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觀評課報告—《老鼠嫁女兒》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觀評課報告—《老鼠嫁女兒》,歡迎大家分享。
我觀評的活動是吳燕老師執教的《老鼠嫁女兒》這一活動,做為工作在一線的老師,我覺得吳老師的活動有很多精彩之處值得我學習。在觀看的同時我也在思考,如果換作是我,我會怎樣來執教這樣一節教育活動。通過自身教育經驗的反思,結合本次研修培訓關于觀評課的學習收獲,基于這節活動我從以下幾方面做了評析:
1、活動設計方面
(1)活動目標及重難點定位合理、準確。
吳老師執教的《老鼠嫁女兒》活動目標及重難點定位合理、準確,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契合大班語言領域的總目標。目標的準確定位為活動的有效開展起到了直接的支撐作用,也給活動有效開展打下良好的前提。
(2)活動環節設計清晰、流暢,重難點突出。
這節活動以一首喜慶的民樂樂曲導入,再利用課件創設情境把幼兒帶入到《老鼠娶新娘》的故事中去,非常的自然、巧妙,不做作。在欣賞故事之后,老師又通過互動的方式和幼兒一同回憶、分析故事中的內容,讓幼兒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的人性特點,這一環節是幼兒對于故事內容的遷移和提升,通過這一環節很好的實現了“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這一活動目標。在重難點的學習上,吳老師以“朋友圈”的方式,讓“事物相克相生循環往復”這一重難點變得簡單易懂,這一環節的設計很好的突破了重難點,結尾部分的“抬花轎”對于興致正濃的孩子們來說是一種水到渠成般的體驗,延續了前面娶親的故事,也滿足了幼兒對于傳統文化的好奇心和參與體驗的欲望。
(3)結尾環節稍顯冗長,游戲設計不夠合理。
在結尾處,吳老師設計了游戲“抬花轎”,這個游戲是為了與前面的故事相呼應,因此點到即可,但從時間的分配上來看,這一有些冗長。另外,游戲的設計也不夠合理,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很高,都想嘗試,但老師用拋繡球的方式顯然是達不到孩子的需求的,這兩點值得商榷。
(4)對于“揚長避短”這一活動目標的落實不夠。
吳老師在“朋友圈”環節,向幼兒簡單說了“揚長避短”的含義,但我覺得解釋得不夠準確,而且也沒有把這一目標深入的開展下去,只是一掠而過,有些敷衍了事。
2、信息手段運用方面
(1)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如音頻、課件等服務于教學。
活動中,吳老師巧妙的運用了多媒體手段,幫助活動更好的開展。例如:在導入環節的音頻播放以及課件中會移動的花橋、掀開轎簾的新娘、突然躥出的大黑貓等等,強烈的視聽覺效果,給幼兒創設了極具想象力的情境,一下子把幼兒吸引到活動中。故事課件的運用,讓幼兒在聽的同時,能更直觀的從畫面中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情節的記憶,效果很好。同時,活動中,吳老師十分注重利用音樂來渲染氣氛,音樂的選取也十分到位,如由喜慶的嗩吶演奏開始導入,講述故事時,用中國古典音樂《琵琶語》來襯托,結尾與前面的故事呼應,喜慶歡快的嗩吶音樂又再次響起等等,這些音樂的利用很好導入,講述故事時,用中國古典音樂《琵琶語》來襯托,結尾與前面的故事呼應,喜慶歡快的嗩吶音樂又再次響起等等,這些音樂的利用很好的渲染了氣氛,為課堂增彩不少。
(2)在突破重難點方面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
有一點讓我覺得十分可惜的是,在講完故事時,吳老師利用課件將故事中出現的新郎圖片全部出示出來,如果這個時候,吳老師能利用課件和幼兒一起交流他們各自的長短處,并在課件上進行“事物相克相生循環往復”的演示,如用指向箭頭循環表示,會把“理解事物相克相生循環往復”這一重難點前置突破,再在后面的環節予以鞏固,幼兒會理解得更加透徹。
3、教師專業素質方面
(1)教師為幼兒創設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吳老師在活動過程中,教態自然、親切,課堂氣氛和諧融洽,這給幼兒創設了很好的學習環境,特別是語言活動要求幼兒敢于表達,而這種氛圍有利于幼兒的表達,孩子們和老師親切的交流,暢所欲言,一點也不拘束。
(2)教師用自己自身的語言魅力感染著幼兒。
語言活動中,對于教師的語言素養要求是比較高的,教師的語言素養高可以給孩子帶來積極的示范作用,給幼兒以潛移轉化、潤物無聲的影響。在這方面,能夠看出來,吳老師的語言素養是比較高的,活動中,吳老師語速適中,不急不燥,在講故事時,如行水流水般娓娓道來,其中也不乏音調、語速的變化,給人一種獨特的語言美的享受。
(3)教師能夠關注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
吳老師在活動中注意了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如提問設計能夠面向全體、照顧個體,讓每個幼兒都能有表達的機會;幼兒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幫助幼兒規范語言,如幫助幼兒整理散亂的語言,用一個簡單的詞句予以概括,再比如交流讓幼兒完整的說一句話——“我最強的方面是……”等等,從這些細節中,能夠看出吳老師不僅局限于完成本活動的目標,她心中裝著語言領域活動的大目標,這對于孩子們來說是長遠受益的,非常值得稱贊。
(4)與幼兒的互動回應還有欠缺之處。
活動中,吳老師與幼兒互動頻繁,但不是每次互動都是有效的,有時吳老師會有些操之過急,當幼兒沒有回答到預期的答案時,吳老師沒有及時追問,引發幼兒進一步思考,沒能更好體現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4、幼兒學習效果方面
(1)幼兒參與度高,積極投入
縱觀整個活動,幼兒的參與度很高,能夠積極的投入到每一個環節當中,敢于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體現了語言活動的特點。
(2)活動目標基本實現,重難點有所突破
對于活動目標,本活動基本上實現了預期的目標,如果第二個目標中“揚長避短”加以深入展開會更好。在重難點的學習上也有一定突破,幼兒通過學習基本明白了“事物相克相生循環往復”的道理。
(3)積累了一定的語言能力
在活動中,通過與老師的互動學習獲得的經驗以及在課堂上老師課堂語言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相信孩子們在語言能力方面有了新的積累。
以上只是我對于本活動的一些粗淺認識,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同行指教。
【幼兒園觀評課報告—《老鼠嫁女兒》】相關文章:
幼兒園觀評課報告11-21
幼兒園研修觀評課報告01-03
幼兒園遠程研修觀評課報告12-05
幼兒園觀評課報告13篇12-18
遠程研修幼兒園觀評課報告01-22
幼兒園遠程研修觀評課報告05-26
遠程研修的觀評課報告11-20
數學研修觀評課報告11-26
遠程研修觀評課報告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