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經濟發展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眾所周知,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但對于不同的地區、在不同的時期,“三駕馬車”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存在較大差別。20xx年是我縣局部對外開放的第一年,科學分析評價投資、消費、出口對我縣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不僅有利于避免金融危機沖擊,統籌好對外開放與對內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找準經濟工作的著力點,全面實踐科學發展觀,在更高層次上打造生態文明縣和**海上明珠。
一、正確認識投資、消費、出口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
投資拉動是指一個地區進行投資項目建設時,對建筑材料需求增長而拉動建筑裝飾材料和設備生產企業產值增加,如果建筑裝飾材料、工業用機械設備,甚至建筑隊伍都是外地的,那么該地區投資增長幅度越大拉動外地經濟增長速度越快,而不是對本地區經濟發展產生拉動作用越大。
消費拉動作用也是同樣原理,如果消費的大部分為外地產品,那么本地區消費增長越快,對消費品產地的經濟拉動越大。
出口拉動對于一個地區來說,不僅僅是外貿凈出口,而是外地居民和政府對本地貨物和服務的總購買量,是本地向外地輸出的貨物和服務總和,外貿凈出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因此投資、消費、出口對本地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才能產生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拉動。
二、投資、消費、出口對我縣經濟發展的拉動力分析
我縣地處海島,島嶼分散,產業門類不全、產品結構相對單一,有形的漁業產品及加工產品、電力產品和無形的服務業“產品”絕大部分提供給了島外消費者,居民日常消費資料主要依靠外地購進,“兩頭在外”“大進大出”是我縣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特點。
從投資拉動作用分析,我縣的漁業產品和工業產品主要用于消費,極少用于建設投資,我縣投資所需的建筑裝飾材料、工業用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主要從外地采購,在某些項目建設中甚至建筑隊伍都是外地的,因此,投資對我縣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體現在建筑業、采沙業產值的增加,直接拉動作用不大,20xx年僅為5.2個百分點。
從消費拉動作用分析,我縣目前總人口數為4.3萬,居民對消費品年需求額約2.6億元,居民日常消費的糧食、蔬菜、衣物等全部依靠從島外購進,對我縣經濟的直接拉動主要是商業、運輸業,對我縣經濟的直接拉動作用并不大,20xx年為3.1個百分點。
從出口拉動作用分析,根據我縣多年來的漁村住戶調查數據分析,我縣第一產業的漁業產品90%以上銷售到縣外市場,工業產品85%以上銷售到縣外市場,第三產業45%以上的服務提供給縣外市場,其中旅游業提供的服務全部提供給了外來游客,預計全縣65%以上的產品和服務,近26億元的gdp(以20xx年為例分析)是依靠“出口”拉動來實現的,即“出口”對我縣經濟發展的拉動力達到74%以上, 20xx年, “出口”對我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2.2個百分比點。
經過上述分析,我縣受人口少、產業門類不全面等因素制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出口拉動,并且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經濟對“出口”拉動的依賴性越大。
三、當前我縣擴大“出口”的優勢分析
一是國際金融危機不會對我縣經濟產生較大影響。當前我縣產品“出口”以國內市場為主,出口國外的產品僅占我縣“出口”總額的5.5%左右,短期內的出口制約對我縣影響不大。二是局部對外開放將極大改善我縣出口環境,為我縣有形產品和無形服務“產品”出口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有利于我縣經濟長遠發展。三是我縣“出口”產品市場需求量大。當前我縣“出口”產品以海產品、潔凈能源、服務產品為主,市場需求旺盛,有利于三大生態產業加快發展。
四、努力增加出口產品數量、不斷提高出口產品質量
我縣經濟屬于出口拉動型經濟,但受制于產量不大、產品附加值不高等因素制約,當前發展的立腳點必須放在擴大投資、加快大項目建設方面,通過擴大投資,加快實施四個一百萬工程,擴大出口產品數量、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特色產品生產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口拉動力。
(一)發揮資源優勢,不斷擴大特色產品出口規模。我縣地處海島,發展水產品養殖及加工、海島旅游、風力發電存在著較為明顯的資源優勢。要根據當前國內外市場對鮮活水產品和水產品加工產品供不應求的現狀,圍繞營造100萬畝海底森林和100萬畝生態養殖基地,大力發展生態漁業,積極推進漁業產業化、科技化、品牌化,全面擴大海參、鮑魚、扇貝等優勢品種養殖規模,不斷提高水產品產量,增加出口產品數量;要抓住國家鼓勵發展新能源和綠色能源的政策機遇,圍繞開發100萬千瓦海上風場,加快項目推進,進一步膨脹我縣風電產業規模,使其成為對外出口的主要品種;三要抓住消費結構和旅游業產業升級的有利時機,圍繞吸引100萬()高端游客,加快建設南五島生態旅游版塊,整體推進南、北長山島東、西兩條海岸帶開發,改造升級九丈崖、半月灣、望福礁三大景區,加快開發廟島和大、小黑山島綜合開發,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打造“漁家樂”黃金品牌,著力打造北方知名的海島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和特色購物中心,不斷提高服務產品質量、擴大出口規模。
(二)培植科技優勢,不斷提高
出口產品附加值。我縣雖然海域遼闊,但可養殖面積有限,僅僅依靠增加出口數量拉動經濟持續增長并非長久之計。因此,要在保持出口產品規模穩定增長的前提下,通過科技創新, 大力發展以增加產品附加值為目的的產品精深加工,同時在產品包裝裝璜方面也應盡快規范化、上檔次,積極開發可口、方便、美觀的深加工、精加工漁副產品,逐步延伸產業鏈條,使加工盡量向下道工序延長,不斷拓展加工層次深度,增加產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做到包裝增值、儲藏保鮮增值、加工轉化增值,提升我縣工業產品檔次、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為增加**產品的“凈出口”,提高市場占有率進一步創造條件;同時要結合外地的先進經驗,多培植一些資源需求量少、運輸費用低、產品附加值高的高科技產業。
(三) 壯大品牌優勢,不斷提高品牌產品比重。開拓市場、占領市場,名牌是通行證。當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品牌消費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品牌經濟已經成為市場經濟最強勁、最持續的推動力。我縣經濟的發展也必須實行名牌帶動策略,走名牌拉動式擴大出口之路,實行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中心、以產業為紐帶、以配套促集聚,搞好上下游產品的銜接,著力延伸關聯度緊密的產業鏈,形成專業化的分工協作配套體系,培育發展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利用名牌效應,擴大出口規模,這樣創出一個名牌就可以帶動一系列名牌的產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作大企業優勢,充分發揮企業出口主力軍作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企業出口的主力軍作用日漸明顯。作大企業規模是擴大出口能力,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質量的關鍵。因此,要立足我縣優勢,集中資金、集中力量,重點扶植一批企業,使之做大做強,成為增加**縣“凈出口”的主力。在布局結構上,要加快小企業兼并、聯合、重組步伐,搞好資本運營,盡快盤活閑置資產,使存量資本變現、變活,走以大帶小、優勝劣汰的路子,形成幾個頗具影響力的大集團;在經濟主體上,要打破門戶之見,突破所有制界限,實行多種經濟成份相結合,鼓勵支持多層次、多成份、多形式的發展,誰有帶動能力誰就當龍頭;在發展思路上,要突破隸屬關系界限,實行農工商貿相結合;突破行政區域界限,實行縣內外、省內外、國內外相結合。
【縣經濟發展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經濟發展調研報告05-02
民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05-08
縣工業發展調研報告04-07
房管處房屋登記工作科學發展觀調研工作報告11-27
縣土地流轉調研報告12-15
縣林地資源開發調研報告01-31
西部特色經濟發展狀況調研報告12-25
縣物流業發展調研報告07-23
關于經濟發展調研報告(通用5篇)05-01
鄉鎮經濟發展戰略調研報告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