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精選
這本書拿到后,我就看了一下,期中很多內容與我們班主任有很大的聯系。老師就是教給學生知識,教學生做人的道理,但作為我們職高的班主任最怕學生出這出那得問題。扣分是常事。遇到學生違反紀律我要不厭其煩地給他上思想教育課,可是覺得這樣收到的成效卻越來越小了,學生聽多了,差不多都能背下來了,收效卻不高,到底該如何與學生溝通呢?看了《問題學生診療手冊》后,我領悟到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多看、多思考、多問一問為什么,貼近學生的心靈。
一、老師對待問題學生的態度:遇到問題,先穩住事態。
作為一個老師來說,對學生有耐心,就能仔細觀察學生的語言和行為,這樣,老師對問題學生的判斷才更加準確。如果沒有耐心,學生的問題行為只會變得更加的糟糕,并且這也不是老師希望看到的,這可能會導致老師的耐心進一步減少。反過來,如果老師對學生有耐心,會發現學生的問題行為的原因,學生的問題行為的處理思路也會變得更清晰,這將促進學生的問題行為的解決。而這結果是老師希望看到的,以后老師對學生也會更有耐心。結合我的經驗來看,我覺得,耐心是問題學生教育的態度基礎。
書中有這么一段話,“經驗告訴我們,對待問題學生,只要教師一急噪,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動。人在激動的時候,很難理智地思考問題,問題生也多是不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他們沖動起來,可以忘乎所以,老師若跟他們對著干,不但沒有效果,而且有失身份。所以對問題學生進行診療,前提是教師要冷靜。
二、遇到事情多想為什么。
平時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碰到問題,比如說學生上課不認真聽,作業不按時完成等等問題時,老是抱怨,怎么辦呢?卻未曾去思考學生為什么上課不認真聽,為什么作業不按時完成,就象王老師分析的,不知道不聽講的原因和不完成作業的原因,怎么能知道對策?好好的反思了下,我想還是因為我們沒有更深入地去了解學生,沒有真正進入學生的心靈世界。所以,教師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應該先思考一下,學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舉動,找出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癥下藥。
三、“只會責備別人,不會反思自己”。
學生的學習問題是老師最關心的問題,總有這樣的一些學生,他們不注意聽講,上課走神,或者在上課的時候經常玩些小動作,我們會責備學生不認真聽講,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等等。或向班主任或向家長匯報這種狀況,但我們沒有很好的去想想學生為什么會出現種種問題呢?是學生的問題還是老師在上課中的課程設計出了問題呢?學生發生狀況,教師最應該做的應該是反思自己,而不是埋怨學生,埋怨家長,否則,教師本人的能力無法得到切實提高,工作還會繼續碰釘子。所以在我的意識里面他們就是沒有認真聽我講課,我上課的時候也仔細觀察了他們,有時候也突然問他我講了什么,他也能回答出來。原來這些學生缺乏明確的自我意識,其實他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是否在注意聽講,這就需要我們幫助他去分析一下自己的聽講姿態,讓他們作一些小的調整。
我想,教育是門科學,所以教育出了問題,我們還是要以科學的方法和態度去解決。這需要我們教師有良好的素質和科學的發展觀,要冷靜思考客觀的處理。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精選】相關文章:
成長手冊自我評價范例精選04-12
員工手冊的內容06-15
素質手冊學生評語12-28
英文個人簡歷手冊05-15
小學素質手冊老師評語03-23
出國留學必備出行手冊09-28
規范診療30條治理活動自查報告08-10
學生手冊教師評語02-07
初中生評價手冊評語08-29
幼兒園幼兒手冊評語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