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1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文章,叫《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催人奮進,五壯士那種精神久久留在我心中。
《狼牙山五壯士》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的七連奮力抵抗向狼牙山區進犯的日軍,奮戰了一個多月時,由于敵我懸殊,所以七連決定向龍王廟一帶轉移,掩護的任務就交給了六班,六班為了拖住敵人,把他們帶向通往狼牙山的路,六班當時只有五個戰士呀!敵人有那么多人馬,他們得有多大的勇氣呀!最終,五壯士英勇地跳下了狼牙山。
五壯士是多么英勇呀!他們本來完成掩護任務后,可以往主力轉移的方向走的,可是他們想到這樣很容易把跟在身后的鬼子帶到主力轉移方向的,他們毅然決定向通往懸崖的狼牙山山頂走,這可是一條死路呀!也就是說,如果這樣走的話,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么當俘虜,要么就死,他們得有多大的決心?當他們走到狼牙山山頂,快要跳下去時,他們想的還是國家!他們具有一種不怕犧牲,勇敢頑強,把別人的生命放在第一的精神。
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像抗洪抗災戰士,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筑起一道道“人墻”抵住災難、洪水的侵襲。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捆著安全鏈營救那些落在危險地方的人們。他們同樣具有勇敢的精神!醫生同樣也是這樣,還記得三年前的“非典”嗎?這種病毒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醫生們卻義無返顧地搶救著那些病人。可是,如果醫生也傳染起了,怎么辦?他們不也就變得很痛苦了嗎?他們同樣有把別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不怕犧牲的精神!
正是由于有狼牙山五壯士這種不怕犧牲、為國家著想的人,我們現在才會有這樣美好的生活,讓我們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不要忘記壯士們那英勇的名字吧!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2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對五壯士充滿了敬佩與惋惜。
五壯士的故事發生在1941年抗日戰爭時期。七連在堅持游擊戰爭,而后準備轉移,把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轉移方向的任務交給了六班。六班的五位壯士在完成掩護任務后,為了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毅然決定把敵人一步步引上絕路。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痛擊敵人。最后,為了不被俘虜而英勇跳崖,五人中有三人壯烈犧牲。
我發現,在課文中,班長馬寶玉為了掩護連隊,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坨走去。雖然對于整篇文章來說,它只不過是微乎其微的一個字,可謂是寸墨寸金。可是,對于馬寶玉來說,包含了多少感情啊!他在作決定時,已明明知道這樣下去只有一種結果,那就是犧牲。其實他們已經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但是為了部隊和群眾安全,五位壯士毅然決定犧牲自己,充分體現出了他們大無畏的自我犧牲精神。
我們可以想象,在彈盡糧絕而且后面有成百上千餓狼般敵人追擊的情況下,抗擊敵人是多么困難。一般人首先想到投降,而五位壯士在向頂峰攀登的過程中還能用石頭與敵人對抗。這其中不僅有勇氣,還有智慧。
當我讀到“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不禁流下了眼淚。五位壯士為了不讓敵人將自己俘虜,將槍砸碎后英勇跳崖犧牲。讓我們永遠銘記五位不屈的靈魂吧——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和胡德才。
1978年,宋學義因病逝世,長眠于沁陽市烈士陵園。20xx年3月21日,在即將迎來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陽,至此,狼牙山五壯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遠離開了人們。
五位壯士雖都已離開人世,但他們的精神仍活在我們心中。他們那種大無畏的自我犧牲精神將會被我們永遠銘刻在心!讓我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3
今天,我讀了課本《狼牙山五壯士》,讓我充分知道了五壯士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對黨和人民的熱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課文主要內容寫在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進攻,七連決定向龍王廟轉移,把掩護任務交給了六班,班長馬寶玉等五位壯士把敵人引上上狼牙山頂峰,完成任務后,他們相繼跳下懸崖。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的口號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
讀完后,我為勇士們為了祖國,為了革命事業,不怕困難大義凜然的革命精社所深深震憾,我聯想到自己,感到萬分慚愧,記得有一次,我數學題目不會做,我看了看時間已經十一點多了,心想:明天早上早點兒到學校,把不會做的題目告訴同學,問他們一下就好了。于是,我就整理好書包,躺在床上睡著了。就這樣,每當學習上遇到難題時,我就害怕退縮,不肯鉆研。我一次又一次的原諒自己,沒想到平時考試一直很好的我,期未考試中只考了七十八分,這就是我面對困難退縮的結果。看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后,我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改正這一個缺點。這五位壯士為了中國的解放,勇于獻身。正是像他們這樣的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才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而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那將來怎么為祖國作貢獻呢?又怎么對起先烈們的英靈呢?
先烈們,讀了你們的故事我已覺醒,我一定以你們為榜樣。不怕困難,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富強。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4
通過認真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使我深感到中國人民堅強不屈,永垂不朽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國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七連負責在狼牙山這一帶堅持游擊戰爭。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七連準備向龍王廟轉移。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負責群眾、連隊轉移。他們是馬寶玉、宋學義、葛振林、胡福才和胡德林。他們創造了一個驚人的奇跡—僅憑五個人的力量,打敗了成百上千的日軍,使群眾、部隊轉移贏得了時間,最后,當他們打完最后一顆子彈,勇敢地跳下山崖。
他們的 英雄事跡深深地感動了我,不禁讓我想樹立在天安門的革命英雄紀念碑。在高大的紀念碑上,雕刻著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這就是毛主席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紀念碑上的英雄人物的浮雕,他們是為了解放中國而捐軀的英雄們的縮影,我們永遠懷念他們。
如今的中國,繁榮富強,這是先烈們為我們打下的江山,我們 要珍惜,同時他們的豐功偉績也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祖國不會忘記你們,人民不會忘記你們。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
最近,我讀了狼牙山五壯士,心情讓我難以平靜。
課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的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主力的轉移,誘敵上山,頑強殲敵,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位戰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勇于犧牲的精神故事。
我感覺班長馬寶玉非常有男子漢的氣概,又團結,又熱愛人民,為了不讓敵人發現卻到懸崖邊上跳崖,這五位戰士是多么的愛國啊!
他們不畏犧牲、英勇頑強的精神多么值的我們學習啊!我們每次看到這篇課文,就會聯系到我的生活實際,每次遇到困難,都會退縮,可我每次退縮的時候,就會想起狼牙山的爺爺們,遇到困難要去面對,我們不應該‘‘死’’在困難腳下。
所以,我們不要怕困難,要戰勝自己,要記住,世界上沒有什么可怕的敵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你如果戰勝自己,就會戰勝任何困難,不管困難有多大。
所以,我們要頑強,有毅力。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發揚五位老戰士的愛國愛民,振興我們的中華.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6
看了這篇《狼牙山五壯士》的文章,我深受感動。
這篇文章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這五位英雄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主力轉移,把敵人引上狼牙山絕壁,最后勝利英勇跳崖。五位壯士當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只要能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轉移,自己雖然是犧牲了,但是很值得。
五位壯士為了別人的利益,自己卻英勇犧牲了。他們明知去了就是必死無疑,難道他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不令人欽佩如果沒有那些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跡,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的`屈辱。歷史終究是歷史,雖然過去了,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留下的不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記住歷史,可讓后人知恥而后勇,催人奮進。
從一八五幾年到解放前,沉重而痛苦的回憶,給予我們太多的憂傷和思索,我們不應該,不可以更不可能忘記,刻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卻瀝瀝在目:從鴉片戰爭,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我們在此刻必須反思,為什么那么多的災難降臨在我們的國家,為什么我們的國家受盡外國列強的欺凌,歸根結底,就是我們的國家太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要是我們能像五位壯士那樣擁有臨危不懼,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的國家會更強大。
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那就是學好本領,鍛煉好身體,長大后為祖國貢獻出一份微薄的力量,那就是對祖國最好的回報!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7
我讀完《狼牙山五壯士》這一文后,我為這五位壯士勇于犧牲的精神而感到驕傲。
這五位壯士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準備轉移。可面前有兩條路:一條通往主力的方向,走這條路可以很快地跟上連隊;另一條是通向狼牙山的頂峰,那里三面都懸崖絕壁……后來,五位壯士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五位壯士便相續跳下山崖。
我讀完了這篇文章后,使想起了一件事。
那次,媽媽給我買了一盆仙人掌,開始的時侯,我不知道是仙人掌,還以為是媽媽給我買的什么小玩具呢,于是,我便走過去,一把抓住了那東西——仙人掌,頓時,我感到手里有一股針刺的感覺,非常痛。于是,我急忙放下那東西后,我把袋子一拉,才知道那是仙人掌。我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手上有兩、三根仙人掌的刺,心里感到害怕起來,便大哭起來。這時我想起了狼牙山五位壯士,他們為了掩護主力和人民群眾轉移是多么的勇敢,他們連死都不怕,那我還怕這幾根刺嗎。想著,我便忍著疼,把刺一根一根的拔出來,使我經受了一次考驗。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好似一顆流星劃過天空,我們要用這有限的生命為國家做出無限的貢獻,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8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我心中頓感一股無比敬佩的熱血涌起。
這篇主要記載了一九四一年初日寇大舉進犯,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人民群眾和主力,將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痛擊敵人,最后子彈打光了,英勇跳崖。這篇課文將五位壯士對祖國的忠心,具有梅花秉性的氣節描寫得一唱百和。
中國古時候的歷史學家司馬遷說得好: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狼牙山五壯士,他們頂天立地,寧死不屈,不管如何艱難都不放棄,是為普通老百姓著想,心懷壯志的民族英雄。他們的犧牲比泰山還重。
我想:狼牙山五壯士個個在日本鬼子面前英勇無比,顯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狼牙山五壯士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拖住敵人,為的是打到帝國主義,為的是新中國的誕生,用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的民族贊歌。
這篇課文重重地抒寫了他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勇精神,是我們全中國人的榜樣。讀了這篇課文,我不由得聯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個類似五壯士的故事。戰國時期,秦王為所欲為,在燕國,一個壯士叫荊軻,實在看不慣荊軻,便準備行刺。燕王送了張圖給荊軻,教他獻給秦王,找機會行刺。友人臨別時還念了兩句詩給他,“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意思是:此次前去兇多吉少,九死一生。但荊軻聽了,還是義無反顧英勇前去。這種精神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什么?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是一個屢屢創造奇跡,創造不朽的史話的民族,狼牙山五壯士又是其中的一個。偉大的民族復興,需要一個又一個這樣的“壯士”來譜寫。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9
一九四一年秋,敵人向普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七連決定向龍王廟轉移,把掩護大伙的任務交給了六班。
馬寶玉沉著的指揮著戰斗,等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的打……這里沉著可以看出來,馬寶玉心里很鎮靜,也許他知道,要是慌了,就會亂了頭緒,就解不了自己心里的萬分仇恨了。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喊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這一句可以看得出,葛振林對小日本十分憎恨,是刻骨銘心的恨。
戰士宋學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我想,他是要使出全身的力氣把手榴彈狠狠的投像敵群,恨不得一個手榴彈就把敵人全都炸死。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士,把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的瞄準敵人射擊,這里可以看出,他們非常專注,滿腦子想的都是消滅敵人。
七連六班,僅有五個戰士,為了拖住敵人,他們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斗爭。他們多么熱愛我們的祖國啊!為了保衛祖國,他們不惜一切,視死如歸,他們多么頑強,為了大伙的安危,寧可犧牲自己來換取別人的安全。他們舍己為人的優秀品格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啊!同學們,幫助他人,快樂自己,請向他們學習吧!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10
在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再次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一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從文章深刻的體會到了愛國的含義,也感受到了華夏兒女堅強不屈的精神。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不起連六班的五位壯士—馬寶玉、胡福才、宋學義、葛振林、福德林。為了掩護群眾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了絕路,后五位壯士英勇殺敵的故事。
當我讀到“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的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我的心頭怦然一震,因為我被不畏犧牲的精神打動了,這是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啊!當我有讀到:“頓時,石頭向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這時,我仿佛看見五位壯士高大的身影。
我們的的百年“噩夢”終于過去,當我們迎接和平生活的到來時,你可曾知道,我們國家依然落后。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的少年我們要珍惜今日的和平生活,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相關文章: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熱】04-19
【精】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04-19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11-13
狼牙山五壯士觀后感05-01
《狼牙山五壯士》讀書筆記04-02
《狼牙山五壯士》觀后感12篇03-06
讀棋王有感05-06
讀螞蟻有感05-06
讀《南轅北轍》有感05-04
讀魔戒有感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