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近道理的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不近道理
【標準發音】:bù jìn dào lǐ
【繁體寫法】:不近道理
【不近道理是什么意思】:不近人情,不講道理。
【不近道理成語接龍】:進可替不 → 不近道理 → 理不忘亂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指為人等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
【bù jìn dào lǐ】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古今小說 史弘肇龍虎君臣會》:“王保正,您好不近道理!偌大一只狗子,怎地只把三百錢出來?須虧我。”
【對應近義詞】:不近人情
【對應反義詞】:合情合理
【不近道理的.造句示例】:
1、堅持離家近有道理,不推超出安全范圍,直到你覺得如果你回來了更加穩定的地面上。
【關于不近道理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關于秋的成語及解釋03-04
關于一的成語及解釋06-01
關于敵的成語及解釋03-04
關于山的成語及解釋03-04
關于秋天的成語及解釋05-27
關于龍的成語及解釋04-06
關于學習的成語加解釋04-03
關于蛇的成語與解釋04-03
關于星的成語及解釋04-02
關于團結的成語及解釋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