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指導員調研報告
“三農”工作一直以來是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我們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關愛農民、支持農業、發展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難點問題。如何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是“三農”工作的熱點問題。筆者作為__村的農村工作指導員,幾個月來,和村兩委會的同志通過走村串戶,深入調研,并加以分析思考后認為,“三農”工作的難點、熱點問題解決的關鍵是切實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加強農村勞動力的教育與培訓力度。下文就是筆者就__村農村勞動力轉移現狀,粗淺地談一下農村勞動力培訓的對策與建議。
一、__村農村勞動力轉移現狀
1、基本概況。全村農村勞動力總數約為810人,其中男性約為460人,占57%;女性約為350人,占43%。按接受教育程度分類,接受小學教育的約320人,占40;接受初中教育的約340人,占42;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約140人,占17;接受大學(大專以上)教育的約10人,占1。各類外出務工的勞動力約為150人,占全村勞動力總數的19左右;其中外出務工人員中男性約為65人,占43;女性約85人,占57,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務工人員約為115人,占77;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務工人員約35人,占23。
2、勞動力轉移特點:一是轉移滯后。客觀上埭溪鎮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較低,二、三產業和城鎮的接納能力有限;__村內僅有二、三家五金加工廠和一家服裝加工廠,生產規模小,接納能力更是弱。恢饔^上是思想意識觀念缺乏“闖勁”、“干勁”,貪圖安逸。二是轉移勞動力女性多。各類外出務工的女性勞動力占了一半以上,主要集中在服裝、食品等勞動密集型企業。三是勞動力素質相對較低。這是制約剩余勞動力轉移數量特別是轉移層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__村外出務工的人員中,接受教育程度的以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勞動力居多,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勞動力比重;受過正規專業培訓的勞動力約為40人,占27;主要集中在五金、服裝行業;接受非正規專業培訓的有110人,占73;主要從事食品、運輸行業。
二、加強__村勞動力培訓的現實意義
1、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是提高__村民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首先是思想意識方面,整體素質較低的農民等、靠、要思想較重,市場經濟、商品意識淡薄,通過培訓,可強化廣大農民的市場經濟意識、開拓創新意識、自我發展意識。其次,通過培訓,廣大農民學習了新科技、新知識,掌握了一二門專業技能,提高了適應從業崗位的技能,就能夠成為先進制造業和第三產業的合格勞動者。
2、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是促進__村剩余勞動力轉崗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迫切要求。20__年__村農民人均收入達6000余元,低于吳興區20__年農民人均收入6253元。只有農民收入增加了,其生活質量才會得到不斷的提升,建設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3、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是發揮__村人力資源優勢,為建設一個山清水秀、人富村美的新農村提供人力資源保證。__村地處丘陵地區,風景秀美,風車口水庫更以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安靜宜人而得名,開發風車口水庫應該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目前,國家重點項目老虎潭水庫的開工建設,更給埭溪鎮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也會給__村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在新的發展契機面前,需要有高素質的農村勞動力作保障。
三、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順利實現__村勞動力轉移
1、積極參加“百萬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程”,提高廣大農民的就業能力。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農民教育與培訓工作。去年,我市已全面實施百萬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程,全市完成10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__村接受培訓的有100余人。__村作為一個經濟較弱村,應牢牢抓住這些培訓機會,做好上下溝通,積極爭取培訓指標。
2、與用工單位相結合,大力發展訂單式培訓。村干部要積極捕捉市場用工信息,排出一批區、鎮重點企業,掌握其動態的勞動力用工情況,爭取與這些重點企業“聯姻”,把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與企業的`用工需求相結合,走定向培訓與定向輸出的路子,既解決了一些企業用工難的問題,又實現了農村勞動力的順利轉移。
3、加強宣傳發動,探索境外勞務輸出的新路子。對外勞務輸出可以說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一種高級形式。在國外打洋工,不僅賺到了錢,掌握了一門外語,更學來了先進的管理、生產技術,帶來了先進的理念,回國后有的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有的自已創業開辟出一片事業新天地。去年,__村已有一位叫張軍的小伙子通過長興外經公司的境外企業訂單式培訓,走出了國門,到日本進行機械方面的研修,實現了本村境外勞務輸出的零的突破。通過走訪其家屬得知,張軍已適應日本的研修生活,還不到半年時間就寄回家50萬日元。今年,筆者和村干部也在村里進行了宣傳發動,但成效不大。究其原因,一是山區的農民思想比較保守、滯后,二是境外勞務輸出成本比較高,這是山區農民走出國門打工的一個很大制約因素。村干部一方面仍要做好宣傳工作,另一方面要謀求政府的支持。
4、注重農業技能培訓,培養高素質的現代農民。__村山林面積眾多,耕地面積只有1300余畝,努力提高農業的專業化、規;、集約化經營水平顯得尤為重要,因而要下力氣培養一批懂科技、善經營、會管理、能從事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現代農民。沒有高素質的現代農民,就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同時,他們也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堅強后盾。
四、對農村勞動力培訓的建議
1、提高認識,統一村級黨組織的思想。村級黨組織是直接面對農民的最基層的組織,對農民的知識層次和知識需求最清楚、最了解,因而在實施對農民的教育與培訓中,村級黨組織首先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認識,充分重視,對上要多溝通、多協商,對下要多宣傳、多引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
2、尋找時機,建設村勞務培訓基地。把培訓班辦在家門口,不出村就能學到新知識、新技能,有利于提高農民的學習積極性。要利用好市、區、鎮培訓中心、成人職業學校、職業技校等的資源優勢,采用“請進來教”的培訓方式,讓農民自主選擇迫切想學的培訓內容,以期達到良好的培訓效果。
3、認真總結,宣傳一批農民培訓受益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能夠給廣大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的才最具有說服力,村民才會紛紛效仿。村干部要善于總結,對一些培訓受益戶要大力宣傳,在村集體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予其適當的鼓勵。到日本進行研修的張軍,就是一個典型,二年后回國的張軍更是一個言傳身教的先進典型。宣傳好典型,對廣大農民教育與培訓工作的展開,非常有利。
4、加強普查,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與培訓轉移檔案。在對全村勞動力普查的基礎上,建立村勞動力資源檔案,以多種形式定期發布勞務信息,主動向用工單位提供勞動力資源信息;建立外出務工人員檔案,成立外出務工人員俱樂部等服務措施,提高外出務工者的就業能力,從而加大勞動力轉移的步伐。
【農村指導員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沼氣調研報告01-04
山區農村小學調研報告12-15
農村飲水調研報告范文01-14
農村計生工作調研報告02-22
農村抗旱調研報告范文02-16
農村社區建設調研報告02-05
農村合作銀行調研報告02-03
農村社會狀況調研報告04-03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07-26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