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工業經濟運行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1.工業現狀。
我縣年產值500萬元以下的工業微小企業共有74戶,主要是油菜種植加工,茶葉加工,水力發電、木材加工幾大類。 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有38戶(其中規上企業23戶),分布在工業硅冶煉、木材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其中硅冶企業7戶、木材加工企業14戶,茶葉加工企業3戶、精制大米加工企業3戶,電力企業2家,油茶、活性炭加工等其它企業9戶。 目前主導產業是工業硅冶煉和木材加工,生產比較正常的是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重點企業是##公司、##公司和##米業公司等。
今年上半年,500萬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9781萬元,同比增長20.4%,其中2000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44656萬元;同比增16.3%,完成市政府下達年度目標任務數的50.13%;完成工業用電量21570萬度,比去年同期上升19.27%。完成工業投資上報192800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的68.86%,同比增長34.22%。
2.生產情況。
從今年來看,主導產業硅冶企業生產較去年正常,基本保持4到5臺爐子開爐;受木材指標減半影響,木材加工企業未能滿負荷生產;水泥企業生產量大,但由于市場銷售不足、運輸道路不暢、采礦證及生產許可證未辦妥等問題,造成產大于銷,水泥囤積,企業未能持續生產,其它農副產品加工業、酒業等企業生產比較正常。
3.項目建設情況。
目前續建項目有年產4300噸山茶油生產線等4個,新建項目有混凝土加氣磚生產線等5個,技改項目有##多晶硅9×16500KVA冶煉爐異地升級改造項目,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有6個,上半年已完成投資192800萬元。
4.工業園區情況。
2011年我縣成立工業園區管委會并對##工業園區進行了規劃建設,圍繞“七通一平”重點打造,2012年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區三園”的工業布局。園區形象初步顯現,吸引產業、集聚項目能力逐步提升,為企業聚集發展創造了良好基礎。
二、工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產業發展走不出困境。
多年來,我縣的產業一直圍繞著木材加工,工業硅冶煉,農副產品初加工三大類來發展,產業發展面臨諸多困境。
1、工業經濟總量小,產業層次低,結構不合理,立體產業未形成。
我縣2013年工業總產值僅有42.89億元,缺乏帶動全縣經濟發展的大產業和龍頭骨干企業,結構單一,主要是木材和硅冶企業,在層次上以傳統工業,資源型為主,產業鏈條短,產品層次低,缺乏精深加企業。并且各企業間分布零散,沒有形成集聚發展,帶動不起關聯產業和配套產業發展。
2、產業結構調整進程緩慢。
主要原因:一是我縣長期憑借資源優勢,依賴木材加工和工業硅冶煉及農副產品初加工支撐經濟增長,對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大;二是缺乏帶動性的龍頭企業,現有企業普遍設備落后,技術人才缺乏,企業安于做產品初加工及半成品的現狀;三是受資金、用地指標等限制,新培育的醫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電子信息等產業項目建設進度緩慢,產業效能尚未發揮;四是產業規劃滯后,物聯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尚處在規劃引入階段,距真正撐起新興產業經濟增長極還相去甚遠。
3、產業轉型升級難。
主要原因:一是工業硅冶煉產業是保持我縣經濟的主要增長點,若全面實施轉型升級,在短期內經濟增長勢必下滑,影響年度目標任務;二是長期形成了對現有產業的依賴,如何就現有產業進行轉型,在定位和作力點上不明朗;產業轉型升級基本停留在工作報告的層面,在推進落實上缺乏實質的內容;三是產業升級,搞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企業生產線的擴建,設備配套,高科技人才引入等需要投入巨資,我縣企業經濟實力薄弱,自有資金無法滿足產業升級需求;四是基礎設施滯后,承接東部及沿海地區產業轉移能力弱,新興產業項目引入乏力,新興產業培育進度緩慢。
4、新興產業難。
一是大部分企業獲取新興產業市場信息不足,產業鏈不清晰,無法做出基本的`市場預測,難以找到進入新興產業的切入點。
二是新興產業技術要求高,資金投資大,回收周期長。
三是新興產業市場不明朗,盡管從長期看,發展潛力巨大,但短期內存在風險。
四是企業資金來源主要是投資項目建設,企業投資新興產業項目,需要大量資金,大部分企業自有資金不能滿足新興產業發展需求,一旦投資新興產業,會造成資金鏈斷裂,影響企業投資積極性。五是企業轉型發展新興產業缺乏研發能力,沒有自主品牌,缺少營銷渠道。
(二)建設資金缺乏。
一是縣有財力薄弱,無力支撐項目建設所需扶持資金;二是基礎設施滯后,投入前期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巨大,縣財政無法承受;三是部分招商引資企業自有資金不足,由于新落戶,缺乏抵押貸款擔保物,融資困難,造建設資金不足。
(三)基礎設施滯后。
1、對外設施。
一是道路交通設施滯后,我縣與外界連接的路網密度小,通達水平低,道路的等級低,質量差,(目前,僅有一條過境##的夏蓉高速建成通車,其他道路均為普通的省道,縣道);二是缺乏專業的物流市場,使我縣與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銜接上難以形成良好的互動。
2、對內設施。
一是縣城至各產業園區的道理交通狀況不理想,二是產業園區內部,在道路、供水、排水、電力、通信、網絡、有線電視和場地平整“七通一平”建設及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上都未完善,園區承載能力弱,吸引項目入駐園區能力不強。
(四)缺乏人才。
目前,全縣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共有職工2754人,其中管理人員226人,技術人員180人,大專以上181人,工程師人數80人,科研人員3個。
1、在工業管理人才上。
由于我縣企業基本上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導致在管理上不重視,我縣的管理人員僅有226人,遠遠滿足不了工業大發展的人才需求。
2、在科研技術人才上。
因我縣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以傳統工業,資源型為主的初產品及半成品加工,產業鏈條短,產品層次低,導致對專業技術人才不重視,科研技術人才嚴重欠缺,目前我縣僅有專業技術人才180人。
3、產業人才。
從政府管理層面來看,對工業重視力度不夠,在工業管理領域,沒有專業產業發展規劃人才;從企業層面上來看,產業發展人才也嚴重欠缺。
(五)缺乏專業的物流市場。
物流業是現代服務中的核心產業,是企業連接市場的重要載體。目前,我縣尚沒有建成專業的物流市場,在長春堡高速公路出口、漢寨高速公路出口建立現代物流園區的計劃尚在論證階段,專業物流市場尚未形成給工業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影響。
三、發展工業的思路
做大做強現有優勢產業,形成主導產業,積極培育相關配套產業,延伸產業鏈。發揮傳統產業優勢,集中力量抓好技改擴溶,努力將我縣工業硅冶煉做大做強。以####集團9×16500KVA工業硅冶煉爐技術改造升級為突破口,加快##現代硅冶產業園工業硅冶煉爐技術改造升級,達到總裝機規模在250000KVA以上,加大硅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推進技術創新,不斷拉長產業鏈條,拓寬產業幅度,發展硅鋁鋇、硅鈣鋇、硅鈣鋁等復合鐵合金產品。
【鎮工業經濟運行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消費品市場運行調研報告12-21
鎮勞動力市場調研報告范文11-29
8月份消費品市場運行調研報告12-25
鎮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調研報告01-21
財政運行自查報告04-05
店面調研報告02-25
法醫調研報告01-21
需求調研報告01-21
手機調研報告01-20
離婚調研報告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