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振興項目報告
在現在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村振興項目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農村振興項目報告1
一、關于宜居鄉村建設。
(一)以“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大力推進白魚河綜合治理工作
“水清”。一是從嚴從實落實“河長制”。將白魚河按堰口管理分為四段,每段按照“一段一策”原則,安排專人進行日常管理維護,并定期對河段長及巡護員工作進行督查。二是河道清淤。對白魚河淤泥及河內垃圾進行機械化清理,目前已完成清淤800余米,并配合相關部門對白魚河河道進行整治,三是水體管理。汛期來臨前對白魚河6處防洪險工險段進行檢查,安排專人對險工險段進行日常巡邏維護,同時,全面排查清理河內阻礙泄洪的廢渣、懸浮物等。
“岸綠”。一是政府主導。堅持政府主導作用,按照生態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及地質災害防治相結合,建設沿岸生態屏障。二是引入資本。采取“柔性治水”的方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引入1個社會資本,在河岸種植樹木,目前已完成河岸綠化種植200余米。三是群眾參與。在植樹節、五四青年節等重要節日,鼓勵帶動當地村民、志愿者等100余人參與植樹活動,目前已種植樹木300余棵。
“景美”。采取“1+3+n”的模式(1即白魚河生態屏障綠化帶,3即3個節點,n即多鐘模式、多種資金參與,并帶動群眾共同參與),依托白魚河生態景觀綠化帶,建立以蔬菜、青花椒等農作物種植為主的生態農業核心區,以農耕文化、觀光農業為主的農家生活體驗區,以親水娛樂、餐飲休閑、康養為主的農旅結合產業區。目前,通過引進社會資本的方式,第一個節點已經啟動,并正在積極對接康養項目。扎實貫徹落實“河長制”,對白魚河按堰口管理分為4段落實專人進行日常管護,并籌集資金人力對白魚河麥黃堰至菠蘿堰段進行河道清淤和生態河提整治。完成白魚河左岸800米綠道建設,流轉土地100畝,引入項目,以項目帶動鄉村經濟。
(二)采用生態分級凈化處理措施,實現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
在啟動院落改造工作前,鄉組織黨員干部、群眾代表、院落改造承接公司經過調研及宣傳,特別是本地如何推進“廁所革命”,進行意見征求及情況摸底。當地農戶每人每天平均產生的生活污水大約是250升,每戶按3個人算,每戶每天產生約750升生活污水,26戶每天大約產生19.5立方的生活污水,由于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生活污水直排、雨污不分流且污水管網(池)無法覆蓋或建設成本過高等現狀,該院落改造中一個重點就是要解決生活污水處理問題。
為有效解決生活污水處理難題,鄉因地制宜,結合菠蘿堰院落改造,按照“濕地模式、集中處理、生態降解、分級凈化”的總體思路,增設污水處理管網,完成院落26戶“沖水式”廁所改造,將生活污水集中引入生態分級凈化池,通過沉淀、過濾、氧化、水生植物凈化等方式,進行凈化處理,經處理后的水質可直接用于周邊綠化林灌溉。同時,對院邊原有溝渠進行改造,將雨水引入院落周邊溝渠,并引入流動水源,實現雨水及溝渠水的外部循環,確保院落周邊溝渠水質清澈。
二、關于生活水平提高
改造老舊院落外貌,實現老院子穿新衣
通過村民自籌,鄉財政補足的.方式,耗資40余萬對菠蘿堰老院子進行風貌改造,全面完成了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升級,配套建設了停車場、景觀臺等,并通過翻新村民圍墻、更換老舊大門、硬化院落內部道路的方式,使院落整體形象煥然一新,形成一幅山水畫的新面貌。
三、關于鄉風文明善治
(一)增添休閑娛樂設施設備,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增添各類健身器材,石桌石凳等豐富村民生活,繪制“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墻體畫,提升院落整體文化氣息。
(二)成立議“是”小組,創新院落自治機制
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參與性,經過廣泛征集村民意見,最終在菠蘿堰成立議“是”小組,由白魚村黨支部及村委指導,在26戶村民中推舉5名代表成為議“是”小組成員,設置組長1名,組員4民,負責院落日常管理及院落公約執行監督工作。同時,在議“是”小組領導下,經過院落村民會議的討論,確定了八項通俗易懂的院落公約以及眾籌共享的院落保潔機制。
四、關于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示范點的打造為鄉推進“廁所革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干部群眾、群眾基礎,在總結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鄉將進一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彩鋼棚整治等工作,目前已著手啟動周邊院落風貌改造、農村污水及生活垃圾處理、彩鋼棚整治、白魚河南岸綠島建設等工作。同時,逐步推廣完善院落自治公約、眾籌共享保潔機制等基層治理的機制及辦法,培育蔬菜、水果種植產業,向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目標再進一步。
農村振興項目報告2
一、基本情況
全市撤鄉并鎮后有鄉鎮89個,有行政村1502個。全市原有農村鄉鎮衛生院98所(昌圖、開原一些鄉鎮衛生院并沒有因為所在鄉鎮撤并而撤銷),現實有農村鄉鎮衛生院76所,解體22所,占22.4%。全市現有農村鄉鎮預防保健機構(防保站)103個,其中與所在鄉鎮衛生院合屬辦公有47個,單獨設置、獨立辦公有56個。
全市現有村衛生所和在村醫療診所總計2670家,平均每行政村有1.8家。其中,承擔婦幼保健工作的有1285家,占48%,承擔預防保健工作的有1520家,占57%。全市有174家村衛生所享受所在村預防保健、婦幼保健等報酬補助,占11.4%。
二、主要問題及原因
1、全市農村鄉鎮衛生院建設嚴重滑坡,解體、半解體鄉鎮衛生院較多,現已經解體22所,名存實亡的有22所,其余鄉鎮衛生院大都處于虧損運營、舉步為艱、難以維持的狀態。
2、人才匱乏、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服務功能低下。全市農村鄉鎮衛生院現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寥寥無幾,有大專學歷人員僅占5.9%,有中專學歷人員占23.3%。有各類技術職稱人員占53.9%。在醫療服務功能上,能夠開展下腹部手術的有22所;能夠開展產科住院分娩的僅有30所。
3、房屋破損,設備陳舊、老化等問題非常嚴重。現全市農村鄉鎮衛生院危房面積已占50%以上,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現全市多數農村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如x光機、心電圖機、b超、手術器械以及常規化驗等設備大多數為80年代左右購置,陳舊、老化問題非常嚴重,現在不少設備已經不能使用,都無力更新。
4、拖欠職工工資問題非常嚴重。目前全市大多數農村鄉鎮衛生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拖欠職工工資問題。據昌圖、開原、西豐和調兵山等地目前不完全統計,全市拖欠職工工資5000多萬元。拖欠退休職工工資問題也比較嚴重,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拖欠退休職工工資近4000萬元。目前全市農村鄉鎮衛生院多數退休職工工資每人每月僅開30-50-100元不等,絕大多數都達不到社會低保線的工資標準水平,退休生活無法得到保障,目前已出現了多起退休職工要求增加退休費的`群體上訪事件,帶來了相當大的社會安定隱患。
5、農村鄉鎮衛生院職工下崗后沒有任何經濟補償。據統計,全市農村鄉鎮衛生院目前有下崗職工1676名,占職工總數的37.8%。職工下崗后沒有任何經濟補償,并且下崗后因為是事業單位職工,受政策等原因限制,下崗后享受不到企業下崗職工所能夠享受得到的社會低保待遇。目前全市大多數農村鄉鎮衛生院退休職工和在職職工都沒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
6、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十分薄弱,難以適應農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目前全市農村鄉鎮預防保健機構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僅占4.5%,無學歷人員占57%以上,非衛生技術人員占29%以上。多數農村鄉鎮預防保健機構房屋破損,業務用房面積狹小,辦公設備短缺,疫情無法網絡上報,冰箱、冰包等冷鏈設備以及疫區、疫點消毒設備和婦幼保健設備等陳舊、老化問題比較嚴重。
【農村振興項目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商業項目報告02-27
鄉村振興項目績效自評報告12-10
鄉村振興項目申請報告11-04
農村項目績效自評報告02-25
鄉村振興項目績效自評報告范文(精選6篇)12-10
農村項目績效自評報告14篇02-25
農村項目績效自評報告(14篇)02-25
在農村創業好項目07-25
農村創業致富項目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