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醉金迷成語典故
出處 宋·陶觳《清異錄》
有一小室,窗牖煥明,器皆金紙,光瑩四射,金采奪目。所親見之,歸語人曰:“此室暫居,令人金迷紙醉。”
釋義
“醉”,醉人;“迷”,被迷住。原意是被光芒四射的金紙所迷住。后用來形容奢侈豪華、腐朽享樂的生活。
故事
唐昭宗時,有個專治毒瘡的醫生名叫孟斧,名聞全國。由于他醫術高明,用的藥又是偏方、秘方,與其他醫生治療毒瘡的藥全然不同,治療率又是百分之百,因此,宮中如有人生了毒瘡,唐昭宗經常召他進宮醫治。過了幾年,中原發生戰亂,孟斧便舉家遷往四川居住。由于他在長安時經常進宮,對宮中的裝飾非常熟悉,而他又非常有錢,因此在購置新屋后,將其中的一間小房間按照宮中的樣子布置起來。這房間小巧玲瓏,窗戶明亮,室內的柜櫥、桌子、椅子、茶幾等家具,全部貼上一層薄薄的'金箔。燦爛的陽光透進窗口,照射在這些用金箔包著的器具上,只見滿屋金光閃耀,光彩奪目,令人眼花繚亂。每次有親戚或朋友來,孟斧都要請他們參觀這個房間,讓他們大開眼界,贊嘆不已。這些親友離開孟斧家后,回去都會對別人說:“在孟斧的那個貼金箔的小房間里呆一會兒,便能使人紙醉金迷!"
【紙醉金迷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長袖善舞的成語解釋及典故03-04
求職始末經典故事03-05
創業新語經典故事03-05
關于求職的經典故事04-27
關于典故的歇后語03-26
如何走向求職成功經典故事03-06
孫悟空求職的經典故事03-06
關于歷史典故的歇后語01-18
成語解釋04-27
長沙驚現“求職哥”經典故事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