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個人診改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個人診改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個人診改報告1
“做一名好老師”是很多老師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我的目標。自踏入教育這個行業以來,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立場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范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現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思想上,積極上進。
我積極參與各種學習培訓考試,專注參與政治學習,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我還深知要教育好同學,老師需要時時做到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行為去感染同學,努力使同學、家長能接受我、喜歡我。
作為一名老師自身的師表形象要時刻留意,我在留意自身師表形象的同時特別重視對同學的全面培育。
由于我深信良好的品德是每個人身上最美的東西,針對社會這一大氣候和同學這一小氣候我把同學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性較強,樂于接受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我還著重文化學習,在不斷的學習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業務技能都得到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敬業愛崗,嚴謹治教。
把同學教好,讓同學成功,是每位老師最大的心愿、最高的榮譽。對于課程改革環境下的老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老師要擁有自來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專注學習,在學習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及教學管理水平。
在校內,虛心、主動地向年輕老師學習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抓住學校安排校內聽課的機會,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實時消化,吸取別人的精髓,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平常向書本學習、向身邊有閱歷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總之,這一學期我不僅在業務技能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有了確定的提高。但我平常工作中涌現需改進的地方也較多:如理論知識不夠,論文精品意識不強;電腦知識進步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揚長補短,不斷努力。
三、聽從安排,積極主動。
在每周節課的狀況下,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的確有時感到力不從心。做到學期初進行合理計劃,實施過程抓落實,實時反思小結,期末總結。這學期為了扎實地推動新的教學課程,積極和本組、本年段老師進行課堂教學調研活動,我盡量抽出時間,依據計劃,實時與老師探討、溝通。作業作到面批面改。使同學的成果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做到顧全大局,聽從安排,相互關懷,相互援助,相互溝通。
四、提高素養,努力工作。
在各位領導和老師的大力支持、援助下,本人堅持出全勤,從不請臨時事假,把全部的經受用在教育教學上。這學期本人圓滿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但是在不斷的工作實踐中,我深深地認識到,課程的改革需要我不斷的加強學習、反思,提高自身的素養。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也暴露出不足,如何做到科學計劃、科學落實、科學管理教育教學,這些還需不斷地努力。希冀大家對本人進行嚴格地監督,作出批判指正。
教師個人診改報告2
一、觀課爭辯法
觀課爭辯是觀測法的一種,它作為一種教育爭辯方法,被界定為“觀測者帶著明確的目的,憑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關幫助工具(觀課量表、錄音、錄相設備等),徑直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并依據資料作相應爭辯的一種教育科學爭辯方法。”目前比較受中各院校老師歡迎的是“同事互助觀課爭辯”,它是一種橫向的同事互助活動。與傳統的聽課相比,“同事互助觀課爭辯”體現了爭辯性、針對性和行動性。通過觀課后對某些事先預設的個人或大家關懷的課題進行研討、分析和切磋,來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作為觀課者的老師以學習者、爭辯者和指導者多重身份進行觀課,使老師們在教學中爭辯、在爭辯中教學。學校內老師之間的相互聽課和指導能使老師將在職培訓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日常課堂上。完整的“同事互助觀課爭辯”的每一個循環一般包括四個步驟:課前會見、課堂觀測、課后會見、改良行動。在日常的教研活動中應特別著重這四個環節。這種觀課爭辯法對全部參與的老師,不管是授課老師還是聽課教師都會有特別大的援助。對于新老師,若能經常參與這樣的活動,成長確定是特別快;對于老老師,則可以實時更新觀念,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能更上一層樓。
二、案例爭辯法案例爭辯法是指“運用典型引路,啟發爭辯者或
學習者進行制造性思考的爭辯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從個別到一般,透過現象看本質來提示某一側面的教學規律,以便從中推導出具有指導意義的原則或方法。對專業理論老師而言,主要進行的是教學案例爭辯,它是指圍繞確定的課堂教學目的,將采擷到的一個或幾個反映客觀事實的課堂活動事例,依據現代教學論理論和現代信息論理論,對其教學活動進行分析、比較與歸納,并提出一些解決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疑難問題的方法或策略。
案例既要敘述教學過程,又要對教學過程進行深刻的反思,這將促進老師關注教學實踐,反思教學實踐,進而改善教學行為,從而促進老師的專業化建設。同事間可以在觀課爭辯法的基礎上,抓住在聽課時特別有感受的一個教學片段,也可以是在平常上課時實時抓住一些靈感或者在處理教材時遇到一些難定奪的地方,可以結合現代教學理論撰寫教學案例,并針對自己的不足實時查閱資料,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充盈自己的理論水平。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由此看來,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反思,其關鍵都在于開放自己的眼界,吸取他人的閱歷,并將他人的閱歷轉化為自己的設計和自己的行動。其實,由于對別人的閱歷缺乏了解,老師不僅無法解決問題,而且無法提出問題,導致老師對自己的教學問題由于習以為常反而視而不見。只有反思自己的閱歷并使自己的.閱歷與他人的閱歷相互關照,老師才能真正發覺和解決問題。
三、閱歷總結爭辯法閱歷是人通過實踐活動徑直反映客觀現實的過程。
閱歷是在實踐中產生的,是人類活動的基礎。
對教育科研中的閱歷總結爭辯法最為一般的表述是:通過各種方式全面搜集反映某種教育實踐閱歷的事實材料,經過分析、整理和加工,將現象材料提高到理論認識的一種爭辯方法。
老師將教學過程中發覺的新問題、激發出的新思考、新創意忠實而全面地記錄下來,并形成改進自己教學行為的方案,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作新的嘗試,在嘗試過程中再記錄新發覺,形成新思路,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行為處于不斷的重新建構之中。
個體教學實踐的遞進式自我反思爭辯具有成為老師開展實踐爭辯的主體性方法的潛在可能性。
對于一線的老師來說,通過閱歷總結獲得的對教育現象的理性認識,并用于指導教育實踐,具有較強的可接受性。
能實時總結自己的教學閱歷并做深入的思考,這對于一個老師的長期可持續進展,意義是非同尋常的。
在課堂教學中,還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所以這種方法顯得猶為重要,它不僅能加快新老師的進展,更能對新課程的進展和實施帶來深遠的影響。
四、課題爭辯法在各院校中,廣義上的課題爭辯是指老師對日常
的教學問題比較細心地設計解決問題的思路后,這些教學問題就轉化為爭辯的課題,老師進行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便稱為課題爭辯。還有一種廣義上的課題爭辯:如各院校也將申報學校、地方或國家并立項的爭辯稱為課題爭辯。在這里,我們是指狹義上的課題爭辯,它是爭辯性學習類型之一。爭辯性學習包含的一層含義是:獵取知識和應用知識,表明白學習的基本內容。它包括“學習如何收集、處理和提取信息;如何運用有關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在爭辯過程中與人溝通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爭辯的結果等等。”有爭辯者認為課題爭辯是與案例爭辯、教學試驗爭辯、閱歷總結爭辯等有別的一般性教育科研。不難理解,這是由于課題爭辯著重知識的獵取,對于教育科研,即指通過課題爭辯促進老師在教育理論、教育知識和科學知識等的學習與建構上下功夫。任課老師若能堅持這種爭辯,是確定可以總結出多種可行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為自己的長期可持續進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教師個人診改報告3
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把同學放在了被動學習的地位,老師不重視培育同學學習的愛好,一味的采用壓制、強迫的手段,經常適得其反。近一年的改革,轉變了我。
1、教學理念的更新同學是主體同學是課堂的主人,老師是同學學習的引路人。
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把同學放在了被動學習的地位,老師不重視培育同學學習的愛好,一味的采用壓制、強迫的手段,經常適得其反。
近一年的改革,轉變了我錯誤的認識,同學被放在了課堂的主體地位上,教學時能夠首先考慮同學的實際狀況,依據同學的最近進展區進行教學,調動了同學的積極性。
2、自主學習值得提倡同學的學習技能存在差別,但完全依靠老師的課堂教學教會同學不利于同學學習習慣的培育和技能的培育。所以,在教學中依據學情、知識的難度適當教會同學預習、學習、復習的方法,有利于同學學會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指出,世紀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
3、小組合作的優勢傳統的課堂是少數尖子生的課堂,學困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小組合作,有利于讓同學之間相互援助,有利于讓每一個同學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體驗到學習與成功的快感,從而整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中建立小組并發揮小組的作用不可忽視。
4、教學目標是課堂的指向標課程標準要求落實三維目標,課堂教學要落實三維目標,都需要老師在教學前早將目標定位下來。一節課的任務完成與否,也需要對比目標。目標的展示,還有利于同學的學習,使同學學習的'方向更明確。
5、新課程教學的核心是思維技能和創新技能的培育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同學對知識的探究永無止境,而老師教學不能僅傳授知識,把同學當作知識的容器,更重要的是教會同學思考、創新,在學習生活中養成動腦、動手、探究的習慣。這次講座講了很多以前都沒有想過、考慮過的知識,教學設計和教案都考察了老師對于所講知識的理解程度,理解了,如何將自己理解的表達出來,讓同學清楚明白,這又是作為老師的功底和技能,對于現階段剛剛接觸到老師這一行業的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這次講座告知我們我們還欠缺很多東西,我們不應當把目光僅僅局限于上完這節課,我們應當把目標放長遠,開闊我們的視野,多學習新的知識,豐富我們的知識水平和教課技能,從各個方面豐富、完善和進展自己,為將來正式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做好預備,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個人診改報告】相關文章:
大二學生個人自我診改報告02-29
大學生自我診改報告10-19
大二學生自我診改報告02-14
大二學生自我診改報告(集合)02-29
大學生自我診改報告錦集03-20
大學生自我診改報告【優選7篇】01-21
教師個人課改工作總結04-03
教師個人課改工作總結范文04-09
門診分診護士個人總結范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