教學中應用微課
通過半學期的學習體驗,學生體會到了微課對于地理學習的優勢。表1統計結果顯示喜歡地理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比例達到總人數的89%,學生的喜歡是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前提和重要支持。
2.學生總體上感覺地理教學中利用微課能提高其學習積極性
統計結果顯示91%的學生認為地理教學中利用微課可以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只有9%的學生感覺不明顯或不贊同。微課具有內容少、時間短的特點更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逐步學習難點和重點。微課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圖、聲、表、動畫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地理教學中應用微課也需要學生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因此有的學生短時間還不能適應這種變化。
3.學生在使用微課時,大部分學生自覺性比較高
統計結果顯示35%的學生是每次都獨立完成,60%的學生大多時候獨立完成,總計95%的學生能基本上獨立完成微課提供的作業,體現了微課對學生的吸引力大,學生自覺性強。學生的自覺性是微課在地理教學中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
4.微課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統計結果顯示87%的學生自我感覺微課學習對自主學習能力有幫助。微課具有內容少、時間短的特點,因此學生利用零碎時間就可以進行學習。同時微課具有自主性(自由選擇內容、時間、地點學習),可以讓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內容進行查漏補缺、復習提升等。因此,微課的應用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5.微課對空間能力和邏輯能力的培養作用不大
統計結果顯示45%的學生認為微課對空間能力和邏輯能力培養有幫助,55%的學生感覺不確定或完全沒幫助。這可能與必修二的內容有關,必修二主要是人文地理,對空間能力的要求較少,所以學生對此的體驗不是很深。微課具有時間短和內容少的特點,這一特點就要求每一個課程只是對某一個知識點的教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較少,因此學生對知識的框架以及邏輯結構比較模糊。這就需要教師在制作微課或者教學過程中加以關注和補充。
6.微課內容的難度基本符合學生需求
統計結果顯示63%的學生都感覺微課難度可以接受。14%的學生感覺難度不可接受,22%的學生感覺不知道。該調查結果體現了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微課基本上可以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但是可能過于單一或者微課的量少,不能滿足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的需求。因此,要將微課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就先要解決微課的多樣化以及微課的數量。
(四)地理測試成績對比分析
地理教學中使用微課后的教學成績總體上比沒有使用微課的好。表7顯示在地理教學中未使用微課時,班級平均分是年級平均分的102.3%,而在使用微課后的期末考試中班級平均分達到了年級平均分的111%,明顯高了9個百分點。因此在地理教學中使用微課可以較大的提升教學效果。
二、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創建高效課堂
微課可以同時呈現大量有價值的地理信息,設計提出多角度、大容量生動有趣的問題,進行有效課堂提問;讀圖能力是高中地理學的核心素養之一,微課可以匯總大量的不同角度呈現方式的統計圖表,讓學生在大量不同的圖表中獲取地理信息,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除此之外,微課還可以用圖、音樂、文字、視頻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二)有利于真正實現差異化的教學
高中地理知識具有綜合性特點,對學生的空間能力、邏輯能力、生活見識等都有較高的要求。但是高中學生由于自身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的差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程度是不一樣的。以往的課堂教學往往只是針對全班學生的統一教學,無法針對每一位學生提供較適宜的教學。如果將微課引入高中地理教學后,教師將不用擔心少數學生(后進生或優生)的個別問題,只需要將微課提供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查漏補缺或提升拔高。教師的教學就更具靈活性,同時也實現了差異化教學,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引用微課,將會促使學生自我剖析,分析自己在學科中哪些地方存在問題(學生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微課具有時間、地點、內容的不固定性,因此促使學生自主的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什么時候學,在哪兒學、學什么)進行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三、微課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的改進措施
(一)建設網絡共享平臺
目前網絡上的微課具有數量少,質量不高的特點,同時國內也缺少專業的微課共享平臺。在xx中地理教師也只是自己制作或者尋找有限的微課資源提供給學生,總體上來說微課質量不高,學生的選擇有限。因此需要群策群力共同建設微課網絡共享平臺,微課網絡共享平臺應該具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平臺能支持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進行自主選擇學習(高質量的微課數量要多);二是能支持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微課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能隨時接受教師的解惑;三是能夠支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智能的推送學習資源,并進行追蹤和反饋。
(二)校企共同開發制作微課
微課的多樣化和數量是直接影響其在地理教學中應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提供高質量和多樣化的微課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是在開發微課資源時,學校雖然有優秀的課程資源,但是往往缺少錄制、推廣、運行微課的技術,因此這就需要企業提供資金、技術等支撐。建立校企合作,學校優秀教師積極參與提供高品質的課程,企業負責課程的錄制、推廣以及運行,讓學生能更自主的學習更優質的課程。
(三)微課的課型和呈現方式需多樣化
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微課的課型可以有新課、復習課、講評課、專題訓練課、xx探究課、提升拔高課、鞏固基礎課等等,課型多樣化。除此之外,微課的呈現方式也可以是動畫(如地球的運動、大氣運動等)、圖片(全球氣候變暖)、文字、音樂等等,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四)學校建設相應的軟硬件設施
為了使微課在地理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學校需要有相應的錄制微課的設施,讓教師能夠將好的課程資源錄制下來,進行網絡共享。同時學生也需要有相應的教室、電子設備等進行微課自主學習。
【高中微課教育情況報告】相關文章:
微課教育培訓心得03-26
教育教學現狀調查情況報告07-21
小學義務教育情況報告12-01
高中教育報告01-28
高中教育調研報告11-10
中學教育情況調查報告02-13
教育亂收費自查情況報告12-04
教育收費自查自糾情況報告11-11
小學教育情況調查報告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