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奮發有為建小康》有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奮發有為建小康》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奮發有為建小康》有感1
原本對“小康社會”這一名詞既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常帶聽人們說起,陌生的是認為小康社會是一種遙不可及的空想社會。讀了《奮發有為建小康》之后,我清晰地認識到:小康社會是指人民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的水平。
閱罷全書,我心潮澎湃,似乎看見了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華民族如同巨龍騰飛般快速發展、重整雄風。心中頓生為祖國建設小康社會而貢獻一切力量的愿望。
當我讀到《優先發展教育》這一節時猶為振奮。我們當代學生是在國家與社會高度重視之下成長起來的。國家為下一代,也為了祖國的明天,將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增加對教育的投入,現代教育信息化,優化我們的學習生活環境。
別說大城市了,就是我們的學校就發展了很大的變化。我和媽媽也是校友。媽媽說那時的邵武一中只有一幢紅土磚樓剩下的便是教師的一排排灰色低矮的宿舍。而現在我唯一看見媽媽記憶中的建筑就是那幢兩層磚樓。而四周的宿舍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幢主要教學樓,校園種植一片片綠草坪修建了噴泉假山。老師的宿舍整齊地排列在學校后門邊。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和媽媽所受教育的條件區別有如此之大。
邵武一中高度重視信息化教育也是家鄉人稱道的。廣播、電話不用說了,學校還專門建設了一幢“現代教育中心”大樓。電腦室、多媒體室、網絡備課室盡在其中。由學校的網絡中心管理,我們學校也形成了一個具規模的互聯網絡。要了解學校的情況、動態,只要登陸我校的網站,方便快捷,又能與老師對話,或用電子信箱交流,互動互通。
我國正在提倡終生學習,因為世界知識快速增長,這就要求人們不斷更新知識以學為樂。
俗話說:學無止境。邵武人民正投入到學習的海洋中,成人學校、老年學校、夜校的學員人數日益上升,許多學生的家長也成了學生,與孩子比學習,既激發了孩子學習熱情,也創造了現在開放的、立體的、現代化的終身學習氛圍。市民的素質漸漸提高,所帶來的益處正如江河般奔流而至。
現在,人們對教育的理解已轉向了廣義理解,明確認識到:教育是影響人思想的一種社會活動。
但是中國的教育也并非順利發展,毫無阻礙,中國教育界也正在解決一些問題,如仍有未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方,流動兒童的教育工作未很好地進行,“應試教育”亟待向“開放教育”的方向轉變等。所以,現代中國的教育任務仍很繁重。
我們有優越的條件,有國家的關注;有一批批為努力改善我們教育狀況而不懈努力工作的老師,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讓我們攜起手來,努力學習,相信祖國明天更美好!
讀《奮發有為建小康》有感2
《奮發有為建小康》是一本具有很好教育意義的'讀物。讀了《奮發有為建小康》,我知道實現小康不是一天兩天能實現的。要經過幾代人努力才能建好小康。
《奮發有為建小康》這本書里面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我還知道許許多多的人為建小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特別讀了《奮發有為建小康》里面的《人民生活更美好》,著一篇文章,感受到了現在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已達到小康的水平了。
以前,爺爺奶奶的生活、那么艱苦。吃飯都吃不飽,買東西都要計劃,買米要米票,買布要布票,買豬肉要豬肉票,買青菜要青菜票,買魚要魚票,總之,買東西都要票。錢還買不到。爺爺奶奶年輕時根本沒有電冰箱、電腦、電話、手機、電視機、,單車也是很少,買車的人都是比較富裕的才買得起單車。有的人雖然有了電視機,但是是黑白的,9寸大,只有一個手掌那么大,內容不多,又不清楚。
而我們現在每個家庭有空調、有電話……各種各樣,每個家庭幾乎都有手機。吃的東西也有很多,有魚、有蝦、有螃蟹、還有燒雞等等。而現在不用計劃了,也不用票了,只要有錢什么東西都能買。
以前,爺爺奶奶一個月只有30元工資,而今天,爺爺奶奶都退休了,每個月還得400多元錢。
讀了《奮發有為建小康》這一本書,我體會到現在我們的生活好多了,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讓人民的生活過得更美好。
讀《奮發有為建小康》有感3
隨著建設小康生活的目標提出,我們的偉大祖國日新月異,神州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舊社會,小康生活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可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終于實現了中華民族騰飛過程中的偉大的一步,實現了億萬中國人民近百年的夢想。現在不少家庭都步入了小康生活,不愁吃,不愁穿,思想也進步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了,這不禁使我回憶起我家過去的生活。
我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記憶中那屋子是土坯瓦房,很舊、很窄,而且年久失修,屋頂經常漏雨。母親告訴我,每當下雨時,我就放聲大哭,母親只得一手抱著我,一手拿著盆子接雨水。盆子、壇子清脆的撞擊聲,雨水叮咚聲,再加上我的哭聲叫聲,在雨中傳得很遠,很遠……
那時,我家有一臺黑白電視機,但要靠室外天線接收信號。每當刮風的時候,天線就會被風一吹,電視機也就一片雪花了。這時,父親只得拿著竹竿,爬上屋頂,把天線撥回原位。有一次,父親踩著瓦片從屋頂摔下來,重重地摔在地上。母親在替父親包扎傷口時,早已泣不成聲了。
當我剛滿兩歲了后,父親便外出打工,母親在爺爺奶奶幫助下,仍然種著許多田,母親因此漸漸消瘦了。在我入學那年,家里拿出了那汗水換來省吃儉用積攢的幾千元錢,加上母親四處向親友借來的錢,蓋起了一座兩層樓房。從此,我家告別了那陰暗、破舊的土坯房,住進了相對更寬敞的新房。那時,我家買了彩電,并裝了有線電視,父親再也不必爬上屋頂拔天線了。那時的我,很喜歡過年因為父親從遠方回來,家里又殺豬宰雞,一直有肉吃。
現在,我家沒種田,母親在鎮上開了個飲食店,生意挺紅火。村里開始實行承包制度后,父親承包了上百畝果園,收入比以前翻了幾倍。父母親努力勞動,我努力學習。我考入市重點中學后。父母又把原來房子賣了,在城里買了一套房子,比以前的更寬敞、更漂亮,我家有大彩電、有音箱、有冰箱、有空調,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家已達到小康水平了。
我家的這些變化只是現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20年后的中國,將建成全面小康社會,那是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為此,我們青少年正肩負著這個歷史重任,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發奮讀書,將來成為建設祖國的主力軍,為祖國貢獻力量。
祖國今日春花遍地!
神州大地錦繡繁榮!
【讀《奮發有為建小康》有感】相關文章:
讀《冬天》有感04-01
讀贊美有感03-29
讀《愛》有感03-28
讀《金翅雀》有感03-27
讀中庸有感03-27
讀《自信》有感04-07
讀《魯濱遜》有感04-06
讀《鯨》有感04-03
讀《逃逃》有感03-30
【薦】讀《故鄉》有感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