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單軸電機運動控制實驗報告范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單軸電機運動控制實驗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單軸電機運動控制實驗報告范文1
實驗一 晶閘管直流調速系統電流-轉速調節器調試
一.實驗目的
1.熟悉直流調速系統主要單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調速系統對其提出的要求。 2.掌握直流調速系統主要單元部件的調試步驟和方法。
二.實驗內容
1.調節器的調試
三.實驗設備及儀器
1.教學實驗臺主控制屏。 2.MEL—11組件 3.MCL—18組件 4.雙蹤示波器 5.萬用表
四.實驗方法
1.速度調節器(ASR)的調試
按圖1-5接線,DZS(零速封鎖器)的扭子開關扳向“解除”。
(1)調整輸出正、負限幅值“5”、“6”端 接可調電容,使ASR調節器為PI調節器,加入一定的`輸入電壓(由MCL—18的給定提供,以下同),調整正、負限幅電位器RP1、RP2,使輸出正負值等于5V。
(2)測定輸入輸出特性 將反饋網絡中的電容短接(“5”、“6”端短接),使ASR調節器為P調節器,向調節器輸入端逐漸加入正負電壓,測出相應的輸出電壓,直至輸出限幅值,并畫
圖1-5 速度調節器和電流調節器的調試接線圖
出曲線。
(3)觀察PI特性
拆除“5”、“6”端短接線,突加給定電壓(0.1V),用慢掃描示波器觀察輸出電壓的變化規律,改變調節器的放大倍數及反饋電容,觀察輸出電壓的變化。反饋電容由外接電容箱改變數值。
2.電流調節器(ACR)的調試 按圖1-5接線。
(1)調整輸出正,負限幅值
“9”、“10”端 接可調電容,使調節器為PI調節器,加入一定的輸入電壓,調整正,負限幅電位器,使輸出正負最大值等于5V。
(2)測定輸入輸出特性
將反饋網絡中的電容短接(“9”、“10”端短接),使調節器為P調節器,向調節器輸入端逐漸加入正負電壓,測出相應的輸出電壓,直至輸出限幅值,并畫出曲線。
(3)觀察PI特性
拆除“9”、“10”端短接線,突加給定電壓,用慢掃描示波器觀察輸出電壓的變化規律,改變調節器的放大倍數及反饋電容,觀察輸出電壓的變化。反饋電容由外接電容箱改變數值。
單軸電機運動控制實驗報告范文2
一、實驗目的
1、掌握雙閉環直流調速系統的穩態參數計算、系統的穩定性分析
2、了解用MATLAB軟件工具對系統的電流環和速度環作PI調節器設計
3、熟悉對系統進行仿真的步驟和方法
二、實驗過程
1、設計要求
(1)靜態指標:無靜差
(2)動態指標:電流超調量小于等于5%;空載啟動到額定轉速時的轉速超調量小于等于10%
2、電流環設計
(1)確定時間常數:經計算得電流環小時間常數之和為0.0037s
(2)選擇電流調節器結構:采用PI調節器
(3)計算電流調節器參數:電流調節器超前時間常數為0.03s,ACR比例系數為1.013
(4)校驗近似條件:均滿足近似條件
(5)計算調節器電阻電容:按照計算得出的電阻電容參數,電流環可以達到的動態跟隨性能指標為4.3%,小于5%,滿足設計要求
3、轉速環設計
(1)確定時間常數:經計算得轉速環小時間常數之和為0.0174s
(2)選擇轉速調節器結構:采用PI調節器
(3)計算轉速調節器參數:ASR超前時間常數為0.087s,ASCR比例系數為11.7
(4)校驗近似條件:均滿足近似條件
(5)計算調節器電阻電容
(6)校核轉速超調量:轉速環可以達到的動態跟隨性能指標為8.31%,小于10%,滿足設計要求
4、電流閉環控制系統仿真圖1電流環仿真模型
5、轉速環仿真設計
6、不同PI參數下仿真圖對比
表1中序號1為以KT=0.25的關系式按典型I系統設計得到PI調節器的階躍仿真結果圖,可以看出此時無超調、但上升時間長;序號2為以KT=0.5的關系式按典型I系統設計得到PI調節器的階躍仿真結果圖,可以看出此時超調量小、上升時間較短,兼顧了穩定性和快速性;序號3為以KT=1的關系式按典型I系統設計得到PI調節器的階躍仿真結果圖,可以看出此時上升時間短、但超調大;序號4為開環時仿真結果圖,可以看出系統將不會達到穩態。因此序號2的'電流、轉速調速調節器的設計合理。
工學院實驗報告
表1不同PI參數下仿真圖對比
三、實驗總結
通過本次實驗,我掌握了雙閉環直流調速系統的穩態參數計算、系統的穩定性分析,學會了使用MATLAB軟件對系統的電流環和速度環作PI調節器設計,熟悉了對系統進行仿真的步驟和方法。
【單軸電機運動控制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PLC電機正反轉實驗報告12-03
秉政當軸的成語解釋12-29
風力發電機組控制技術學習心得體會06-09
秉鈞持軸成語解釋12-22
2018北京中考時間軸12-29
電機維修實習心得04-20
電機公司實習報告01-08
電路實驗報告12-17
實驗報告總結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