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國土經營管理情況調查報告范文
這是一篇值得一看的調查報告范文,請看文章“最新國土經營管理情況調查報告范文”。
根據xxxx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XX月上旬,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XX帶領部分常委會委員,深入區國土資源分局和工業園區,采取查看現場、專訪座談等形式,就我區國土經營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成效
近年來,區政府始終把國土經營管理工作作為全區經濟發展的基礎工作、重點工作,積極主動服務,嚴格規范管理,不畏艱難,負重奮進,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為全區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保障發展成效顯著。為切實有效解決發展用地“瓶頸”,保障各項建設用地,區政府及國土部門通過全力實施土地征收、依法征地拆遷、做好項目用地預審等舉措,想方設法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截止目前,已報征了12個批次11710畝集體用地,征地補償7174畝,拆遷房屋1082戶,拆遷面積30.7萬平方米,為燕京啤酒二期、鳳埡南山、化學工業園研發中心、晟達新材料、垃圾發電廠、龍工機械、川中石油氣礦石油井、中衛線等項目及時提供了用地。同時,完成了xxxx工業園入駐項目及化學工業園工業項目用地預審工作,力求項目用地合法合理合規。
二是土地供應突出民生。區政府及國土部門把保障民生項目用地作為工作重點,一方面不斷加大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住宅用地的供應,今年已經完成了45畝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地,羅家山還房點、暢豐車橋側邊還房點等需要占地557畝,正在按程序進行供地,預計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用地占全區住房建設用地的比例達到70%以上。另一方面,啟動了龍蟠、雙桂、李渡等11個鄉鎮三個土地掛鉤項目,實施完成了5個土地整理項目,土地整理總面積44241畝,總投資5676萬元,實現新增耕地4620畝,爭取占補平衡指標1053畝,新申報了8個土地整理項目和1個土地掛鉤項目
三是土地市場漸趨規范。為有序推進土地收儲工作,區政府及國土部門轉變土地利用方式,注重節約集約,著力盤活閑置存量用地,土地前期開發工作難中有進,及時啟動了主城區工業用地的清理、收儲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經收回香港振柏、維康陶瓷、歐陽陶瓷等421畝土地,天兆、美亞、中孚石油、攀峰濾清器、友林機械、公路檢測中心、上海大匠包裝、國基等正在按程序實施收儲;拍賣、掛牌出讓土地44宗、面積1480畝,實現土地拍賣及融資收入6.04億元,催收土地欠款2.23億元。
四是土地批后監管得到加強。區政府及國土部門全面開展了違法違規用地的查處整改工作,建立了土地執法共同責任機制,嚴格落實違法用地預防措施,同時在建設項目的預審管理、合同管理、竣工驗收、考核督查等方面落實長效機制,推進土地利用常態化管理,維護了良好的土地開發利用秩序。截止目前,共制止違法用地32起,面積429畝;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3起,面積158.12畝;立案查處違法開采礦產資源案件3起。
二、主要不足
近年來,我區國土經營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建設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我區正處于“四城兩園一山”建設的關鍵時期,全區增量投入的加快,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先后開工,城市開發建設的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將使土地供需矛盾更加尖銳,將對土地供應總量和結構調整產生巨大壓力,出現用地需求與政策取向“兩碰頭”的現象不會在短期內消除。二是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當前,我區土地利用方式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還不相符,用地需求緊張與利用方式粗放并存,供地計劃不足與存量閑置土地并存。節約集約利用的行政推動力不夠,多占少用、批而不供、批多用少、降低投資強度等粗放用地現象在各鄉鎮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批后監管有待完善。項目投資規模的考核僅僅停留在發改局立項的書面批復上,雖然地塊上市時對投資強度作了明確要求,但項目建成后,因缺乏有效的實際投資到位核查確認機制,國土部門對項目投資規模是否到位很難核定。此外,清理閑置土地存在閑置認定難、責任認清難、處置到位難等問題,對閑置費的征收、到期土地的收回落實較難。
三、工作建議
一是積極爭取,加大用地需求保障力度。對有限的用地指標,要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優先保證那些對全局有重要影響的項目,支持保障重點建設用地。瞄準上級留控的土地指標,積極主動與上級有關部門搞好工作對接,力爭把優勢項目、優質項目納入到上級重點項目盤子,全力以赴爭取點供指標和獨立選址計劃指標。同時,國土部門要積極與上級條線部門加強協調,盡可能加快審批進程,縮短審批時限,為全區重大項目建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二是想方設法,提高土地利用綜合效益。面對國家提高建設用地審批“門檻”,加強土地宏觀調控的新形勢,面對接踵而至的經濟社會發展項目用地需求,必須緊緊抓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機遇,全力推進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轉變,堅定不移地走節約集約用地之路。要對由于各種原因形成的存量建設用地,采取限期開發、調整項目、整理復墾、土地回收等多種途徑,促進其有效盤活。引導工業用地在合理規劃、科學布局的基礎上,走集群集聚之路,共享基礎設施。財政、稅務部門要嚴格落實和完善鼓勵節約集約用地的財政、稅收政策,用經濟杠桿引導新建項目加快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投入,鼓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著力推行多層標準廠房建設的同時,積極鼓勵、引導中小企業投資者挖潛或租賃現成的標準廠房投資經營。
三是多管齊下,確保土地經營持續穩定。統籌安排規劃年限內的建設用地總量、空間分布和實施時序,合理確定各類用地布局和比例。進一步完善建設用地儲備制度、要圍繞區政府開發建設的“四城兩園一山”重點區域,加快合同收購到土地儲備入庫的進程,進一步提高儲備土地效率。全面摸清城區低效企業用地情況,加大對企業用而不足土地和經濟效益不景氣企業的收購儲備力度。加強上市地塊前期策劃、包裝推薦和后續跟蹤服務,全面推進“凈地”出讓。深入開展土地改變用途清理工作,加強對招投標活動的監管,繼續加大陳欠出讓金征收力度,規范有序推進土地市場建設。
四是加強監管,健全土地長效管理機制。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國土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持續開展用地情況的執法檢查,重點查處嚴懲破壞、浪費、閑置土地資源的違法違規案件。積極探索批前審查、批中會審、批后跟蹤、建后驗收的全程監管機制及批后土地跟蹤評價制度,加強開竣工時間、投資額、容積率等合同條件的監管,對圈地囤地、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不達標及工程遲遲不竣工等,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明確退出和處罰機制。要組織開展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工作,努力形成以節約集約用地“倒逼”經濟轉型升級的長效機制。要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監管與用地計劃分配、建設用地審批掛鉤,形成全社會理解、支持和參與依法管地、集約用地的良好氛圍。
http://www.shddsc.com/【最新國土經營管理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熬夜情況調查報告11-25
閱讀情況調查報告01-06
近視情況調查報告02-17
消費情況調查報告02-14
銷售情況調查報告03-21
手機情況調查報告03-21
學生近視情況調查報告11-20
衛生情況調查報告08-30
校園文明情況調查報告11-09
學生學習情況調查報告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