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縣殘疾兒童生存狀況的調研報告
__縣現有人口102萬,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調查顯示,我縣各類殘疾人63780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6.31%。其中肢體殘疾19190人,視力殘疾10510人,言語殘疾1084人,聽力殘疾14370人,智力殘疾5639人,精神殘疾4413人,多重殘疾8574人。城鎮殘疾人9045人,占全縣殘疾人總數的14.18%,農村殘疾人54743人,占全縣殘疾人總數85.82%。0至14歲、6-14歲的殘疾兒童分別為2800余人、1800余人。在6-14歲殘疾兒童中,有學習能力的1600余人,約占90%,而目前全縣適齡殘疾兒童在校生僅有400余人,僅占適齡殘疾兒童總數的25%。
2003年,我縣被列入國家殘疾少兒隨班就讀工作支持保障體系100個實驗縣之一,形成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隨班就讀為主體的教育模式。因此適齡殘疾少兒就讀的主要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到縣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另一種是隨班就讀。
1、在縣特殊教育學校就讀。①由于縣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限制,目前只能容納7個教學班,即80-90人的規模,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就讀需求。②就讀費用高。目前在特殊教育學校學習,雖然學生全部享受免學費、課本費、住宿費、寄宿生補助生活費,但由于學生大都來自各鄉鎮,又寄宿住校,產生了較大的就讀費用。每名寄宿生一年的就讀費用高達3000余元,其中伙食費約2500元,周末接送車費平均約800元(路途遠的高達1000余元),盡管全部享受了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小學生每年950元,初中生每年1200元),但與實際支出費用相比,缺口還很大。特別是這類學生的家庭普遍貧困,有少數家庭一家幾個這樣的孩子,根本無力解決他們的就學費用。
2、在普通中小學隨班就讀。在普通中小學隨班就讀,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鄉鎮學校缺乏專業教師和專業教學設備。加之目前的教育制度,大多仍然以追求排名和升學率為目標,部分教師將這些殘疾孩子放一邊,置之不理,導致這些殘疾學生得不到應有的教育。
3、高中教育。目前,我縣乃至全市還未有一所聾人高中,學生畢業后,要繼續求學只有到外地上高中。面對高昂的就讀費用,大多數學生因家境困難無力承擔,導致放棄求學轉入就業。
在0至14歲的2800多個殘疾兒童中,有60%(即1700人左右)的殘疾人需要護理及康復訓練,經過特殊教育和康復訓練后,80%的殘疾人具有勞動能力。殘疾兒童的心理康復也極其重要。但是,目前我縣正規的康復類教育機構稀缺,專業訓練人才缺乏。縣特殊教育學校,雖承擔著全縣隨班就讀工作的巡回指導工作,但是其自身辦學條件也非常有限,缺乏康復訓練專業技術人才。
導致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職業技術培訓難,職業技術培訓專業人才缺乏。類似于康復訓練,職業技術培訓也需要專業人才。針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的就業指導和培訓,但是目前我縣同樣缺乏此類人才。學生得不到相應的職業培訓,就沒有就業能力。
目前,我縣還沒有一所專業的殘疾兒童學前教育機構,導致這些殘疾兒童錯過了最佳的康復時機和入學前教育。
1、積極改善殘疾兒童生活狀況。一是我縣殘疾孤兒,除每月享受普通孤兒的生活保障570元外,每月還額外增加100元。二是我縣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的殘疾兒童全部享受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同時比普通學校學生高200元/年。三是縣婦聯開展了一系列關愛殘疾兒童活動,如:2008年,組織100名愛心媽媽為全縣150名孤殘兒童每人編織一件新毛衣。爭取貝因美公司的贊助,為特殊教育學校的殘障兒童送去了價值近3000元的貝因美奶粉、營養米粉、葡萄糖。2010年,爭取“多美滋奶粉”公司贈送價值3.5萬元的多美滋奶粉和現金1500元走訪慰問貢江鎮孤殘嬰幼兒家庭。2011年爭取“蜜兒餐”公益慈善項目,贈送14箱價值近2萬元的兒童營養餐,用于特殊教育學校及縣城部分貧困兒童食用,提高困境兒童腦部發育,提高身體免疫力。
2、開展親情關愛活動。我縣將每年6月定為“親情關愛殘疾兒童實踐月”,縣婦聯動員組織社會各界婦女,奉獻愛心,充當殘疾兒童的“愛心媽媽”,每人結對幫扶1名殘疾兒童,每月走訪1次以上,切實解決殘疾兒童學習生活上的實際困難,給予殘疾兒童親情關愛。2011年,縣婦聯組織黨員媽媽為全縣貧困殘疾兒童贈送了一張親情電話卡、一套《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和一個新書包,組織他們參觀長征一渡,過集體生日;組織他們開展情感交流活動,與黨員媽媽談心,鼓勵他們學會堅強地面對生活。
1、縣教育局牽頭籌建了扶貧助學理事會,先后募集資金600余萬元,我縣有20余名貧困殘疾兒童受益。縣殘聯每年為縣特殊教育學校捐資3萬元,幫助貧困殘障兒童解決學習、生活難題。此外,縣特殊教育學校有45名兒童每年享受殘疾人事業中央專項公益金助學專款2.8萬元。
2、我縣將特殊教育學校新建項目已于2010年列入__縣重點建設工程。新建特殊教育學校項目占地24.9畝,建筑面積6425平方米,規劃可容納200名殘疾學生就讀和60名學前殘疾兒童康復教育。
3、2008年起,省教育廳爭取到省
財政對特殊教育學校的資金投入達3000萬元/年,為特殊教育學校提供專業設備購置資金和補充新校建設資金。目前我縣特殊教育學校共爭取到專業設備購置資金150萬元;2010年,我縣新建特殊教育學校項目被省教育廳列入“江西省特殊教育學校示范學校”,給予150萬元的建設資金。
3、國家非常重視特殊教育學校的建設。2008年11月,我縣特殊教育學校建設項目被列入國家“__”期間《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設規劃項目方案》的改擴建項目,項目資金700萬元(含設備配套資金80萬元)給予全額撥款。
1、我縣對肢體殘疾兒童免費矯正手術對象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4名兒童已到省兒童康復醫院進行了免費治療。
2、2011年,我縣民辦了__縣雨露特殊兒童康復訓練中心,專門收訓有孤獨癥、腦癱等殘疾兒童。目前有9名殘疾兒童在接受康復訓練。
3、2009年,我縣爭取到了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健康快車”項目,一輛價值19萬元的醫療車落戶我縣婦保院,作為全縣邊遠山區婦女兒童和貧困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服務的醫療、急救專用車,在源頭上降低殘疾兒童發病率 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1、縣特殊學校教育方面。需加快推進縣特殊教育學校新建工程建設和加大特殊教育學校資金投入。2008年11月,縣特殊教育學校建設項目已列入國家“__”期間《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設規劃項目方案》的改擴建項目。項目資金700萬(含設備配套費80萬),已于2010年10月下達我縣。但由于物價上漲幅度太大,預算與實際建設的存在時間差,與實際建校的支出還差距較大,缺口資金約600萬元。根本無法滿足建校所需。如能在專項資金中追加建校資金,提高設計要求,相信建成的學校會更完善,更貼近國家的建設標準。只有縣特殊教育學校新校建成了國家標準化的特殊教育學校,才能讓殘疾兒童受到專業的康復教育和就業指導,才能將我縣殘疾兒童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才能更好的建設幸福__,造福子孫后代。
2、隨班就讀工作方面。一是要給各鄉鎮中心小學配備專業設備,二是要配上專業的教師,三是可以在中心小學試點開設特教班,讓專業教師享受特教津貼。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在普通班教師將殘疾兒童放一邊置之不理的情況,同時也能調動起專任教師的工作激情,讓殘疾兒童得到更好地教育。
3、高中教育方面。高中教育是目前面臨的另一個難題。建議至少每個市應建有一所聾人高中,以解決聾人求學的大難題。
按照國家對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配備有關規定,特殊教育學校需要配備專業的康復人才,這些人才是“醫教結合”的主干力量。目前,全國各地的特殊教育學校都在嘗試“醫教結合”實驗,特殊教育實施醫教結合旨在采用教育、醫學等多學科合作的方式,根據殘疾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實際需求,對殘疾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康復和保健,開發其潛能,使每一個殘疾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實施醫教結合體現了特殊教育的本質,是特殊教育現代化、國際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特殊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命題。醫教結合要求教育、衛生、民政、殘聯等行政部門和社會團體跨部門合作,還需要教育科研、教研、裝備、遠程教育、特教資源中心等各單位共同參與的`方式,建立各部門分工合作的長效工作機制,以不斷完善醫教有機整合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體系,最終形成“醫教結合、按需施教、開發潛能、人人有所發展”的特殊教育。因而需為縣特殊教育學校提供醫療康復專業人才。
同康復專業人才一樣,國家對職業技術培訓也單列了專業教師。目前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在職業技術專業方面幾乎沒有專長,對殘疾兒童進行步入社會前的職業技術教育幾乎是空白。而對殘疾學生進行職業技術培訓,培養他們具有一技之長或幾技之長,具有一定的就業能力,是殘疾兒童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尤其是特殊教育學校開展職業技術培訓至關重要,這關系到殘疾學生學業完成后能否自食其力和融入社會,更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安定和社會的大和諧。目前,縣特殊教育學校迫切需要增加職業技術這類專業教師來對學生進行就業前的培訓。
殘疾兒童普遍入學前沒有接受學前教育,即便有些在普通幼兒園跟班,也學不到東西。而學前教育階段,正是對殘疾兒童進行康復教育的最佳階段。我縣到目前為止,沒有一所專業殘疾兒童學前教育機構,讓殘疾兒童錯失最佳的康復時機。所以,當前最重要的是進一步明確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的主管部門及落實職責。建議加大對特殊教育學校的資金投入,由特殊教育學校來接收部分學齡前殘疾兒童,對殘疾兒童進行入學前康復教育和對其它殘疾兒童學前教育康復機構進行指導。由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來對殘疾兒童進行學前教育有以下幾個優勢:一是將有專業的教師隊伍,二是有專業的康復設備,三是有規范的教育機制,四是可以對學生進行長遠規劃,從小就發現兒童的長處,為將來就業做準備。
【關于縣殘疾兒童生存狀況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單親貧困母親生存狀況的調研報告02-05
對縣五保供養狀況的調研報告12-25
生活狀況調研報告02-09
鄉村旅游狀況調研報告12-22
全鄉耕地狀況調研報告02-25
農村社會狀況調研報告04-03
婦女思想狀況調研報告11-29
中藥產業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12-24
縣工業發展調研報告04-07
婦女思想道德狀況調研報告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