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中小企業融資難現狀調研報告范文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一)融資渠道單一
1、過多依賴債務融資。我國雖已構建完整的市場經濟體制,但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仍然有限,實行嚴格的金融管制,這種管制包含金融機構主體資格的限制和業務準入的審批,核準制度這種管制在發揮金融風險防范的同時也限制了資本市場的正常發展,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和資本供給體制改革的緩慢造成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資本供給不足、融資渠道單一。有資料表明:我國78%的中小工業企業的資本來源主要是銀行各類貸款,來源于權益性投資的比例為33%,從權益性投資的構成來看,近80%的企業仍以自身的資金積累為主股東投資和風險投資分別為18.1%和16.7%,使用外商投資的企業比例為4.9%。
2、貸款集中在國有商業銀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債務資本主要集中在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支持機構的缺位和多元化債務融資工具的缺乏,使中小企業不能像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那樣通過債券市場發行債券籌集資金。金融機構缺乏將風險相對較高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工具,使得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風險無法分散,從而限制了其他金融機構涉足中小企業貸款的動力,中小企業貸款只能求助于商業銀行。
(二)融資成本高昂
1、貸款利率高于市場平均水平。銀行選擇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很少選用信用貸款的方式,一般在基準貸款利率基礎上上浮一定比例,以彌補部分貸款風險。自以來,為了解決經濟過快增長和通貨膨脹問題,中國人民銀行連續采取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貨幣緊縮政策,使得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水平連續升高,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經濟利潤。此外,商業銀行常設置“補償性余額”、收取違約延期支付費用等手段來變相提高貸款利率,相對大企業而言,中小企業承擔了的這種歧視性高利率加重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2、融資中間費用比例過高。在資金籌集費用方面,中小企業在貸款申請環節,都需要進行固定資產抵押登記、信用評估、進行財務審計,這些費用的支出一般具有數額固定的特點。由于中小企業一般融資金額較小,這些費用在籌資金額中的比重就會相對較高。在中小企業自身資產不足需引入外部擔保的情況下,考慮到擔保支出的影響,籌資費用將進一步升高。
(三)資本供給結構的不均衡
1、不同產業之間的資本供給差異。在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自身發展會呈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格局,那些技術水平先進,符合市場潮流,管理水平領先的中小企業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表現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成長性,自然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不論是通過風險投資引入股權資本或者是通過商業銀行引入債務資本都能居于主動地位,順利滿足資本需求,甚至出現資本供給過剩的局面,但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技術裝備水平較低,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不突出,對市場的占有控制力較弱,經營風險較大,在資本引入過程中則面臨很大的障礙,商業銀行對于此類項目表現出明顯的惜貸傾向,也不為各種風險資本、私人股權資本所看好,資本成為此類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
2、地理區域上的資本供給差異。除了中小企業之間的資本分配不均外,在中小企業發展和資本獲取方面,不同地區之間表現出了很強的差異性,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高、中小企業活躍、信用體制相對健全、民間資本充裕等因素,同時這些地區的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較高,企業的資本運營意識突出,也容易獲得外部融資機構的支持,所以不論在資本來源的渠道上,還是在資本供給總規模上都遠遠超過中西部地區的中小企業。
(四)私募股權資本的集體錯位
1、二級市場溢價引發行業集體中后期投資。在一個正常的私募股權資本市場,在投資方向上,專業投資機構在投資階段上應有著相對對立的分工,如投資于項目初創期的天使基金,投資于成長期的風險資本和投資于發展期或成熟期的股權資本,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相應的資本支持,這種專業分工是有必要的。初創期和成長期的中小企業有著非常高的破產率,不僅需要投資機構的資本支持,同樣尋求投資人在戰略管理、公司治理、公司業務上的.指導。而發展期和成熟期的中小企業在公司運營和治理上已相對成熟,多在財務上需尋求幫助。但在我國,由于風險投資機構自身運營能力、人才構成上的不足,除少數國際優秀投資機構外,大多投資者都投資于中小企業發展后期,造成對初創期和成長期的有效支持不足。國內投資機構偏向中后期投資項目的另一個原因自以來的牛市行情的誘導,在二級市場持續走高的引導下,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估值水平應也水漲船高,發行市盈率和市凈率比正常情形下的二級市場還要高。所以眾多投資機構重金投向準備上市的公司,通過投資公司上市短期內以獲取高額回報。
三是三板市場的建設停滯。被稱為“三板市場”的券商股份轉讓代辦系統長期因為處理主板上市公司的退市交易問題而產生,退市上市公司本身基本資產質量比較差,所以該系統面臨著成為主板市場“垃圾桶”的尷尬地位。除了股份轉讓代辦系統交易公司自身質地差之外,該市場的參與交易的公司數量少,投資者參與規模有限,整個市場在職能承擔、交易機制、市場培育和主板銜接方面也一直缺少規范和支持,儼然已成為資本市場的雞肋。我國目前最有潛力發展成為未來三板市場的區域性產權交易所自推出至今仍發展緩慢,這類產權交易結構主要是為了解決國有企業改革中的產權流轉問題而產生。如今,國有企業改革已基本完成,或重組、或破產、或出售,在此背景下,地方產權交易所的職能也日趨邊緣化,僅成為部分國有企業或國有上市公司產權轉讓的公告牌。若不結合我國資本市場職能分工和合作,該類交易所的區域性特征和封閉性特征將使其進一步孤立、萎縮。
3、政策性融資機構的缺位
中小企業由于經營風險大,融資成本高,所以商業銀行一般不愿意向其發放貸款,所以,政府在中小企業的外部融資中應發揮更積極主動的作用。設立政策性金融機構參與中小企業融資業務是歐美國家的成熟做法,這些服務于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通常由財政出資,或聯合社會資本,以融資促進為經營目標。
我國目前尚無專門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機構,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只是政府職能部門,而壟斷信貸市場的商業銀行是以利潤為導向,高風險、低收益的中小企業貸款自然不會成為發展對象。我國目前三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也未將中小企業列為服務對象,農業發展銀行以涉農信貸為導向,進出口銀行以大宗國際進出口貿易信貸為主營業務,國家開發銀行以大型項目建設為工作重點,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被邊緣化。專業的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缺位,使中小企業在市場化融資領域的渠道選擇上陷入被動地位。
【國內市場中小企業融資難現狀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留守兒童現狀調研報告12-25
小學教育現狀調研報告12-25
鄉村游發展現狀調研報告范文11-29
管理現狀調研報告范文(精選4篇)02-09
留守兒童的現狀調研報告12-25
中學留守兒童現狀調研報告12-22
農村食品安全現狀調研報告02-28
小學英語學科現狀的調研報告12-24
中國銀飾品市場現狀調研報告12-21
物聯網發展現狀調研報告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