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效課堂八講》有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高效課堂八講》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高效課堂八講》有感1
上學期,學校教研活動特別組織我們認真學習了武漢市教研室制訂的數(shù)學高效課堂評價標準,而且學校的考核研討課也是以構建高效、和諧的讀式文化數(shù)學課堂為主題。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高效”的重要意義:從教材的編寫特點看,內容呈螺旋上升式,每冊、每單元、每課的知識點比較豐富;從學生的學情特點看,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不同,從而起點不同、需求不同;特別是結合現(xiàn)在學生在校內外的學習生活時間來看,學生在校時間較長,而且部分學生晚自習回家后、周末還要去參加各種興趣或學科的培訓。所以,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構建高效、和諧的讀式文化數(shù)學課堂,以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
暑假期間,拜讀了劉金玉老師的《高效課堂八講》,雖是初讀但受益匪淺。“洋思經驗”早已耳熟能詳,劉老師結合洋思中學新課程改革的成功經驗,揭示了高效課堂形成的內在機制以及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這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著作。
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列舉種種教學現(xiàn)狀,進行深刻剖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為我們解決現(xiàn)實教學問題提供有效幫助。
這也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著作。“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繼承和發(fā)揚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演繹,是對新課改理念的充分體現(xiàn)。
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基本上沿用了“復習舊知識,傳授新知識,應用練習”的課堂模式,總是擔心時間有限、時間不夠,而基本上采用的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方法。這樣就造成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其危害是忽視、打擊并埋沒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怎樣在這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無限的發(fā)揮,這就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的模式啟示我應該靈活構建課堂的教學結構,課堂上注意關注學生的情況,根據(jù)學情來備課,不要拔高課堂的內容,結合“引導——訓練——反饋”的程序組織好課堂,精選好的訓練問題,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每個學生全員參入到課堂的教學內容中來,讓每個學生或多或少不同程度有所收獲!這樣才能夠提高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效課堂不僅要讓全體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分數(shù)的提高,更要使全體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素質的提升。僅此還不夠,還要使教師得到‘又好又快的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師生共生雙贏。”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這是我努力追求的,同時也是我感覺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
課堂高效關鍵就在于教師的高效和學生的高效,教師高效是學生高效的前提和基礎,學生高效是課堂高效的核心和關鍵。
書中要求教師應走進課堂、走進學生、走進問題。走進課堂就是要正確的看待課堂,擺正心態(tài),帶著積極、愉悅的心情好好上課,這樣就能事半功倍了,反之,則不然。走進學生就是正確的看待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抱有有教無類的思想,盡心盡力的提升每個學生。走進問題需要教師去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把握住每一個問題,去想法設法的引導學生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等到發(fā)展和提升。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高效表現(xiàn)在:全員高效、全面高效、全程高效。全員高效就是所有人的高效,要使每一位學生都高效就是要做到“一個都不能少”“每個都要抓”,而作為教師的職責就是要想方設法的教好每一個孩子。全面高效就是既有分數(shù)又有素質的高效,對于成績的高效,作者強調“現(xiàn)實教育是不能離開分數(shù)和成績的,離開了分數(shù)和成績的教育是不現(xiàn)實的教育”。全程高效就是每一分鐘都高效,課堂效率=課堂有效學習時間/課堂實際使用時間,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下功夫,從課頭抓到課尾,做到科學化、層次化、有效化。
在以往的教學中,從思想認識和教學行為上,我更多地關注的是前者,而忽略了后者,片面的認為“高效課堂”就重在教師在有效的時間里將知識點層層深入地、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貫穿下去,而《高效課堂八講》讓我深深地認識到:“高效”課堂上有老師的“忘我”更應有學生的“忘我”。老師少講,學生多思,教師還善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這是學生能否真正融入課堂的決定因素。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流的能力,這是學生能否實現(xiàn)積極思考的前提條件。學生的學習思考了,學生的展示有效了,學生的思維就拓展了,學生的能力就提高了,學生也就能感覺到學習的幸福了。“高效”課堂上老師應“緊張”,學生更應“緊張”。這種緊張,“不等于慌張,也不是害怕,是為了完成某個使命而不懈努力,全神貫注,知難而進,主動求索。不是手忙腳亂的.行為,而是高效有序的行為”。
努力構建高效、和諧的數(shù)學讀式文化課堂是我努力學習、實踐的目標,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將不斷的追求自身的發(fā)展,爭取做一個高效的教師。
讀《高效課堂八講》有感2
閱讀這本書,我對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對高效的課堂充滿了新奇和期待,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和諧了,才是解決學生的問題和其他教育頑癥的根本途徑。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育就是學生求真、求善、求美的素質教育。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這些教育理念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對高效課堂重新審視、重新定位。現(xiàn)在將自己的心得體會記錄如下。
“先學后教У碧醚盜貳苯萄模式的實質就是讓學生學,讓學生讀,讓學生思,讓學生實踐,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減輕了學生負擔,也確實減輕了教師課堂的勞動強度。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
“先學后教У碧醚盜貳鋇哪J狡羰疚乙改變課堂的教學結構,平時一定在上課時注意學生的情況,根據(jù)學情來備課,要嚴格按照“先學--后教--訓練--反饋”的程序組織課堂,精選好的訓練問題,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所以備課和反思就顯得特別重要,備課時要做到,課前預設備課、課堂生成備課、課后輔助備課的“三三三全程備課”。而課后的反思時, 要多想自己課堂不足之處并及時的記錄和制定再教方案,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提煉自己的教學思想。
“高效課堂”要做到三個走進。走進課堂,研究課堂中的問題,把課堂作為教育的主陣地。走進學生,走進課堂上的學生,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采取一切辦法來提升學生,把學生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走進問題,走進課堂上學生的問題,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引導學生解決自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從不會到會,重在這個過程。這三個走進實質上要求我們把課堂作為研究的基地。把學生作為研究的對象把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抓住這三點,教師就抓住了根本。
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靈光。把課堂還給學生已是必須,也是必然。我會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嘗試和反思,爭取更快更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出發(fā),回歸教育本質。
【讀《高效課堂八講》有感】相關文章:
高效課堂口號04-19
讀《自立》有感04-16
讀犧牲有感04-15
讀《自信》有感04-07
讀《魯濱遜》有感04-06
讀《鯨》有感04-03
讀《冬天》有感04-01
讀養(yǎng)花有感【熱門】04-19
【精】讀養(yǎng)花有感04-19
讀黃繼光有感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