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學生村官筆試經驗
小編給大家介紹2016大學生村官筆試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大學生村官筆試經驗(1)
第一,注重積累,夯實基礎。
漢語是非常博大精深的,根本不可能通過短期的“突擊”學習得到顯著提升。試想如果我們對題目選項中詞語的理解僅僅是流于字面、望文生義,那么最終一道題目的解答會淪為猜測,這顯然不符合考生拿高分的目的。因此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各位考生,平時要注重語文知識的積累和練習,特別是一些常用成語及近義詞語,需要大家下功夫去記憶。當然,對于歷年考題中出現過的詞語,是大家必須要掌握的,因為有的詞語,它連續考,去年出現在題干,今年可能就會出現在選項,所以一定要多做真題,反復做幾遍,直到真正掌握,因為只有“厚積”才能“薄發”。
第二,打開思維,放下語感。
人們習慣于憑借自己的經驗來判斷事物,面對新鮮事物時也總是以自己的認識為準。然而在面對言語理解類題目時,如果憑借自己的感覺進行判斷,尤其是在片段閱讀理解題目中,可能會是致命的。因為對于理解類題目,一切都以段落文字意思為準,而不是以考生個人的感覺為準。因此,中公教育大學生村官考試網建議考生,解答此類題目時,要打開思維,不要把自己束縛在自己的固有知識上,不要依賴于常識去解題,一定要立足題目本身,打開思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對言語題。
第三,把握語境,掌控大局。
“語文關”考察的重點之一,就是考生對于語境的把握,以及對于文章整體的理解。我們知道,文字和詞語不是相互獨立、游離于語句之外的,前后契合才能形成一篇文章。在辨析詞語的.時候,一方面要考慮詞語的含義,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具體的語境。文章是一個有機整體,段落之間必然有著密切的聯系,中公教育大學生村官考試網建議各位考生,在解答言語類題目時,要把握好語境,對于材料要有整體的理解,把詞語、句子融入到整個大環境中,這樣就能夠輕松找到正確的答案。
2016大學生村官筆試經驗(2)
考場上考生不允許帶計算器的,雖然不讓帶計算器,但一些基本的工具性的東西,比如準考證、腕表、直尺、量角器等都是可以帶的。那么,我們就充分利用讓我們帶的這些東西,讓它們在考場上發揮最大的作用。
首先是準考證:(1)可以在做圖形推理的時候派上用場;(2)準考證還可以草稿紙去用;(3)在數量關系中,曾考過一根繩子對折幾次從中間剪幾刀可以剪成幾段的題,這類剪繩問題雖有公式,但如果在考場上忘記公式的話,可以很快從準考證上撕下一條來當作繩子,對折完再撕然后再數幾段就可以了,能保證既快又準確。
腕表:第一可以用來看時間,第二主要用來做時間類的題目,比如:3點19分時,時鐘上的時針與分針所構成的稅角為幾度?如果利用時間相關公式去做,計算量相當大,此時只需把時間調到3點19分,然后拿量角器去量角度,答案很快就出來了。
直尺、量角器:
在學習利用直尺、量角器前,首先了解指數相關知識:
指數:用于衡量某種要素相對變化的指標量。
1.相應兩期實際值的比=相應兩期指數的比。
2.指數的增長率=實際值的增長率。
3.指數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們并不關心其絕對值大小,而只關心其相對變化的指標量。
在資料分析中,給的圖形肯定都是標準的,圖形的比例和實際數值的比例都必然是一致的,故可采用直尺和量角器。
直尺主要用于柱狀圖中。(1)比較兩期增長量的大小,可直接利用直尺量出兩期長度的差值再比較大小即可;(2)計算增長率,如:2005年產量相對 2004年產量的增長率可直接用2005年長度相對2004年長度的增長率即可;(3)部分長度÷總體長度=部分產量÷總體產量,用來計算產量等;
量角器主要用于餅狀圖中,若一個題目只給出一張餅狀圖,且給出每一分部分的具體數值,但未給出總體數值,問某一部分占總體的比重是多少,此時,我們只要量出該部分的圓心角角度,再用這個角度去除以360°即可得出該部分占總體的比重。
總而言之,各位考生要利用能帶進考場的輔助工具,以使自己能快速解決相關考題。
【大學生村官筆試經驗】相關文章:
大學生應聘筆試經驗08-04
強生筆試經驗會計筆試經驗分享07-08
大學生銀行筆試經驗08-04
BEC筆試經驗英語筆試08-31
筆試經驗歸納筆試分類07-08
大學生村官面試體會和經驗10-01
記者筆試經驗08-01
編輯筆試經驗08-01
小升初筆試經驗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