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感受歷史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受歷史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受歷史作文 篇1
11月26日,我參加了學校天門文學社組織的一次博物館采風活動,能參加這次活動,我既興奮又高興。
從學校出發,經過了45分鐘焦急的等待,我們終于到達博物館了!博物館里非常安靜,一進門,就看見了一些古老的圖片。有“20世紀30年代的蕪湖水災圖片”、“20世紀20年代的清弋江圖片”、“下長街”、“赭山公園老照片”……這些照片分別敘述了蕪湖不同時期的歷史。
走過這些老照片,便能看見許多擺放在玻璃柜里的文物。你瞧,“蟠 紋鈁”、“青銅犧鼎”、“青瓷羊尊”、“丹陽銅鏡”、“青銅鳩杖首”“鳳首柄盂”“青銅盂”,這些文物個個都雕工精美,簡直令人拍案叫絕啊!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數“長街”了!“長街”里有各種各樣的店鋪:藥鋪、裁縫鋪、錢莊、酒莊……還有“金隆興牛肉館”,金隆興酒店到現在還有呢!很多家店鋪里都站著“人”——老板或伙計,這些“人”并不是真的人,只是非常逼真的蠟像而已,但看起來卻是那樣的栩栩如生,可逼真啦!他們一個個站在門前,似乎都在招攬生意呢!
你瞧:這家裁縫鋪里,蠟像老板雙眉緊皺,嘴巴微微咧開,右手拿著一把剪刀,左手牽著布料,正在非常專注地制作衣服呢!再瞧,這家裁縫鋪的衣架上掛著各式各色的衣服,看起來很有立體感,其實是畫在墻壁上的,看到這些栩栩如生的衣服,你是不是也想進去量身定做一件衣服呢!
參觀完“長街”,我們深刻了解到我們蕪湖的風土人情,更能體會到蕪湖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傳承!
當然,博物館里的文物肯定不止這些,還有“人字洞”、“古墓葬”、“藍銅礦”、“金銅礦”、“孔雀石”、“芙蓉水晶”、“素三彩陶船”、“歷代銅鏡”……如果你還想繼續了解,那就親自到博物館來參觀吧!
感受歷史作文 篇2
5月15至17日,到縣檔案局參加了為期3天的檔案業務培訓。這已是第二次參加學習,經過不斷的實踐,許多內容耳熟能詳。由于帶著問題聽課,所以參加此次培訓感到輕松而又有效。
我是教師,本與檔案隔行如隔山。20xx年時,因為工作的需要,成了學校的兼職檔案員。第一次面對這個陌生領域時,內心是輕視的,覺得檔案工作是一件很簡單的工作。結果是“不干不知道,一干嚇一跳”:整理檔案是一項細致、繁瑣、復雜而又特別嚴格、苛刻的磨人工作。一盒文書檔案從收集、裝訂、分類、排列、編號、編目到裝盒,每一道工序都有詳細而又嚴格的工作流程,完成時往往要半天。整理基建檔案時,一棟樓從施工前的招投標、簽合同到竣工,所有資料都要收集起來加以分類整理,僅是折一張圖紙就要事先量好尺寸,再折成規定的樣式,一張圖紙折好要幾十分鐘,耗時甚巨,其復雜程度很容易讓人心煩心躁。除此之外的會計檔案和學校的學籍檔案都是工作量挺大的。例如學籍檔案,全校近五千人,每一個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學籍冊、成績冊、高考、會考、轉學、休學、復學、退學等都要有檔案記載并整理到位,其龐大的工作量只要一想起來就頭皮發麻。這樣的事做一天、兩天還好,若常年累月做下去,則顯得枯燥,乏味;又加上從事檔案工作的待遇不好,沒幾個領導會正眼瞧一瞧,升遷幾乎無望。在如今市場經濟的喧囂大潮中,又有幾個人能坐得住這樣的冷板凳?我自覺還算是一個坐得住的人,但干了兩三年之后,也已心生厭倦。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檔案意識也是極其淡薄的,幾近于無。就拿教育這一塊來說,我所在縣的中小學僅有少數的幾所縣城高中建立了檔案室,就是這幾所學校,也沒有一個專職檔案員。至于一些鄉鎮的初中和小學,則對“建立檔案”這個名詞都聞所未聞。就是本身從事檔案工作的人員,也沒有多少人真正從內心上傾心于此,把檔案工作當成事業來干的。檔案工作真的是一項清貧而又寂寞的工作,既無名,又無利,也沒有什么成就感;在領導的眼里可有可無,平時不聞不問,只到了要查閱某個東西時才逼死人。就是專門的檔案部門,例如縣檔案局,從員工到領導,都是沒有什么“油水”可撈的,與一些實權部門的吃香喝辣相比,檔案部門簡直是一個喝西北風的窮廟。
后來,在工作中接待了不少人查閱檔案,為他們解決了許多的問題:有因出生年月得到確認而加了工資的,有因戶口問題證實得以分到房子的,更有為歷史名人、知名校友撰寫傳記提供了大量原始材料的,等等。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使我對檔案資料的權威性感受一天天加深,逐漸形成了一個印象:檔案是歷史真相的基礎。檔案工作看起來細小而卑微,可一旦開發利用,其社會效益和影響卻是巨大而深遠的。
每當靜下心來,獨自徘徊在檔案室里,站在一排排高大的檔案架前時,那森然矗立于眼前的累累案卷使我的內心充滿了敬畏。以前聽過不少關于檔案上一個字可以決定一個人命運升降浮沉的故事,這檔案又怎能不讓人戰栗?這些塵封的、發黃的紙葉中不知隱藏著多少歷史的真相和不為人知的秘密!檔案中沉淀著幾十、幾百乃至上千年的文化,浩浩蕩蕩的時光曾經如逝川之水在這些紙間流走,無數鮮活的生命也隨之變成了檔案上片言只語的記載。他們都在這世間生活過,在經歷了愛與恨、血與火、生與死之后,僅存一紙檔案上的`幾個漢字。一張張年輕的面容如巖石一樣一天天在歲月之刀的鏤刻中風化,消失,終至于無影無蹤。如今記載猶存,而人面已非,讓人直感生命的無常和歲月的無情,怎能不使人心生疼痛?而這種疼痛又是無藥可醫的!更令人悚然而驚的事實是:自己若干年后也會成為這些檔案中的一個符號。那時查閱檔案的后人是否還知道今天存在過這么一個人?多少生前身后事,都是這些檔案在做證!穿透如山的檔案煙云,可以看到時光的厚度、歷史的沉重、生命的滄桑。
不是么?一頁頁史書應是在各種檔案的基礎上經過意識形態的加工而撰寫的。因為檔案是僅僅次于客觀實際的真實記載,沒有比原始檔案更為真實的歷史,歷史的真相就隱藏在一頁頁檔案中。
真實是檔案的生命,沒有真實的檔案不能成之為檔案。正是這種真實成為了一代代檔案工作者工作的動力,如果沒有了真實,一切的勞作都是沒有意義的,一切歷史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感受歷史作文 篇3
還記得從兒時起就開始被要求背誦各類唐宋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這些可都是朗朗上口的。可是那時年紀尚小,還不能理解詩中的內容與含義。知道后來,唐宋詩才在課本上真正的出現,通過解讀,領略到了唐宋詩的魅力與內涵。
一開始學到的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中描寫了廬山香爐峰上,初日映照,紫煙氤氳,瀑布高掛,飛流奔騰。“日照香爐生紫煙”是太陽照在山峰上,峰頂云霧彌漫,陽光透過蒙蒙的水氣,好像燃起了紫煙。“飛流直下三千尺”,是水從三千尺高的山峰上很急地流下來。其中“疑是銀河落九天”中“銀河”二字描寫的真是十分絕佳,我曾在別出看過此地的圖片,氣勢浩蕩的瀑布在圖片中就真的好像銀河一樣,閃閃發光,濺起高高的水花,仿佛要跳躍出圖片。
后來認識了許多著名詩人,其中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到如今也值得回味。“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人用水墨寫意手法,不著意于形的描摹和線的勾勒,卻側重表現光的晃動和色的變幻,從而生動地展現出西湖山水那變幻流動的光與色之美。而且我們也知道,蘇軾是屬于豪放派的此人,寫詞一向大氣豪放,他本人也是胸懷雄心壯志。他這樣的一個人,寫出了如此委婉迷人的詩句,這也是他的過人之處之一啊。
有一位詩人這樣被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就是王維。《終南山》的景色在我的腦海中,至今流連忘返以藝術的夸張,極言山之高遠。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云氣變幻,移步變形。之后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為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所以說,王維的詩,不論是山水田園詩還是抒情詩都善于將主觀的感情與客觀的境融合統一,既含蓄蘊藉,又傳神優美,具有自然之美。不僅融入了畫家和詩人細膩的情感,又滲透了深刻的含義。
唐代和宋代的詩詞可謂是空前絕后,達到了歷史上的一個高潮,所以后來變很少又出現可以和唐宋詩媲美的詩句了。但是我們不僅僅是從中學到了歷史的風韻,更應該學習如何像前任一樣,用詩句留住我們的當下,讓后人看到我們幸福和平的現在。
感受歷史作文 篇4
七月,炙熱的陽光沒能阻擋我們旅行的腳步,南國海濱的旖旎風光已令我們心神馳往。動車飛馳,遙望車窗外一幕幕城市和鄉野的美景,心開始飛翔,湛藍的海水,溫軟的沙灘,斑斕的貝殼……,一幀幀特寫鏡頭就這樣在腦海里不斷重復。列車啊,能不能再快些,我們想快點到達那座“海上花園”,想早點目睹美國尼克松總統曾評價的“東方夏威夷”的模樣!
六個小時行程,六個小時的期待,我們終于到達了“東方夏威夷”——廈門。藍天、白云、海風,廈門何以用一個“美”字表述?藍盈盈的天空,如同水洗般寧靜清靈;白瑩瑩的云朵,如同玉石般圓潤柔滑;濕潤潤的海風,如同孩童在耳邊呢喃耳語;高大的芒果樹,如同衛士守衛在街道兩邊。行走在廈門的街道上,靜靜地享受著溫潤的海風,深呼一口潮濕新鮮的空氣,我的心舒展開來,腳步也變得更加輕盈。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是一本無字的書,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所見所聞常會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而此次廈門之旅讓我感到震撼的便是胡里山炮臺、古龍醬文化園、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落后就要挨打,國強才不受欺凌”,參觀胡里山炮臺時,我心里一遍遍重復著這句話。胡里山炮臺修建于清末,當初修筑此炮臺用了五年時間,墻臺基用烏樟樹汁、石灰、糯米與泥沙攪拌構筑而成。炮臺上的一門巨炮是當時從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購買的,共花白銀5萬兩。1937年,在該炮臺上,這門巨炮擊沉日軍“箬竹”型13號艦,首開中國戰區擊沉日艦的輝煌戰績。凝視堅固的炮臺,遙望滾滾的海水,我仿佛置身于曾經的歲月,與“八閩門戶、天南鎖鑰”的胡里山炮臺一同感受滄桑的烽火歷史。
“曬足一百八十天,就這樣曬。曬出美味曬出鮮。”當我第一次看到古龍醬文化園的大曬場時,腦海里竟蹦出了這句廣告詞。與廣告詞不同的是,根據傳統工藝,古龍醬文化園的醬缸至少要曬足三百六十五天。俯瞰曬場,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曬場沖擊著我的視覺神經,5萬平方米的醬油曬場,1800多年的古法制醬工藝,55559個傳統醬缸,這規模,這歷史,這工藝,古龍醬文化園能榮登世界吉尼斯記錄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此刻,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無比自豪。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行走在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我不禁感慨:這是一座鋼琴的殿堂,也是劉禹錫“談笑有鴻儒”的理想境地。細細的海浪拍打著巖石,30臺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古鋼琴靜靜佇立,遠古,今日,音樂不分國度,愿全世界的人們能天天沉浸在唯美的鋼琴聲中,沒有戰爭,沒有貧困,沒有饑餓……
用眼睛觀看萬物,用腳步丈量土地,用心感悟歷史滄桑。我愛廈門,我愛我的祖國。
【【精華】感受歷史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感受歷史作文集錦九篇04-03
關于感受歷史作文錦集九篇03-30
關于感受歷史作文錦集五篇04-07
感受歷史作文集錦5篇04-05
【精華】母愛感受的作文八篇04-05
【精華】感受的作文合集四篇03-27
【精華】感受作文錦集5篇04-07
【精華】感受成功作文400字四篇04-04
【精華】感受最深作文錦集五篇04-03
【精華】感受親情作文300字三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