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后感13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呼蘭河傳》讀后感1
這幾天天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里講了好多蕭紅和祖父有趣的故事,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我記得這本書里有一段特別有趣的故事,講了蕭紅與她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滿了樂趣。如:蕭紅在后園里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卻渾然不知,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非常疼愛蕭紅。
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不下雨那泥漿好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在那個大坑里淹死過許多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知道,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那個年代,人們不管多么善良,心里也有那些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文章的開頭覺得還是非常輕松的、非常好的。但是,讀到后面,會覺得越來越沉重。在結尾的時候,蕭紅寫了她的祖父已經死了,而后花園正正的主人也不見了,讓我讀了,覺得更加難過、悲傷……
讀完了《呼蘭河傳》,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擁有的東西,快樂的生活。
《呼蘭河傳》讀后感2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一本書。里面講述了呼蘭河小城的故事,里面講了那里多么冷,冷的大地都有許多裂口。冷得像一把刀子一樣。把人的手都凍裂了。人們覺得生活中最大的樂趣,竟然是一個吞噬人的泥坑。
里面有一些主要的人物,比如:團圓媳婦:團圓媳婦是一個很天真的女孩,十二歲因為長得高,所以說自己十四歲。她經常被婆婆虐待,生病了都用各種迷信偏方治病。最后被活生生給虐待死了。他是一個非?蓱z的人物。因為虐待死了一個人,她家的奶奶婆婆很快就死了。家里的人都走了,這個家漸漸被人給遺忘了……。
有二伯:有二伯是一個很古怪、勤勞、又倔強的老人。他地位非常低,連廚子都敢奚落他。他喜歡和動物、東西說話,和人卻一句話沒有。有一次他和一塊磚頭說了半天話。他喜歡別人叫他有二伯、有二爺。有二伯真是非常古怪啊。
馮歪嘴子:馮歪嘴子是一個敢于打破常規的人。他勇于追求美好和幸福;他爭取做人的權力,試著改變自己的命運;堅強而有勇氣。他身上閃爍著時進步的光輝。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份獨特的回憶。每一段回憶都是回不去的時光,不管這段記憶是美好還是不美好,都回不到原來的時光了。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珍惜自己的曾經時光。
《呼蘭河傳》讀后感3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蕭紅寫的《呼蘭河傳》,便沉醉在這本書中了,把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
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后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
呼蘭河并不繁華,但在單調中卻蘊含著生機,夾雜著悲涼。這里有東二道街十字街上拔牙的洋醫生,有被當地愚昧和無知的人折磨而死的小團圓媳婦,有胡同里賣麻花、粉房里掛粉條的生意人,有性情古怪的二伯,有勤懇老實的馮歪嘴子,有潔癖的祖母,更有"我"跟著祖父學唐詩、學下地。
這一幕幕、一件件,作者都用詼諧幽默充滿童趣、童真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尤其是作者和祖父的故事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不自覺地我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童年在作者的筆下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在作者蕭紅看來,這些故事并不美?稍谖覀兛磥恚x了《呼蘭河傳》,更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樂與幸運,從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呼蘭河傳》讀后感4
最近幾天,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蕭紅,她是那個特定年代的一朵奇葩。而《呼蘭河傳》則是蕭紅生前寫的最長的一篇小說,它是一部充滿溫情,童趣,娓娓道來式的“回憶性”小說。
這本書的內容是這樣的:大地一到嚴寒的季節時,整天飄著飛雪。還有北方大自然的風霜雨雪,火燒云。扎彩鋪,放河燈,跳大神,野臺戲……都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充滿生活氣息的影像。
這本書里還說蕭紅生前最疼她的人只有她的祖父……有一次,蕭紅摘了許多玫瑰花插在了她祖父的帽子上,她的祖父不僅不知道,還對蕭紅感嘆:這個季節的花可真香!惹得蕭紅哈哈大笑。
看了這本書,我從中獲得了一種思想的領悟,從而有更厚重的童年,更堅實的成長,雖然蕭紅的童年我很向往,但是我沒有什么機會去體會這其中的樂趣。
蕭紅用明亮的眼睛觀察著世間萬物,她用神奇的筆記錄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耳朵清晰的聽著人生中最美妙的音樂!
蕭紅她說過:走進名著經典的世間里,與它一起優雅,一起蕩漾,一起芬芳。
我會永遠銘記這句話,因為它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呼蘭河傳》讀后感5
《呼蘭河傳》這本書講述了蕭紅住的這座小城——呼蘭河和蕭紅童年的故事,呼蘭河這座小城是荒涼的、寂寞的,蕭紅的童年是同樣寂寞的。
她19歲時逃出了家庭,漂泊在外,這本書中讓我唯一感受到快樂的,就是蕭紅和她的祖父在一起的時候,祖父慈祥的面孔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他和蕭紅一起在后園里玩,一起念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蕭紅和祖父的園子。
她在里面哪個快活,看見一個黃瓜熟了,抓起來就啃,這時又看見了蜻蜓,便丟下黃瓜抓蜻蜓去了,要睡覺便睡覺,要玩便玩,非常自由。
還有那家里的儲藏室,兩間黑乎乎的屋子,里面有無數的蜘網蛛絲,那么多的耗子,可那里卻成了小主人的天地,她在里頭翻找著,找出了許多“寶貝”,她用小刀和墨汁在墻上刻著、畫著,也沒人教育她。
她還干了許多傻事:有一次,她們家一只鴨子落井了,祖父便把它用黃泥裹起來烤了。蕭紅十分愛吃。有很長時間鴨子不落井了,她便把鴨子趕向井里,這時祖父說不用,直接抓了烤就行了,但小主人不干,她說落井的好吃。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知道了在原來城市里的生活是怎樣的了,平平凡凡的過日子是我們最大的希望,無憂無慮,是我們最向往的一種生活了。
《呼蘭河傳》讀后感6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著作,但更像是自傳。她是近代女作家,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我最喜歡“我家的大花園”這章。書中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十分詳細,特別在寫“我”時,把“我”與祖父在園子中栽花、拔草、種菜和鏟地等事寫得詳略得當,描寫細致。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這一句話不但能感覺到“我”是祖父的“跟屁蟲”,也能流露出“我”很喜歡祖父。
“我”跟著祖父做農活都是以玩為主。比如種菜時,祖父是用力把土踩實,而我是隨意踩著玩;鏟地時,祖父是一點一點的鏟,“我”卻是這一下那一下的鏟。祖父也知道孩子的天性是玩,他不但沒有打斷“我”,反而繼續讓“我”玩,說明他很理解孩子。
“我”只要在園子里就不會孤獨,因為這里充滿生機,不會被約束,十分自由。累了就靠著一個土堆上休息,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吃,農作物想開花就開花,想結果就結果,更能反襯出在這園子里的自由。
我也真想有個這樣的大花園啊。我也像文中的“我”一樣,在園子里無拘無束的玩耍,同時我也想有一個了解孩子,很有慈愛感的祖父。
《呼蘭河傳》讀后感7
呼蘭河,那是一個既偏遠又熱鬧的寒帶小城,冬天,嚴寒可以凍裂許多許多……只是因為冷。百無聊懶的生活使人們愚昧無知、麻木不仁,總是希望生活中出現一些小插曲,讓自己像看戲一樣作一位旁觀者,以打發那些無聊與寂寞的時光。所以,交通要道上坐落的那個“大泥坑”,無人問津、無人整治、無人填埋,縱然不斷地有騾馬、小孩、豬禽掉入,縱然要過著提防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提心吊膽的日子。但是,能旁觀、能喝彩,能議論,人們就很滿足了。
除此之外,一些約定俗成的活動也是人們擺脫空虛的絕佳選擇。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燈的、看野臺子戲的、看廟會的……真是熱鬧非凡!但很顯然,舉辦這些活動除了能讓人們聚一聚、露露臉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驅鬼求神、祈愿幸福生活。而生活真的就會因此而好起來嗎?
“我”和“祖父”是在第三章才出現的,但其實也不算是小說的主人公吧,但卻是小城里很多故事的見證人與旁觀者。小說中,“我”所能感受到的溫暖,絕大部分是來自祖父對“我”的關心與呵護。祖父的慈祥與溫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我”的童年及成長。這或許是多年后的作者最值得懷想與思念的地方了。祖孫倆相依相伴,有著無窮的快樂……
《呼蘭河傳》讀后感8
《呼蘭河傳》這本書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寫的一本長篇回憶小說。蕭紅在這本書里回憶了她的童年生活。她讓我們仿佛看見了她幼年時的天真可愛與頑皮。蕭紅的寫法別具一格,她把她在呼蘭的所見所聞用一些有趣的筆調描寫下來,用戲謔的口吻,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讓讀者在讀這本書時,完全沒有感受到她那時感情的痛苦和病痛的折磨。
書里面有一句話記憶猶新,“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很得意。不得意又怎么樣?人生是苦多樂少!边@句話是蕭紅在描寫住在傾斜房子里的采蘑菇人的內心感受。當蕭紅夾雜在戰爭的驅趕和病痛的折磨時,卻樂觀積極地去面對。從“不得意又怎么樣?人生是苦多樂少。”就能看出來。
但蕭紅短暫的一生還是寂寞的。在《呼蘭河傳》的尾聲中,祖父去世了,她也就無依無靠了。但那些美好的記憶還存留在她的心間!巴鼌s不了”“難以忘卻”。
打開這本書,進入蕭紅的別樣人生空間,就能感受到她的一生是多么寂寞了。還是那個老房子,還是那個舊園子,如今已物是人非了。但我們唯一能記得的,還是蕭紅那凄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后感9
今天一大早,我就拿起本書坐在陽臺上津津有味的讀著。這本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
我本以為這本書一點也不好看,可看著看著還挺好看,我將第一篇的第一章看完了,這里寫的是作者的家鄉——呼蘭河。作者的家鄉最有名的是十字街,十字街上有金銀首飾店,布莊,油鹽店、藥店等。那里的藥店的招牌是以醫生的名字為題的,而且那里的人們不用看招牌,也很清楚的知道這家是誰開的店。
還有東二街、西二道街。東二道街有一個泥坑,只要一下雨就變成了河,出太陽就成了泥坑。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株洲。那里有我最愛的地方就是沿江風光帶,那里風景優美,一個個小的沙坑,就像一座座連綿不斷的小山。仰頭一看,夜空像無比寬大的毯子,一輪明月掛在天空皎潔的月光中,河面上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沙。
家鄉就像是一個蛋,將我們放在里面成長,當我們長大,我們就飛向更美好的世界,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自己的家園。
《呼蘭河傳》讀后感10
今天,我閱讀了《呼蘭河傳》中的《朦朧的期待》這一章。
文章講述了一位叫做李媽的人。她原本十分快活,這一天她卻變得有些憂郁。以往的那響亮的廚房,現在卻變得死氣沉沉,而這一切都與一個叫金立之的人有關。不久,金立之回來了,李媽是憂郁的情緒也大為好轉。趁著金立之與太太說話的功夫,她跑出了廚房,打算給金立之買幾包煙?傻人貋頃r,金立之已經走了。她停下了腳步,熱度離開了她,跳躍和翻騰的情緒也離開了她。
為什么金立之一來,李媽就心花怒放,而金立之一走,李媽就憂郁不絕呢?聯系上下文才知道,金立之是李媽的未婚夫。金立之對李媽說:只要他抗戰勝利了,他就會回來娶她,到時候一切就好了。李媽盼著抗戰勝利,盼著金立之回來,她幾年前在家鄉時也曾送過一個年輕的紅軍走,走時紅軍說等她當完了紅軍就回來娶她,還送了她一匹印花布?墒悄莻紅軍永遠回不來了。所以,李媽一看到印花布就想哭,F在金立之也說抗戰勝利就回來,所以李媽就熱切得盼望著抗戰的勝利,她的未婚夫趕快回家。晚上,李媽做了一個夢,夢見金立之從前線回來了。他說;“我們一定得勝利的,我們為什么不勝利呢,沒道理!”李媽在夢中溫順的'笑了。
《呼蘭河傳》讀后感11
《呼蘭河傳》是蕭紅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這部作品就像一副多彩的故鄉畫,像一首凄美的歌曲。它樸素清麗,卻又沉郁,將每個細節描寫的十分細膩。在手法上,作者采用了比喻和諷刺的手法,讓故事意味深長。有的以旁觀者的角度,抒發了自己的情感,還有的以成人的角度,對人于是進行評判。幾千年前封閉的小城,就在蕭紅的筆下復活起來,蕭紅被稱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呼蘭河傳更是讓我們看到了她的人生,她的故鄉。在刻畫人物中,有一個二伯的形象,作者三言兩語的描述,看出了二伯的孤僻。我想:這就是蕭紅塑畫奴役地位的典型人吧!盡管篇章小,但短小精悍。
《呼蘭河傳》寫出呼蘭河的沉悶,寂靜。闡釋了封閉小城中人們的行為舉止都表現出他們內心的保守以及思的愚昧。通過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小事,折射出了人生的悲劇。雖然作者批判了故鄉的傳統作風,但更多表達了作家蕭紅對故鄉深深的愛,呼吁我們用博大的胸懷呼喚愛。整本書的尾聲含著淡淡的憂傷,在詩意的語言中,蕭紅的生活就告一段落。
《呼蘭河傳》讀后感12
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這本書,我體會到了呼蘭河這個地方的有趣和熱鬧,也感受到了作者那難得的溫暖!
呼蘭河的趣事有很多,比如:大泥坑事件、跳大神、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姑娘廟大會等。最有趣的是那野臺子戲,野臺子戲是因為豐收或求雨才辦的。因為那個地方接姑娘喚女婿的,在那個地方說媒的很多,所以很熱鬧。
每家都帶著一大批禮物,你送我,我送你,看得看得餓了,聽的餓了,聊得餓了,就在旁邊買些 涼 粉,糖球、粘糕,反正多得是。
唱臺上根本沒人關注,像看的看不著,不想看的到看得著。唱來唱去,也沒幾個人聽懂。大部分人會認為,這樣熱鬧,不聊天那就可惜了。有些鄉下人還在沙灘上扎營了呢!看上去倒挺舒適的,一向無憂無慮的,還吹著清風,真舒服!
作者小時候,最喜歡在花園里玩,跟祖父玩。作者總是跟在祖父后面,祖父干什么,她也干什么,累了就睡,多輕松,多自在啊!成了蕭紅黯淡孤零的童年心理中難得的亮點,是津津樂道的人祖小間的交流,F在我才發現,原先愛有多可貴。
可是,誰也沒想到蕭紅是虛假的背景里成長的,只有那六七十歲的祖父給過她溫愛。
《呼蘭河傳》讀后感13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呼蘭河傳》,讀著讀著,我仿佛被蕭紅帶回了呼蘭河,仿佛看到了胡家無緣無故地打小團圓媳婦,仿佛看到了云游真人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騙錢,仿佛看到了跳大神的人在那兒瞎擺弄,又仿佛看到了小團圓媳婦在滾燙的熱水中的掙扎……與其說小團圓媳婦是被燙死的,還不如說是被封建迷信思想害死的!比如說街中的大坑吧!人們和家畜不管在晴天還是雨天都會遭殃,這個坑淹死過豬,淹死過貓、狗、雞、鴨,甚至有人掉進里面也很難出來。遇到這種情況,大家的第一個想法肯定就是:把坑填上不就好了么?但是他們的想法卻五花八門——什么拆墻讓路啦,種樹攀爬啦,但就是沒有想到這個最簡便、最直接的方法!
茅盾曾經說過:“呼蘭河傳里的人物都像最低級的植物似的。只要極少的水分、土壤和陽光就能夠生存了,磨官馮歪嘴子是他們中生命力最強的一個——強的使人不禁想贊美他!边@本書不但形象生動,還有一定的諷刺意義,希望你有時間也去看看。
【《呼蘭河傳》讀后感13篇】相關文章:
讀書筆記:《呼蘭河傳》03-31
呼蘭河傳讀后感手抄報資料12-01
讀呼蘭河傳有感(15篇)04-23
讀呼蘭河傳有感(集錦15篇)04-23
讀書筆記:《呼蘭河傳》15篇03-31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5篇)03-24
呼蘭河傳第三章閱讀答案03-03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04-17
【熱】水滸傳讀后感04-26
水滸傳讀后感【薦】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