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主題方案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增長見識、鍛煉成材的有效途徑,是學生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的必由之路。下文是CN人才網小編整理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主題方案,歡迎閱讀參考!
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主題方案一
根據《中宣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科部[XX]5號)要求:各地高校要創造條件,積極開展社會實踐,社會考察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國情,了解世界,開闊眼界;從專科思想政治理論課現有學分中劃出1個學分開展專科思想政治理論課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做好我院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現制定本方案。
一、課程目標與要求深入社會,了解國情、民情,增強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深入實際,了解社會主義改革實踐的成功經驗和有待于進一步解決的實際問題,增強社會信念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
深入工農,了解勞動人民的工作,生活狀況,學習勞動人民的勤勞樸實、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良品德,增強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參加集體生產勞動,體驗勞動生活,了解生產實際,增強勞動觀念和實踐第一的'觀念,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看展勤工檢學,運用所學知識為社會服務。
二、課程形式與內容
學院繼續組織以“涉農調查”為主題的社會調查活動,參加的學生必須完成5份以上的調查問卷和1份調查報告
學生也可以自主選題進行其他社會調查、社會考察、生產勞動、勤工檢學等社會實踐活動,完成1份社會實踐報告或實踐日志。調查報告、實踐報告,實踐日志須在3000字以上。
三、參加對象
XX級學生必須參加一項社會實踐活動,其他學生自愿參加。
學生可個人單獨進行社會實踐,也可組隊進行實踐。組隊規模一般控制在3人以下。
時間安排
社會實踐時間為XX年7-8月
遞交社會實踐材料的截止時間為XX年9月15日
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主題方案二
(一)活動目的:
為了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改善農村環境,促進農村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開展時間:
20xx年7月1日-20xx年7月2日
(三)活動地點:
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
(四)參加人員:
見附件
(五)活動內容:
1、開展新農村新村貌宣傳
2、開展綠色環保生態農業宣傳
3、送科技下鄉,開展家電維修
(六)成果展望:
希望通過此次生態環保活動,使農村的環境得到改善,促進農村人居生態環境,加快建設好湖州吳興區織里鎮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青春奉獻社會激情燃燒織里
下鄉目的:
為了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學到的知識回報給社會,為社會做一份力,引導學生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科技服務社會,真正做到“青春服務社會,激情燃燒織里!”。
開展時間:7月上旬
地點:織里
活動內容:
“生態環保”調研活動是我院此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的之一,我們的青年志愿者深入農村,計劃與村委會部分成員及部分村民代表開展“綠色農業建設”座談交流會,深入了解“綠色農業建設”的相關政策及實際執行情況,走訪農戶,與村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綠色農業建設中農村的巨大變化。深入調查,發現“綠色農業建設”中的問題,細致分析,提出我們的解決方法。在實踐活動結束后,我們將深入調查分析,圍繞 “綠色農業建設”、“‘三農’問題”、“可持續性發展”等主題寫調查報告和論文。理論聯系實際,將充分發揮我們理工分院學生的知識優勢,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熱情。
預期效果:
暑期三下鄉實踐不但可以培養同學們的理論用于實際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而且還磨練了他們堅強的意志,也實現了社會實踐過程中“服務社會、鍛煉成才”的目標。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社會實踐也是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最好陣營,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最好窗口。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也磨練了青年大學生的意志,也培養了大學生理論運用與實際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精神,實現了社會實踐過程中“服務社會、鍛煉成才”的目標,真正做到“雙贏”。
【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主題方案】相關文章: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01-13
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方案12-31
大學生主題黨日活動方案01-12
寒假大學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總結02-09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方案07-17
大學生世界水日主題活動方案02-22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12-30
大學生2017年寒假社會實踐方案02-11
2016優秀的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方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