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言活動策劃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言活動策劃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言活動策劃方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2、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熟悉故事,學習復述故事中的對話,并進行表演。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難點:熟悉故事,學習復述故事中的對話,并進行表演
活動過程:
一、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有一位老公公在種蘿卜,等蘿卜長大了,你們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嗎?
二、聽教師講故事一遍,提問:
1、老公公叫誰來幫忙了?(老奶奶)
2、老奶奶叫誰來幫忙了?(小姑娘)
3、小姑娘怎么說的'?(唉,來了來了)
4、接著誰來了?(小狗)
5、小狗怎么說的?(汪汪汪,來了來了)
6、小狗喊誰?(小花貓)
7、小花貓怎么說的?(喵喵喵,來了來了)
8、小花貓叫誰呢?(小老鼠)
9、小老鼠怎么回答?(吱吱吱,來了來了)
三、大班幼兒表演故事一遍,感受欣賞活動的樂趣。
四、指導個別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團結的道理。
語言活動策劃方案2
活動目標:
1、樂于表達,學習主要角色之間的對話。
2、能夠仔細觀察畫面,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大膽猜測和想象故事情節。
3、在猜測故事情節的過程中,體驗觀察和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母雞和蘋果樹》。
2、自制一棵蘋果樹。
活動過程:
1、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看,畫面上有什么? 我們一起來看看房子里住的是誰。
師:哎呀,原來房子里住的是母雞媽媽。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學習主要角色間的對話。
(1) 師:一天早晨,母雞醒來,推開窗戶……
咦,雞媽媽怎么了,是什么表情?(幼兒回答)
師:母雞媽媽瞪大了眼睛,好象看到了什么感覺很驚訝,那你猜猜看它看到了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那母雞媽媽到底看到了什么?(點擊課件:蘋果樹)
母雞說:“這棵蘋果樹哪兒來的呢?昨天還沒有這棵樹呢?”
那你們來猜猜看這棵蘋果樹是哪里來的呢?
那我們帶著問題接著往下看。
(2) 師: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出現了什么?看看耳朵是什么樣子的?
你覺得這是誰的耳朵?
蘋果樹怎么會長耳朵呢,你們覺得怎么樣?
母雞媽媽也覺得很奇怪,說:“真奇怪!我從來沒見過蘋果樹長著尖尖的'耳朵。”
哎,你們聽蘋果樹也說話了:“我們蘋果樹有時候是這樣的。”
那接下去又會發生什么呢?
(3) 師:又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又出現了紅紅的什么?
那雞媽媽看到紅紅的舌頭會怎樣?
它會怎么說?蘋果樹又怎么說呢?
接下去還會發生什么呢?
(4) 師:又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出現了什么?
雞媽媽看到這條毛茸茸的尾巴又會怎么說呢?
蘋果樹怎么回答的?
(5) 師:你認為這是一棵真的蘋果樹嗎?你覺得是誰假扮的?
那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它現出原形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雞媽媽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雞媽媽讓蘋果樹學大樹搖,蘋果樹搖啊搖,樹上的葉子都掉下來了,看,到底是誰假扮的呀?”(點擊課件:啊,原來是一只大灰狼假扮的。)
那它為什么要裝成蘋果樹呢?
(6) 師:原來大灰狼裝扮成蘋果樹是想來吃母雞媽媽的,那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助母雞媽媽對付大灰狼?(幼兒自由討論)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那我們來看看雞媽媽是怎么做的?
3、完整講述故事。
師: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
這個好聽的故事的名字叫《母雞和蘋果樹》,那請你們跟著老師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吧。
4、表演故事。
師: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現在我們來表演故事,你可以選擇當雞媽媽,也可以選擇當蘋果樹。
語言活動策劃方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語言美。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加深對秋天基本特征的認識,感受秋天的美麗。 設計意圖: 這則童話清新、自然、富有童趣。故事中通過樹媽媽請葉娃娃幫忙去送信這條線索,讓幼兒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天氣變涼、樹葉掉落、變黃等等。童話中美麗的語言對幼兒也是一種熏陶。童話中的.內容也符合現在的季節特點,因此設計此活動。 活動流程: 談話引出主題——講述故事并理解故事內容——仿編及表演故事。 延伸活動:創作樹葉畫 活動準備: 掛圖一套、音樂、小樹葉 活動過程: 1、幼兒模仿落葉進入活動室,通過談話引出正題 (1)我們剛才模仿的是誰? (2)你發現現在的小樹葉都怎樣了? (3)你都在那里見過這些落葉? (4)小樹葉為什么離開樹媽媽了呢? 2、出示掛圖、配樂朗誦故事,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在什么天氣里樹媽媽讓葉娃娃去送信? (2)寫完信,葉娃娃變成什么樣了? (3)信寫好后是誰帶葉娃娃發的? (4)葉娃娃把信送給了誰? 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3、模仿創編故事: 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增強幼兒口語表達 引導幼兒想象并創編小樹葉還可以落在哪里? 如:有的小樹葉落在小房子上,小房子說:樹媽媽來信了,秋天到了…. 4、故事表演 引導幼兒扮演小樹葉,邊復述故事對話邊表演 討論:你喜歡秋天么?為什么? 5、延伸活動: 樹葉畫 活動目標: 1、嘗試與不同的朋友相處,體驗關愛朋友的愉悅之情。 2、愿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顏色的感受和想象。 活動準備: 小白鼠和大象的圖片,故事課件,背景音樂《最好的朋友》,各色顏料,水杯,毛筆 活動流程: 學會觀察朋友的特征——情感激發——自由辯論哪種顏色好——變色游戲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故事人物 1、(出示老鼠、大象圖片)小朋友們他們是誰呢? 2、他們的名字叫娜娜和末末,你看看它們有些什么特別之處?(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它們的特征) 3、請你猜一猜他們是什么關系呢? 二、看課件,聽故事 1、到底它們是什么關系呢,我們來聽聽它們是怎么說的? 2、(故事聽到“我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白鼠) 1)小白鼠想和誰做好朋友?為什么呢? 2)大象為什么不愿意和小白鼠做朋友呢? 3)為什么大象末末愿意和娜娜做朋友呢? 3、(聽故事最后半段) 1)紅色象征了什么? 2)末末為什么喜歡黃色? 3)藍色給人什么樣的感覺? 4)什么顏色可以變成綠色? 5)白色像什么呢? 6)讓我們閉上眼睛感受一下黑色,如果你什么都看不見,你會有什么感覺? 7)末末最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 8)你喜歡娜娜還是末末? 師小結:兩個好朋友都喜歡,好朋友之間能互相關心幫助,同樣也能讓自己變的快樂幸福。 三、幼兒開展自由辯論大賽 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顏色的感受和想象) 四、變色游戲 小朋友喜歡那么多不同的顏色,那我們一起試試看用我們的本領來變出不同的顏色,看看誰變得顏色最多,最好看。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 2、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 3、通過學習故事,學會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誰松的土》掛圖、蚯蚓圖片、蚯蚓實物。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什么。“細細長長一條龍,天天躲在泥土中,他是莊稼好朋友,鉆來鉆去把土松。” 2、“它是誰?”“它長什么樣子?”“他生活在哪里?”“他喜歡干什么?”小朋友們聽得非常仔細。現在我們都知道了蚯蚓喜歡松土,但是有一棵小桃樹不知道。他到處尋找幫他松土的小動物,我們看看他都遇到了誰。 二、出示掛圖,讓幼兒自由表述。 1、出示第一幅掛圖,他遇到了誰?對,是蝴蝶。我們來學一學蝴蝶飛。那小桃樹會怎么問蝴蝶呢?是你幫我松的土嗎?那蝴蝶會怎么回答?不是蝴蝶,小桃樹又繼續找他又找到了誰呢?我們來看下一幅圖。 2、分別出示二、三幅掛圖,問題同上。也不是啄木鳥,那最后小桃樹找到幫他松土的小動物了嗎?我們來看最后一幅掛圖。 3、出示第四幅掛圖,最后他找到了誰?對,是小蚯蚓。小桃樹會怎么問小蚯蚓?小蚯蚓會怎么回答?原來是小蚯蚓幫它松的土。那小蚯蚓有松土的本領,其他小動物有什么本領呢?我們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三、對照掛圖完整講述故事后,表演故事。 故事講完了,故事里小蝴蝶有什么樣的本領?小蜜蜂和啄木鳥呢?好,小朋友們聽得很認真。現在老師來扮演小桃樹,你們扮演小動物加上動作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好嗎? 四、出示實物,讓幼兒觀察。 1、今天老師把小蚯蚓和他的.家一起請來了,閉上眼睛等他出來。小蚯蚓什么樣子?什么顏色?他生活的土是什么樣子的。對,它是活在濕潤的土里。 2、我們摸一摸它看看是什么感覺。軟軟的,滑滑的,很好。我們讓他休息一下。 五、幼兒自由討論蚯蚓生活習性,并自由表演。 1、蚯蚓是怎樣松土的呢?請小朋友用好看的動作表演一下。(教師總結提升動作,然后請幼兒一起跟著表演。) 2、那小蚯蚓吃什么呢?小蚯蚓怎樣保護自己呢?小朋友們非常聰明,小蚯蚓吃一些腐爛的樹葉或是從土里吸收一些東西,遇到危險時可以鉆到很深的土里。它還有一個很厲害的本領就是被砍成好幾節時還是可以活下來,是不是非常厲害! 六、情感教育。 小桃樹長得這么健康是因為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幫助了他,他非常感謝他們。他的好朋友也感到非常的高興。那你想幫你的好朋友做些什么事呢?(教師總結) 七、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非常棒,我們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送小蚯蚓回家,我們一起去吧! 【語言活動策劃方案】相關文章: 活動的活動策劃方案11-14 活動的策劃方案09-12 活動策劃方案[精選]07-09 活動策劃方案【精選】07-06 [精選]活動策劃方案07-08 活動策劃方案(精選)07-08 經典活動策劃方案09-27 活動策劃方案06-21 活動方案策劃11-06語言活動策劃方案3
語言活動策劃方案4
語言活動策劃方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