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五重境界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的五重境界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的五重境界讀后感1
近期拜讀萬瑋老師的《教師的五重境界》一書,真的讓我在班主任工作上提升很多!督處煹奈逯鼐辰纭愤@本書系統介紹萬瑋老師多年的班主任教育經驗,詳細總結各種教學方法及教學心態,全面詳實地向我們介紹他心中的教師五重境界,即教知識、教方法、教狀態、教人生、教自己。書中詳實的實踐經驗,令我受益匪淺。
一、高品質的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
教育教學的核心不應當只是講知識,而是要通過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來塑造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新一代。作為老師,我們應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合理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們明白學習的目的,從而合理的自行分配時間,做到自覺積極有效地學習,讓學生學會思考和理解問題而不是死記硬背,讓孩子們真正的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應當切實將課堂教育教學目標定為指導學生學習,擺脫傳統教育枷鎖,讓孩子們自由發揮,在知識的海洋里獨立探索和暢游,把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教育重點放在其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養成上,這也將成為我今后教育教學工作的目標。從《教師的五重境界》這本書內,我學習和總結出一些關于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對學生情況的全局把握,才能最科學合理的實施針對性的教書育人。根據書中的經驗,我總結起來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步來實施班級管理:
1.關注班級,理解學生。要培養幾個得力的班級干部,通過他們深入了解班級學生的心理和“小秘密”。同時在日常工作中還要進入學生內部,多和他們談心,細心觀察每位學生,要做到對整個班級、每名學生,甚至是每個任課老師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斷。
2.以己不欲,勿施于人。要多理解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年齡視角及心理特點來思考學生的行為舉動,集合其性格及家庭多方面因素,展開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持續提升自己的班級管理高度,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3.民主自由,開放管理。要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習慣,幫助學生養成自律的生活習慣,加強班級組織規章制度的滲透,引導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積極的進行自我提升和學習,加大班干部的管理權限,讓學生們學會自主管理,力求在開放管理的基礎上,堅持整體教育目標不動搖的情況下,做到班級管理民主自由。
4.正確引導,支持個性。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深刻的理解到教育的`本質是讓每名學生都能夠實現自我價值,而這也是建立在每名學生個性充分解放的基礎之上。在班級紀律規定的制定上,可以充分考慮學生的天性并進行適度的修改,確保班級紀律在可控的基礎上能夠更好的釋放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保留自身個性的基礎上能夠更好的積極學習,在不受太多約束的基礎上憑借自己的個性快樂成長,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好的展現自我才華。
二、育己方能育人
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在更深層次上認識到——育人先育己的道理。要先修煉自身,才能更好的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快樂學習。如何成為一名讓學生喜歡的合格班主任,一定是在工作中需要首先思考的問題。我將不斷的督促和提升自己,讓自己的教育能力和學生的溝通能力雙線提升,成為他們的喜愛的教師、知心朋友,這樣才能更好的指導和要求學生展開高效率學習。我也希望憑借我自身的力量來感染和熏陶更多的學生,讓他們積極學習、快樂成長,成為具有學習能力的有用之才。
綜上所述,身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我深切的認識到育人先育己的道理,在今后的學習與工作當中,我將努力提升自己,加強自己教育教學修養,掌握學習科學教育方法,用心育人、科學溝通、找對方法、教好書、育好人!
教師的五重境界讀后感2
有幸讀了萬瑋老師的《教師的五重境界》,萬老師將自己的教師生涯劃分為五個不同階段,這樣的劃分引起了我的深思,先來介紹一下萬老師對著五個階段的劃分:
第一個階段:教知識
我初上講臺時,教初中數學。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教材教法,想著怎么樣把每節課的知識點落實。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學重點、難點是什么?如何引入?如何設計變式訓練?單元測試結果出來后,學生成績在年級里名列前茅我就歡欣鼓舞,平均分不佳就急火攻心,然后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講解。那時候,年級里教我班的平行班的是另一位老教師,也是學校安排給我的帶教教師。我使出渾身解數,所教班級的平均分居然與她的班級不相上下,算是初步站穩腳跟。
第二個階段:教方法
教了幾年之后,我逐漸把關注點從教轉移到學生的學。同樣在一個課堂里聽課,每個學生的學習結果卻迥異。于是我開始嘗試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把自己放到學生的位置上,想象他們在學習時會遇到什么問題。我領悟到數學與數學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自己在大學里學到的那些數學知識并不能保證我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在這個階段,我逐漸減少自己講課的比重,而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預習、探究、試錯乃至請學生上臺講題。總之,一切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方法我都愿意去嘗試。這一階段的成果是,我教得不累,基本上不需要再占用數學課之外的時間,學生成績卻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第三個階段:教狀態
再后來,我注意到一個現象,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哪怕數學學習能力并不突出,但通常都態度端正、學習認真;而那些看起來很聰明的學生,如果學習馬虎,成績就很可能不理想。有時候,你準備了一節課,設計很精彩,課上得也很順利,為學生鋪設的路徑很巧妙,可有些學生根本就沒聽,對他來說效果等于零。于是,我開始用更多的時間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判斷哪些學生是真心喜愛學習,哪些是在被動應付,哪些學生悟性強,哪些學生雖然勤奮卻學得吃力。在課上,我發現學生聽課狀態不理想時甚至會停下來給學生講一個小故事以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課后也更加頻繁地與學生談心、溝通,對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及時進行鼓勵。在我發現學生的學習成績基本上與其學習狀態成正比后,我便更執著于發掘學生的內驅力,而慢慢放棄外在的推、拉乃至拖、拽,也變得更加有耐心。
第四個階段:教人生
在前面三個階段奮斗了十多年后,我的教育視野有一天突然打開。回顧自己以往的努力,總還是離不開分數二字。無論是關注知識、方法還是狀態,最終的目標還是指向學生的學習成績。要完成這樣一種頓悟并不容易,我經歷了漫長的漸悟過程。我帶過的第一屆學生在工作之后回學校看望我,聊到他們當年的學習點滴,還聊到現在工作了才發現在學校里學到的哪些東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沒有用的,在那一刻我豁然開朗。我作為老師,看到那些曾經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長大之后很平庸而調皮的孩子卻大有作為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去反思教育的價值到底是什么,辛辛苦苦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到底有什么意義。當我將視野從學生的學習擴大到他們的興趣、氣質、品性之后,教育的世界就更加寬廣了。這個時候,我不再只是一名學科教師,而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第五個階段:教自己
學生在學校里除了要學會學習,還要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而我,也的確朝著育人的目標努力了好幾年。然而,在做人這件事上,我慢慢意識到教師相對于學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甚至,學生的心靈更為單純,品格更為高尚,在學生面前教師有時甚至會自慚形穢。有時候,我不禁問自己,我有什么資格去教學生做人?與其教學生,還不如教自己。所有那些對學生提出的要求,都首先是對自己的要求。自己做到了,才有可能要求學生去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說教,而是影響,是感染,是熏陶。教師這個職業不是教,而是學,教師自己首先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的五重境界讀后感3
放假在家,我讀了萬瑋所著的《教師的五重境界》,那么教師的五重境界指的是什么呢?其實它是指作者把對教師職業的理解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教知識,第二階段——教方法,第三階段——教狀態,第四階段——教人生,第五階段——教自己。作者還明確地告訴我們:這五重境界并無絕對的高下之分,只是代表了教師工作的五個不同方面。實際上這五重境界很難清晰地劃分,有的時候,你以為自己在教知識,其實也在不知不覺地教人生。
細細品讀,書中作者很多親身經歷的故事給我們以啟發、以思考,尤其是教數學的一些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但最重要的是讀完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思考:我們------教師的境界又在何處?關于境界,成功,都源于我怎樣給教師定位,就應做個什么樣的教師,這樣才能朝著自己決定的方向,走自己的路,到達成功的彼岸,進入自己的境界。
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最基礎的主角乃授之知識,除此之外,重在育人。書中對“教師是誰”做出了很多解答,應對不同身份主角的人,教師的身份亦不同。然而,我認為,不管應對多少不同主角的人,最重要的是如何應對自己的學生?在學生面前就應扮演一個什么樣的主角,在學生面前,我們是“師”更是“友”。只有真正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才能到達最好的教育目標。如何讓教師稱為學生真正的朋友,我有著這樣的一點理解。
(一)多一份人格魅力
《論語》有言:君子不重則不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于內心真正對;教師產生溫情與敬意。所謂:親其道,信其師。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能讓教師“不戰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學效果。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來源于教師的精心營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主動者,學生是受動者。蘇聯教育家杜勃羅百波夫說過:“有人說,師生間最不幸的關系是學生對教師學問的懷疑。教師深厚淵博的專業知識,標準的普通話,飛揚的文采,妙語連珠的課堂語言,優美的書法字體,能給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形象加分,勾起學生的景仰,讓學生打心底里佩服和敬重教師,產生親近教師的渴望。在外貌上,就應打造端莊、穩重、文雅的形象,不著奇裝異服,也不邋里邋遢。
(二)多一層了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教育中務必了解學生的內心活動。他說過:“不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便沒有教育禮貌。”又說“要公正處事,就務必細致入微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便是我為什么把未來的教育看作是對每個孩子更深刻了解的緣故!務必首先了解孩子的內心活動。單憑某些專門的手段是學不到這種本領的。只有依靠教育者高度的情感和道德修養才能做到這一點!眰性是新接班級時,我們就應像作者那樣抓住一切機會,盡快記住班級學生的名字!并建立學生個人檔案,把他所有的榮譽、成績都記錄下來,這樣便于及時而又全面地了解學生方方面面的信息,象此刻網絡時代,我們能夠把自己的QQ、電子信箱都告訴學生,以期透過各種途徑與個別學生交流,從而更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想法!
(三)多一點尊重
愛學生,就要學會尊重學生。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的組成部分,社會也因為有了形形色色的人,才變得多姿多彩,大家都渴望得到社會的普遍性認同,都需要掌聲與鮮花。能夠說尊重是每個人的普遍需要。青少年學生由于生理心理的發展,知識的增多,交往面的擴大,自我意識的增強,個性期望家長、教師以及周圍的人能夠信任他們、尊重他們,這種自尊心往往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保護和發展學生的自尊心。我們就應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學會尊重學生,尊重他們說話、思考、做事的權利。
(四)多一絲寬容
學校是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地方,相信學生有一個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過程,允許學生有錯誤的表現,以寬容的心態去應對。
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我們就應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激勵自己不斷努力更早、更快地撥云見日、看清未來。
【教師的五重境界讀后感】相關文章:
好領導的7種境界12-18
企業管理的三重境界01-07
進退舍得 有一種境界叫蘇東11-10
三層境界讀文本聯想移動促寫作論文12-04
小學的讀后感04-10
孔子的讀后感04-07
愛迪生的讀后感04-06
教師的感言范文02-21
教師的勵志寄語02-14
簡單的教師評語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