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環保調查報告3篇
在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環保調查報告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環保調查報告 篇1
摘要:自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限塑令”后,立即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今已有兩年半的時間,付費使用塑料袋已成為普遍現象。但塑料袋的使用只減少了一半,取而代之的環保袋的普及程度也不盡如人意。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礙了環保袋的普及?環保袋的普及對減少白色污染是否有幫助?人們對環保袋的普及又有何見解?這一系列問題有待調查。因此,我們小組就這些問題展開了調查,主要是對超市中環保袋和塑料袋的使用現狀進行研究,從而發現一些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以供相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限塑令”;白色污染;環保袋;塑料袋;現狀;問題;建議。
一、 引言
塑料袋的發明問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因為給人類的生活起居帶來了極大方便而被人類廣泛使用。然而,當我們認識到塑料的弊端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時,我們便把它視為“白色污染”。于是國務院頒布了“限塑令”,“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商場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由此便產生了環保購物袋,此類購物袋大多為無紡布袋;價格在2元到10元不等;可以重復使用。如今,兩年半的時間已經過去,環保購物袋是否被人們認可?達到了什么樣的普及程度?我們便針對超市環保袋和塑料袋的使用情況做了一個社會調查。在前期的調查中,我們通過觀察發現:在各大超市,仍然有不少消費者沒有自帶環保袋的意識,依然在購買塑料袋。我們組在觀察時發現大約有70%的人使用環保袋,30%的人仍然使用塑料袋。面對此情此景,其背后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反思。“限塑”并非“賣塑”,其目的'不是為了盈利。無論是有償使用塑料袋還是出售環保袋,唯一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抑制白色污染。所以,如何盡快的使環保袋能夠完全替代塑料袋來達到減少白色污染的目的,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社會課題。
二、 背景說明
(一) 調查目的
1、 了解“限塑令”目前在社會上的認知程度;
2、 通過觀察和問卷調查了解環保袋和塑料袋的使用情況;
3、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人們對通過“限塑”來減少白色污染的效果的看法;
4、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是哪些因素阻礙了環保袋的普及;
5、 調查了解一些目前更能有效促進環保袋普及的措施及建議。
(二) 調查方案
1、 樣本選取
在通州區隨機抽取4個大型超市:
配給每個抽樣區域相應的調查人員和調查問卷,每個區域由1-2名調查人員負責25份問卷的調查,和30分鐘的觀察的任務。
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展開我們此次的觀察和問卷調查。
2、 調查進度計劃
20xx年12月19-22日:制定調查方案(詳細調查方案見附錄1)
設計、修改、打印調查問卷(問卷見附錄2)
20xx年12月23-24日:分小組到各大超市進行實地調查并將數據錄入電腦 20xx年12月25日-20xx年1月5日:分析數據,撰寫報告
20xx年1月6日:提交調查報告
三、 調查結果
根據問卷調查數據整理,得出以下結果:
1、 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為100%。其中男性38人,占總人數38%;女性62人,占總人數62%。
2、 在這100個樣本中,年齡在25歲以下的有19人,在25-50歲之間的有38人,在50歲以上的有43人。
3、 在這100個樣本中,有32%的人在購物時使用塑料袋,68%的人使用環保袋。在觀察的樣本中,有33%的人在購物時使用塑料袋,70%的人使用環保袋。可見“限塑令”實施兩年多以來,通過對環保袋的推廣,使用環保袋的人確實比使用塑料袋的人多了不少。這對“減塑”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4、 對于68%的顧客來說,他們使用環保袋的原因有:
★“生活習慣”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為19次,占總體的10.7%;
★“價格合理”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為19次,占總體的10.7%;
★“方便”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為38次,占總體的21.5%;
★“美觀”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為17次,占總體的9.6%;
★“環保”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為42次,占總體的23.7%;
★“耐用”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為41次,占總體的23.2%;
★“其他”因素出現的頻率僅有1次,占總體的0.6%;
表4 對選擇環保袋的原因的分析
資料來源:根據調查數據整理
由表4可見,環保、耐用、方便是人們選擇使用環保袋的主要原因。人們也意識到了環保袋的環保作用。
5、 對于32%的顧客來說,他們使用塑料袋的原因有:
☆“生活習慣”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為11次,占總體的26.2%;
☆“價格合理”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為2次,占總體的4.8%;
☆“方便”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為29次,占總體的69%;
☆“其他”這一因素沒有出現;
表5 對選擇塑料袋的原因的分析
資料來源:根據調查數據整理
由表5可見,人們選擇使用塑料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方便。并非價格問題。
環保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背景
隨著全球經濟的高度發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人們對資源的浪費以及對環境的污染使得我們生存的空間在不斷惡化,環境保護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支持。 在我國,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政府機構,環保已經成為不得不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之棟梁、作為當代青年當中的佼佼者,他們環保意識的強弱也是人們關注并逐漸給予重視的社會問題!
本文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學生環保意識進行了調查,希望其結果和結論能夠影響大學生的日常行為,提高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 調查方法
本課題調查采取的研究方法為:問卷法。 問卷投放數量總計60份,有效回收56份。 問卷調查對象:大學生群體。
三、 調查結果
第一,關于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結果:
其中有67%的學生環保意識一般,環保意識很強的'只有23%, 還有15%左右的學生幾乎沒有環保意識。 第二,關于對大學生日常環保行為的調查結果:
其中,經常會做這些環保行為的只有 17%,偶爾會做的占53%,幾乎沒有和從來沒有的合占30%。
第三,關于大學生是否會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的調查結果:
其中,“會,不僅自己做到,還會帶動周圍的人都愛護環境”的占48%,自己本身會切實做到的占34%,如果環保政策不會損害自身利益會參與的占10%,有強制措施時會,不然看自己心情的占8%。由此可得,雖然同學們響應國家環保政策的占了絕大部分,但是,同學們的心態是不同的。
第四,關于大學生環保目的的調查結果:
其中,環保目的不明確的僅占7%,為了生活環境更加干凈整潔的占57%,為了與自然和諧相處和子孫后代著想的占33%,其他原因的為2%。
環保調查報告 篇3
近年來,我國城市環境日益改善,農村污染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各種污染不僅威脅到了農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過水、大氣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終影響到城市人口。現將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做如下報告:
一、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各類污染。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的開發程度深,化肥、農藥的施用成為提高土地產出的重要途徑,加之化肥、農藥使用量大的蔬菜生產發展迅猛,使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使用化肥、農藥數量最大的國家。這兩類污染在很多地區還直接破壞農業相關生態系統,對魚類、兩棲類、水禽、獸類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脅。
二、由于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滯后產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生活污染物因為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以及具體管制的不健全,一般直接排入周邊環境中,造成嚴重的“臟亂差”現象:每年產生的約為1.5億噸的.農村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產生的超過3000萬噸的農村生活污水幾乎全部直排,使農村聚居點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然而,在我國農村現代化進程發展較快的地區,這種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和環境管理落后于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水平的現象并沒有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其對人群健康的威脅卻在與日俱增。
三、鄉鎮企業布局不當、治理不夠產生的工業污染。
受農村自然經濟的深刻影響,農村工業化實際上是一種以低技術含量的粗放經營為特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工業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不僅造成環境污染,加大了治理的困難,還導致污染危害直接影響到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目前,我國鄉鎮企業廢水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而且鄉鎮企業布局不合理,污染物處理率也顯著低于工業污染物平均處理率。
由于我國農村污染治理體系尚未建立,環境污染不僅將迅速“小污”變“大污”,而且已經“小污”成“大害”,給作為弱勢產業的農業和弱勢群體的農民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為此,我們應當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強環境立法,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管理機構,明確環境保護職責權限,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系。我國目前的諸多環境法規,如《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對農村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體困難考慮不夠。
2、 政府要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城鄉分治使城市和農村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現象。主要指城鄉地區在獲取資源、利益與承擔環保責任上嚴重不協調。長期以來,國家把污染防治投資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城市環境污染向農村擴散,而農村從財政渠道卻幾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能力建設資金,也難以申請到用于專項治理的排污費。
3、強化扶持力度,建立農村污染治理的市場化機制。政府應對農村和規模以上的企業污染治理,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如排污費返還使用,規模以上企業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可以申請用財政資金對貸款貼息等。
4、探索科學的治理模式,提高農村污染治理效率。農村的生活污染、鄉鎮企業污染以及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污染,不同于城市、工業企業的污染,不能簡單的套用其污染治理模式,要在其治理模式上加以改革創新,以適應農村環境污染的治理,進而提高污染治理的成功率。
【環保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環保調查報告06-22
環保的調查報告12-13
環保調查報告06-09
校園環保調查報告06-30
關于環保調查報告(精選)07-06
關于環保的調查報告06-29
環保宣傳調查報告11-25
有關環保的調查報告03-08
環保調查報告【熱門】03-26
【推薦】環保調查報告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