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養老問題的調研報告2篇(優)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村養老問題的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農村養老問題的調研報告1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的不斷加劇,實現“老有所養”,成為當前及今后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當前,從石哈河地區放眼至全旗、全市乃至全國,養老服務仍然存在很多明顯的短板,人口老齡化引發的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凸顯。為此,石哈河鎮人大主席團在鎮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組織部分人大代表,通過深入村組入戶走訪、到互助院和養老院調研、組織代表小組研討以及聽取村“兩委”意見基礎上,以老年人多元的養老需求為導向,圍繞解決石哈河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標,分析目前農村養老現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建議,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石哈河地區養老現狀
石哈河鎮位于陰山北麓“高臺梁”脊地,是典型的山旱區,鎮域面積1806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124個自然村,戶籍總人口24784人,常住人口7645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站到60%以上。全鎮以農牧業為主,中青年大多外出,空巢老人多、留守老人多、高齡老人多、貧困老人多是基本現狀。多數老人在村居家養老,子女不在身邊,存在諸多不便和安全隱患。少部分五保和特困老人在旗養老院養老,還有一部分老人隨同子女在周邊旗縣生活。20xx以來,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整合項目資金,利用閑置校舍、舊鄉鎮政府等閑置資源,在交通便利、公共設施完善、人口相對集中的中心村建設幸福養老互助院2處,其中格日楚魯幸福養老互助院由原石哈河鎮小學教學樓改造而成,占地21畝平米,建設規模100戶;白音廠汗幸福養老互助院在原楚魯圖鄉政府大院舊址建設,占地面積23畝,建設規模52戶。目前,幸福養老互助院已經住滿,入住互助院的老人比較認可政府在集鎮所在地集中自助養老的模式,許多生活在農村的老人也渴望能入住。
二、存在的問題
(一)大多數當地老人鄉愁情結較重,不愿離開生養他們的故土。許多當地的老人,一輩子在石哈河農耕放牧,對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了依戀,即便現在子女有條件接他們到城市中享受更加完善的養老體制,他們也更愿意留在當地安享晚年。
(二)當地養老體系建設較為落后。石哈河地區貧困人口居多,醫療條件較為落后,除了互助院以外,其他養老機構建設幾乎為零,當地農村人口的自我養老能力隨著年齡增大和身體狀況的弱化不斷降低。
(三)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石哈河地區青壯年勞動力流出現象嚴重,留守在當地的多為空巢老人,生活缺少依靠。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幫扶責任人在很大程度上幫扶了當地的孤寡老人,甚至部分老人反映幫扶責任人比子女都管用,這也在側面印證了當前許多農村青年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淡薄、不懂禮儀孝道、不盡贍養義務的客觀事實。
(四)互助養老模式存在管理、服務不規范的問題。我鎮農村幸福互助院的.資金基本上來源于自治區、市項目資助金,因無社會資本介入,導致互助院管理服務責任主體不明確,無法實現市場化,只能依托地方政府政策引導,在日常運營、管理服務、醫養結合等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和隱患。
三、對策建議
(一)制定地方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由各村委負責對本村常住老年人口的身體健康狀況、子女外出情況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細致摸底,并匯總造冊,從而進一步明確我鎮需建設養老院和互助院等養老機構的具體規模,并制定我鎮養老機構建設中長期規劃。
(二)持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政府部門要妥善做好新農保制度與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農村五保供養、社會優撫、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工作,以明確的政策導向推動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
(三)推進養老機構落地生根。繼續推進幸福互助院的規范化管理和建設,并結合山旱區立地實際,鼓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通過建設規范化的養老機構、實現在微利基礎上逐步探索建立養老產業的營利模式、鼓勵更多的返鄉青年投入養老服務創業隊伍等方式,進一步加快推進養老服務市場化進程的同時,讓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得到滿足。
(四)保障養老服務機構市場化運營。考慮到該鎮常住老人普遍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高齡老人、貧困老人的實際,建議上級部門配套相應的土地流轉、宅基地抵押等相關政策作為享受相關服務的老人繳納相關服務費用的補償,并出臺相應的稅收優惠等相關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投資該鎮養老服務產業。
農村養老問題的調研報告2
前言:社會實踐的參加者:一幫大學同學。實踐的主題:通過調查與分析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情況而讓我們村里的子女以及干部懂得如何最優化最合理地處理這些問題,以讓老年人快樂幸福地安享晚年。時間:20xx年1月27—1月31日。地點:我所居住的那個村子。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告如下。
一、活動內容
(一)活動目的: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農村養老狀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優缺點,從而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建議。
(二)活動準備:由于我所在的農村地區人口比較多,所以我和一幫同學首先選取一個有很多老年人居住的村子作為重點調查目標。我們須向村委會那里得知目前我們這個村子的所有老人的人數;其次,我們了解了總體上老人目前生活的狀態;之后打聽到村干部在致力于農村養老這個問題上所做的貢獻。
(三)活動形式:
1、選取重點目標實地走訪;
2、詢問村干部實際農村養老實際情況;
3、查閱相關資料。
(四)活動過程:
1、從資料中了解相關情況。我們首先在實踐活動的第一天上網先搜索到了一些關于我國農村養老的普遍狀況和一些數據以及存在的問題。接著,我們便來到了我所在的村委會向他們了解農村養老情況,同時查閱了很多資料,了解到了農村里一些特殊老人目前的生活狀況。
2、實地了解情況。接下來的幾天,我和一幫同學就一個個地到農村里有老年人居住的家里,仔細詢問他們當前的生活情況,兒女的贍養狀況,村里的干部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們目前對生活的態度。
3、記錄數據。我們把一些數據記錄下來,之后再總結討論農村養老中存在的優缺點,最后我們匯總出關于這個問題的意見向當地的.村委會提出。
二、調查資料
實踐活動中的調查資料分為三部分。
(一)上網搜索到的資料。通過網絡資源,我們了解到如今政府在農村養老這個問題上做出了一些惠民政策。從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提出,到20xx年已經在全國10%縣市開展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再到20xx年開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開始逐步推廣,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影響逐步擴大。它的主要內容是:堅持“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原則。目前我國農村860歲以上的老人已達8000多萬,占農業人口的10%以上,按照國際社會通行的標準,我國農村已成為老齡化社會。而村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家庭養老負擔沉重,使得生活富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二)從村委會那里得來的資料。我們了解到了目前我們村里的老人大約有100多位,而且子女不在家的老人竟然占到了80%,“空巢”老人現象普遍存在。調查發現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惠及面甚少,但是由于農村醫療合作社的建立,我們村里的只要是農村戶口的人都會享有醫療保險的福利,可惜的是,資金上報比例還是很少。
(三)實地走訪所取得的資料。我們走訪了很多位老人,還專門為那些“空巢”老人干了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我們發現有些老人還在以種地維持生計,有些老人則靠子女的收入生活,而有些老人因為種種原因,只能靠村里的資助生活。同時他們的生活態度會有些消極,他們不愿意麻煩自己的子女,有的老人甚至不為了不讓兒女擔心,隱瞞了自己生大病的事實,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三、調查結果
(一)農村逐步呈現老齡化,農村養老問題不容小覷。由于城鄉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安于靠種地維持生活,所以他們選擇了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農村。加之如今的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改善,尤其是新型農村醫療合作社的建立后,很多老人的看病難得問題得以解決,因此農村老年人人口在不斷上漲,農村老齡化的時代已經到來,隨之而來的農村養老問題也接踵而來。
(二)政府、子女在農村養老問題中的表現
1、執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形成了以養老保險為主,醫療保險為輔的制度,但是在調查過程中,村干部在資金保障方面做得還不到位。
2、實行農村社會救濟。通過網上資料,我了解到很多經濟發達省市如北京、浙江、廣東等已經全面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當然我們省也不例外。我們村里的貧困老人都會獲得村里的幫助,每個月也都會有幾十元的保障。雖然這些錢遠遠不夠他們的消費,但是至少表明了政府在這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后的路任重而道遠。
3、雖然金錢可以給老年人生活保障,但他們的精神活動更應被關心。調查走訪中發現一般子女都會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給父母錢財讓他們安享晚年,但還是有一部分老年人依然堅持在田間忙碌,靠自己的能力賺錢。大多數的老年人生活簡樸,開銷甚少。閑暇時由于子女不能陪伴左右,只能和其它老人一起聊聊天,看看電視,基本上沒有什么娛樂活動。而且村里對這方面也不是很重視,基本上沒有開展過什么集體活動。所以,不僅是村里的干部,還有他們的子女,不能簡單地認為物質上的滿足就可以讓老年人過的很好,其實不然,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他們最大的愿望還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經常回來看看他們。
四、經驗體會
(一)我們在選擇做調查實踐活動時,需要將我們的視野擴大,從影響到我們身邊的事情開始考慮,即取材有針對性,要有意義,同時需要從多個角度辯證的看待,從由表及里的思維著手,在這個主題上,我們不僅看到了農村老年人目前所缺的物質是什么,更體會到了他們精神領域所缺的那份情感。
(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說明我們在做一件事情前要有充分的準備。這次活動我和我的一幫同學們就做足了準備,我們不僅在網上找到了相關的資料,更是針對我們村的情況,找到了我們村里的關于農村養老問題的資料。
(三)我覺得任何一個政策的實施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間都會存在種種問題,因此要加強從上級到下級的執行能力,真正把福利和好處帶給農民。
五、理性思考
(一)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機制建設存在一些主要問題。
1、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與合理,缺乏有力地監督保證。相關的《社會保障法》依然未制定出臺,可見這項機制仍未被列為法律條例,所以給執行帶來了困難,因此導致農民對社會保障的認識不足,對受益缺乏信任感。
2、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覆蓋范圍小,但這是民生問題,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擴大農村養老保險范圍。據了解,大多數老年人對養老保險的了解不足,只有少部分老年人參保,就算是這樣,因為繳費農民可以自由選擇,不少人選擇每月最低檔,這樣繳費10年后的農民每月也只領到很少一部分的錢,所以對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幫助不是很大,并未起到很大的作用。
3、農村養老資金運行低效,農民信心下降。如今的體制下,有誰能確保證國家財政撥下來的資金絲毫不偏差地到達農村老年人手中。我恐怕沒有人能擔保吧!因為我們深知在資金運行過程中,一些資金挪用貪污的現象偶爾會存在,這值得我們嚴肅審視與處理,政府人員必須要抱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一直秉持著公正廉潔的原則。
六、問題與建議
(一)通過立法途徑的形式約束和強制執行農村養老保障制度。農村社會養老必須得到全社會的普遍重視,農村與城鎮之間的差距應該通過社會多方的努力不斷減小。
(二)在給農村老人帶來保障機制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會變老,每一位老人都期待擁有一個健康幸福的晚年,所以不僅政府要給老人們應有的關心,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子女要時刻記住常回家看看。
(三)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希望國家大力扶持并真正做到對人民負責。就以我們村為例,我們的干部們首先要大力向村民們宣傳農村養老保險的益處,其次希望他們工作更具人性化,在分發養老金的同時可以主動到那些老年人的家里與他們聊聊天。平時可以想方設法得組織一些娛樂活動來豐富老年人的生活。
以上便是我和我的同學們所做的成果,也希望那些干部們真正地明白我們的用意,實事求是地一心一意地為人民著想。全社會全部行動起來,農村養老問題才會得以解決。
【農村養老問題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養老問題的調研報告08-11
農村問題調研報告02-14
農村養老調研報告02-07
農村問題調研報告20篇07-12
農村養老調研報告15篇02-07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調研報告01-18
養老的調研報告11-10
養老調研報告07-16
養老服務調研報告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