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后有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后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后有感1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我在家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讀完后,我認為這本書給我的觸動和影響很大,里面許多人物值得我學習。
東晉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從小就喜歡寫字。他走路都用手指在衣服上比劃著,日子一久,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刻苦練習,王羲之的書法達到了很高的境界。我想:如果我學習上也有這種刻苦練習的精神,我就能學到很多知識。
大發明家祖沖之,從小就讀了很多書,人家稱贊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特別愛好研究數學,天文列法。他是最早準確計算出圓周率數值推算到7位數以上的科學家。他還造出了指南車、千里船,這些發明對當時的社會都是一種重大推進。他的這種認真鉆研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大詩人李白,他周游各地,寫下了許多贊美祖國壯麗河山的詩篇。我想,有機會我也要飽覽祖國山川,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這也是一種學習。
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他精通兵法,并親自教士兵使用武器。經過他的嚴格訓練,戚家軍個個能以一當十,英勇善轉。每次作戰,都能旗開得勝。作為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該學好知識,保衛祖國,讓全世界都永享和平。
縱觀《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我們要奮發努力,學習祖先的勤勞、勇敢和智慧,用我們的聰明才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后有感2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悠久、燦爛文化的民族。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想了解祖國的過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一件義不容辭的義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熱愛祖國的現在和將來。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過程當中,發生過許多有意義的事件,涌現出許多優秀的人物,了解這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對于我們來說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讀完了上下五千年,我覺得自己收益非淺,原本對中國歷史了解甚少的我,現在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歷史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
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中華民族向來以勤勞、勇敢、智慧著稱于世。我們的祖先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我們民族的優秀代表——許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不少民族英雄、起義領袖,都以他們的業績和成就,為民族的歷史畫卷增添了光彩。讀這本書,就好像漫步在中國歷史的長廊中,重溫中國這五千年來的歷史,的確使我們每個炎黃子孫感到自豪。這些偉大的歷史人物身上所散發出來各種不同的人格魅力,也是我們應該用心去體會,用思想去領悟,用實際行動去學習、實踐。
當然,中國歷史當中也有一部分的奸惡之人,這些人所犯下的罪過、罪行是被世人所唾棄的,這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是永遠也抹煞不掉的黑漬,我們要牢記這些事實,化作經驗與教訓,在我們今后的成長道路上也是永遠的啟明燈。同樣,對一些優秀歷史人物,主要寫他們積極的一面但并不是說他們沒有消極的一面。任何杰出的歷史人物,都有他們的缺點或錯誤。例如古代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和堅持改革的政治家,他們的愛國的正義活動,幾乎都羼雜著封建的`忠君思想。我們不能超越歷史條件苛求古人,也不能離開歷史條件盲目崇拜古人。
通過上下五千年的閱讀,就好比在學習歷史,有一句話說的好:“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學習歷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預見未來,當然歷史是不可能重復的,但歷史又是一面鏡子,這似乎是古往今來都承認的道理。在這部書所收集的故事中,我們不難找到一些有借鑒作用的東西;在一些優秀的歷史人物身上,我們也可以我到某些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至今仍有一定教育意義。當然,學習歷史,不僅僅是懷戀過去,重要的是創造未來,發揚全中國人民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傳統,激勵我們振興中華、建設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強國的志氣。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的使命亦是如此,不過這是以后的事,現在我們的目標是努力學習,長大了就要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后有感】相關文章:
讀《自信》有感04-07
讀《魯濱遜》有感04-06
讀《冬天》有感04-01
讀贊美有感03-29
讀《金翅雀》有感03-27
讀《愛》有感03-28
讀中庸有感03-27
讀《鯨》有感04-03
讀《木蘭從軍》有感04-10
【推薦】讀《母愛》有感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