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調查報告的作文

時間:2021-02-25 10:00:53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精華】調查報告的作文匯編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調查報告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調查報告的作文匯編10篇

調查報告的作文 篇1

  二十世紀后,我國經濟,文化飛速發展,在人們已經具備了豐 衣足食的條件下,娛樂也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還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不能不提 的就是“明星”了。校園中,正火爆的刮著“追星”的龍卷風,這風威力極其猛烈, 許多中學生都身陷于此。為了真切了解同學們的追星情況,所以進行調查。

  調查內容:

  首先,我們給同學們喜歡的偶像分一下。經過調查,我們總結出喜歡影星的占20%,喜歡歌手的占65%,喜歡科學家的占5%,喜歡體育明星的占9%,其他的占1%。從這個調查結果來看,明星偶像占了總數的85%。說明同學們大部分都喜歡明星偶像,而對其他的不太感興趣。

  “追星的利與弊是家長同學討論的問題,認為利大于弊的學生有80%,,而在家長中卻占了30%。75%的學生態度是這樣:偶像就是天空中的一顆閃亮的星,它指引著一個人向著心中的理想一步步邁進。有了心目中的“偶像”才會去努力,反而成了學習上的動力,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又經調查,追星的占95%,迷戀追星的占5%,受追星影響學習的占15%,不受追星影響學習的占60%,起促進作用的占25%。

  其實,追星的利于弊并不重要,主要在于學生,也就是“追星族”的自我把握,自我控制怎么樣。追星要有個‘度’,要把握好“追星”的船舵,不要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調查報告的作文 篇2

  一、

  教學

  目的

  1、欣賞好的調查報告,更加明確調查報告的幾部分,并找出別人文 章中值得學習的地方,改進自己的文章。

  2、評價同學作文的時候,注意也要做到整體把握,不能只看一些字、 詞、句子。

  二、教學重點 在評改中更加明確地記住調查報告的基本格式。

  三、學習難點 如何看到別人作品中的長處,從而彌補自己的短處。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老師總評 導言

  上星期我們寫了一篇調查報告, 應該說總體的情況還是不錯的, 先說說優點,同學們的立意形式多樣,有調查校園環境的,也有調查學校周邊環境的,有調查本班近視情況的,也有調查班級的桌椅損壞 呀,窗簾損壞呀的情況,還有的同學調查學校草坪的小草的情況的, 學生零花錢使用情況的,總之,大多數同學都是調查的和學校有關的 一些情況,但是著眼點又不一樣,非常好,說明大家平時的時候就很 留意你所調查的情況,所以才能有不一樣的立意。當然也有個別同學 著眼比較大的,比如曹文昱調查的是北京霧霾的情況,能抓住社會熱 點問題進行調查,這一點老師很佩服,而且寫得也不錯,為了讓更多的同學的作文能成為范文, 老師這次選的是楊子揚和席慧楠同學的文 章。

  這次作文的缺點, 老師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有的同學雖然也是按課文 的五部分來寫的, 可是里面內容混淆的厲害, 分析和結論分不清, 甚 至調查的結論也分不清,再一個就是有些同學的調查,分析都寫得太 簡略,沒有多少具體的內容,交待不夠明確,還有的同學在最后建議 的部分,給也的建議不夠合理。

  (二)榜上有名 1、在這次作文習作中,有一批學生的作文是完成比較好的。老師選 擇了其中的兩篇,和大家一起來共賞。

  2、讀優秀范文,并說說你覺得哪些地方你值得學習。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 復習作文要求,請同學回憶作文要求,并強調評價重點。

  (二)請你修改 1、小練筆。

  評改作文 分組進行,以優帶差。

  2、比一比,哪一組修改的更好?注意不能對文章的改動太多。選幾 個小組讀他們改過的作文,評一評。

  (四)學生互評依標準學生互評并寫上評語。

  教師依次指導,尤其對于調查報告的格 式方面,要注意是否完整。

  (五)教師總結

  總之呢,我們這次作文還是比較成功的,比起大家初寫的調查報告來 說有很大進步,老師相信,很多同學再上完十一課后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感受,再加上自己的認真的修改,作文才能有更有的面貌!老師希 望大家以后發揚這種修改的精神, 讓自己的寫作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 階。

調查報告的作文 篇3

  成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發現金沙遺址,將成都建城歷史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

  遠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漸從川西北高原沿岷江河谷遷徙到成都平原,他們在這塊肥沃土地上辛勤墾殖,創造了燦爛“蜀文化”。距今三四千年前,即相當于夏代紀年早期階段,在成都平原已形成了高度發達三星堆文明,它是古蜀文化發展一個巔峰,也是中華民族文化一個重要源頭。西周時期,一些游牧部落開始從成都平原周邊高阜丘陵逐漸向平原水洼地區遷移。周末,蜀王開明九世從郫縣遷徙成都,“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來。成都羊子山土臺、十二橋“干欄”式房屋遺址、商業街船棺遺址與金沙遺址,證明古蜀人活動中心就在成都。

  作為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就有216處之多,其中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蜀王陵、永陵、金沙古蜀文化遺址等更是中外聞名,歡迎大家到成都旅游觀光。

調查報告的作文 篇4

  在我路旁玩的時候,一看山坡有著紅色的一道光,我趕緊往山坡跑去原來是火焰。

  一片片田地都發黑了,還有熊熊烈火燒著一塊塊田地。冒的煙把空氣全都污染了,大火覆蓋著田野,再望遠處看,工人們要在這邊和那邊的大坑上造一座橋,要把樹木全砍光,我看著一顆顆挺拔的樹木全都倒下了。會有的樹木被挖土機連根帶樹一下挖出來了,從頭看到尾砍了那么多大樹啊,森林也就是這樣消失的。我的心里想:如果人們再放火燒田地,再把樹木砍掉,那如果樹全被砍光,地全被燒毀冒出的黑煙籠罩天空。沒有樹木的吸收,我們的生活改怎么度過呢?

  所以我們趕緊趁現在的時間去植樹吧、趕緊趁現在的時間去滅火吧。趁現在黑煙還沒籠罩天空,我們趕緊行動吧!

調查報告的作文 篇5

  在中國有許多地名,每一個地名有它由來,只要我們多多地了解歷史,就能找到隱藏無限樂趣。

  地名由來,可以分成許多種:有以當地特產為地名,如盛產桂樹桂林、盛產大棗棗莊、出產鉛鉛山;有以實際地理位置命名,如在貴山南面貴陽、在黃河以南河南、遠在北邊北京;有以人名命名,如張自忠路、趙一曼路、中山路。最有意思是以歷史故事命名地名,從地名中可以了解有趣故事。

  比如新鄉以西獲嘉縣,就是以歷史故事命名。在我國漢朝時候,南岳國國相呂嘉叛亂了,國相相當于現在總理。他殺死了當時南岳王與王后還有許多漢朝大臣。漢武帝知道了,非常生氣,派了5支大軍分頭去捉拿呂嘉。呂嘉被迫四處逃竄。

  第二年,漢武帝東巡,途中有一支大軍回來稟報,已經捉拿到呂嘉,并且把呂嘉人頭送到了漢武帝面前,漢武帝非常高興,于是下令,把得到呂嘉人頭地方命名為“獲嘉”。

  一個地名一段歷史,了解了歷史知道了地名,知道了地名了解了歷史。同學們不要以為地名只是簡單地名,只需查查資料,動動大腦,就會知道我國文化博大精深。

調查報告的作文 篇6

  最近,學校里近視的人越來越多了,特別是高年級的同學。校園里,進進出出的同學有不少人戴起了小眼鏡。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臉上一副十分稚氣的樣子,可鼻梁上卻已經掛起了沉甸甸的眼鏡。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戴眼鏡的同學可真不少!我們很想知道為什么,就在這下了一番功夫。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針對近視做了關于少先隊員近視率與用眼習慣的調查。

  在查找資料時,我看到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是世界第2位,發病率為50%。其中,小學生近視率為22。78%,初中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大學生高達80%以上。我國中小學生患近視的人數占整個學生比例的60%,患者人數超過6000萬。居世界首位。看了這一則網訊,我心中不禁一顫,產生了疑云:“為什么小學生也有那么多人近視呢?為什么大學生近視人數那么多呢?從小學生到大學生人數逐漸上升,近視和年齡有關嗎?”一切疑問,都在我心中產生。我又查找到了其他資料,猜測造成近視的原因是用眼習慣不良與學習任務加重。

  在蔣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又拿到了學校20xx年9月份的學生視力表,經過統計,我得到如下近視(視力不到5。0)數據:一年級92人中有12人近視;二年級82人中有8人近視;三年級92人中有7人近視;四年級94人中有5人近視;五年級130人中有15人近視;六年級133人有42人近視。我發現近視人數從一年級到四年級逐漸減少,但五、六年級卻又增加了,特別是六年級近視人數大約占了六年級總人數的30%。“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針對近視做了進一步的調查。

  不體會生活,就不知道生活的甜。同樣,不問同學,怎么能知道近視的原因呢?我們采取了詢問法。我來到六年級班中詢問了同學。其中A同學說,他在家里經常上網玩游戲,時常玩到半夜才睡覺,放假時還玩個通宵;B同學說,她看書寫字喜歡趴在桌子上,有時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離電視機很近;C同學說,他做眼保健操時經常與同學說笑吵鬧,眼睛痛時還經常用臟手擦;D同學是又矮又胖的,他說他喜歡吃巧克力、糖等甜食,不喜歡吃西紅柿、桔子等含維生素的食物。許許多多的`同學都說出了日常不良的用眼習慣。通過詢問,我知道了同學有許多不良用眼習慣,發現同學們近視的主要原因是

  1、閱讀時間太長,注意力集中,視力工作時間長。

  2、缺乏應有的體育鍛煉和室外活動。

  3、看書、寫字姿勢不端正。

  4、家長不重視孩子的視力健康。

  5、臥床、躺在車廂里看書。

  6、在太強、太暗的燈光下看書、寫字。

  7、近距離、長時間看電視、上網。

  8、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9、營養結構不合理。

  10、學習負擔重,心里壓力大。

  11、經常用臟手擦、揉眼睛。

  12、發現遠視力不好,不及時檢查、治療。

  在網上

  還要注意日常飲食習慣哦!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用科學的方法保護眼睛,愛護我們心靈的窗戶!

調查報告的作文 篇7

  生活低碳是指提倡讓環境綠化,減少碳的排放量而提出的,因為二氧化碳而導致環境變暖,提出發展新能源代替過去的舊能源,比如用電代替石油,減少廢物燃燒。

  調查時間:20xx年xx月xx日

  調查地點:青塘小區

  調查內容:人們是怎樣進行低碳生活的呢?

  調查目的: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調查過程:查看新聞

  1 車,尤其是私家車,排出的尾氣有二氧化碳,引起溫室效應,所以現在都提倡買低排量車。

  2 用煤作為能源,燃燒后排除的還是二氧化碳,所以都提倡使用綠色新型能源

  3 單面印刷紙張 一次性筷子砍伐過量的樹。所以都提倡使用再生紙、環保筷子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是一直都在排放著二氧化碳,比如我們坐汽車要耗費燃油,燃油燃燒就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氣中就增加了

  碳排放。我們每天要看電視用電腦,這些家電都耗費電能,電能的生產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過節約能源,節制我們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調,少用暖氣,少開車,少坐飛機等等,都是屬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違背低碳生活,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污染環境,氣候反常。

  低碳生活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為我們能生活在一個低碳的環境而努力!

調查報告的作文 篇8

  南陽歷史文化十分悠久、人杰地靈:如輔佐劉備諸葛亮;發明地動儀張衡;醫圣張仲景……都是南陽人。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現在,人們用科技、智慧創造了一個嶄新南陽。

  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二百七十二年時,“南陽”這個名字才誕生。雖然朝代變更,但“南陽”這個名字使用了兩千兩百年卻仍沒改變。

  南陽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陜西相鄰,南面是伏牛山,北面是漢水。又是三省主要通道。提供給人們一個良好生活環境。

  現如今,南陽已經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原主要旅游勝地,它是一塊有待開發寶地,是一方充滿激情熱土。

調查報告的作文 篇9

  以前的龍山河非常清澈,可是現在卻污水滿河而且河里都是垃圾。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和付某去河邊進行了調查報告。

  調查

  我們到了河邊,進行了近距離的觀察。我們發現有兩個污水排放管道,而且有一些像魚蟲的不明生物。我們又觀察了周圍的環境,植物生長得很茂密,可水中的死魚非常多,垃圾也不少。

  分析

  1.這條河常年清澈見底,魚死的也很少,又沒有那么臭,而且垃圾也不多。因此按一般情況,應該不會那么臭,而且死那么多。而實際上卻糟得很!

  2.我從調查中發現,小河的一段在公路下面,公路上有很多車輛來往。小河附近有許多做買賣的,這條河離著這他們非常近。

  結論

  小河非正常受到污染的原因有:

  1.有的人隨便往河里扔垃圾、吐痰、抖煙抹。小河里的水被弄臟,所以就被污染了。

  2.有些工廠因用過的污水沒地方排放,就引了一條管道,通到河里。因廢水排放,小河就被污染了。

  3.由于河里有污水,有的魚是直接喝了污水被毒死,還有的是吃了被污染的紅色不明生物致死。死魚身上發出的臭氣污染了河水。

  4.有的小孩在河邊玩的時候,想尿尿了,就隨地大小便,尿到河里。河水因尿液變得非常臭。

  種種跡象表明,小河被污染,大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并且與污水排放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人們吃了被毒死的魚,后果可想而知。

調查報告的作文 篇10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網絡時代已經來臨。“網絡文化”已經成為大學校園中的一種新的文化現象。一些專家學者不無夸張地說,“網絡文化”是繼語言文字的產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發明之后,人類文化發展的第四個里程碑。。網絡信息資源的豐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學們的關注和喜愛。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網絡也成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謠言、歪理邪說、乃至傳播色情信息的工具。

  一、調查背景

  如今是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網絡的時代。網絡已經進入各個領域,無論在經濟、政治、日常生活或者軍事方面,都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網絡已成為這個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網絡文化這一新興文化正在我國迅速普及,由于其無論在內容還是在形式上,都迥異于以往所有的文化,這就必然會對傳統文化造成很大的沖擊。現在,網絡文化已經為大學校園中的一種新的文化現象,那么,網絡文化究竟對大學生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二、 調查方法和過程

  本次調研我們學習小組采用的是隨機問卷調查為主,訪談和文獻研究為輔的方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大學生上網的動機和意向;二網絡給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哪些沖擊和變化;三是大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和看法。為了了解這一問題,我們三人組在針對我院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名為“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的隨機問卷調查。問卷采取不記名的方式進行發放填寫,以確保問卷的有效性。本次調查總體是我校全曰制普通本專科在校生9982名大學生。分別對大一到大四的學生進行整群隨機抽樣調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調查25份問卷,其中男的發放52份,女的發放4份。共發放100份,實收98份。回收率98%.此次問卷的目的,是了解網絡給大學生帶來哪些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以引起學校和大學生本人的重視。因而,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認識網絡和利用網絡。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網絡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三、 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有多少大學生在上網?

  調查結果顯示,93%的學生上過網,其中有48.3%的學生經常上網,有26.8%的學生曾經上過網,9.3%的學生很想上網,但限于條件而無法實現。此外,還有15.6%的學生對上網持無所謂的態度。

  當問到什么時候開始上網時,答1997年及以前上網的14%,答1998年上網的 29%,答1999年上網的 51%,答20xx年以后 上網的 6% 。在回答“你平均多久上一次網”的問題時,每天的 29%, 隔天的 17%,不定期但間隔不長 20%,一個星期的19%, 半個多月10% ,一個月以上5% 。60%的學生每周上網時間在8至20小時之間,12.5%的學生每周上網在30小時以上,有極少數學生每周在100小時以上。其中,一周上網時間最長的達138小時。在回答“曾經一次上網最長時間為幾小時”這個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回答在2-5小時,一次上網超過5小時的學生只有19.1%,有3%的學生最長一次上網在20小時以上。其中一名學生曾經一次連續上網72小時,吃的盒飯和飲料都是網吧老板免費提供的。

  【2】、大學生喜歡在哪里上網?

  在回答“最喜歡在哪里上網”這個問題時,有54.8%大學生最喜歡在校園周圍的網吧上網,“網吧的網速快,服務周到,上起網來就是過癮。”一個姓李的

  大學生是說。有24.1%的學生喜歡在寢室上網,而喜歡在家里和學校實驗室(中心機房)上網的分別占17.6%和3.4%,當記者問及“在哪里上網次數最多”時,有66.4%的學生回答在網吧,有19.5%的學生回答在寢室,而回答在家里和實驗室的分別占10.8%和3.2%。調查發現,有49.3%的學生寢室配備了電腦,有的一個寢室6個人就配有6臺電腦。

  【3】、大學生上網主要干些什么?

  由眾多青年組成的大學生求知群體,他們思維活動,創新能力強,他們追蹤現代科技發展,善于應用現代科學知識溶入自己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中,這在大學生上網的動機和上網點擊的內容上有比較明顯的表現。

  在回答上網主要是為什么時(可多選),收發郵件 156人 78% ,搜索所需資料 68.5% ,看新聞及評論 65% ,發送賀卡58% ,用oicq、icq、mirc聊天識友57% ,下載軟件44.5% ,閱讀文章42.5% ,進聊天室 38.5% ,在線看電影 35.5% ,管理或關注有興趣的論壇(BBS)、貼帖子 35% ,下載音樂34% ,在線玩游戲、純為看新鮮而瀏覽五花八門的網頁 21% ,更新個人主頁 15.5% ,看招聘信息 12.5%,炒股 8% ,投稿7% ,訂購喜愛物品 5% ,在某些社區或網絡城市“存活” 2.5% ,遠程教育、入網校進行電腦知識培訓(如天極網網校)1.5%,收聽廣播1.5% ,嘗試拍賣或交換物件 0.5%。

  被調查的對象中有62.7%的學生擁有自己固定的E-mial信箱,15.2%的學生設計過個人網站。在調查大學生上網經常瀏覽的網站時(可多選),娛樂網站 46% ,音樂網站 44% ,賀卡網站 43.5% ,文學網站 39% ,電影網站33.5%,生活服務網站28% ,先鋒另類網站 25.5% ,游戲網站25.5% ,軟件網站 22% ,漫畫網站 21% ,圖片桌面壁紙網站 16.5% ,教育網站 16.5% ,各種個人主頁 12% ,軍事網站 10% ,其他網站6.3%。

  【4】、網絡對大學生影響有多大

  調查中,認為網絡只是消遣娛樂的工具之一占 42.5%,密不可分 的33%,可有可無18.5% ,說到底我也不知道是些什么的占6% 。認為上網對專業學習有幫助的占37.8%,認為很有幫助占12.6%,認為有一定幫助的占25.2%,只有24.4%的學生認為上網對專業學習和自身發展不利。具體到上網中哪些方面對自己有幫助時(可多選),60.3%的學生認為上網后增加了獲取信息的渠道,有51.6%的學生認為豐富了信息交流方式,有31.6%的學生認為更有利于自己更全面看待問題,有29.5%的學生認為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18.6%的學生認為有利于更深入思考各種問題。讓學生估計網上獲取的信息量占自身已有信息的幾成時,52.9%的學生認為占20%左右,28.4%的學生認為占20%-40%,認為占40%-50%的有12.7%,認為占50%以上只有5.7%。

  (一)正面影響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成為了大學生共享與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都產生了極大的積極影響。

  1、網絡為大學生開鑿了一個廣闊的信息渠道。

  計算機網絡的逐步普及,使得大學生能夠從各種網絡上獲得千變萬化的時代信息和人文科技知識,汲取各種知識營養,來發展和壯大自我。如在調查問卷中,學生對“你覺得網絡使你的生活”的回答: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占52%;有更多的事可做,更充實占27%;浪費不少時間占7%。這一結果表明了網絡對大學生的文化素質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2、網絡為大學生的學習打開了方便之門

  如今網絡上資源共享越來越多,信息的傳播,文化的交流只在瞬息之間。網絡的開放性和方便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大學生的求知途徑,有助于大學生開闊視野、促進學業;網絡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種自由、輕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大學生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網絡是一個廣闊空間,存在著許多新鮮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開發大學生的潛力。方便大學生查閱資料,解決學習上的難題。在“你認為網上有你所需要的學習資料嗎”的問卷中,回答:有很多的占75%;有一些的占25%;沒有人認為沒有。又,在“當你學習上遇到困難,尋求幫助的途徑”的問卷中:找同學商量占33%;上網求助占63%;自己獨立解決占4%。這一結果表明網絡對大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

  3、網絡促進大學生的友情互動,共同提高

  網絡最突出的優點是它的交互性,它既是信息的載體,又是媒體中介,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迅捷通道。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對封閉的,對自己的行為舉止總多多少少有些顧忌。而網絡正好提供了花樣繁多的論壇、聊天室、虛擬社區、情感驛站等虛擬空間使廣大學子網民可以直抒胸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并充分表達和表現自我,結交各種朋友,相互介紹經驗,共同進步。大學生在網上既可以推心置腹,抒發情感、交流思想和心得,又可以大發牢騷,派遣抑郁,達到緩解學習和精神壓力的雙重功效。

  4、網絡為大學生指導就業,描繪事業藍圖

  如今就業問題日趨嚴峻,就業越來越困難。如何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是大學生極其關心的熱點問題。這時候,網絡就充當了大學生選擇就業的尚方寶劍。網絡不僅信息量大,功能完備,而且保證所有新的就業信息在一小時內完成真實性、合法性驗證并上傳。它突破了時空限制,可以隨時點擊瀏覽、比較總結,同時網絡招聘范圍廣信息量大,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從網上瀏覽企事業單位的背景和詳細資料及發展演變情況,比現場招聘了解到企事業單位的信息要全面辯證。在“你上網的內容有哪些?(多選)”的問卷中,回答:“聊天交友”96%;“搜索所需資料”88%;“看新聞及評論”60%;“在線看電影”72%;“在線玩游戲”36%;看招聘信息12%。

  (二)負面影響

  凡事有利必有弊,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對大學生既有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網絡的開放、自由和社會化,使得網絡環境往往較為復雜并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護,這就造成了大學生在網絡的使用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問題,(如沉迷網絡、網絡游戲上癮,生活過分網絡化等等)。

  1、網絡可能使大學生的現實情感萎縮和溝通能力退化

  在現實生活中,人際關系相當復雜,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總是小心翼翼的,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猜忌使得大學生們在很多時候都不敢流露真情實感,而網絡這個虛擬社會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泛、安全且隱匿的交流平臺,符合大學生們既想坦露情感又懼怕情感受傷的心理。于是大學生強烈的交往欲望促使其迷戀于網絡虛擬社會的溝通方式。

  學習人際交往和處理人際關系需要時間的投入。但是大學生對于網絡虛擬社會的溝通方式的迷戀,使得大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減弱了與他人交往的愿望。人際交往的減少很容易加劇自我封閉心理,造成人際關系淡化,導致大學生只滿足精神需求而脫離現實的現象出現。網絡使得大學生的情感得到認同與滿足,使得大學生對網絡有了強烈歸屬感和依賴感.相比之下,對現實產生了厭倦與冷漠,在這種消極的不為世情所動的抵觸心理下,一些學生在真實的交往中感到緊張,不適應,產生對現實人際交往的逃避和恐懼,造成人際關系障礙。

  2、網絡可能使大學生思維狹隘化、被動化

  現實世界是包羅萬象的,這是它明顯不同于虛擬網絡的一面。大學生網絡生活的局限性便在于太過感情化、膚淺化和片面化,現實理性思維的話題往往涉及太少。

  大學生對這社會的認識,往往是僅僅在接收他人給出的信息和觀點,而并沒有充分地消化和體會,也沒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造成人云亦云的現象,缺乏用理性的視覺來審視問題和現象的鍛煉,這必將導致大學生個體思維的片面化和被動化。

  3、大學生溺網

  大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一些大學生平時下午和晚上經常上網聊天或玩游戲,真正在網上學習的寥寥無幾。網絡以其高度的開放性和兼容性,在帶來知識和便捷的同時,也充斥了不少思想頹廢甚至反動的內容和論調,而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定型的重要轉折階段,對事物的辯別力和判斷力往往不足,且大學生對新新事物都會有強烈的好奇心,使得他們自身意識形態受網絡異樣不健康信息的侵蝕,進而無法把持自己,造成惡性循環。在問卷“你平均每天上網的時間是多長”中,回答:1小時以下占25%;1-2小時占37.5%;2-5小時占29.2%;5小時以上占8.3%。結果表明長時間上網的人雖占少數,但也說明了大學生溺網的現象的存在。

  4、網絡可能使大學生的法紀觀念淡化

  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對于個人的信息有很大的隱蔽性。這樣的隱蔽性使大學生不需要真實的姓名、身份,可以隱瞞性別、年齡、身份,在虛擬的空間里與人交往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故此不少大學生在網上謊話連篇,并以說謊為樂事。大學生在網上經常這樣缺乏責任感、不誠實,極不利于大學生道德意識的形成和道德行為的培養,勢必降低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淡化法紀觀念。部分大學生在不受任何監督的情況下,棄倫理道德于不顧,自由發布一些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甚至有些大學生為了表現自我能力的卓爾不凡,不惜作出破壞他人數據信息系統的違法行為,造成大學生“互聯網犯罪”的事件。

【【精華】調查報告的作文匯編10篇】相關文章:

【精華】調查報告的作文匯編6篇02-26

【精華】調查報告作文匯編7篇02-25

【精華】調查報告作文匯編5篇02-24

【精華】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匯編6篇02-12

【精華】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匯編五篇02-12

【精華】環境調查報告作文匯編9篇03-01

【精華】環境調查報告作文匯編6篇02-28

【精華】環境調查報告作文匯編五篇02-28

【精華】環境調查報告作文匯編九篇02-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杭锦旗| 丹江口市| 普格县| 通海县| 嘉荫县| 莎车县| 广元市| 阿瓦提县| 东阿县| 宾阳县| 乌什县| 芜湖市| 宜都市| 游戏| 克山县| 长沙市| 大埔县| 东乡| 溧水县| 海盐县| 东乡县| 兖州市| 资阳市| 台东县| 天津市| 承德县| 鄂托克旗| 禄劝| 武强县| 宽甸| 马边| 诸暨市| 香港 | 济阳县| 始兴县| 湄潭县| 潮州市| 临清市| 黑龙江省| 延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