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調研報告
凡是同民生有關的,包括直接相關和間接相關的事情都屬于民生范圍內的事情,都是民生。本文將介紹民生工作調研報告。
民生工作調研報告(1)
根據縣委開展“講黨性、守紀律、強素質”作風建設活動的要求,鄉黨委政府專題研究,安排部署,要求全體工作干部務必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開展“雙深入”活動。為此,我通過采取實地查看、走訪群眾、代表座談、查閱資料和聽取匯報等方式,就全村的民生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1、 西充溝村地處**鄉場鎮的西邊,與珠槽溝村、楊柳溝村、降龍村、乃堂壩村相鄰。全村現有七個社,耕地面積979畝,總人口1315人,其中勞動力680個,五保戶8人,低保戶23戶。目前,該村外出人口達三分之二,且多數為青壯年勞動力。
2、 該村的經濟狀況處于全鄉中等水平,因臨近場鎮商業經濟比較發達。
1、 西充溝村現撂荒耕地達數百畝之多。
2、 該村農戶主要以傳統種、養殖為主,有種植大戶只有1戶。其余都是小面積農田耕作。
3、 該村基礎設施薄弱。目前大大小小的山平塘有5口,竹節堰2處,全村公路里程達5公里,其中硬化只有2.89公里,其余為土路。
二、 民生工作落實情況
1、 糧食直補、綜合直補、糧種補貼已落實到位。
2、 村級活動室已建修完工。
3、 村級五保戶供養房屋已俊工,現已投入使用。
4、 全村道路硬化2.89公里。
5、 一社屯水田正在整治,預計年底投入使用。
三、 存在問題
1、 村級道路不夠完善,沒有形成暢通網絡,出行不方便。
2、 產業化工作推進艱難,速度慢。
3、 農民增收渠道少。
四、 存在問題原因
1、 公路現狀改變難,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因歷史規劃造成本該接金三公路經四社、連接一、二、三社的村道路先卻舍近求遠借道岳家溝村,致使四社村民出行困難。二、四社道路長,社員人均籌資上千元,致使這條民心路也難以貫通
2、 因歷史原因,該村的水利設施差,抗自然風險能力弱,農民基本上是靠天生活。若籌資籌勞搞水利建設,因外出人員太多,在家多是老弱病殘,思想又不統一,籌資籌勞幾乎成難以籌簇到足夠的資金。而傳統的小農意識也令搞基礎建設的土地成為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3、 產業化工作推進難,主要是因為:一、曾經過去也進行過一些產業化推廣,都以失敗告終,農民群眾已對縣委政府的產業化政策產生了抵觸情緒,二、是產業化結構調整中,技術跟不上,導致農民的生產效益低下,也難以為村民增收。三、缺少有實力的農業公司來作為產業化的技術和銷售服務,沒有示范和帶頭作用也讓農戶沒有信心。四、是土地承包到戶后,如有業主想要開發,但土地難以集中集中成片,無法形成規模效益。
4、 農民增收難,主要因為:傳統的種、養殖業生產成本高,效率低下,而農產品的附加值卻很低,農民基本上沒有什么利潤,更談不上增收,因土地難以集中成片,也缺少業主承包開發。而且基礎設施薄弱,無大型水利工程,致使種、養殖業極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
五、 意見和建議
1、 加大宣傳解釋力度,改變農民的思想,讓他們接受新鮮事物和新信息技術。
2、 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改變傳統的調整模式,合理加快土地流轉速度,引進業主開發種植和養殖。
3、 政府加大市場銷售后續服務工作力度,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4、 以一事一議的方式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教育動員群眾盡量出資出勞,動員成功人士捐資,搞基礎設施建設。
民生工作調研報告(2)
一、民生工程實施情況
今年以來。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民生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縣轄13個鎮、120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民生工作與經濟建設同安排、同落實,實行月檢查、季評比、年考核,強化項目管理,保障資金投入,推動民生工程順利實施,較好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全年計劃投資4.76億元(爭取中省投資2.34億元,市縣投資1.52億元,其它資金0.9億元)其中基本建設類民生項目計劃投資2.29億元(爭取中省投資1.21億元,市縣投資0.19億元,其它配套投資0.89億元)政策補助類民生項目計劃投資2.47億元(爭取中省投資1.14億元,市縣投資1.33億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資4.01億元,其中基本建設類民生項目已完成103個、建1個,位資金1.22億元(中省投資7568萬元,市縣投資1918萬元,其它投資2750萬元)政策補助類民生項目資金已按進度全部撥付到位,完成投資2.78億元,占計劃的113%
一是移民搬遷安置工程穩步推進。落實移民搬遷補助資金2237.5萬元。集中安置1160戶4600人,認真實施移民搬遷安置工程。建設移民搬遷安置點14個。其中7個集中安置點房屋主體建成、7個集中安置點在建,搬遷入住832戶3328人;分散安置250戶1000人房屋全部建成。
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設全面加快。占任務的102.4%其中:建廉租房800套。石鎮原區公所廉租房200套正在基礎施工)建成和在建公租房678套,建成和在建各類保障性住房2491套。占計劃的105.3%紅石巖廉租房600套已建至16層。占計劃的103.35%建成220套,建458套)建成限價商品房469套,占計劃的101.8%建成169套,主體完工300套)建成經濟適用房430套,占計劃的100.2%竣工372套,主體完工58套)完成棚戶區改造114戶、農村危房改造920戶,發放租賃補貼257戶。
三是教育文化事業快速發展。17個教育提升項目全部完工。投入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普及高中教育、營養早餐、校舍安全、貧困生救助等資金7090萬元,積極實施教育提升工程?h中續建、4所標準化幼兒園建設等教育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占計劃的127.06%實施文化惠民項目8個,完成投資87萬元,5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3個綜合文化站已完工?破帐痉犊h創建通過國家驗收命名,省級文化先進縣創建工作通過省上驗收考評。
四是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已完成投資590萬元。村醫培訓、農村婦女免費住院分娩補助等衛生健康工程順利實施,實施衛生健康項目2個。占計劃的104%縣醫院急診樓、縣中醫院門診樓改造等項目已完工?h醫院、鳳鎮中心衛生院一體化管理醫改試點工作穩步推進,鎮村醫療機構藥品“三統一”執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增至412種,藥品配送覆蓋率達100%
五是城鄉生活環境顯著改善。解決了農村1.38萬人飲水難題;改造縣鄉道路17公里。建成便民橋30座,新建縣城供水和農村安全飲水工程26處。完成通達工程75.5公里。蔡李路改造升級已完工,馬三路拓寬改造在建;縣城污水處理廠工程完成投資3200萬元,已建成運營;兩個省級重點鎮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3790萬元,石甕等特色小城鎮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
六是社會保障覆蓋面逐步擴大。撥付就業補助、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資金2305萬元。占計劃的138.4%縣級人力資源市場主體完工,16個社區服務站和縣中心敬老院均已完工。投入城鄉低保和居民養老保險、五保供養、新農合、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優撫對象生活補助等全民社保工程資金9544.35萬元。新增城鎮就業1599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46人,解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63人。
七是其它民生工程進展順利。一折通”發放補貼資金1.7億元;妥善安置災民。317戶因災倒房戶已建成186戶,落實農機具購置、糧食生產、家電下鄉等惠農補貼項目36個。發放救災款373萬元、糧66萬斤、棉被2000床、棉衣3000件。1095戶因災致危戶全部完成修繕加固;實施生產服務項目16個,已完成投資3222萬元,12個養殖小區沼氣、2個大中型沼氣、1182口戶用沼氣、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和基本口糧田建設已完工。
二、存在問題
一是扶貧任重道遠。國家將貧困標準上調到人均純收入2300元?倲颠_到7萬人,今年。比年1600元的貧困標準提高了43.8%按此標準我縣貧困人口增加了3.1萬人。城鄉低保、醫保、社會救助等財政補貼類民生支出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優質教育、移民搬遷等方面供給量遠遠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二是建設類民生項目用地壓力大?h土地資源稀缺,對于移民搬遷和保障性住房等需要集中連片土地的民生項目,用地供需矛盾極為突出。三是配套資金籌措難。上級財力性轉移支付補助力度減弱,各類民生項目需要縣級配套資金較多,僅今年需要配套1.08億元,其中民生八大工程需配套5737萬元、保障性住房需配套2365萬元、移民搬遷需配套2500萬元,全年財力缺口高達2.5億元,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配套資金籌措極為困難。四是個別民生項目標準偏低。隨著物價上漲和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低保、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殘疾人生活補助及農村“八大員”等群體養老補助標準已不能滿足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五是民生工程后期管護難度大。民生工程大多沒有后期管護費用,安全飲水、通村通組公路等民生設施建成投運后因缺乏維護而老化損壞快,影響民生工程效果。
三、建議與對策
1堅持以人為本?茖W謀劃民生工作。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醫療、教育、住房等民生問題作為重點。實施好建設類民生項目,加大投資。推進民生民本持續改善。同時,辦好向全縣群眾承諾的教育補助、就業促進、住房保障、城鄉醫保等十件民生實事,切實解決群眾當前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難題,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2堅持統籌推進。保障民生項目用地。緊緊抓住中省市大力發展民生工程大好政策機遇。密切與上級部門的緊密銜接,用足用活國家政策。積極爭取民生建設類項目用地指標;統籌做好醫療、教育、住房等民生領域項目用地規劃,整合用地指標,最大限度的滿足民生工程項目用地需求。同時,要預留好后期民生項目建設用地,保障民生工程穩步有序推進。
3堅持多方籌資。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一方面。逐步減少營利性、經營性領域的投資,積極推動政府財政向公共財政轉變。大力壓縮行政事業經費,將財力主要向社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傾斜。另一方面,緊緊抓住國家投資重點向農村衛生、文化等民生領域傾斜的機遇,積極爭取國債和中省投入等各類資金,為改善民生提供資金支持。
4堅持完善機制。統籌推進民生工作。實行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抓、部門領導具體抓工作機制。完善和落實改善民生的普惠政策,建立重大民生問題公示、財政投入和保障水平正常增長等長效機制。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發展文化、教育、衛生、就業培訓、環境保護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事業,努力實現社會基本保障全覆蓋。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重點提升邊遠高寒鎮基礎設施水平,提高基層公共服務能力,促進城鄉、區域民生工作協調發展。
5堅持項目帶動。不斷提升民生水平。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民生發展、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主要抓手。解決民生問題。著重要抓好保障性住房、移民搬遷安置、教育提升、五保供養、就業促進、農村通達、農網改造、農村安全飲水等八項工程建設。新建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用項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發展社會事業。滿足人蓄安全飲水需求。同時,統籌抓好城鄉低保、大病救助、城鄉醫保、殘疾人生活補助等政策補助類民生工程,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6加強運行監管。提高民生資金效益。進一步規范民生資金管理。建立健全民生資金使用管理的問效制”和“問責制”對民生項目資金的組織申報、篩選立項、實施管理、監督檢查等全過程實行考核評價,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整套資金監管體系。努力提高民生資金使用效益。
【民生工作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民生資金調研的報告09-12
創新和諧民政民生工作調研報告04-01
民生形勢物價調研報告范文04-05
暑期山區社會民生調研報告01-25
關注農村民生的調研報告06-17
民生工程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01-23
邊遠支教及社會民生考察與調研報告01-24
農民生活負擔問題調研報告范文04-27
物價上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調研報告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