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選調生去留問題調研報告
在當下社會,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選調生去留問題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選調生去留問題調研報告1
為加強對新形勢下選調生去留問題的研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選調生工作,充分發揮選調生的作用,促進選調生成長成才,近期我們對肇慶市懷集縣鎮的選調生去留情況進行了調研,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鎮選調生基本情況
年以來,上級組織部門選派到我鎮的選調生共計人,目前仍在我鎮工作的有人,流走的有人。在我鎮工作的選調生,男人,女人,已落實行政編制的人,使用事業編制的人,尚無編制的人。
二、選調生流走的原因
1、選調生的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分配到我鎮的選調生,其專業結構與工作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我鎮急需農業生產、村鎮規劃、交通建設、水利工程等專業,而選調生大多不具備這些專業,使得選調生安排上存在一定困難,也難以得到充分發揮作用。為此,部分選調生在鎮里熬不下去,工作一兩年看不到什么前景希望,辭職走了。
2、心中的期望與現實落差太大
選調生心中的期望值較高,滿以為在鄉鎮工作有美好前途。到了鄉鎮工作一段時間,發現鄉鎮工作并沒有象自己心中想象的那么美好,與現實落差太大,萌生退意。選調生在鄉鎮工作待遇不高,收入較少,看到其他同等學歷的同學在外打拼出很好的前景,毅然放棄選調之路,出外求職。選調生看到組織人事工作存在一定不正之風,覺得如果只靠實力但沒人事關系的話,要調到高一級的'單位工作很難,在鄉鎮工作晉升沒前景,就打算辭職。有的選調生在鄉鎮工作離家太遠,交通又不便,便不想再干下去。選調生的工作不穩定,遇到上級單位人手不夠的時候往往會被抽調,但入編難,最終會被遣返原單位,工作不穩定,難以成家立室,就決定離開。
3、對選調生的培養管理不夠規范
目前大多數鄉鎮對選調生的培養管理不夠規范。一是重視重用不夠。上級部門對選調生重視重用不夠,其管理培養方式與一般鄉鎮公務員區別不大;二是對選調生培養管理存在偏見。部分鄉鎮認為選調生雖有學歷、有知識,搖搖筆桿子可以,但做基層工作不行,不注重對選調生的實踐鍛煉,一般只是放在鄉鎮寫寫文章、接接電話、跑跑腿、打打字,使選調生缺少實踐鍛煉機會,難以增長才干。三是在選調生的使用上,較少根據其專業特長和個性特點安排合適的崗位,導致部分選調生逐漸放棄了學業專長,失去了進一步發展提高的空間。
三、解決選調生流走的對策與建議
1、創造條件,讓選調生留得下
讓選調生在鄉鎮留得下,能夠干事創業,做出一番成績來,要創造一定的條件。
一要政治上關心選調生。在加強對選調生進行思想教育、樹立艱苦奉獻意識、樂于鄉鎮基層工作的同時,要從政治上關心選調生,對選調生的編制、工作安排及提拔使用作出規定,要積極發展選調生入黨,使選調生發展有前景。
二要工作上支持選調生。要安排選調生適當的工作,支持選調生大膽放手工作。選調生工作一段時間后,上級部門要及時與選調生談話。通過談話及時肯定選調生的工作成績,指出選調生存在的不足,使選調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處理好各種關系,順利開展工作。
三要生活上關心選調生。上級部門在做到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適當待遇留人的同時,更要從生活上關心選調生。要創造條件積極幫助選調生解決住房、吃飯、就醫、婚戀等難題,適當給予生活補助。對外省的選調生,每年至少安排1次探親假,并報銷往返路費,以此激發選調生安心基層,干事創業的熱情。
2、加強對選調生的鍛煉和培養
選調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專業知識和政治素養,但也存在著社會閱歷淺、實踐經驗少、對中國國情,尤其是對農村的社情民意知之較少等弱點。上級部門要加強對選調生的鍛煉和培養,根據選調生的專業特長和實際情況,有意識地派他們到一些特別困難、矛盾較多的村組和鄉鎮企業工作,讓選調生真正在基層獲得鍛煉。使選調生通過在基層工作,與農民打交道,具體從事農村工作,切實了解農民,了解農業,了解農村,加深與群眾的感情,積累基層工作經驗,提高實際工作能力,讓選調生成長成才。在加強對選調生的基層鍛煉和培養的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選調生到各級黨校或高校進行短期脫產培訓,到上級各部門掛職鍛煉和跟班學習,加大選調生的多崗鍛煉力度,使選調生能經受不同職務、不同崗位、不同地域的鍛煉,從而提高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
3、規范對選調生的使用管理
要確保選調生健康成長,留得下,管得住,育得好,要規范對選調生的使用管理。
一是對選調生設立工作檔案,跟蹤管理。要建立選調生基本工作檔案,內容包括:選調生基本情況表、培養計劃表、年度考核表、培養和獎懲情況等。每年年底,對選調生基本工作檔案進行維護更新,選調生因工作調動,其工作檔案隨人事檔案一并轉遞,堅持對選調生進行跟蹤管理。
二是對選調生實行定期考核,動態管理。要建立選調生定期考核制度,定期分層次對選調生進行考核,掌握他們的第一手資料,并根據選調生的成熟情況,積極做好推薦工作,做到成熟一個,任用一個。對條件不很成熟、存在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培養的,及時向有關單位反饋意見,與選調生本人交心談心,制訂整改措施。要通過實行定期考核,動態管理,增強選調生的上進心和責任感,使他們積極努力工作,做出優異成績來。
選調生去留問題調研報告2
作為區委組織部的選調生已經差不多三年時間了。三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在人生的征程上,我卻度過了一段寶貴的時光,經歷了一個難忘的過程。驀然回首,沉心靜思,頗有幾分感觸、幾點感悟。
一、端正“五觀”。
一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二是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胸懷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吃苦在前,沖鋒在前,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做事。
三是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奮發有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多作奉獻,多出成績。
四是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用好手中的權力為人民服務,不謀私利。
五是要牢記樹立群眾觀,以民為本,群眾利益至上,做到真心實意愛民,強化服務便民,發展經濟富民,廉潔勤政為民,穩定社會安民。
二、堅持“三心”,做好“四多”。
堅持“三心”,即信心、虛心、平常心。首先,端正自己的態度,提高認識,去掉選調生的'優越感,消除自身的驕氣、傲氣、嫩氣和學生氣,即保持平常心,把自己當作普通同志投入到工作中。其次,虛心地向領導、同事、群眾請教自己所碰到的工作生活問題,并把所學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用理論指導實踐。再次,樹立和堅定不畏艱苦和必勝的信心。
做好“四多”,即多看、多聽、多想、多交流。
一是多看。由于農村基層工作經驗不足,我經常跟隨領導、同志們深入村屯進行實地學習,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生產發展情況,并把所觀察到的記在專用筆記本上。
二是多聽。農村基層工作有著其特殊性和復雜性。為此,在開展工作中,我虛心地向領導、同事和群眾請教,認真聽取他們提出的批評意見,及時改進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把自己真正溶入到群眾中去。
三是多想。多看多聽是積累,多想是飛躍,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升華,是獨立打開工作局面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在工作中特別注重總結,每辦一件事就進行總結一次,及時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并做好記錄,從而使自己很快就能適應農村工作。
四是多交流。就是在工作中多溝通,集思廣益,從而使自身素質得到提高。為此,我經常利用空余時間與領導、同事們交流思想和工作方式方法,學習他們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待人接物的藝術。
三、經得住考驗。
一是艱苦環境的考驗。年,告別了繁華的都市,我來到了忻城縣大塘鎮,任黨政辦干事。當時,一間六十年代初期的簡陋瓦房就是黨委、政府的“窗口”辦公室,三張文物般“傷痕累累”的寫字臺、兩排六座長椅和一部“古董式”的電話,一臺“”電腦和一臺“八十年代”的油印機,便是辦公室的全部“家當”;伙食很是簡單,除了饅頭就是大鍋菜,且經常停炊,吃飯經常“打游擊”;睡覺的地方是一間十幾平米充滿灰塵的單身宿舍,沒有廁所、沒有澡房;晚上,沒有車來車往,沒有閃爍的霓虹燈,到處是一片漆黑,沒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娛樂……正是這段艱苦的歲月教育了我,也鍛煉了我,這將是我人生征程中一筆寶貴的財富,教我努力,催我奮進,使我受益終生。
二是崗位變幻的考驗。三年來,分別在鄉鎮、縣兩級黨政機關任職,當過干事、干過中層。不論哪級機關,也不論哪個崗位,都有一個熟悉和適應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快慢就是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考驗。能不能正確面對這個考驗、接受這個考驗,在一定意義上講,也就是能不能經受得住組織的考驗。我想我是向組織交了滿意答卷的。
三是名利得失的考驗。名利得失問題,每個人都會遇到,有時候是想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關鍵是如何對待。我常常用老一代革命家鄒韜奮的話來勉勵自己,“人光溜溜到這個世界上來,最后光溜溜地離開這個世界,徹底想起來,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是盡一人的心力,使社會多得你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正是把鄒老的話銘心間,才會把名利得失這些身外之物看得很淡,才會心底無私天地寬。
四、俯下身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了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促進農民增產增收,讓農民群眾擺脫貧困,走上致富之路,鎮黨委、政府經過充分調查論證后,決定利用閑田,發動農民群眾種植臺灣圣女“小番茄”。于是,我被派到大同村去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由于種植臺灣圣女“小番茄”成本高,而且沒有技術和銷售保障,群眾有思想顧慮。我把了解到的這個情況跟聯系大同村的鎮領導匯報,并說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受到領導的肯定后,我說服了村干部,并組織一些積極戶到合山等地考察學習,回來后又組織這些積極戶講解種植技術,分析市場需求狀況,終于[]有部分農戶愿意嘗試種植臺灣圣女“小番茄”。于是我又幫助村里調整土地,統一幫助農戶購買竹竿、種子,并且和農戶一道翻地皮、播種子、施肥料,同時還當上技術顧問。當年,臺灣圣女“小番茄”大獲豐收,外地老板開車到田頭進行現場收購,而且價格節節攀高,一畝臺灣圣女“小番茄”少的收入元,多的收入多元,農民群眾樂了。從那以后,只要我下村到大同,農民群眾都紛紛叫我進家喝上一口水,吃上一碗粥,聊上一陣子。也從那以后,人民群眾的冷曖時刻掛在我的心上,為人民服務成為了我的座右銘。
選調生朋友們,我不是詩人,不會用漂亮的詩句謳歌我們的事業;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聲歌詠我們的崗位;我不是學者,不善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們的價值。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平凡的基層干部,一個平凡的共產黨員,但是我自豪,我是一名光榮的選調生,我有一顆奉獻基層、讓黨和人民放心、滿意的心!
【選調生去留問題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問題調研報告02-14
農村養老問題的調研報告08-11
選調生面試注意問題07-29
空巢老人問題的調研報告02-07
農村問題調研報告20篇07-12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調研報告01-18
大學生誠信問題調研報告02-25
留守兒童問題調研報告8篇02-01
留守兒童問題調研報告(8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