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鄲腊,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1
一、調查背景
很多初來乍到的寄宿生對我校的食堂總是不太滿意,無論是高;蚴侵行⌒@,學生對食堂的笑料或評判層出不窮,近年來食堂問題也接連不斷,十分有必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二、引子
20xx年,國內各地上半年校園接二連三發生了多起食物中毒事件,海南省連續發生了12起中毒事件,其中校園食物中毒占7起,校園中毒人數占了中毒總人數的七成;暑假開學前后,江蘇省共有10所校園發生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達300余人有消息說,今年衛生部收到的重大食物中毒報告在發生起數、中毒人數、死亡人數方面呈明顯上升趨勢,個性是校園食物中毒時有發生。幾乎每一次校園食物中毒的調查結果,都會出現食堂衛生存在多種隱患類似的字眼。校食堂引進社會化管理后,飯菜的品種確實豐富了,這是現實。
對食堂飯菜質量的不滿,導致了不少校園的學生外出覓食,這使得許多校園周圍的小飯店和小飯攤繁榮昌盛,生意異常紅火。然而,這些飯店和露天小飯攤,大部分的衛生狀況極其糟糕,也許是另一次食物中毒的起源地。
三、收集資料
1、通過寄宿生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本校食堂的評價;、通過縣里的學生了解各縣食堂作為比較;
3、上網搜索相關資料。
四、研究過程
(略)
五、推薦
1、衛生管理待加強;
2、清理校內小賣部,校外飲食小檔應嚴管;
3、投入資金改造硬件,加強衛生檢查。
4、每周制定科學、合理的膳食食譜,既要適合學生的口味,又要保證各種營養素的攝取和吸收。
5、增加花色品種,提高學生的'食欲。
6、不斷推出新款菜肴。
7、面向全體、照顧個別。
六、總結
校園無小事,校園食堂衛生關系到每個學生的健康,相對于他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其它都務必退居其次。一次校園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就等于敲響一次警鐘:改變校園食堂營養不良的狀態,加大對食堂衛生的監管力度,已變得異常緊迫。讓全社會都關心校園食堂吧!我們只從小方面上進行調查研究,不到之處或錯誤的地方請大家指出!謝謝!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2
研究性學習報告
研究課題:海南的茶葉產地分布及其生長優越的自然條件
小組組長:xxx
小組成員:xxx
指導老師:xxx
研究方法及步驟:
1、分組,分工;分別進行上網查詢,查閱書籍,問地理老師等。
2、對查來的資料進行篩選,選取最有用的信息。
3、對信息進行整編,整理出一篇報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葉眾所周知,品起來更使君感覺到絲絲清爽,蕩氣回腸。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海南又具備怎樣的優越條件致使能種植出這么好的茶葉呢對此,我們對海南的茶葉產地分布及其生長優越的自然條件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報告:
在校園全面展開的這次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中,我們小組5人與指導老師一齊提出了這個課題。這個課題的側重點在于分析與取證,結合茶葉的生長環境,與海南主要種植茶葉的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相比較,得出結論。這個調查報告主要結構是:先介紹茶樹普遍的最適生長條件,再依次列舉海南茶葉主要分布地――五指山,白沙及萬寧中的特產茶葉,及它們生長所需要的環境,通過介紹上述三地的自然條件,最終得出結論。
一,適宜茶葉生長的條件
茶樹生長對氣溫和熱量的'基本要求:
茶樹喜歡溫暖的氣候條件,對溫度和熱量有必須的要求。在適當的溫度條件下,茶樹才能生長良好。氣溫在10-35度之間時,茶樹通常能正常生長,在20-25度時生長最快,氣溫超過35度時茶樹新梢生長緩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穩定在8-14度時,茶樹的越冬芽開始萌發。氣溫降到15度左右時,新梢就停止生長,但根系一般在溫度低于8度時才停止活動。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茶樹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長,處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區由于冬季溫度過低還會造成凍害。除了對溫度要求外,茶樹對積溫也有必須要求。一般狀況下,一年之中大于10度的活動積溫越多,茶樹的生長時期就越長。茶樹每萌發一輪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動積溫為760-1060度。(海南島年平均氣溫在23度左右,最冷也超但是5度,這就為茶葉的生長帶給了一個很好的條件。)茶樹生長對水分條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證茶樹正常生長的基礎條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氣濕度太低,對茶樹生長不利。降水是茶園水分最主要來源,保證茶樹能正常生長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
在茶樹生長期間,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當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時,茶樹缺水?諝庀鄬穸葘Σ铇渖L也會產生影響,一般認為,在茶樹生長期比較適合的空氣相對濕度為80%-90%,低于50%對茶樹生長發育不利,而且使茶葉質地粗硬,品質降低。(海南島年平均降水量控制在1500毫米左右,最低也在950毫米以上,所以空氣濕度較濕,茶葉水分多,味道純。)茶樹生長對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樹對土壤條件有必須要求,一般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個性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為適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種植茶樹。我國適合種茶的土壤主要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黃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附:xx茶葉分布圖
二,生長在xx地區的茶葉
五指山市年平均氣溫22.4℃,無寒冬,無酷夏,四季如春。在那出產的主要特色茶葉是苦丁茶與水滿茶。
苦丁茶(xx最早的野生茶)
苦丁茶屬冬青科植物,適合于熱帶及亞熱帶氣候條件下生長,據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茶味苦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矣,唐代名醫陳藏器的《本草拾遺》記載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本草拾遺》記載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標準藥性大辭典》亦載苦丁茶味甘苦,性寒無毒,為涼肝散風要藥可見苦丁茶具有:降血壓,血脂,消熱消炎,防齦解酒,消帶減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理療保健功效,適于日常飲用,是理想的純天然綠色保健飲品,取于天然,飲得自然。海南島五指山脈,海拔1867米,常年云霧繚繞,雨水充沛氣候濕潤土質疏松肥沃,是苦丁茶最為理想的生長地區:正是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五指山苦丁茶獨具一格的品質。因此,海南五指山苦丁茶才如此享譽海內外。水滿茶也是海南綠茶中至高無上的貢品茶水滿茶是五指山野茶,長年生于云霧之中,得天地之精華,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瀉,健胃醒神之效。五指山野茶在萬畝以上,現有移植。茶樹植株為喬木型,大葉種,樹姿直立,分枝部位高,葉橢圓形,葉面隆起,葉齒淺稀鈍,芽葉無毛,樹高11~12米,樹幅7~8米。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區,產量少,適宜制作綠茶。之所以是貢品,是因為水滿茶的生長條件太獨特了,置于高山云霧之中,只有云霧繚繞,恍若仙境的五指山山腰才能滿足其生長條件。
三,生長在xx的特色茶葉
xx綠茶
白沙綠茶―產于海南省五指山區白沙黎族自治縣國營白沙農場。白沙黎族自治縣坐落在黎母山脈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形為東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積占41.9%,全縣大小山峰有440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處,南部鸚歌嶺為最高峰,1812米,是僅次于五指山的海南第二高山。
全縣大小河流30條,其中流經境內的南開河,石碌河,珠碧江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白沙縣屬熱帶季風性氣候,高溫多雨,光熱充足,全年日照2056小時以上,年平均氣溫21.9℃~23.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區氣候特點突出。產茶區位于該縣鸚歌嶺下方圓10公里的小盆地。那里四面群山環繞,溪流縱橫,土質肥沃,雨量充盈,云霧彌漫,氣候溫和,是屬于高山云霧區。年均陰霧日長達215天,月均氣溫16.4~26.9℃,溫射光合作用強,乃是天然的產茶之地。白沙境內的國營白沙農場是白沙綠茶的主要產地。目前白沙農場的茶園面積已發展到5000多畝,種植的茶樹為海南,云南大葉與福建水仙,烏尤四個優良品種。其特點為:葉之更換,花之發育,實之結成,均為局部進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綠,四季枝葉繁茂,芽長柔嫩,優質高產,1993年干茶產量已達五千擔。
四,生長在xx的特色茶葉
萬寧市屬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溫差小,積溫高。
年平均氣溫24℃,最冷月平均氣溫18.7℃,最熱月平均
28.5℃;全年無霜凍,氣候宜人;二是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三是日照長,年日照時數平均在1800小時以上。
鷓鴣茶
東山嶺的鷓鴣茶有名氣,那是因為茶樹吮吸了當地土壤里酸堿適度的豐富有機物質,受益于山川靈氣,云霧,香露,茶葉長得綠油油,毛茸茸的。新摘的茶葉放進嘴里品嚼,起初有一絲苦澀味;之后就是沁透肺腑的馨香。經過科學加工處理后的茶葉,色澤清亮,味似甘草,芬芳沁人?茖W分析報告證實,鷓鴣茶葉中內含人體所必需的9種物質和17種氨基酸,其中可溶性鈣和鎂元素含量甚高。這也應證了萬寧實有的中性且高度肥沃的土壤。
其實在海南生長的特色茶葉還是十分多的,我們在那里只是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茶葉,所談到的資料還是屈指可數,肯定不能滿足讀者及校園的要求。以后的地理學中,我們將會學到更多的關于植物種植的環境,我們研究課題的中學生,海南茶葉協會,海南有關的學者也將繼續努力,為著力解決海南的茶葉種植,發展,銷售,前景作出貢獻。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3
一、研究背景:
平時我們都經常喝酸奶,都是在超市或小賣部買的,之后發現網上其實有家制酸奶的方法,心里很想自己做,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向擱置著。
此刻學農的時候能帶給一個機會我們自己做酸奶,既能鍛煉動手潛力。又能積累一門手藝,感覺十分高興,就參與了這項活動。
實驗中需要控制變量,我們想了很久,奶源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奶質和形態都能影響酸奶的味道,所以我們選取了控制奶源變量的酸奶制作研究性學習,探究選取哪一種奶源才會使自制酸奶口感更好。
二、活動目標
近幾年,發生了用皮鞋制酸奶的事件,讓整個社會陷入了誠信危機。對于青少年,奶制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應對酸奶的事件,我們產生了恐懼與擔憂。所以我們想通過自己制作酸奶,感受酸奶生產的過程,同時體會制作每種品牌酸奶的成本高低與口感來源。
我們對于酸奶成品的期盼并不高,期望結果制作出來的酸奶,能在凝固中傳遞出當代酸奶的香氣與奶味。
三、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一、分組分工,選取實驗材料,制定活動方案。
二、材料
1、發酵用的原料
伊利純牛奶、伊利高鈣低脂純牛奶、香滿樓鮮牛奶、伊利高蛋白脫脂高鈣奶粉、雀巢全脂奶粉、家用酸奶發酵劑。
2、工具及儀器
RC-H2日創酸奶機(5個反應杯)、標簽紙數張、量筒、電子天平、稱量紙等。
三、實驗原理:
在42℃恒溫環境下7小時,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將乳糖分解為2分子單糖,進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膠粒中的膠體磷酸鈣轉轉成可溶性磷酸鈣,從而使酪蛋白膠粒的穩定性下降,并在PH4.6-4.7時,酪蛋白發生凝集沉淀,構成酸奶。
四、實驗的設計
杯①用100ml香滿樓鮮牛奶,倒入100ml反應杯,加入0.1g家用酸奶發酵劑,攪拌均勻。
杯②用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家用酸奶發酵劑,攪拌均勻。
杯③用14g伊利高蛋白脫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發酵劑,攪拌均勻。
杯④用100ml伊利純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發酵劑,攪拌均勻。
杯⑤用100ml伊利高鈣低脂純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發酵劑,攪拌均勻。經發酵后品嘗5杯酸奶的味道,比較5杯酸奶的酸度、色彩、香味、狀態、口感的不同。
實驗步驟:
1、煮開水,并將五個玻璃杯、五個蓋子、量筒、燒杯清洗干凈并消毒;
杯④:加入100ml伊利純牛奶;
杯⑤:加入100ml伊利高鈣低脂純牛奶;
3、待奶粉冷卻到室溫,五個玻璃杯各加入0.1g家用酸奶發酵劑; 4、酸奶機恒溫42℃發酵7小時;
5、品嘗并比較各酸奶的味道;
6、分享和總結。
四、結果與評價
酸奶的做法大同小異,而根據我們的探究。用不同奶源做出來的酸奶的味道會有較大的差異。由此實驗我們得出,用鮮牛奶做奶源做出的酸奶酸度適中,色彩呈乳白色,香味濃郁,凝固程度較好,口感較滑,總體來說是最好的,只是鮮奶做的酸奶保質期較短,制作后需盡快食用。若在發酵前在酸奶中加入少量白糖,味道更佳。
五、學生收獲(可附學生作品):
我們很開心能參與這次的酸奶制作學習研究性活動,學會了做酸奶。
在收集資料和制表的過程中,學習了如何集中和揀選有用的信息幫忙我們的制作,同時懂得了如何做研究性報告。
在制作酸奶的`過程中,與同學更加友好地相處,親近了我們的距離,學會了分工合作,不怕麻煩,耐心等待。
在進一步完成研究性報告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珍惜這次的機會,期望往后能夠多點參與像是這樣的研究性活動。
六、指導教師的認識和體會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食物更加能吸引學生,所以學生對酸奶制作具有濃厚的興趣,進行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性得到有效的激發。但應對需要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對學生來說又是一項艱難的選取,但也同時考驗著學生的毅力和耐性,對學生提高科學研究的素養有巨大的幫忙。
學生在完成該項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經歷了分工、設計活動方案、動手完成制作過程、品嘗評價等,學生能夠共同商議解決難題,并能夠從不同的提議聲中迸發新的想法。
在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活動方案的設計、評價以及活動報告,效果優異。
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起到組織、指導和參與的作用,減少學生應對活動開展的盲目和迷惑感受。在活動開始的時候,學生因對環境的陌生、知識和技術的缺乏感到迷惑,老師需要做好活動開展前的準備工作以及指導的工作,讓學生盡快投入到活動中。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相關文章: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02-07
(必備)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09-27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03-22
初中化學研究性學習報告03-25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15篇02-07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15篇)02-07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精選15篇)03-21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精選15篇03-02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5篇03-29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6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