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

時間:2023-02-23 12:35:35 其他報告 我要投稿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集錦15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態環境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集錦15篇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1

  寒假期間,我們對地處麗水農村的唐市中學進行了綠色希望行動的環境調查。

  先介紹該校所處地區有關自然環境及環境保護情況。

  該校屬山區,水產、礦產、農副產品及旅游資源豐富,30年前這里常見的動物有虎、獾和黃鼠狼,還時有豹子出現,現在這些動物幾乎見不到了。學校對面的山上樹木很多,多為人工栽植,灌木很少,在唐市西北方向的深山地區還保留有一小塊較為原始的森林區。

  我們在此次活動的調查中,采用了問卷的方式,就預先沒計的與環境及環境保護有關的26個問題,對22位居民進行了采訪。被采訪者的年齡在10歲到77歲,文化水平從小學到大專,有學生、教師、校長、商人、農民等。

  調查表明:

  一.100%的人對這里的空氣質量很滿意。

  二、91%的人認為該地區存在環境問題,但對自己居住的環境質量表示較為滿意。

  三、68%的人認為該地區的主要環境問題是生活垃圾,還有人認為有噪音污染和工業污染。

  四、81%的人認為該地區10年來最顯著的環境變化是水資源越來越少。

  五、64010的人認為該地區耕地質量越來越差,其中多數人認為是使用化肥的緣故。

  六、該地區幾年較為重視植樹綠化工作,很多人都參加過集體組織的植樹活動。在第二輪土地家庭聯產承包合同簽訂時,政府有一些相應的保護耕地的鼓勵政策,農民多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栽種樹木,尤其是一些有經濟效益的樹木,如紅果樹、楊樹等,所有被采訪的人都有植樹的經歷,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在近10年內種樹達100棵以上,有的甚至超過千棵。

  七、100%的人說該地區有非法砍樹的情況發生。

  八、1000/0的人認為如果自己居住的地區建起一個化工廠會污染環境。32%的人表示如果自己周圍出現環境污染問題,會堅決向政府或環保部門反映,不懼繁瑣和失敗。18%的人回答沒辦法,如果自己周圍出現環境污染問題只能忍著。還有表示不知道該向哪里反映的,還有的居民表示因為解決過程太繁瑣,所以會放棄投訴。

  九、100%的人認為有必要并歡迎在學校進行環境教育。學校反映環境教育應和本校養成教育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和培養。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該地區環境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當地生活垃圾的污染問題比較突出。居民一般都將生活垃圾隨意扔在河道里,干旱的時候,垃圾隨風亂飛;大水來臨時,垃圾被順水沖下,污染下游水域,而且垃圾一直無人管理。

  二、該地區存在非法砍樹的情況,當地稱為放樹。據反映,當地有的人已經成了常年以非法砍樹為生的職業非法砍樹者。

  三、該地建有水泥廠,由于排污設備落后,生產廢渣堆砌在山溝里,對土地、大氣等造成了極大的`污染,為當地生態環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針對該地區環境問題,我們提出如下解決問題的建議:

  一、通過調查,學校校長同意在這些學校開展環境保護教育教學活動,我們建議在該地區開展綠色希望行動的教學活動,并使之成為一項有規律的定期行動,唐市中學校長采納了我們的建議。

  二、環境保護教學活動應該豐富多彩,并結合當地環境和學生實際情況,發掘適當的教學形式。

  三、提高當地農民的環保意識,使之成為大家的一種共識。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當地農民還是有一定環保意識的。

  四、改善水泥廠的排污狀況,避免其繼續破壞當地的土地資源。

  五、多建生活垃圾池,教育居民不要亂倒垃圾,派專人管理垃圾。

  六、嚴禁非法伐木行為,對違反規定者嚴肅處理。保護當地森林資源,并大力倡導植樹造林,提高當地綠化面積。

  總之,我們希望綠色希望行動可以是一項長期的活動,環境教育只有在長期的積累中才會產生積極有效的成果。從這次社會實踐中我們更加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取得了明顯的發展,但目前我國的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七大水系、部分湖泊和近岸海域污染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煤煙型為主的空氣污染仍十分嚴重;全國662個城市中,大部分城市地面水、大氣、城市垃圾及噪聲污染嚴重,地下水污染有逐年加重趨勢。從生態環境的總體看,一方保護多方破壞,建設的速度趕不上破壞的速度。森林、草原生態功能急劇衰退,土地退化問題突出;水生態平衡嚴重失調;自然災害日趨頻繁;生物多樣性銳減:畜禽養殖和農業資源污染嚴重;近岸海域污染嚴重,赤潮現象頻發。

  浙江省經濟比較發達,環境問題尤為嚴重。政府部門也比較重視環境保護工作。1981年以來,浙江省先后制定了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8個地方性法規和15個行政規章。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規定,排污收費、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限期治理、總量控制、排污許可證、污染集中控制等環境管理制度和措施、工業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全省生態村和生態農業試點已達100多個,其中蕭山市山一村、鄞縣上李家村、奉化市滕頭村先后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的全球500佳稱號。全省建立自然保護區22個,森林覆蓋率達到54.7%。全省環保系統共取得313項科研成果,其中18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已建立了地面水、大氣、噪聲、酸雨監測網絡和質量保證體系。大氣環境質量基本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但酸雨問題突出。我省干流水質基本穩定,但平原河網地帶水污染嚴重,城市環境噪聲污染居高不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重而道遠,必須更加努力,為我們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后代,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保護地球吧!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2

  當前,中小企業是區域經濟蔚起的主要動力,推動著社會經濟效益的整體提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暢通的融資渠道則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堅實后盾。本文通過對XX市中小企業生態及融資情況的調查,從中分析企業的生存和資金需求現狀及障礙,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一、生態和融資的基本情況

 。ㄒ唬┲行∑髽I生存發展環境有所好轉。XX市成立地級市后,把中小企業崛起作為發展地區經濟的助推器,近年出臺實施了一系列規范行政行為、制定優惠政策為中小企業的發展保創造有利的環境。一是行政管理集中化。對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集中于經貿委下屬部門中小企業局,并專門成立了行政服務中心,企業辦理相關行政審批手續和繳納各項稅費實現了“一站式”。并制定《XX市優先企業發展環境“十不準”暫行規定》,依據《行政許可法》規范行政行為,廢止52件不合規文件,清理整頓亂集資、亂借資、亂攤派等行為,建立企業收費“明白卡”,目前實行此項制度的企業由20xx年的20家擴大到20xx年的123家,年均為企業減負300多萬元;與此同時,在全市各類企業和社會各階層中聘請20名經濟發展環境監督員,選擇30家企業作為環境監測點,為發展優良環境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傾斜優惠政策。市委市政府制定實施了《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推動工業園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企業發展。對有利于增強城市功能的項目,在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土地出讓金上給予50-100的優惠;對促進工業化和農業化發展的項目,從項目建成投產日起,第1-3年由財政全額返還企業對本級財力的新增貢獻額,第4-6年每年返還50,用于本地的固定資產投資。如中威車橋公司享受貸款貼息和退返增殖稅等優惠政策計248萬元。

 。ǘ┲行∑髽I在整體經濟運行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從調查情況看,中小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主要表現在固定資產逐年增加,銷售收入和利稅直線上升,它的發展和壯大強力地助推了XX市經濟整體快速發展。從固定資產投資上看,20xx年至20xx年年均增長34.1;從銷售收入上看,20xx年至20xx年年均增長30.2;從利稅增加額看,20xx年至20xx年年均增長24.33,20xx年、20xx年和20xx年中小企業利稅分別占全市利稅的88.9、89.1、90。到20xx年底,總資產貢獻率為20.8,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174.73,同比提高25.82個百分點,中小企業已成為全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中流砥柱。

  (三)資金供應渠道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近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逐步深入,導致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相對緊張。但隨著市場化程度的加深,企業也在尋找其它融資渠道增強資金實力。目前XX企業融資主要表現在“銀行信貸、股金、歷年積累、集團注資和占用供銷款”等方式上。

  一是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信貸投入不斷增加。近年來,全市各類企業貸款額在全部貸款總額中的比重始終保持在45左右,中小企業貸款占居各類企業貸款總額的98.7以上。據對10戶重點中小企業監測統計,銀行信貸仍占企業資金來源的主導地位,占總來源的54.4。10戶企業20xx年新增貸款8658萬元,占當期新增總額47876萬元的18.1;20xx年新增貸款21871萬元,占當期新增總額61950萬元的35.3;20xx年新增貸款14803萬元,占當期新增總額40231萬元的36.8,20xx年和20xx年增長幅度分別比20xx年擴大了17.2、18.7個百分點。20xx年、20xx年、20xx年和20xx年6月份,金融機構對全市中小企業簽發銀行承兌匯票分別為16335萬元、35668萬元、45028萬元和27692萬元,20xx年新增額相當于20xx年和20xx年總和。從所調查的10戶企業來看,20xx年至20xx年6月共向銀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35筆、金額32300萬元,銀行滿足21筆、金額19380萬元,滿足率在60以上,若加上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滿足率達到80以上;

  二是股金和自我積累在企業資金來源中比重增加。據對10戶企業調查統計數據來看,股金和歷年積累成為企業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從20xx年至20xx年數據統計來看,中小企業內源融資占比始終保持在總融資額的30左右。所調查的10戶企業此類資金達16696萬元,占全部資金來源的39.69。這類企業主要是本土企業通過資產并購重組,多個股東投資生產和自身經營歷年積累。如中威車橋公司三個股東股金826萬元,雙龍公司從20xx年至今積累轉入利潤5300萬元;

  三是非金融市場外源融資。近年來,非金融市場外源融資逐步成為企業生產經營資金主要來源之一,20xx年至20xx年中小企業此類資金在全部資金來源的比重保持在10左右。調查的10戶企業此類資金占資金總來源的9.51。(1)集團公司直接撥款。此類資金主要是通過資產并購,加入大型企業成為其分(子)公司。如東風XX車輪公司,東風總公司每月獲得生產周轉資金500-600萬元,20xx年剛成立的東風XX專用公司獲啟動資金2500萬元,青島啤酒XX子公司獲總公司注資1000萬元左右;(2)占用供銷商資金。如中威車橋20xx年6月底占用供銷方資金1480萬元。(3)其它方式。主要是向業務往來企業借款和異地商業銀行借款,如中威車橋向其配套生產企業借款300萬元,向武漢商業銀行貸款250萬元。

  (四)中小企業貸款審批和不能滿足的因素趨于集中化。銀行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考慮的因素和中小企業需求貸款沒能滿足的原因,以及企業對銀行貸款中存在的問題都呈現出普遍化和集中化的特點,據對金融機構和10戶企業問卷顯示:

 。1)在銀行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考慮的因素中:100的銀行重視企業的信用狀況、80的銀行關注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財務狀況、70的銀行注重企業項目風險、60的銀行在意企業所在行業、20的銀行提到企業所有制性質;

  (2)在企業對貸款沒能滿足的原因中:100的企業都回答曾經有不良貸款記錄、85的企業回答銀行貸款權限和規模限制、70的企業回答擔保抵押不能落實、70的企業回答中小企業不受重視、30的企業回答是因為信用度低和資產負債率高、20的企業回答是新生企業不能得到銀行傾斜度支持;

 。3)在企業反映銀行貸款存在的問題中:100的企業認為銀行審批貸款時間太長、90的企業認為中介評估費太高、70的企業感覺銀行利率水平過高、30的企業反映銀行信貸政策不透明、20的企業嫌銀行信貸品種少和機制不靈活。由此得出,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最重視的是“信用程度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企業對銀行貸款反映最大的是“貸款過嚴、審批時間過長和中介評估費用太高”,這五個焦點問題成為銀行貸款難、企業難貸款之癥結。

  二、中小企業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對生態環境差、融資難呼聲較高的大都屬于經營狀況較差、信用等級偏低、處在產業邊緣帶和新生企業,而屬于地方政府重點調度和龍頭型中小企業并沒有這樣的發展難題。但骨干企業畢竟占少數,一個地區經濟發展靠的是社會經濟的整體提升,因而大部分有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的中小企業必須進入政府、銀行視野,要關注其培育、成長、成熟全過程。此類企業發展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ㄒ唬┢髽I層面

  一是企業規模小,缺乏品牌意識。從總體情況一看,目前XX市中小企業規模仍然很小,據統計,XX市注冊企業總數為4864戶,與銀行有信貸關系的1137戶,其中規模在500萬元以上的有338戶,占29.7,真正能及時獲得政府優惠政策和銀行信貸支持的僅有50戶左右,且均是市(區、鎮)的優勢行業及骨干企業。大部分中小企業組織形式多樣,產品品種和銷售渠道變動大,貨款回籠不穩定,自我積累能力差,銀行對其進行貸款支持顧慮重重。同時,許多企業受自身條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對自己的產品沒有樹立品牌意識,只是附屬在部分大企業的某項配件需求上,而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如中威車橋公司,目前已配備日本進口生產設備8臺,國際標準檢測儀5臺,生產的產品科技含量在國內處于領先位置,并已達到國際標準,但其生產的產品也只是為東風、神龍等大型汽車企業配套輕、重汽車的鑄造配件,沒有把自身特色發展成為地方品牌參與市場競爭。

  二是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不高,財務制度不規范。大部分中小企業是原國有企業破產改制后組建,會計制度不健全、財務制度不完善、不透明,債務管理、投資缺乏有效的控制。有的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時不能提供規范的財務報表,甚至故意隱瞞生產經營中的問題,提供虛假信息,讓銀行不能準確地掌握企業經營現狀和財務的真實性,使銀行發放貸款更加嚴謹,導致企業不能及時獲得信貸支持。如XX酒廠由于內部管理混亂、盲目擴大生產,不及時與貸款行溝通,造成財務風險和產品銷路停滯,730萬元貸款已連續10個月沒有付息,風險已經產生。

  三是企業信用狀況不理想,資產負債率較高。全市中小企業在銀行的信用狀況不容樂觀,與銀行有信貸關系的中小企業1137家,其中信用等級在AAA級的有11家,僅占1,AA級信用32家、占2.8,A級25家、占7.2,級2家、占0.2,級4家、占0.4,B級以下976家、占88.4,除了重點企業申報貸款滿足率較高外,大多數企業申請新增貸款時被拒之門外,這也是形成銀行富裕資金找不到優良信貸載體、企業難貸款“怪圈”的主要原因。同時,部分企業違規多頭開戶,逃避銀行監督;有的企業借改制之機逃廢金融債務,所有不誠信行為都讓中小企業整體籠罩在信用差的陰影下,直接影響了金融部門信貸投入信心。

  四是企業經營質量不高,銀行對企業前景預期把握不準。一方面資產負債比例偏高。20xx年6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資產負債比例64.71,調查的10家重點調度企業中僅有2家比例控制在30以下,有8家比例在50以上;另一方面兩項資金占用居高不下。6月份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兩項資金占用20.17億元,同比增加29.54,其中庫存同比增長43.38,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5.60。在10家重點調度企業中兩項資金同比增加31.8,其中庫存同比增加27,應收賬款增加31.29,過高的“資產負債率和兩項資金占用”不僅削弱了企業的發展能力,也使銀行信貸人員在決策上更加謹慎。

  五是中小企業有效擔保不足。部分企業的有效資產已在營運初期貸款抵押給銀行,現已無新的有效資產抵押,又沒有其它合法擔保。還有一部分企業則是剛剛成立,其資產抵押不足值,影響銀行貸款投入。如某企業20xx年成立,市場前景看好,需要銀行資金扶持,但資產評估值不能滿足銀行抵押貸款條件,雙方都錯過了盈利時機,直到20xx年資產評估足值后才取得貸款資格。

  (二)銀行層面

  金融機構信貸管理機制不科學,缺乏適合中小企業的貸款營銷機制。突出表現在:一是貸款投向上的“非國民待遇”。目前各商業銀行貸款投向集中在“大城市、大項目”,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型企業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不夠,基層銀行關注的也僅是幾家骨干企業,往往都以信用度低、信息不對稱、流動性指標不達標等原因拒絕“入圍”信貸籠子;二是信貸考核機制不對稱。重信貸風險考核、輕貸款投入量的考核;重自身經濟效益的考核、輕社會效益的考核。三是在貸款管理上追求“零風險”,一筆貸款產生風險,就要終生追究信貸責任,但沒有考核一筆貸款投出去后對銀行、企業和社會所產生效益,造成機制上的不對等。這種信貸考核辦法,也嚴重挫傷了信貸人員開拓業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高度集中的信貸管理機制削弱了信貸支持中小企業的力度。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實行集權式的信貸管理模式,特別是對基層行的信貸權限控制很嚴,過度上收貸款權限,貸款審批手續、環節過于繁瑣,給銀行自身和中小企業貸款帶來不便與困難。尤其是企業技改項目貸款更難,從申請貸款到貸款使用,再加上擔保、抵押、登記、評估等程序,少則數月,多則數年,反映銀行貸款控制過嚴和手續繁瑣的企業達100。

 。ㄈ┱畬用

  政府中介職能作用發揮不夠,只關注重點骨干企業成長,對中小企業整體發展協調、引導力度不夠。一是沒有協調好行政收費部門與銀行、企業的“魚水”關系。主要是銀企辦理抵押貸款和銀行抵貸資產處置中存在的問題。據調查問卷統計,反映行政收費過重的銀企占比達100。不論是企業辦理抵押貸款,還是銀行接收和處置抵貸資產,都要經過行政部門的各種收費環節,突出表現在土地、房產、工商、稅務、公證等部門,涉及各類收費程序二十多道、收費項目達幾十種、收費標準和尺度把握不一,對企業和銀行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神上造成了較大的負擔,影響了企業正常貸款需求和銀行對企業的貸款投入。比如企業抵貸資產評估時,土地主管部門和房管部門指定到所屬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其他具備評估資格的會計事務所評估的抵貸資產一律不予認可,導致評估費居高不下,甚至存在雙重收費現象。例如,某企業20xx年原在農村信用社開立賬戶,評估價700萬元資產,工商、土地、房產等部門的`收費就支出3萬余元,因信用社不能滿足其流動資金需要,20xx年就按程序將基本戶轉到農業銀行辦理抵押貸款,相關部門要求企業資產必須重新評估、登記,因土地和房產升值,新評估價款840萬元,又交2萬余元。二是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和基金還沒有建立起來,各家金融機構和企業都認為組建中小擔保機構和擔;鹗钱攧罩薄

  三、政策建議

 。ㄒ唬┑胤秸浞职l揮職能作用,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地方政府要進一步發揮管理、服務、協調功能,為中小企業生存和融資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一是要規范企業破產和改制,支持司法、金融部門加大對逃廢金融債務行為的打擊力度,有效地維護金融債權。二是要維護正當的行業競爭,制止在企業資產評估中的行業壟斷行為,允許企業自主選擇合法的資產評估機構,要責令相關職能部門嚴格按照有關收費規定,停止對企業和銀行在辦理抵押和資產處置過程中的不合理和超標準收費行為,減輕企業和銀行的經濟負擔。三是要引導、規范融資活動,為中小企業提供合法的多渠道融資路子。四是要盡快建立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和擔保基金,為銀行貸款創造有利條件。五是制止各種亂集資、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的“四亂”現象,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生存土壤。

  (二)中央銀行要更好地發揮窗口指導作用,營造良好的信貸政策傳導環境。積極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適當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加大對中小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利用再貸款和再貼現等手段,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對有市場、有效益、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業增加信貸投入。要適當引導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浮動范圍,對部分新興高科技企業可實行更加符合其發展的利率標準,真正發揮利率調劑信貸需求的作用。

 。ㄈ┥虡I銀行要進一步改革信貸管理體制,營造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的營銷環境。主要是貫徹執行好國家“有保有壓”的調控政策,商業銀行上級行要根據各地經濟發展趨勢和特點,實行“一地一策、一行一策”的經營策略,擴大授權授信,適當下放貸款權限,減少貸款審批手續和環節,加強和改進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最大量地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要求。另外,金融機構在對中小企業貸款的選項上要注重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和技改項目貸款,以此來推動中小企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ㄋ模┲行∑髽I也應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營造增強自身實力的經營環境。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建立具有中小企業特色的發展體系,走好三條道路:在經營管理上要走現代企業產權制度和建立自身企業文化的路子;在生產經營上要有創新意識和要走高科技發展的路子;在融資上要在自身積累和銀行貸款的基礎上走多元化融資的路子。

二○XX年十月八日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3

  生態環境是以人類為主體的整個外部世界的總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能量基礎、生存空間基礎和社會經濟活動基礎的綜合體。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人類的健康。遷安工業比較發達,尤其是近幾年鐵礦大量開采,給我市的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通過實地調查及各種渠道了解,發現了現存的幾點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存在問題

  (一)受傳統生活習慣影響,少數村民保護生態環境意識不強。由于受傳統生產、生活習慣影響,部分農民缺乏生態環保意識。秸稈亂堆、垃圾亂倒、生活污水亂排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個別村甚至出現了“垃圾圍村”的現象;少數農民在施用化肥、農藥、農膜以及畜禽養殖過程中,缺乏標準化生產意識,隨意性比較大,容易造成農村土壤、水體污染;有的偏僻地區缺乏秸稈處理能力,就一燒了之,不僅污染了大氣,也白白浪費了可利用資源。這些現象的存在,與中央新農村建設中“村容整潔”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二)農村區域工業環境污染仍然存在,個別地區表現突出。一是農村區域工業企業污染治理不穩定。有的企業經過多年治理雖然能夠達標排放,但受經濟利益驅使,環境污染治理主動性不強,環保意識淡漠,個別企業治污達標不穩定和偷排偷放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極少數小作坊式企業或偏遠地區小民營企業,治污設施落后或形同虛設,所產生的污水、廢氣、廢渣直接排往農田、河道、水庫。有的排污企業離居民生活區很近,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村內飲用水污染。

 。ㄈ┺r村區域水土保持工作不盡如人意。一方面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人為破壞問題比較突出。北部山區有的采選礦主重采選、輕治理,尾礦砂亂堆亂放淤塞河道等現象時有發生。另一方面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仍很龐大。

 。ㄋ模┺r村飲水不安全和飲水困難村比重較大。據年統計,農村飲水不安全和飲水困難村很多,涉及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53.7%。飲水不安全的主要問題是含氟超標、苦咸水、未經處理的各類不合格地表水、污染嚴重的地下水及其它水質不達標的水等;飲水困難的主要問題是地下水位下降導致水量不足、北部山區居住分散打井成本過大、個別村地質條件復雜水源難找、村民只能到較遠的地方拉、運水吃等。

 。ㄎ澹┺r村新能源利用發展不均衡。一方面,全市除沼氣外的其它新能源利用率普遍不高。一些安全、無污染的能源,如太陽能等在適用地區都沒有達到普遍利用的程度;另一方面,全市沼氣開發利用在各地區發展也不均衡。經濟狀況較好的地區,沼氣入戶率較高,而經濟狀況一般的地區,沼氣入戶率偏低,沼氣池的利用情況也不均衡。在規;笄蒺B殖較高的地區,沼氣池利用情況較好。沼氣原料較少的.農戶,沼氣池利用率偏低。

  幾點建議

 。ㄒ唬┘訌娦麄、教育,提高廣大農民參與改善生態環境和人居條件的自覺性。各級改變生存條件,提高生活質量。

 。ㄈ┢占芭c提高并重,加快沼氣池健康發展。沼氣池建設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也被廣大農民認可。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力度,促進這項工作更快更好地發展。一是在普及率上有一個較快的提高。要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加大本地投入,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上下結合、促進發展。二是在普及同時,把管理與利用向更高層次發展。一方面,沼氣日常安全管理要上位,防止出現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引導沼氣向生產領域延伸,如搞沼氣發電、生產有機肥、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等。使沼氣發展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對促進農民增收發揮積極作用。

 。ㄋ模┰鰪妼r村的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化農村環境保護的執法工作,一方面,要加強對工業企業的監管力度,確保治污穩定達標。對于不符合環境評估條件的新上企業,一律不予批準。同時提倡農村的工業企業進入工業園區,統一進行污染治理。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強環保執法隊伍建設,增強農村環境保護執法力量,不斷提高對整個農村的環境保護覆蓋面。

  (五)深入開展農村水土保持工作。一是嚴格控制新的水土流失。對于無證開采、濫采亂挖、污染環境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要給予嚴厲查處。同時,要貫徹“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督導礦山企業通過封礦回填、恢復植被等方式做好生態環境恢復工作。二是對原有水土流失區域的治理,要嚴格按規劃,保質保量、達標治理,治理一片、鞏固一片,使生態環境在十幾年后有一個大的改善。

  總之,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生態環境建設的力量源泉從來就植根于廣大社會公眾之中。在依靠政府加大環境治理保護力度的同時,必須動員廣大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這既符合現階段我國國情,更是徹底改善生態環境的根本。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4

  一、我市農村環境污染概況

 。ㄒ唬┬笄蒺B殖污染現狀近年來,我市農村畜禽養殖得到較快發展,給農村環境帶來了沉重壓力。據有關部門統計,20xx年全市生豬出欄數達xxxx頭、牛出欄數xxxx頭、羊出欄數xxxx只、禽出欄數xxxx只。而這些畜禽糞便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未得到利用就直接排放,根據國家環?偩滞扑]的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系數計算,20xx年我市畜禽污水產生量約為xxxx噸。畜禽糞便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高于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許多中型畜禽養殖場缺乏處理能力,只能將糞便倒入河流或隨意堆放。這些糞便進入水體或滲入淺層地下水后,量消耗氧氣,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無法存活,從而產生嚴重的“有機污染”。我們在調研中還發現,有些養豬場未經規劃建在鄉村水源的上游。畜禽糞便要經自然晾曬15天,臭氣熏天,蚊蠅滋生,遇有雨水天氣,在村莊內四處橫流,以致河流、溝渠及地下水源遭受嚴重污染,不僅造成當地村民飲水困難,而且給村民健康也帶來嚴重威脅。這些已造成政府不投入巨資就無法治理的被動局面。

 。ǘ┺r藥、化肥污染現狀

  農村量使用農藥、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質的量殘留。20xx年,我市化肥使用量xxxx噸,農藥使用量為4130噸。專家指出,過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驚人;瘜W肥料施于土壤中,被農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極小部分,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滲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將導致水中的硝酸鹽、亞硝酸鹽過多,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的癌癥。農藥的量使用,導致土壤的`有害物質殘留非常嚴重,對環境生物和人類產生不良影響。調查表明,癌癥的發病率逐年增高與農藥化肥使用量呈平行關系,農村中4050的兒童白血病患者,其發病原因是農藥殘留的化學物質。

 。ㄈ┺r村生活污染現狀

  首先表現為垃圾數量越來越多,以保守估計,按每人平均每天產0.25公斤垃圾測算,我市農村每天將有425噸的垃圾產生。據統計,20xx年全市污水排放量約為xxxx噸,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為xxxx噸。其次農村生活垃圾的成份也呈多樣化的趨勢,除了常見的塑料制品外,有機磷成份也明顯增加。許多xxx的垃圾向農村運送擴散,而部分農村并沒有最基本的垃圾填埋處理場地,廣闊的天地成了垃圾的天然排放場,嚴重影響到農村土壤、水源和空氣的質量,不僅損害農民健康,危及農民生存,最終將危及城市的環境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造成我市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監管不力。農村環境保護與治理既無規劃,又缺乏環保監督檢查力量,環保指標沒有納入有關部門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未建立起以問責制為核心有效的監管機制,由此造成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管理上的缺位。

  二是由于農村環境治理資金匱乏。據了解,在鄉鎮級還沒有設立環保專項基金,鄉鎮的環境治理經費主要從縣級環保治理基金和鄉鎮財政中支出。由于目前經費緊張,因此,用于鄉鎮進行環境治理的資金難以落實,鄉鎮環境治理難以保證,更談不上鄉村環境的治理了。

  三是群眾環保意識差,加之社會宣傳不到位,使廣農民甚至城市居民都沒有認識到農村環境污染的嚴重危害性,造成對已發生在身邊的污染問題熟視無睹,聽之任之。

  三、建議

 。ㄒ唬┘訌娊M織領導,確立環保責任制。把環境保護納入政府任期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將農村污染防治費用納入財政預算和建設項目投資計劃,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合理布局畜禽養殖場(點),治理畜禽養殖場糞便污染。對畜禽養殖場進行總體規劃,規劃后在區外新建的畜禽養殖場必須限期予以拆除,規劃前已建的區外畜禽養殖場必須于20xx年底前治理達標,未按期達標的一律搬遷或關閉。推廣畜禽養殖業糞便綜合利用和處理技術,對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場必須要有一定的綜合利用和污染處理設施,實現畜禽糞便全部綜合利用或廢水達標排放。

  (三)科學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農用化學物質,治理農村化學污染。發揮基層土肥站、植保站的指導作用,力推廣科學施肥施藥。推廣生態農業模式,培育和發展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基地。引導農民形成“綠色”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5

 前言

  隨著21世紀的逐漸深入,我們偉大祖國在騰飛,但是經濟在增長,環境卻在惡化。據資料顯示,全國有五分之一的城環境遭到嚴重污染。所以,有必要對所有公民進行環境意識的調查和普及。就此問題,我們實踐隊對偃師岳灘鎮岳灘村的村民進行了環保意識調查,F就調查結果作以下分析。

  一、環保意識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有83.3%的人表示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嚴重;有16.7%的人表示還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人需不斷改進。有73.1%的居民認為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看來環境問題已經為廣大人們所關注,已經成為了一個眾人矚目的重大問題。有52.2%的人認為與以前相比,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顯著的提高;另有47.8%的人認為并沒有很好的提高?磥,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確實有所提高,但是還有一些不顧生態平衡蓄意破壞環境的人,而他們為的只是一些個人利益。有88.9%的人認為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必須加強;另有11.1%的人認為目前狀況還可以,無需加強?磥砟壳叭藗兊沫h保意識還須進一步加強。

  在如何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上有55.6%的人認為應加大宣傳力度;有77.8%的人表示要加強相應的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環保教育;另有56.7%的人認為應該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懲處力度。在增強人們環保意識的問題上有待不斷加強與提高。

  對由于環境問題所引起的自然災害有38.9%的人認為應該及時整治,加快植樹造林;38.9%的人認為要增強保護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有22.2%的人表示要強化環保重點地區人們的環保意識。對于未來環境的發展有44.4%的人表示很有信心,相信將來的環境會越來越好;有27.8%的人表示不好說;另有27.8%的人表示對于將來環境的發展沒有太大信心,因為人們所發明的現代化工具會不斷地對環境造成危害。有62.2%的人表示如果有環保組織招募環保志愿者愿意參加;有27.8%的人表示看時間而定不過會一直支持環保事業?磥砣藗儗τ诃h境保護的不僅有熱情,還有著自己的一份責任。

  居民對岳灘村環保情況了解程度一般,調查顯示,62.2%的當地居民認為自己對岳灘村環保情況了解屬于一般,20.1%認為不太了解,只有20.4%的居民認為非常熟悉,當問及岳灘村環保情況處于哪個程度時,50.6%的居民回答一般,34.2%的居民認為很差,6.9%的居民認為說不清楚,只有8.1%認為較好。

  當前岳灘村環保情況基本保持原樣,不很到位但呈良好發展的趨勢。問及岳灘村環保到位于否時,74.7%的居民認為岳灘村環保情況不到位,18.1%的居民回答不清楚,只有7.2%的居民認為岳灘村環保情況保持原樣,沒有變化,27.3%認為越來越好,11.4%的居民沒注意,只有26.4%的'居民認為越來越差。

  居民對環保情況重要性的認識到位,但提及自身影響卻少有見地。49.5%的居民認為岳灘村環保情況很重要,只有11.2%認為不重要,當問及當前岳灘村環保情況對個人的影響時,52.1%的居民認為影響不大,8.7%認為無影響,6.5%說不清楚,32.7%認為影響很大。

  二、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查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響對環境判斷的重要變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中國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如果用不同群體中“高滿意群體”和“低滿意群體”比例來體現各群體的總體滿意度,則學歷在小學及小學程度以下人群的滿意度最高3:1,大學本科及以上人群的滿意度最低3:5,即低學歷與高學歷滿意度比為5:1。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系。所處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選擇空氣中無難聞氣味,垃圾亂放現象的有110個人,其中有17人在下一題,“是否看見有人亂扔垃圾”中選擇“無”,環保意識高達70%。

  4.老年人環保行為強于年輕人,從調查中發現,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在是否愿意參加環保活動一題中有326人選擇“愿意”,482人選擇很愿意,其中50歲以上的共有112人,有197人表示愿意參加或很愿意參加。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三、看法和建議: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使我對岳灘村部分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了解,其實目前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可以明確透露出岳灘村村民有著比較強的環保意識,但是其環保行為卻遠遠落后于他們的環保意識,良好的環保意愿也難以付諸實際行動,再加上有關部門的工作未做到位,執法力度不夠,對環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諸多因素的存在。

  針對目前岳灘村居民的環保意識現狀和已經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如何加以處理和改善呢?我認為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下面我就針對這兩方面分別談談我的看法和建議,僅供參考:

 。ㄒ唬⿵木用褡陨碇郑@是改善環,F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加強居民環保意識,提高居民的環保素質,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加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于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6

  院系: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年級:20xx級

  班級:物理學師范四班

  姓名:趙正鵬

  學號:20xx213913

  時間:20xx年2月5日—2月7日

 。1)調查地點及情況介紹:

  本次生態調查地點,我選取了我的家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雞足山鎮關李村委會李子廠村的幾條河流作為我的調查對象,由于我的家鄉所在地是一個小山村,沒有城市化,也污染有工廠,所以我選取得調查對象所能受到的染主要是來自居民的生活垃圾。

 。2)狀況簡介:

  在本次調查之前,根據經驗,我猜想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生活所生產的垃圾得不合理排放,導致一部分生活垃圾排入河流中游,導致河流中有污染。于是我分別到幾條河流的上、中、下游進行了調查分析,為了說明的方便,我將調查的對象分作甲,乙、丙河,在幾條河上游調查時,甲、乙、丙三條河的河水都很清澈,其中生長的各種水草也正常,經對村民進行詢問調查得知,三條河上游的河水都可以作為飲用水。由此得知,三條河上游河水仍處于不污染狀態;到中游時,三條河的河水雖然沒有出現渾濁現象,但都有很多生活垃圾存在河流底部,這里要說明的一點事甲、乙兩條河在接近中游居民區時匯成了一條河,這幾條河的中游有了一定的污染,針對這一情況,我對村民進行了采訪得知,村民們為了方便,大多數時候都將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河流中,這表明村民的環保意識不是很高,到中游進行調查時,我還發現了另一個情況,在河流中游有大片的田地,村民們在施肥后便進行灌溉,由于河流的分流及地理情況的原因,導致田中的水有一部分會回的河中,所以河流中斷出現了一定的水體富營養化,出現了水草瘋長等情況。與此同時,我還發現許多牲畜仍以河流中游的水作為飲用水,經對村民們調查得知,本地的牲畜一直以河水作為飲用水,但卻沒出現大批牲畜死亡或獲病現象,牲畜的生長狀態處于正常情況,這一情況表明中游河水雖然有污染,但情況并不嚴重;三條河在下游匯為一條河,在下游調查時,發現河中河水清澈,河中并無生活垃圾,在下游的村民仍以河水作為飲用水,對下游村民調查得知,村民們以下游河水作為飲用水已經有很多年,村民們也沒有發現什么異常情況,我嘗試著喝了一下下游的河水,發現下游的河水并無異味,飲用后也沒有出現腹瀉等異常情況,這表明河流中游的污染屬于輕度污染,并沒有超出河流的自我調節能力范圍。針對以上的調查情況,我們征求了村民和村委會的.意見,結合具體情況,我們制定了一個整改方案。

 。3)整改方案:

  首先,針對主要的污染源,對村民進行環保知識宣傳,使村民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動員村民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綜合處理,不盲目倒入河中;其次,對河流中游的生活垃圾進行打撈;再次,改變村民們先施肥后灌溉的習慣,轉變為先灌溉后施肥的,這樣既降低了污染,有提高了肥效,減少化肥的使用;最后,對河流的水質進行定期檢測評估。

 。4)實踐反思:

  當代大學生應該為建設美麗新中國奉獻自己的力量,、積極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提高自身環保能力,幫助他人提高環保意識;、從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在生活中時刻關注環保,改變自己的一些不利于環保的習慣;、積極參加社會環;顒樱瑸榻ㄔO美麗新中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7

  院系:

  年級:

  班級:

  姓名:

  學號:

  時間:20xx年2月5日~2月7日

 。1)調查地點及情況介紹:本次生態調查地點,我選取了我的家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雞足山鎮關李村委會李子廠村的幾條河流作為我的調查對象,由于我的家鄉所在地是一個小山村,沒有城市化,也沒有工廠,所以我選取得調查對象所能受到的污染主要是來自居民的生活垃圾。

  (2)狀況簡介:在本次調查之前,根據經驗,我猜想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生活所生產的垃圾得不合理排放,導致一部分生活垃圾排入河流中游,導致河流中有污染。于是我分別到幾條河流的上、中、下游進行了調查分析,為了說明的方便,我將調查的對象分作甲,乙、丙河,在幾條河上游調查時,甲、乙、丙三條河的河水都很清澈,其中生長的各種水草也正常,經對村民進行詢問調查得知,三條河上游的河水都可以作為飲用水。由此得知,三條河上游河水仍處于不污染狀態;到中游時,三條河的河水雖然沒有出現渾濁現象,但都有很多生活垃圾存在河流底部,這里要說明的一點事甲、乙兩條河在接近中游居民區時匯成了一條河,這幾條河的中游有了一定的污染,針對這一情況,我對村民進行了采訪得知,村民們為了方便,大多數時候都將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河流中,這表明村民的環保意識不是很高,到中游進行調查時,我還發現了另一個情況,在河流中游有大片的田地,村民們在施肥后便進行灌溉,由于河流的分流及地理情況的原因,導致田中的水有一部分會回的河中,所以河流中斷出現了一定的水體富營養化,出現了水草瘋長等情況。與此同時,我還發現許多牲畜仍以河流中游的`水作為飲用水,經對村民們調查得知,本地的牲畜一直以河水作為飲用水,但卻沒出現大批牲畜死亡或獲病現象,牲畜的生長狀態處于正常情況,這一情況表明中游河水雖然有污染,但情況并不嚴重;三條河在下游匯為一條河,在下游調查時,發現河中河水清澈,河中并無生活垃圾,在下游的村民仍以河水作為飲用水,對下游村民調查得知,村民們以下游河水作為飲用水已經有很多年,村民們也沒有發現什么異常情況,我嘗試著喝了一下下游的河水,發現下游的河水并無異味,飲用后也沒有出現腹瀉等異常情況,這表明河流中游的污染屬于輕度污染,并沒有超出河流的自我調節能力范圍。針對以上的調查情況,我們征求了村民和村委會的意見,結合具體情況,我們制定了一個整改方案。

 。3)整改方案:首先,針對主要的污染源,對村民進行環保知識宣傳,使村民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動員村民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綜合處理,不盲目倒入河中;其次,對河流中游的生活垃圾進行打撈;再次,改變村民們先施肥后灌溉的習慣,轉變為先灌溉后施肥的,這樣既降低了污染,有提高了肥效,減少化肥的使用;最后,對河流的水質進行定期檢測評估。

  (4)實踐反思:當代大學生應該為建設美麗新中國奉獻自己的力量,積極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提高自身環保能力,幫助他人提高環保意識;從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在生活中時刻關注環保,改變自己的一些不利于環保的習慣;積極參加社會環;顒,為建設美麗新中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8

  一,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及政策支持

  我將調研地點就近選在了我暑期打工的地方,xxx省xx縣,方便我走訪調研,了解我縣生態環境建設的情況。據我了解,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引起了政府的重視,政府給予了極大地政策支持。各地興起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潮,生態文明是基于生態危機、反思傳統發展觀念而進行的理性選擇。把生態建設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們黨對人類文明趨勢認識的不斷深化。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之一,可逐漸緩解我國資源、環境的“瓶頸”制約,減緩生態環境的破壞速度,使我們擺脫能源危機、生態危機和生存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梢姡鷳B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強調要“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把生態建設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們黨對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認識的不斷深化。建設生態文明,不僅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而且對于維護地區生態安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發展物質文明過程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成果,它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和人們生態文明觀念的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多次鄭重提出,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

  建設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搞好生態文明建設。

  二、我縣的生態環境情況

  近年來,我先對于生態文明建設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制定了生態環境管理辦法和對于違規的企事業單位的處罰條例,并嚴格執行。幾年來收效良多,成果顯著?h內水域水質明顯改善,空氣質量也有所提高,本次調研由于是暑期調研,所以無法體驗由于冬季供暖所排放的廢氣對于空氣質量的影響,不過,回想往年來,每年冬天供暖設備都會排放大量廢氣污染環境,增加煙囪高度畢竟治標不治本,并且對環境的危害更大。多年來由于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落后,一直沒有解決辦法。

  今年暑期回家,就聽說縣里進行暖氣改道的工程,到年底供暖時,就可實現全縣樓房住戶的統一供暖。這樣就可做到鍋爐廢氣統一處理,集中排放。廢氣經過專業處理,凈化然后同一排放,極大程度上緩解了供熱廢氣對于本地空氣的污染指數的影響。

  另外,我先還建立了小型生態園區,植物園里培植了多種農作物,品種繁多的樹木等,由于xx地區自然天氣的限制,xx地區農產品品種較南方匱乏。珍貴植物品種更是稀少。所以縣里建起了植物園,一方面可做些作物培植方面的實驗,還可以當做旅游景點供人觀賞,加大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力度,也促進了市場的繁榮。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幾大方面

  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內容。就其內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層面

  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層面,是指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要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產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的“綠色化”、無害化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化。這就要求我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資源是有限的。要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在全社會倡導節約資源的觀念,努力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

  應大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現代化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并具體落實到單位、家庭、個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實施清潔生產。清潔生產,不僅指生產過程要節約原材料、能源并減少排放物,同時也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整個生產周期對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態的損害。傳統生產是一種只強調物質生產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改變這種生產方式,需要不斷進行清潔生產意識教育,引導人們轉變傳統生產觀念,讓清潔生產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潔能源、預防和減少污染成為政府、企業、社會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ǘ┪幕瘜用

  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化層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動包括指導我們進行生態環境創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組織、規劃等意識和行為都必須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樹立生態文化意識。

  生態文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新世紀新階段,人類已逐漸認識到長期對自然進行掠奪性索取、破壞必將遭受懲罰,一個從征服自然、破壞自然到回歸自然、珍愛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態意識覺醒之日,就是我國生態環境改善之時。因此,進行生態教育,提高人們對生態文化的認同,增強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行為的自律,牢固樹立生態文化意識,是解決生態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

  生態文明建設是與人們的自覺履行分不開的,這就對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有了一定的要求。

  注重生態道德教育。生態與道德不可割裂。生態環境的優劣,反映著人們生態道德水準的高低,同時,人們生態道德水準的高低,也極大地影響著生態環境的優劣。生態道德驅動著人們的生態意識和行為的自覺性、自律性與責任感。加強生態道德教育,可以使人們自覺地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同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應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參與多種形式的生態道德實踐活動,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護生態、美化家園、綠化祖國的社會文明新風尚。

 。ㄈ┥鐣䦟用

  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層面,是指重視和加強社會事業建設,推動人們生活方式的革新。這就要求我們:創造良好的社會生活環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團結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會管理體系,形

  成以生態文化意識為主導的社會潮流,樹立以文明、健康、科學、和諧生活方式為主導的社會風氣。

  要加強生態型社會建設,努力滿足居民對居住環境品質愈來愈高的追求。就農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態示范區”建設的同時包括文化、教育、醫療以及各種服務在內的配套設施。

  實現人口良性發展。實現消費方式的生態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適度消費、綠色消費的生活方式。反對自私的享樂觀,拒絕揮霍鋪張、浮華擺闊等消費行為。鼓勵從點點滴滴做起,減少或杜絕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總結:

  生態文明必須與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并重才能均能發展,受到良好的成果,如果只重視其中一項,必然會有嚴重的弊端,或破壞了自然環境,或忽略了經濟建設都是不可取的。新社會的建設必須多項共舉,共同發展。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9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不僅僅只是一個口號,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行為準則,現代社會環境污染嚴重,人們的生活周圍的環境質量越來越差,環境問題會引發其他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下面這篇柳州生態環境調查報告就展示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在當今世界里,科技發展迅速。然而人類文明的進步離不開自然環境。環境對其發揮著巨大作用。大氣,水源,土地,草地,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 物質基礎;森林,礦藏,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發展提供物質。然而,隨著人類的生活質量水平不斷提高,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就拿柳州來說,它是廣西省的一個工業城市。自然會出現一些關于環境的問題,但究竟該問題有多嚴重?針對這個問題,我做了如下調查:

  時間20xx年8月7日星期日。

  地點:家庭網絡。

  調查對象:柳州生態環境情況

  調查結果:柳州目前存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1.氣環境質量: 柳州市工業廢氣污染行業為造紙,食品,化工,有色治煉 廢氣。二氧化硫,總懸浮顆粒物和酸雨污染仍是我市空氣污染主要問題。柳州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上面環山的壺形丘陵盆地;逆溫層出現頻率大,不利于空氣污染物的垂直逸散和水平稀釋;加之柳州市工業布局不合理,柳北工業區處于冬季風主導風上風向;工業和民用燃料以煤為主廢氣排放量大,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尚缺少根本的治理措施,大量的煙塵也難以治理徹底,從而造成煤煙型的空氣。

  2.水環境質量: 柳州市工業廢水主要污染行業為造紙,食品,化工,有色治煉和黑色治煉。排放量較大的行業依次是化工,黑色治煉和食品。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學需氧量,

  3. 聲環境質量:柳州市區域和交通道路噪聲污染正在逐步改善,但局部或點源污染明顯,主要是建筑噪聲和生活噪聲擾民現象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柳州是座工業城市,又是西南交通要道,除了工礦企業產生噪聲外,更多的`受到交通噪聲和生活噪聲(如商場、迪吧、歌舞廳等)的影響。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舊城區的改造和住宅小區的興建勢必會導致建筑施工噪聲擾民的現象屢屢發生。

  總之,我們柳州的環境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急待人們去解決。人類應馬上樹立環保的意識,不能以環境為代價去發展經濟。如果人類在繼續一如既往地破壞環境,那么總有一天,人類將被淘汰,地球將成為宇宙中的一個遙遠的歷史。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10

  邢臺縣車尖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鐵 礦資源整合項目生態環境調查報告概況

  項目名稱 建設單位 審查機關 現場踏勘 人員 邢臺縣車尖礦業有限 責任公司鐵 礦資源整合項目生態 環境調查報 告 邢臺縣車尖礦業有限 責任公司 河北省環境保護廳 郭春林 環評類型 環評單位 生態調查報告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 境地質研究所 建設地點位于邢臺縣龍泉寺鄉車尖村北約 1km 處, 礦區西側 20m 為邢臺龍泉礦業有限責 建設地點及 任公司車尖鐵礦,兩礦權之間留有隔離帶;礦區南側 1000m 為車尖村,礦山位于山區,周圍 周邊環境 無其他自然保護區、水源地等環境敏感點。 邢臺縣車尖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由邢臺縣車尖長林鐵礦、邢臺縣洪晨鐵礦和邢臺縣車尖 海魁鐵礦、邢臺縣西黃村寒泉長石礦羅溝鐵礦整合而成。整合后采用露天和地下開采,年開 采鐵礦石 5 萬噸,服務年限 8.17a。工程總投資為 950 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為 300 萬元。礦區 整合內容 面積 0.6194km2,礦區范圍內累計查明鐵礦資源儲量( 122b+333 )81.1×104t;累計動用資源儲 量( 122b)33.2×104t;保有資源儲量( 122b+333)47.9×104t。露天開采由上向下分臺階開采, 地下開采設計為斜坡道開拓,全面房柱法開采。本項目新建 4 條斜坡道用于地下開采,新建 一條回風井,改造利用一條舊回風井,新建一工業場地和排土場。

  一、工業場地及開采區:

  1、 1、施工期整改措施:①設置地面塌陷監測點,并加強巡查;采空塌陷邊界豎立警示牌,對地面塌陷

  進行回填、平整、綠化,對地面裂縫采取粘土填堵、平整措施。②廢棄的斜井和平硐共 8 個,對平硐和斜坡 道采用大塊砌石封堵洞口,對豎井進行回填。③對原露天采坑的高陡邊坡采區削坡;將采坑附近的'廢石渣填 入采坑,經夯實、平整、綠化。④拆除廢棄工業場內所有建筑,改造的、新建的工業場地加強綠化,施工完 畢后對占地區域進行修整綠化,實現綠化補償。⑤新建工業場地修建臨時排水溝,低洼處修建集雨池;沿圍 墻設兩行防護林帶。⑥新露天采場在采坑周邊修建臨時排水溝,將部分表層好土暫存,并修建臨時攔擋。

  2、開采期整改措施:①對形成的采空塌陷區或地裂縫及時進行回填或填堵治理,治理工程應貫穿礦

  山開采全過程,做到邊開采、邊治理,恢復礦區生態環境。②露天采場治理:對南區露天采場階段性治理, 主要為 375 、 365m 以上臺階的綠化。

  3、閉礦期整改措施:①對形成的塌陷坑進行回填、平整,并進行綠化。②回填南北采區回風豎井。

  ③露天采坑高陡邊坡進行削坡、平整,再將部分好土回填到露天采坑區恢復為耕地使用;

  采坑區周邊進行綠 化,選用荊條、紫穗槐等灌木。④拆除臨時建筑 , 并進行綠化。⑤工程結束后,首先將表土進行回填,工業

  整合措施

  場區恢復施工場地并平整土地再進行土地翻松,恢復為耕地使用。

  二、廢石場:

  1、施工期整改措施:①對整合前形成的 4 個渣堆,進行治理,用于回填塌陷坑、豎井,對剩余的渣

  石,合理堆放在荒山溝中,并采取覆土綠化等措施。渣石堆底部修建攔渣壩。②新建排土場修建攔渣壩。

  2、開采期整改措施:規范堆存,合理留設邊坡、臺階寬度、階段堆存高度、邊堆存邊復墾。

  3 、 閉礦期整改措施:堆放結束后進行平整、削坡,分片復土恢復植被;為保證排水暢通,在攔渣壩 底部預留排水孔。綠化選用荊條、紫穗槐等灌木。

  三、礦區道路

  1、施工期整改措施:施工道路作為永久的農用路設計,路面要廢石碾壓硬化,路面平整 。

  2 、 閉礦期整改措施:在道路兩側布置 2 排防護林,進行綠化美化,防護林采用喬木。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11

  一、環保意識調查結果的部分展示與分析

  意識十分薄弱,這對我們環境的改善有阻礙作用。

  通過對這題的分析,只有25%的人知道世界環境保護日,說明在廣大人民對環保知識有欠缺,需要進一步的增強。

  通過對第二題的分析,有79.16%的人選擇不理會亂扔垃圾的現象,這說明公民的環保學習。

  數據顯示大多數人在環保的小細節上做得還是不錯的,給予肯定的態度,值得大家共同結果表明調查人群中很少有人參與環保活動,這一方面說明政府及相關單位對這方面的要求不高,不夠重視;另一方面說明學生及周邊市民的環保意識薄弱,有待提高。

  二、公民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查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對環境判斷有重要影響,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生活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在我們的調查對象中有45%的人群是大學或以上的文化程度,雖然他們在環保意識上仍有欠缺,但是他們在一些環保的政策和措施上都給予肯定的、積極地態度。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而且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會對環保采取行動。例如:自備環保袋,分類丟棄垃圾,循環利用垃圾袋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緊密聯系。所處的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在平湖市,因為離上海、杭州近,是一個經濟發展較迅速的地區,所以工業的發展是必然的。正是由于一些高污染的工廠在此處落地生根,對平湖的大氣和水資源造成了不堪入目的負面影響。在這一方面,平湖市民強烈希望政府和相關機關能改善該地區的環境問題。

  4、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從調查中發現,老年人環保行為強于年輕人,他們通常會自備環保袋或竹籃購物,他們的環保意識較強。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三、調查后的看法和建議

 。ㄒ唬┽槍κ忻

  1、從居民自身著手,這是改善平湖市環,F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新風氣,增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于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

  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同時,居民還要關心并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留意關于環保的各種宣傳,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了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第二,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愿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平湖市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市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于那些污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并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2、加強政府的環保工作,這是改善各鄉鎮環,F狀的重要條件。

  第一,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廣大居民的環保意識。要提高居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居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并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

  第二,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污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3、加強社區服務與社區管理

  定期舉行大型關于城市社區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戶戶,大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了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二)針對在校學生

  1、生活、學習等方面處處節約資源。

  我們有一部分學生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我們知道森林是地球之肺,有利于凈化空氣,在校學生要做到節約從零星點滴做起,節約用水、用電,積極參與植樹活動,這對美化校園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廢紙、廢塑料、廢舊金屬等所有可回收利用的物資分類回收

  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我校學生過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打包。導致我校學生過度使用塑料袋打包主要原因是我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深。用塑料袋打包是我們學習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使用過度,制造很多塑料垃圾,這些垃圾都對我們健康有害。塑料袋是很難分解的,對我們的校園環境造成破壞。所以,學生們應該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并且要有收集廢舊電池的習慣,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等。

  3、努力學習,掌握先進文化理念和現代科學技術

  我們提倡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它需要文化教育的大力支持。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才能更好改善環境問題。在校學生應該提高環保的意識,要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地球家園,所有人也只有一個身體,節約循環使用好各種東西!

  以上是我們調查小組對平湖市環保工作的一些建議和看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四、調查總結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可以明確地反應出校區學生及周邊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藍,水更碧,花更紅,草更青的生活環境。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比如我們校區的環境還算好,但如果我們不注意環保、衛生,到處制造垃圾,那我們校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了!我們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要從自己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為了改善我們學校以及廣大人民生活的環境問題,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有所行動,來保護我們的生活家園。還有我們要多開展一些環保事業的宣傳活動,來喚醒公民及在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國家提出了很多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現在的新農村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農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農村的環境問題卻越來越多,深刻影響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環境問題讓農村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到底農村的環境與以前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我們究竟要怎樣對待這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市農委于7月30日至8月30日在常州市政府網民意調查一欄里以問卷調查方式開展了常州市農村環境問題的調查,汲取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以針對今后的工作能做合理的改善。

  一、調查問題分析:

  1、農民的環境知識缺乏

  人們對環境知識的認知程度是決定他的環境意識是否高尚的基礎。如果環境知識缺乏。不知道如何保護環境。那么他的環境意識必然不會高尚。在調查中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來調查我市村民的環境意識。

  (1)、對相關的環境紀念日的認知程度,目前已經確立的環保紀念日有10多個,我們選擇與農民和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三個環保紀念日作為調查項目:“世界環境紀念日”(6月5日)、“土地日”(6月25日)和“植樹節”(3月12日)、被調查村民中,對上述紀念日不知道的人數分別占36.59%、17.07%和46.34%,這說明多數村民對環保紀念日不太了解。

  此外,村民對環保紀念日的了解程度還與受教育程度相關。對上述紀念日回答不正確或不知道的人數中,小學及文盲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9.5%、48.8%和6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分別只有15.1%、14.9%和7.3%。在調查中發現,村民中能正確回答“植樹節”的人數明顯多于其它三個環保紀念日。

  即使在回答不正確的村民中多數人也表示知道有植樹節,而對其它二個環保紀念日,多數村民表示不清楚有這些節日。這是因為每年植樹節時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機關、團體、學校都會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而在其它環保紀念日時幾乎沒有任何活動。

  (2)、對“工業三廢”及其危害的認知程度。工業三廢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這些廢棄物如果超標排放就會污染環境。而且在環境中還會發生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而產生新的污染物。對生態環境、農業生產、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工業三廢”是報刊、雜志、電視、廣播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語之一。但是。當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哪些是“工業三廢”時,在被調查者中回答完全正確、不完全正確和完全不正確的分別占31.71%、31.71%和36.59%,而且多數村民并不了解“工業三廢”的危害。

 。3)、對溫室效應和溫室氣體的認知程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造成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高耗能(過多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和無節制排放工業廢氣;

  二是森林減少,阻斷了自然界對二氧化碳的吸收。

  溫室效應造成了氣候變暖,其結果是洪澇干旱等極端氣象災害頻繁,病蟲害增多。應該說,溫室效應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而且也是報刊、電視出現比較多的詞語。但是。在被調查者中能夠正確回答燃燒秸稈會加劇溫室效應的只有33人,占被調查人數的80.49%。

  2、農民的環境行為不雅

  在農村,農民的環境行為直接關系到農村的環境狀況。在調查中我們看到下列有關的農民環境行為問題:

 。1)、如何處置廢電池?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在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幾種物質中,電池里就包含了汞、鉛、鎘等多種,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污染地下水,從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

  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在調查問卷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下列物質(廢鐵、廢玻璃、廢電池)丟棄在土壤里,哪一項對環境危害最大?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廢電池對環境危害最大。但調查結果仍有22人回答不正確,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多數村民都是隨手丟棄。有許多人雖然能夠意識到廢電池的危害。但可能僅僅是圖方便、嫌麻煩而仍然選擇了不利于環保的行動。

  (2)、如何處置秸稈?現在農村有不少農民為了搶農時圖省事。將收獲后的秸稈一燒了之。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濃煙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影響交通安全。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認為焚燒秸稈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嗎?”結果有1人勾選“不清楚”,4人回答“不會造成污染”,兩項合計人數只有5人。可是當我們在調查中問:“你家是如何處理秸稈的?”結果大部分回答“在田地里焚燒掉”,可見焚燒秸稈的問題比較嚴重。

 。3)、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廢棄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已經成為農村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危害是其中的農藥殘留滲入土壤。流入河流池塘而形成污染。威脅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甚至造成人畜、鳥類中毒。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勾選“隨手丟棄”的26人,“隨生活垃圾堆放”的13人,占全市被調查人數的78.7%。在我們那里廢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污染還是比較嚴重的。

  (4)、使用農藥的環保行為。農藥使用不當或濫施農藥,不僅會污染大氣、土壤和水源,也間接和直接地威脅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農藥殘留是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大隱患。由于氣候變暖。害蟲猖獗,被調查者普遍反映“不使用農藥不行”。

  蔬菜生產中使用農藥的安全采摘期因農藥品種、蔬菜品種、季節等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葉菜收獲前禁用期至少7天,茄果類、瓜類蔬菜禁用期至少2―3天。在調查中詢問:“施過農藥的蔬菜何時可采摘食用?”95.12%的被調查者能回答正確。這說明大多數農民是了解相關要求的。當詢問:“自己食用的蔬菜也使用農藥嗎?”結果大多數人回答“不使用農藥或很少”。

  二、解決對策

  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目前農民環保素質總體來講不高。主要表現為環保知識缺乏,環保意識淡薄和環境行為不雅。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民環境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狀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ㄒ唬┘訌娹r村環保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現代傳播媒介,報道黨和政府的環保政策,宣傳環保新進展新經驗,普及環?破罩R。表彰環保先進事跡。營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輿論氛圍。要從農村和農民的實際出發,采取靈活多樣、農民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與形式。例如宣傳欄、環!按笈褴嚒薄⑽乃囇莩、環保知識競賽等,突出藝術性、形象性和群眾參與性,以增強環保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堅持經常宣傳和主題宣傳相結合。

  各級政府部門特別是環保部門、宣傳部門以及基層村委會要把環保宣傳作為基本工作任務。常抓不懈,同時在相關的環保紀念日(環境紀念日、土地日、植樹節等)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主旨性宣傳活動。通過加強環保宣傳,切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一是樹立環保新觀念,使環保成為廣大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是培育環境新道德。平等看待自然界的各種生命,維護生物多樣性;三是創建環保新文化,使保護環境為榮、破壞環境為恥的榮恥觀蔚然成風。

  (二)增加農民教育機會,提升農民環保素質。

  調查顯示:在食野習俗、亂堆垃圾、焚燒秸稈等非環保行為的人群中,較低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較大,這說明農民的環保素質與受教育程度相關。由于受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失衡。教育投入相對偏低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農村地區的教育機會偏少、優質教育缺失,這是造成一部分農民環保素質不高的重要原因。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增加農民的受教育機會。加強農村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中小學生抓起,他們是未來農村勞動力的主體。

  要在幼兒園把環保知識編成兒歌和游戲,讓孩子們在演唱和表演中了解環保知識;在中小學開設環保知識課。組織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環保宣傳活動。把學到的環保知識帶給社區和父母,這樣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要把環保教育融人到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中,包括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農業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態農業、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使廣大農民在發家致富的過程中提高環保素質,自覺保護環境和生態。

 。ㄈ┙⑿滦娃r村產業模式

  大力發展既節約資源又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以此作為協調解決傳統農業與環境保護矛盾的手段。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科技培訓,倡導和推進循環經濟提升農產品結構,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型農業產品,培育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

  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改變過去單一種植業生產結構為農林牧副漁。生產加工為一體的復合型生態循環系統,提高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效率。實現資源利用與環境協調發展,逐步形成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建設相互依存。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12

  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基礎性建設,是全民的事業,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為了更準確地獲知公眾對我區環境狀況的感受,充分認識我區的區域生態環境狀況,了解公眾對我區生態環境的滿意程度以及對未來生態建設方案與環保措施的意見和建議,近期區統計局和區生態辦、區環保分局通過現場征詢和入戶調查等方式,結合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暨我生態區建設啟動儀式,對轄區內13個社區的市民進行了一次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本次調查采用問卷的形式,共發放問卷550份,回收問卷529份,其中有效問卷484份,問卷回收率為88%。調查表明:我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滿意度較高,市民對環境保護的參與意識較強,首次調查結果令人滿意,但離生態區建設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一、市民對我區環境質量狀況的總體評價

  近年來,我區持續實施“藍天、碧水、綠色、清靜”四大環保工程,城區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xx年,全區共完成10個生活小區,30個污染源,15個公建單位及11條區管道路的污水收集系統的改造;完成了11條主河農灌河道清淤整治任務,共清污河道7335米,內河水質逐步變清;20xx年日空氣污染指數(API)大于100的共72天,小于100的293天;區域環境噪聲比去年下降0.2dB。

  1、市民對目前環境質量狀況滿意度評價。調查顯示,3/4的被調查者對我區目前的環境質量狀況感到滿意或基本滿意,滿意率達到76.72%,但也有18.3%的市民對環境質量現狀表示不滿意,還有4.99%的人表示很不滿意。

  2、市民對生態區建設的了解情況。通過不斷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組織開展生態區建設宣傳周、創建生態街道、創建“綠色社區”、環保知識家庭競賽等主題活動,使生態區建設逐漸深入民心。從調查結果看,有64.32%的市民對我區正在開展的生態區建設活動表示了解或基本了解,20.54%的市民表示聽說過,但具體情況不太了解,有15.15%的市民表示不了解。

  3、市民對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評價。在“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和“當前環保宣傳力度”兩個問題上,市民的滿意率分別為76.76%和65.47%,市民普遍對政府在環境保護領域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但也有7.16%的市民提出當前政府在環保宣傳工作方面脫離實際,存在嚴重的.形式主義。

  二、市民對我區環境污染狀況的評價

  1、大氣污染——老百姓最頭疼的問題。在被問及“目前我區污染較重的問題有哪些?(按污染程度依次選擇)”時,53.74%的市民認為大氣污染是各類污染源中的“第一殺手”,次選比例也達到15.63%。其中機動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污染最為嚴重,分別占大氣污染的48.71%和30.3%,道路揚塵、飯店油煙等也是市民反映較多的問題,xx社區一些居民對無證攤販的煤煙污染表示強烈不滿,要求環保、城管等部門進一步加強監管力度。

  2、工業廢水和白色污染——影響城市環境兩大公害。市民反映的其他污染較重的問題依次是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首選比例分別為18.5%、17.84%、9.91%,少數市民還特別提到了琉璃幕墻的光污染問題。調查顯示,市民認為最嚴重的水污染是工業廢水,比重高達54.3%,其次是河道源頭污染,占32.17%,家庭排放污水及其他占13.52%。在固體廢棄物污染中,有47.58%的市民認為最嚴重的是塑料包裝、容器的泛濫,28.02%的市民認為是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及時處理,還有22.38%的市民認為是廢舊電池、電瓶未能有效回收。

  3、噪聲污染——市民關注的焦點。由于環保、行政執法等部門采取夜間噪聲監測,控制施工建筑噪音,加大降噪材料投入等有效措

  施,市民在此次調查中普遍反映“這兩年耳根清靜了許多”,所以有53.47%的市民將噪音放在各類污染中的最后一位,但其受關注程度卻大大超出預期想象。

  三、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保護環境需要政府的決策行動,更多的是需要全民的參與。此次調查發現,我區開展的打造“綠色城區”活動,擴大了環保聲勢,宣傳了環保知識,市民環保意識得到明顯增強。

  有49.8%的市民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兩者間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優先,37.89%的市民認為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關鍵是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還有8.79%的市民則認為要以經濟建設為先。

  有59.67%的市民表示愿意參加義務環境監督管理和相關的聯席會、聽證會,希望通過這些形式維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顯示了很強的社會參與意識,其中高學歷人群參與熱情尤為強烈。有27.03%的市民表示無所謂,還有13.31%的市民不愿意參加。

  有67.16%的市民明確表示若提供機會則愿意植樹,綠化意識普遍較好。但由于現實中真正的機會不多,市民希望有關部門包括相關社會團體能夠多提供機會,以調動公眾的綠化積極性。

  有45.36%的市民在餐館就餐時會使用餐館的消毒餐具,同時讓我們驚喜的是有32.7%的市民愿意就餐時自己攜帶餐具,有21.94%的市民選擇使用一次性木筷。一些小餐館由于顧客量小,從成本考慮而放棄使用多次消毒餐具,加上堅決拒絕一次性木筷的顧客并不多,造成了“店家購買,顧客使用”的惡性循環。

  有67.86%的市民完全支持對出租車、公交車進行“油改氣手術”,希望大力發展綠色交通。有8.88%的市民持不支持態度,認為只要維持現狀即可,一則因為“油改氣手術”費用太高,二則如果配套改革跟不上,比如加氣站不足,很容易造成交通癱瘓。

  四、市民的期望及意見建議

  本次調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同時也收集到許多有關生態區建設以及環境保護方面的建議、意見,這些意見建議飽含了廣大市民對我區的深切熱愛之情,也表達出對“綠色城市、居住天堂”的追求與向往。

  1、最希望居住的社區是花園式社區。調查顯示,40.54%的市民最希望其所居住的社區創建成花園式社區。35.76%的市民最希望其所居住的社區創建成安靜社區,其中以xx社區xx社區以及xx街道環北新村社區呼聲最為強烈。16.84%的市民最希望其所居住的社區創建成油煙達標社區,其中武林街道的中北、仙林社區支持率最高。6.86%的市民最希望其所居住的社區創建成無違章建筑社區,潮鳴街道東河社區和朝暉街道虹園社區的居民對此反映相對較多。

  2、最感興趣的活動是社區綠地保護行動。在被問及“您認為我區的環保工作還需要在哪些方面繼續努力?”時,市民對“城市綠化”、“污染防治”、“環保投入”、“嚴格執法”等選項的點擊率都比較高,分別占53.31%、50.62%、49.38%、46.07%。在眾多環保宣傳教育活動中,有46.28%的市民選擇了與人居環境密切相關社區綠地保護行動,45.87%的市民鐘愛于生態考察,42.56%的市民希望參觀污水、垃圾的處理過程,41.74%的市民則對垃圾分類回收活動很感興趣。

  3、調查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見、建議。

 。1)xxx社區居民提出,

 、僮≌^的污水及路面破損后造成的積水對環境造成影響,低洼處要填平。

 、诰用褡≌瑓^生活垃圾處理還有盲點、死角,社區要作為衛生的重要問題來抓。

 、蹖Τ鞘形鬯芾沓隹谶M行清查,嚴防污水流入住宅區造成污染。

 、軐嵭协h保責任制,做好垃圾分裝和廢舊電池回收(特別是電瓶車的電瓶應定期實行回收)。

 、菀蠼鉀Q小區汽車廢氣污染問題。

  ⑥加強環保執法力度,開展環保志愿活動,加強生態區建設的科普知識宣傳,持之以恒,在中小學開展生態建設知識教育,從娃娃抓起。

  (2)xx社區居民提出,運河兩岸的環境整治需要長效管理。

 。3)xxx社區居民提出,要在充分分析生態系統的支撐能力及瓶頸的基礎上,編制一份能充分體現城區特色,探索創新,規劃理念領先,操作性強的生態區建設規劃。以景觀生態建設為突破口,提升城市品位。建設生態型的中央商務區,堅持以人為本,營造人文生態環境。

  (4)xx社區居民提出,可以學一學東南亞的做法,以法律為后盾,用強制措施保證自然人、法人的行為符合環保要求,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脫離這個前提說環保等于空話一句。

  (5)xx街道燈芯巷社區居民提出,

  ①應控制玻璃幕墻,減少光污染。

 、诩訌妶谭Χ龋R路上經常能看到冒黑煙的助動車、公交車,尾氣污染厲害。

 。6)xx街道環北新村社區居民提出,

 、倌壳半娖寇囈汛罅客度胧褂茫荒旰蟮膹U電瓶回收再利用卻沒有跟上,希望早日有地方可回收利用。

 、诩哟笮麄髁Χ,使每一個市民都能提高環保意識,政府要多創造必要條件(如植樹、綠化),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郗h;A設施建設相對投入較少,如果環;A設施長期跟不上,要從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是不可能的。

  (7)xxx社區居民提出,提高城市規劃水平,將住宅區、生態區和工業園區明顯分開來。

 。8)xxx社區居民提出,

  ①主管領導、工作人員應該多花時間到民眾中去了解情況,及時把生態建設搞上去,要宣傳環境知識,培養大眾愛護環境、講究衛生的自覺性,只有人人都從我做起,才能跟上城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發展需要。

 、谡畱摱嗤度敫呖萍嫉沫h保設施,控制污染源的產生。

 。9)xxx廣場現場調查中市民反映,

 、傥覀冏x社區,在xxx大酒店后面的商品房,前面有拆遷戶住房戶,每天早上6:00左右無證攤販出來在小區內綠化帶走道上發煤爐,多者4-5只,少者2-3只,天天如此。他們發煤爐,我們嗆咽喉,天天門窗緊閉也關不住。

 、诎咨廴緦嵲趪乐兀瑥S商為了賺錢做法太過分了。既浪費了資源,又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應倡導改進。

 、劢鼛啄暾度氩簧,但在項目的后續管理方面尚顯薄弱,需改進。

 、苓M一步加快城市污水管網改造完善工程,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

 、荼仨毻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對項目建設與管理按照企業化、市場化的模式動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金不足以及投資、運行效率不高的問題。

 、迾淞ⅰ氨Wo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意識。

 、咧挥忻總人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的每一件細小的事情做起,從選擇善待環境的生活方式做起,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的社會才能具備現代社會應有的文明程度,才能真正愉快舒適的生活,我們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長流,青山常綠空氣長鮮。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13

  調查目的: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之本。同時它也影響到旅游業發展的興與衰。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和有著5000年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的國家,具有眾多珍貴的歷史遺跡、人文景觀和奇特的風俗民情,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但是,所有這一切都必須以藍天、碧水和青山為依托,都離不開環境保護的保障作用。只有得到精心保護、處在良性循環狀態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才能激發人們的旅游愿望并轉化為現實的旅游需求。因此,環境保護是所有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現在世界上的能源供應量已

  經為數不多了,我們必須在能源枯竭之前開發新的能源,所以我們要知道能源的發展史,這樣才可能找到新能源。而且,光這樣是不行的,如果能源的污染太嚴重的話,恐怕還沒等能源枯竭,地球早已成為混球一個。所以我們要在開發新能源的同時保護能源。正因為這樣,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

  目前,我國的生態環境形勢十分嚴峻。從總體上看,全國生態破壞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森林植被被嚴重破壞,生態功能衰退;土地退化,特別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鹽漬化等土地荒漠化進一步加劇,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水生態平衡嚴重失調,江河斷流,湖泊萎縮,地下水位下降,水患災害日趨頻繁;生物多校性銳減,珍稀瀕危物種滅絕速度加速了,益蟲益鳥益獸種群數量減少。 由此可見,生態日益遭到破壞正嚴重制約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為此,筆者認為,要發展旅游業,就必須倡導旅游者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責任意識。

  調查方法: 網上查訊法。

  調查項目:

  一)環境污染狀況

  l.大氣

  992年,全國廢氣排放量 l0.5萬化標立方米(不包括鄉鎮工業,下同)。廢氣中煙塵排放量 萬噸,比上年增長 7.6%;二氧化硫排放量 685萬噸,比上年增長 3.9%;工業粉塵排放量 576萬噸,比上年下降 0.5%。

  全國城市大氣中總懸浮微粒年日均值范圍為 90一663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403微克立方米,與上年相比下降6. %;南方城市平均243微克立方米,與上年相比增長 8%。據67個城市統計,5 % 的城市年日均值超標,尤以吉林、濟南、太原、蘭州、包頭、延安、西安等城市為重。

  據66個城市統計,降上半月均值在 3.8一55.8噸平方公里.月之間,較上年略有增加,比方城市明顯重于南方城市。降塵年月均值在 30噸平方公里.月以上的城市有三明、鞍山、長春、大同、石家莊、哈爾濱、銀川、吉林、鶴崗、沈陽、蘭州和唐山。

  據72個城市統計,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范圍為 7-]63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97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90微克立方米,與上年相比略有上升。超過國家三級標準的城市有貴陽、重慶、太原、烏魯木齊、宜賓、南充、濟南、石嘴山、青島、天津、長沙和大同。 據72個城市統計,氮氧化物年日均值范圍為 l 一 29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56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40微克立方米,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長春、濟南和運城污染明顯加重,蘭州、寶雞和南充咯有好轉。

  xx年,酸雨仍限于局部地區。據58個城市統計,降水pH年均值范圍為3.85一7.43,pH年均值低于5.6的占52%,均為南方城市。贛州、長沙和廈門市酸雨出現頻率高達90%以上,南充、宜昌、南昌、懷化、百色、南京、重慶和廣州市酸雨出現頻率在70%以上。 xx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后,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自己承擔的國際義務,并努力推進國內的環境保護工作。經黨中央和國務院批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外交部、國家環境保護局《關于出席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情況及有關對策的報告》,提出了我國環境與發展領域的十大對策,這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大綱領性文件,不僅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而且是今后相當長時期內工作的重點和努力方向。

  環境法制建設有較大進展。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城市綠化條例》、《關于我國中低水平放射性廢物處置環境政策》,批準了《征收工業燃煤二氧化硫排污費試點方案》,轉發了林業部《關于當前亂砍濫伐、亂捕濫獵情況和綜合治理措施報告的通知》,發布并全面實施了《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國家環境保護局還制定了環境行政處罰、防治尾礦污染、防治鉻化合物污染、環境監理執法標志等方面的規定和辦法。地方立法不斷加強,山東、湖南、重慶武漢、大連等省、市制訂了環境執法程序規定。國家環埔保護局首次進行了全國環保系統執法檢查。

  二、什么是能源

  "能源"這一術語,過去人們談論得很少,正是兩次石油危機使它成了人們議論的熱點。那么,究竟什么是"能源"呢?關于能源的定義,目前約有xx年,我國小水電資源將開發完畢,屆時可以形成 億千瓦的裝機水平。

  太陽能資源:我國太陽能資源的利用主要用于城鄉居民的熱水供應,目前有太陽能熱水器5000多萬平方米,xx年和xx年分別可以達到2億平方米和5億平方米,分別可以替代 xx年產量超過6億噸,農產品加工和畜牧業廢棄物理論上可以產生沼氣近800億立方米。

  三、能源利用造成哪些環境污染

  陜北石油現已探明儲量十一億噸,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陜西省也成為原油產量增長最快的省區之一。隨著陜北石油資源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石油開采、運輸、加工、銷售等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日趨嚴重。二000年以來,陜北由于輸油管線腐蝕穿孔、斷裂造成的環境污染事故達五十一起。

  四、污染對人類生活的嚴重影響

  有一家農藥廠、兩家化工廠的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古河鎮洋橋村村民,成天聞怪味,井水不能喝,自來水有農藥味。三年來,喝著發臭的河水,聞著刺鼻的農藥味,村里已有xx年又有近 0人被確診為癌癥,現正在醫院治療。該村靠近農藥廠、化工廠的五組、六組、七組因癌癥不治去世的人數已占到這三個組三年來自然死亡人數的70%......曾是藍天清水的.淮河,如今卻是魚蝦絕代的地方。奎河是淮河的重要支流,其岸邊的安徽省宿州市楊莊鄉,是污染最大的受害者。今年3月,楊莊鄉衛生防疫站對全鄉5年內因癌癥死亡人口進行排摸,結果在 6個靠近奎河的行政村,患各種消化道疾病和癌癥的人數明顯高于其他村,三年來楊莊鄉因癌癥死亡的人達到千分之 3......3月 8日,在朝陽醫院門診樓的大廳里,30余位來自承德興隆縣孤山子鄉沙坡峪村的村民神情焦急,27名兒童依偎在他們懷中,有的面色蒼白,有的因肚子疼、頭疼而哭泣。這些村民稱,他們是孩子的父母,孩子都在他們村小學上學。3月 5日,很多小學生在學校突然"中毒",重者昏迷、口吐白沫,輕者頭疼。這些家長懷疑,村小學附近的鉛鋅廠是孩子們"中毒"的"罪魁禍首......

  五、發現身邊的能源污染現象延長縣郭旗鄉王倉村,雖然距離石油泄漏已經數日,但在田地里依然能夠看到,不少種植了農作物的田地還殘留著石油浸過的痕跡,很多玉米苗由于石油的浸泡已變成灰黑色,田地里數位村民正在用鐵锨將已被污染的土層挖出。據村民們介紹,5月30日,一場大雨席卷延長縣。大雨過后,村里30多畝田地被混雜著雨水的石油污染,不少農作物死亡,村民們順著水印發現原來是村旁的七里村油礦一處選油點的石油泄漏造成的。至于污染程度有多深,村民們說法不一,有的稱土地一兩年無法種植作物;有的則稱污染并不嚴重。一位李姓村民稱,由于選油點的排污設施不力,每逢下雨,就會有少量漏油隨著雨水流至田間,只是"從沒有這次這么嚴重"。

  調查結論:

  防治由此引起的環境污染的具體措施

  加快污染源治理步伐,加速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大流域生態保護和建設力度甘肅省環保部門表示,除加快重點污染源治理步伐外,還將加快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和配套管網建設,保證七里河---安寧、白銀、臨夏三大污水處理廠今年內建成投運;同時,加大沿黃城市垃圾集中處理管理力度,盡快解決蘭州市油污干管安全隱患,確保城市安全;年內將國營四七一廠、五○四廠等企業污水接入西新線排水管道;加大流域生態保護和建設力度,科學調配黃河水量,確保黃河稀釋自凈能力;建設水質自動監測信息網絡系統,提高環境監管水平。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14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黨和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伴隨著“基本國策”、伴隨著新的世紀正邁著希望的腳步,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無關?山不孤獨水孤獨,所以水繞著山;夢不孤獨心孤獨,所以夢把心牽住;樹不孤獨鳥孤獨,所以鳥在樹上住;我們不能讓水孤“獨”,不能讓心孤獨,……自然環境是人類棲息之地,也是人類生活的物質之源,又是人們的游賞對象。古往今來的旅游者,都將觀光賞景視作一種休養生息、調節生活、消除疲勞的樂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們不辭窮苦,爬山涉水、尋幽探勝,留連于清溪碧流之間、忘返于奇山異峰之中、逗留于濱海沙灘之畔、漫步于林蔭綠地之下,而沉浸在優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種超塵拔谷的情懷,自由邀翔的靈性,去盡情地領受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悅心情、啟迪睿知,得到享受?梢娨粋群峰巍峨,清泉飛濺,林海綠浪,鳥語花香的優美環境,能吸引人們前去游玩、攬勝、搜奇和觀賞。反之,一個污水橫流,垃圾遍地、黑煙彌漫,嗓聲刺耳的惡劣環境,怎會是人們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護好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旅游資源,是發展旅游業的先決條件。尤其在當前,隨著歷史的進步,時代的前進,經濟建設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們的旅游興趣。在新的旅游熱潮的情況下,我們更應重視搞好環境保護工作,F就發展旅游與保護環境的關系,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一、只有環境美,才有旅游價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無論是山川的自然風光,還是田園的秀麗景色,或是濱海的波濤浪花,都是美好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美的環境,既可使人們留連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們得到陶冶情操,激發熱情,充滿活力!敖饺绱硕鄫,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就是形象地說明了大自然的美對人們的精神感應作用。因此,人們通過游覽風景區,欣賞自然風光,瞻仰名勝古跡,贊嘆能工巧匠的高超藝術,享受大自然的美,而獲得精神生活上的滿足。

  當然,由于旅游者的種類、年齡、性別、職業、閱歷、性格及思想意識、文化素養、宗教信仰、審美水平、具體環境等的不同,對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正如孔夫子所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那樣。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覽名勝古跡時,常常會對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跡,以及與文化傳說有聯系的風物,感到特別的興趣。對這些人文景致的欣賞,實際上包括了對古代人們改造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贊美。旅游者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進行游覽,既增長知識,又獲得美的享受。這種知識的獲得和美的欣賞,往往是聯系一起的,從而進一步增添了游覽的興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與綠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為綠色是生命之色,綠色的環境能引起人們愉快的精神狀態,并使人們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綠色還有凈化空氣,改變自然環境的作用。所以通過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可以達到維護生態平衡,為人類創造合理的生存環境,為人們提供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機會。因此,保護好綠色森林資源,就是維護優美環境的關鍵。因為森林一旦破壞,綠色生命之美也隨之銷聲匿跡,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將是一幅荒山禿嶺、窮山惡水、垃圾遍地、嗓聲刺耳的凄涼衰敗的景象,是人們所不愿一顧的厭煩之地。

  ·社會調查報告格式 ·社會調查報告怎么寫 ·中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因而,只有環境美,才具有旅游價值。所以,我們這一代人不僅負有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的環境,為開發、建設更多、更好的旅游區,發展旅游業的任務;而且更負有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環境,以創造更多的旅游財富的責任。

  二、開發與保護并重,才能確保環境美

  要加快發展旅游業,必須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點的同時,開辟新的旅游景點;另方面在合理地開發新的旅游資源時,應注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切忌對旅游環境進行建設性的破壞和破壞性的建設。

  首先,要依照法律來保護環境。建設旅游風景區、開發旅游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現行的許多法規條例,以確保風景旅游區的環境免受污染的破壞。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對森林的亂砍濫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風景旅游區的旅游資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對保護江、河、湖、海水體免受污染的危害,對維護旅游用水環境等,都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對風景旅游區的環境加強管理;以保護旅游資源,為發展旅游業創造條件。

  其次,要樹立防重于治的新觀念。保護旅游風景區環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轉化,為人類的休養生息,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因此,必須貫徹樹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資本主義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無論是山林、水體、風景名勝,只要是已辟為旅游區,或計劃要開發為新的旅游區,都應事先就其環境保護方面,制定規劃,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分級保護。不能等到問題成了堆,再來補救、治理,而處于被動局面。

  再次,要加強治理已受破壞的環境。由于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我國有不少的旅游風景區的'環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有許多風景名勝古跡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獨特的九曲溪及兩岸蒼翠、挺拔的植被,而成為著名的風景旅游區。但在前幾年,人們卻對武夷山上的森林,進行掠奪式的砍伐,使其精華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劇下降,而嚴重威脅武夷山的旅游景觀價值。所以,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及早進行必要的治理和搶救,使之盡快地恢復其本來面貌,以適應我國旅游業的發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來觀賞。

  三、搞好環境保護,促進旅游業發展

  為了讓更多的游客都能飽覽我國奇妙絕倫而綽約豐姿的旅游資源,我們必須在從事旅游業工作中,注意旅游風景區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特別在當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時,把保護風景區環境作為發展旅游事業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就顯得更為重要。

  1、要應用美學觀點,搞好旅游風景區的環境規劃

  一個良好的旅游風景區,必須是風光秀麗,環境未受破壞和污染,能滿足旅游者觀賞和行動的心理活動環境。因此,必須應用美學的觀點搞好環境規劃。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園林、建筑、地質、地理、生態、氣象、環保、文物、歷史、經濟、管理、旅游和美學等多種學科協同配合,對風景區環境進行綜合考察、評價、預測合理的旅游規模等,從而提出旅游風景區的環境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最佳方案。這個最佳方案,一定要從美學的觀點出發,按規劃的要求,提出嚴格禁止在風景區范圍內大興土木,建工廠企業;嚴格控制在風景區興建各種樓、堂、館、所和旅游飯店,使風景區環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實行封山育林,確保風景區生態平衡,以努力把風景區建設成為一個有益于人類健康,構成為一個適合于康樂消費的舒適、優美的旅游環境,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2、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游客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發展旅游業,雖可以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多的效益。但也產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極因素。如當游人到一些風景名勝區去,有的人對那些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歡自覺或不自覺地用手撫弄、拍打,一不小心就會碰傷景物;有的人看到風景區內的花草樹木長得逗人喜愛,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獨自欣賞,甚至有的人為了爬山省力,就隨意拆樹砍竹以充當拐杖之用;有的人不僅在風景區到處亂扔果皮雜物,甚至隨地大小便;有的人還在風景區的顯眼之處,隨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標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為。

  對上述這些不文明的人為破壞、污染風景區環境前景物、植被和環境衛生等,均會降低風景區的旅游價值。因此,為了創造舒適優美的旅游環境,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覺地愛護風景區旅游資源、保護風景區旅游環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風景區旅游環境的保護措施。如為了保持風景區環境的清潔衛生,應在風景區內相應地增設一些果皮箱,就可減少,甚至避免游客隨地亂扔果皮雜物;為了保護風景區的景物,特別是對那些反映我國悠久歷史和精湛藝術水平的重點文物和著名景物,應增設鋼網護罩加以妥善保護,既使游客能夠透過網罩進行觀賞,而獲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又摸不著,以確保重點文物和景物不受損壞。而對那些已損壞的景物和已受污染的環境,要加以整理修復,使其盡快恢復原來面貌,以接待更多的游客。

  3、要研究環境容量,保證旅游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眾所周知,旅游風景區的環境,對于污染物的凈化能力,以及對于旅游人群的承接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一旦游客人數過于擁擠,人流疏散不開,必然會產生踐踏風景區的綠化地、花圃、園林,甚至也往往會造成對旅游設施、荷塘水榭、花草樹木、亭臺樓閣的破壞。同時,游人過多伴之而來的,是拋撤的垃圾狼籍滿地,噪聲超過標準等?梢,人流超過了環境的正常允許限度,就必然會產生對旅游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而且也包藏著危及旅游者的人身安全的隱患。因此,為了順利地發展我國的旅游業,必須加強對旅游環境容量的研究,根據每個風景區的具體情況,提出可容納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標,來控制門票的出售量,以確保風景區環境的良性循環。同時要設法維持旅游區道路的通暢,以便及時疏散人群,降低對環境的壓力。并做好旅游指導工作,使游客的不規律的活動,變為比較易于控制的行動,以緩和旅游人群對旅游熱點的沖擊。

  總之,為了讓更多的海內外游客都能飽覽我國風景旖旎的自然環境和奇妙絕倫、豐姿綽約的旅游資源,必須保護好我國的旅游資源——自然環境不受污染,璀璨文化不受破壞,這是發展旅游業的基礎。所以,在開發我國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必須注意抓好環境的保護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為迎接更多的國際旅游者,增進我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應有的貢獻。保護旅游資源、創造優美的生活娛樂環境,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為發展旅游業的任務,而且也是為我們子孫后代創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條件。

  一般來說,社會調查報告的格式應該包含以下一些內容:調查的目的、調查的方法、調查的時間、樣本的情況、調查的內容、調查表的分析、分析結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社會調查報告是針對社會生活中的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然后把調查研究得來的情況真實地表述出來,以反映問題,揭露矛盾,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向人們提供經驗教訓和改進辦法,為有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為科學研究和教學部門提供研究資料和社會信息的書面報告。

  調查報告的特點體現為:

  真實性:

  它的真實性就是要以事實為根據,不僅報告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要真實,就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過程、原因和結果也必須真實。

  客觀性:

  客觀性,指客觀地反映事實,忠于事實,不帶有調查者的主觀隨意性。不能對客觀事實隨意引申,或不切實際地渲染。

  針對性:

  社會調查報告就是要有針對性地調查研究一些社會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回答廣大群眾關心的問題,解決“面”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效性:

  評價性:

  社會調查是課堂教學的沿續和補充。教師幫助學生針對實際情況、學校所在的地區特點、不同時期的社會熱點、疑點,或聯系教材的內容問題展開調查,通過組織學生撰寫社會調查報告,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解決疑問。這樣有利于開拓學生視野,挖掘學生潛力,培養思維方法,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調查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確定社會調查的內容,讓學生明確擬定社會調查計劃,制定可行的社會調查方案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實施社會調查計劃,如何從調查對象處獲取有用的資料。調查內容最好由學生自選調查課題,教師審查把握原則問題,學生以個人為單位,也可以自愿四至五名同學結合成一個小組,發現身邊的一些問題,進行社會調查,有目的地的去采訪、調查。學生還可以通過家長,深入到各行各業進行小范圍的社會調查,調查結果才有足夠的說服力。

  調查活動結束后將個人的調查、小組的調查、班級的調查等多種形式的調查相結合。教師應輔導學生整理社會調查筆跡,撰寫社會調查報告,并且要組織學生搞好社會調查的匯報與交流,教師對調查報告要進行點評,選擇優秀調查報告或具有代表性的報告匯編成冊或成書,承認其勞動成果以之鼓勵,這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15

  一、調查目的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村生活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的趨勢,已凸顯為新農村建設的軟肋。為此借此次寒假我對我縣部分農村對生活垃圾處理方式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對個村莊生活垃圾走訪觀察調研

  2、走訪部分農戶詢問他們對日常生活垃圾處理方法及態度

  3、通過網絡和書籍尋找解決農村生活垃圾的有效途徑

  三、調查內容

  一、全縣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村民對生活垃圾處理問題的態度

  1、農村垃圾分布狀況大多農民垃圾都是集中倒在村邊的路兩旁、圍村河溝中、還有農田旁邊農村垃圾一這幾個地方最常見,另外在沒人住的老院子和院子周圍也會存在少量垃圾。

  2、垃圾分類易污染廢舊物(廢電池等無回收利用價值的電子零件)日用品廢棄物(廢玻璃、廢金屬、破舊衣物)、廚余物(剩菜、剩飯、剩湯、等)、農業生產附屬垃圾(蔬菜枝葉、瓜果皮、各類腐壞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廢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筑材料類(碎磚瓦、渣土等)、人畜糞便等。從以上分析可見,農村生活垃圾主要特點是:總量較多,季節性較強(夏、冬兩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對較少,可回收利用較少,焚燒熱值較低。

  3、村民對處理垃圾的態度。在走訪了50多家村民以后我認為首先、他們會把家里的能夠回收利用的垃圾收集起來放在儲藏室內賣給回收廢品的小商販。第

  二、對于廚房垃圾也會挑出能夠喂養家畜的剩余的才會扔掉。從以上分析可見,農村生活垃圾主要特點是:總量較多,季節性較強(夏、冬兩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對較少,可回收利用較少,焚燒熱值較低。第

  三、村民會先把垃圾推擠在家里的一塊空閑處,一定量后會把垃圾扔到院子外。對于選擇倒垃圾的位置一般會選擇有垃圾的地方和對其他村民沒有造成直接影響的地方,而他們對于保護環境方面沒有太多的注意甚至從來沒考慮過亂扔垃圾隊生態環境造成的后果。

  四、存在主要問題

  1.垃圾處理層次低,處理方式落后。

  僅城區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而對于我們縣的狀況僅僅為初步實現以村為單位的簡易填埋,大部分村街仍處于生活垃圾無序丟棄、露天堆放狀態,嚴重影響了村容環境質量和周邊生態環境。

  2.填埋點設置不規范。

  多數簡易填埋點都是利用廢棄坑塘,很少考慮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后果,如農村水質變差。

  3.垃圾收集、存儲、運輸設施不配套。

  現有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設備簡易落后、損壞嚴重,無法滿足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要求;并且我們村和周圍的三個村根本沒有這些設備。

  4.專業保潔隊伍不健全。

  在我調查的20個村莊中只有兩建立了保潔隊伍其他村街尚未建立保潔隊伍,且現有人員管理標準、作業標準不統一,難以保證環衛作業效果。

  5.資金保障機制還不健全,鄉鎮、村街垃圾處理資金保障機制尚未建立,全區尚未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的農村垃圾處理資金分擔機制。

  6.市容環衛意識亟待提高。受農村生活傳統影響和基礎設施條件制約,農村垃圾亂堆亂倒等生活陋習仍比較嚴重。

  五、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原因

  1、上級財政無投入而鄉村財政無能力

  目前,農村環保投入嚴重滯后。在一些硬件設施的建設上面,基層政府提供環;A設施等公共服務的能力薄弱,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總體上處于空白狀態。幾乎沒有鄉鎮配備專門的環保機構和隊伍,環境監測和環境監察工作尚未覆蓋廣大農村地區。環境保護機構的缺乏使得農村環境出現無人管理的局面,涉及環保的部門亦因為經費不足、人力缺乏而只能對環境污染持觀望態度,只能“愛莫能助”。

  2、農村生活垃圾與現代化市場消費如影隨形

  在過去計劃經濟時代,農村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本不存在著農村之外的生活消費品垃圾的進入。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市場主導著農村生產、生活消費的各個方面。消費品主要是工業產品,而且一次性使用品在迅速增加,由于一次性使用的包裝商品均是廉價物品,作為貧困群體最多的農村,消費群體最廣,因而,現代化的市場消費給農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

  3、農村環保治理責任缺失

  新農村建設,對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十分重視,但對農民健康的保護,以及農村環境衛生的改善等,似乎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環境衛生了,身體就會更健康;身體健康了,就可以少花醫藥費。農村環境保護意識不足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是環境保護能力的欠缺,而這種欠缺又會加重農民保護意識的`缺乏,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互動效應。農民對所生活地方的環境保護漠然處之,“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把自己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卻把垃圾倒在家門之外就不再進行相關處理,弄得到處都是臭氣沖天,不堪入目。

  4、農村環保治理措施缺位。

  由于傳統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環境保護的重點常常在城市,農村是環境保護的真空地帶,環境管理體系和管理措施嚴重缺乏,這是當前農村環境治理上的典型病癥。顯然,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問題的關鍵是環境治理措施的滯后:由于農村環保是環保工作的盲區,不僅表現在農村環保投入不足,基礎建設缺乏,也使得相應的治理措施滯后,不能從根本上化解環境污染的根源問題。

  5、農民自身缺乏環保知識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素質。

  在調查過程中80%的村民是初中文化10%的村民是高中及中專學歷其他的包括文盲小學生,在村里很少有學歷很高的村民,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宣傳環保知識和加強科教興國戰略放在首要位置。

  六、解決方法及建議

  1、提高農民素質,大力宣傳環保知識。

  2、由于農村,村莊分布比較散,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在技術和資金上是不大現實的。建議生活污水處理以自然村為單位集中處理;生活垃圾處理建議以鄉為單位,在沒有找到有效的無害化處理辦法以前,建議生活垃圾作無害化填埋處理。

  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問題解決的好壞將關系到我縣“十百工程”和“生態縣”建設的成敗。要徹底解決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問題,需要在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各有關部門、當地鄉鎮政府、當地村共同配合,在財力、技術、政策處理等多方面進行統籌安排,積極吸取各地先進經驗進行大膽的探索,推廣成功經驗,淘汰失敗的落后的經驗和技術,才能解決好農村生

  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

  目前,主要有兩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可供選擇,具體是:無害化衛生填埋和無害化焚燒發電。兩種模式特點對比如下:

  (一)無害化衛生填埋處理模式。相對于無害化焚燒發電處理模式,衛生填埋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優點:一是適應用性廣,廣泛適用于各種經濟狀況和自然條件地區;二是對垃圾成分要求較低;三是垃圾處理量調整范圍較大,承擔負荷變化的能力較強;四是處理工藝和技術相對更加成熟、穩定、可靠;五是基礎設施等一次性投資和日常運行費用較低;六是我區內已形成相對成熟的經營運作模式。

  缺點:環!叭保p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效果一般。

 。ǘo害化焚燒發電處理模式。相對于無害化衛生填埋處理模式,焚燒發電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優點:一是環保性更強,“三化”(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效果更好;二是資源回收利用性更高,通過焚燒垃圾產生電能,更加符合“資源化”要求。

  缺點:一是對垃圾供應量和垃圾成分要求較高,每日需持續供應大量高熱值生活垃圾,才能確保實現正常發電,實施難度較大;二是一次性建設投資和日常運行經費較高;三是工藝技術流程相對復雜,對建設、運營人員要求較高;四是該模式使用于經濟較發達地區,國內可供參考的成功經驗較少,多數垃圾焚燒發電廠運營艱難。

  4、建立強有力的經費保障機制。

  一是積極協調市直有關部門,爭取全區垃圾無害化處理一次性投入由市、區兩級財政各承擔50%;日常運行費用市里補貼40%,區、鄉、村共承擔60%。二是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廣泛發動群眾投資、投勞。特別要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機制,通過bot形式建設新的垃圾無害化填埋處理場。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10-15

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05-29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01-06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范文01-29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201701-29

生態環境環境調查報告12-23

家鄉生態環境調查報告01-05

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02-21

保護生態環境調查報告范文02-16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范文01-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江县| 郁南县| 靖宇县| 河南省| 嘉定区| 巴彦县| 镇安县| 天台县| 金门县| 崇州市| 惠州市| 长沙县| 漳浦县| 交城县| 同心县| 沙雅县| 南华县| 郁南县| 营口市| 工布江达县| 新竹市| 庆阳市| 安化县| 界首市| 卓资县| 府谷县| 章丘市| 宁城县| 常宁市| 泰来县| 灵山县| 涿鹿县| 昭平县| 怀柔区| 蓝山县| 沽源县| 荆州市| 长白| 金沙县| 镇赉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