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策劃方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會實踐策劃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社會實踐策劃方案1
活動目標:
1、幼兒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們年紀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著種種不便。
2、激發幼兒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情感。
前期經驗的`準備:
讓幼兒觀察和討論爺爺奶奶的日常活動。
物質準備:
收集有關爺爺奶奶日常生活細節的信息(圖畫、文字記錄)。
環節預設:
一、出示爺爺奶奶圖片,自然引入主題。
師:說說自己的爺爺奶奶長得什么樣子,和自己哪些地方不一樣。
幼兒自由講述。
師:我們的爺爺奶奶年齡大了,需要我們的小朋友來幫忙。
二、我為爺爺奶奶來幫忙(角色扮演)
師:想一想爺爺奶奶做哪些事情不方便,我們可以幫他們做什么,兩人結伴試做一下。
(幼兒自由結伴扮演)。
師:我們小朋友在家里為爺爺奶奶做過什么事情,爺爺奶奶有什么反應呢?
師: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們小朋友要主動去關心爺爺奶奶(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做個尊敬老人的好寶寶。
鼓勵幼兒為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動延伸:
畫畫自己的爺爺和奶奶,表現他們的特征和活動。畫完后和伙伴們交流一下,畫上的爺爺奶奶在干什么。(如:給花澆水、擦桌子、縫衣服)
社會實踐策劃方案2
活動背景
過節后幼兒剛返園,自選活動前,孩子們在給活動區準備和整理材料時,我發現幾個孩子在一起互相交流:“哎,沒意思,怎么還是這些區域?”“是啊,我都不高興玩了。”“要是有個跳舞板就好了。”孩子們的聲音并不響。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看著他們的表情,聽著他們的話語,我若有所思。大班下學期幼兒的認知能力不斷增強的同時,對某些事物也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和看法。可他們又不愿或不敢表達出來。既然家長對活動區有看法,為何不把區域的內容和設置交給他們去做主?說不定會有大收獲。
活動目標
1、 樂意與同伴共同商量班級活動區域的調整方案,并形成統一意見。
2、 共同制訂活動區域的規則,并在活動中遵守。
活動準備
1、 區域設置調查表
2、 32開白紙若干、水彩筆、剪刀
3、 彩色卡紙若干
活動過程
1、 談話
師:開學了,小朋友又回到了幼兒園,一起學習和生活了。我們的六個活動區又要開放了,這學期我們可以設置哪些區域?這些區域可以安排在活動室的什么地方比較合適呢?你覺得哪些區域可以保留?哪些區域可以調整?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
2、 調查記錄
(1) 師出示調查表,將幼兒所喜歡的區域名稱及地點逐一記錄在表格內,鼓勵幼兒大膽表達不同的意見。
(2) 師:大家說出了這么多自己喜歡的區域,可我們的活動室不是很大,我們安排不了這么多區域怎樣?這也要聽聽大家的意見。老師一個一個地報出區域名稱,你同意的話就舉手表示。師邊說出區域名稱邊記錄幼兒舉手人數 ,并逐一登記。
(3) 師:怎么知道哪六個區域是小朋友最想設置的區域呢?
師邊指表格中數字邊啟發幼兒從數字最多的依次往下找,師在備注欄中打勾。
3、 交流討論結果,老師補充并完善,全班統一意見。
4、 共同討論活動區規則
師:活動區需要規則嗎?活動區有哪些規則?我們可以用什么標記來提醒大家呢?
5、 幼兒為自己喜歡的活動區制定規則。
(1)共同為自己喜歡的活動區域制訂規則。
(2)喜歡同一區域的孩子圍坐在一起。
(3)幼兒分組討論、分工繪畫。
師:你想給這個活動區制定什么規則?想一想怎么畫讓人一看就明白它表示的意思呢?
幼兒分工,把制定好的活動區規則用水彩筆畫下來,然后剪下來。
6、 交流、反饋
(1)小組里介紹講自己畫的是什么規則?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這些規則合適不合適?
(2)每組請一個代表,向全班介紹自己所在區域及制定的規則。
(3)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教師與幼兒一起將制作好的“規則”圖片貼在彩色卡紙上,并布置在相應活動區域的墻上。鼓勵幼兒共同交流,共同遵守。
教學反思
活動區域的設置引發了孩子們的許多不同意見,這是筆者在組織這節活動前時沒有想到的。孩子們的積極參與,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使集體活動氣氛很是活躍,師幼關系很是融洽。關于活動區域的取舍問題孩子們都想保留自己喜歡的項目,爭論得比較激烈,因而在制訂規則時有點急促。
孩子們的表現讓我深深體會到,活動區域的設置,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來源于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深信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區域活動是孩子的日常活動。因此他們對此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動嘴、動腦、動手的一系列活動都是自己自主的,而教師在其中只是穿針引線,幼兒真正做到了“我的區域我做主”。
社會實踐策劃方案3
教學目標
1、使幼兒能夠勇敢地面對困難,樹立"我能行"的信念。
2、增強幼兒自信心。
環境與材料
1、布置障礙走的游戲場地(平衡木、汽車轱轆、體操墊等)。
2、《健康、社會》
一次備課
1、歌表演
教師與幼兒一起邊唱歌邊表演小燕子飛翔的動作,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2、聽故事
引導幼兒閱讀畫冊《小燕子學飛翔》,說說圖上表達了什么內容。
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提問:
小燕子一天天長大了,媽媽對它說了什么?
小燕子是怎樣回答媽媽的?
小燕子第一次試飛,它飛起來了嗎?它是怎么對媽媽說的?
媽媽和朋友是怎樣幫助和鼓勵它的?
最后怎么樣了?
3、回憶成功往事
請幼兒說說經過自己努力成功的事。
鼓勵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面對,大膽地嘗試,自信地說"我能行"。
4、游戲"我能行"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由出發點走到終點,再重新返回來,途中經過許多障礙。當回到出發點時輕輕地拍下一個小朋友的'手,游戲繼續進行,看哪一組小朋友先完成。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感受成功的喜悅。
社會實踐策劃方案4
活動目標:
1、掌握基本的交際技能,培養幼兒樂觀豁達的性格。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同伴的優點,對待同伴寬容和友善。
準備材料:請幼兒準備自己好朋友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手指操一條小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愁,兩條小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三條小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
二、發現好朋友的優點
師:小朋友們知道我們剛剛做的這個游戲是在講什么嗎?
師:講的是一條小魚的'時候非常孤獨,沒有朋友!兩條小魚的時候就有了伙伴,不再像以前那樣孤單啦!三條小魚的時候就更熱鬧啦!在一起可以快快樂樂的做游戲!我們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沒有朋友特別孤單,有了朋友我們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戲玩耍!而且朋友越多我們玩的越開心,對不對呀?
師:那老師現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個忙,我現在想把中間的桌子搬到后面去,哪個小朋友來幫老師呀?我看誰的小手舉的最漂亮,我就叫他來幫我。好,請佳佳小朋友來幫忙吧。(其他幼兒觀察)師:哎呦,還是搬不動,現在請這位小朋友找他的一個好朋友來幫忙,好,好朋友來幫忙了。(其他小朋友觀察)
師:哦,還是搬不動,怎麼辦呢,好,那就讓他把她的好朋友都請上來幫忙吧!
師:好,他們搬動了,真棒!!
師:剛才,一個人搬得動桌子嗎?
師:那兩個人呢?
師:那最后是怎么搬起桌子的?
師:是呀,只有大家團結,力量才會更大。那佳佳小朋友有這麼多好朋友,那你們有沒有自己的好朋友呢?
師:那你們是怎么成為好朋友的呢?
師:哦,如果別的小朋友說喜歡你,你開心嗎?
師:你們是不是都希望有自己的好朋友呀?
師:那咱們再玩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游戲玩法:大家一起唱《找朋友》這首歌,一邊唱一邊自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兩人或幾個人一起做動作,完成歌曲。)
三、引導幼兒完成區域活動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有幾多少個好朋友呀?
師:哦,你們有這麼多好朋友呀!那你們想不想每天都看到你們好朋友呀?
師:那小朋友們快看,咱們班這面墻是友誼墻,我們把照片貼上去作為紀念!好我們現在開始貼照片。
師:那我們來看看我們這面墻漂亮嗎?
師:好,老師希望今后這面墻上會有很多照片作為我們是好朋友的見證,那我們現在應該怎么做呢?
師:小朋友越來越懂事了,來夸夸我們自己。棒,棒,我最棒,耶!好,我們今天就玩到這,小朋友們下次再見!
【社會實踐策劃方案】相關文章: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策劃12-10
策劃的方案04-29
方案策劃05-11
(精選)方案策劃07-23
策劃方案04-21
方案的策劃04-24
年會策劃方案年會策劃方案模板03-29
活動策劃方案活動策劃方案怎么寫03-29
精品方案策劃模板 方案策劃案例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