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精選1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1
看完《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我唏噓不已,我邊看邊笑,也邊笑邊哭。誰說動物和人不一樣,為什么人們看見動物就像看一個玩具,看一頓盤中餐?它們和我們一樣!有著高尚而美麗的品質和情感。它們也有喜怒哀樂,也有親情恩仇,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給我們送上了一份精神大餐。
在《最后一頭戰象》中的嘎羧,曾經是一頭戰象,在與日寇的戰斗中僥幸生還。身體殘疾的嘎羧,被寨子的人照顧休養了二十多年。在預感聲明行將結束之際,它披戴上當年作戰的鞍馬,風塵仆仆的趕路。而它并不是去祖傳的象冢,而是奔赴當年和它并肩作戰的犧牲的伙伴的墓前,掘墓自葬,這是一種多么令人敬佩的思想感情!
二十多年來,它從來沒忘記硝煙彌漫的戰場,從未忘記浴血奮戰的幾十個同伴,從未忘記自己雖是一頭大象,但卻是一頭戰斗的大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直到死,它依舊認為自己沒死在戰場上,也應該死在長眠在此的同伴身邊。這是英雄!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位為革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老軍人,在彌留之際,他穿戴整齊、軍裝肅整,然后安臥于蒼松翠柏之中,給人無比的震撼。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2
今年寒假,我閱讀了一本書,名叫《最后一頭戰象》。
書中描寫了許多動物的故事,然而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戰象的故事。作者通過戰象的經歷告訴我們:象是一種有情感的,有靈性的動物。他們值得我們尊重和愛護。象及其他野生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是地球母親孕育的寶貴生命,我們要學會和動物和諧相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動物也有自己的權利和尊嚴,它們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有在地球上的生存權,我們人類憑什么可以去毀滅它們。動物是人類最親,最好的朋友,如果連自己的朋友都不保護,不互相信任,那你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只兇猛的野獸。
這本書不僅語言有趣,幽默,而且還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在閱讀過程中,我一邊為那些動物們的遭遇感到可憐,另一邊也了解了很多動物的知識,特別是在《動物檔案》中,每一個字都是金子,每一句話都是鉆石,整本書更是無價之寶。通過它,我更想了解動物,更想和動物進行心靈的溝通。人和動物能成為朋友是個逐漸的過程,從陌生到熟悉之間關鍵是沒有傷害,只有這樣我們人類才能和動物真正成為朋友。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3
在我的印象中,大象高大但不笨重,強壯但不兇猛,是人們的好伙伴,生活中的好幫手。但當我讀了《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后,我的內心卻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就是這樣的一頭性格溫順的大象,大自然中普普通通的一只動物,卻如此的重情重義,如此的忠誠與執著!
這是動物小說家沈石溪的一部作品,文章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重披象鞍,來到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后,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了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喔——喔——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得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讀到這里,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頭威武雄壯的大象,熠熠生輝的象鞍,炯炯有神的雙眼,粗壯有力的四腿,昂然屹立在朝陽的光環中,那么耀眼,那么振奮人心!直至生命的最后時刻,嘎羧仍沒有忘記并肩作戰的戰友,沒有忘記揮灑熱血的疆土,沒有忘記心中那神圣的信念!
一個人不可以不愛自己的國家,一個人不可以沒有愛國的情懷,這就是《最后一頭戰象》給我的最大的教育!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4
以前,我總以為動物是沒有人們聰明的。但是當我讀完《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之后,徹底的改變了我的想法。
這本書里主要介紹了大象、老虎、野豬、棕熊等動物的感人故事。
最讓我感動的,是《棕熊的故事》這一章。這一章主要寫了小熊麗麗經常粘著”我“,所以熊媽媽對”我“十分怨恨,一直想搶走麗麗。直到最后,熊媽媽為了保護麗麗被豹子咬穿肚子,并在臨行前把麗麗托付給”我“的感人故事。
這不禁又讓我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新聞。一個媽媽不喜歡自己的女兒,她不僅不給她吃飯,還要打她,罵她。就因為女兒太餓偷吃了一點鴨食而把他的嘴巴縫上……我心想:狗熊尚且能如此護子,那么人呢?
我認為,動物之間的感情,才是最真,最純的。它不會因為對方瘸了一條腿而拋棄它,它不會因為自己身處險境就不為對方著想,它也不會因為沒有吃的而離開它,它不會……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動物。學習他們那種不為自己著想,一心只為他人的精神。如果人人都是這樣,世界會更加美好!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5
我讀了許許多多的書,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這本書讓我深刻地感受大象的無言靈性,更讓我感受到了動物身上也有著人類一樣的感情。
這本書記述了在19xx年西雙版納邊陲重鎮打洛村落在江畔和日寇的戰爭中幸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嗄羧。嗄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四處尋找它在戰爭中批過的象鞍,找到后來到了昔日埋葬自己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洞,準備同戰友們埋在一起。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嗄羧要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全寨男女老少都到打谷場為嗄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忙著為嗄羧系潔白紗巾、四腳綁黑布。由此可以看出全村寨的人們對嗄羧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大家懷著萬分沉痛的心情和嗄羧一一告別。畢竟嗄羧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而且和大家共度了26個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對于嗄羧的死,村寨的人都非常難過、悲傷。讀完《最后一頭戰象》后,讓我感到嗄羧是一頭重情重義的、有靈性的大象。
看完《最后一頭戰象》后,滿腦子都是最后一頭大象的高大形象,同時也想到了生活當中許多動物都像這頭大象一樣充滿了靈氣,充滿了忠誠,充滿了感情……小動物們是多么的可愛,多么的忠誠,比如小狗忠誠地幫主人看家、小鳥辛勤地幫農民伯伯捉害蟲,牛兒默默地耕地……可是人類一直不愛護它們,有的甚至還想把它們趕盡殺絕,任意的捕殺。現在我呼吁:大家行動起來吧,愛護生靈,保護動物,保護生態平衡,堅決同破壞生態平衡的壞人作斗爭。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6
最后一頭戰象是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寫的。里面介紹了關于象、豬、熊這三種動物的故事和資料。
象篇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最后一頭戰象。里面主要講了一頭名叫嘎羧的戰象,它是抗日戰爭時期西雙版納的象兵。在戰爭結束后,幾十頭戰象就剩下它一頭。在它快要死的時候,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再買葬著同伴的百象塚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讀完這個故事,我知道嘎羧是一頭重情、重義的大象,它想念自己的戰友,把自己埋葬在昔日和自己并肩作戰的戰友身邊。它是我心中一位品德高尚,重情義的英雄。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7
笨重、壯碩的身軀,長而有力的鼻子,鋒利尖銳的牙……大象似乎是一種傻大黑粗的巨型動物,可是配上它那慈祥、聰慧的雙眼,便不一樣了。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剛好從大象的眼里看見了它的心靈深處,象,是一種有靈性的生物啊!
可是,我們不能和它們做朋友嗎?
抗日戰爭時期,無數頭戰象勇猛地沖上前線,與敵人浴血奮戰。很不幸,最后只有一個幸存者——噶羧。它被人們帶到了村莊生活,大家都待這個英雄很好,噶羧也過上了神仙般的生活。可是突然有一天,噶羧行為反常,著了魔似的,一個勁兒地往裝有它戰斗時的象鞍的倉庫里鉆。它的主人一下子明白了:噶羧要離開大家,前往那個大象墓地——象冢了。村民們拿著各種各樣的水果,為噶羧送行,噶羧也依依不舍地跟大家告別。終于,噶羧走到百象冢,刨了一個坑,和戰友們一起長眠不起。
讀了這個故事,發現其實戰象噶羧和人類沒有距離,像朋友一樣親密的生活在一起。喂食、玩耍、傳遞、告別……都很自然,不用驚慌,也不用緊張,你面前站的不是動物,更不是與你物種不同的生物,而是一位好朋友!
這,和動物園截然不同。“大象園“三個字如同一只牢籠,限制了象的自由,也禁錮了象的靈魂。一面堅硬的鐵絲網無情地隔開了人和動物,多想溫柔地撫摸它,多想喂他吃些香蕉,多想看看它慈祥的臉龐……可惜我們中間隔著鐵網。只能遠遠地看著。
人類啊,你何必如此殘忍?都是地球母親的孩子,都是鮮活的生命,本應和和氣氣地共存,為什么有了界限,把一個大家庭硬生生的分開?
我,多想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像吉卜林筆下的小男孩一樣,每天與狼群睡在一起,與熊為伍、與豹為友,同猩猩玩耍,不用在野獸面前戰戰兢兢,還可以成為其中的一員。可是我們有太大的差別,除了在動物園,我沒有任何機會。
請相信我,動物也渴望成為我們的朋友。從現在開始,請停止對動物的殺戮,嘗試與它們零距離接觸,與動物做朋友,真是一件奇妙的事。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8
“最后一只戰象”的作者是動物小說老大沈石溪,書中寫到三種不同的動物,分別是象,熊,豬。根據作者的真實經歷和心里感受,使我真切的感受到,人和動物自然界的真切友情。
說起我最喜歡的,還是豬。豬在大家的生活起居中,經常是扮演著笑料的品牌形象。豬的臟是眾人皆知,豬的懶散在動物界也是眾所周知,豬的愚昧好像也是有據能考,可我還是喜愛豬。或許大家會問,我為什么喜歡豬?實際上,是那樣的––在古代,豬是頗具的代表。途手捉豬以表英勇之意,不可以捉豬便視作怯弱。豬是十二生肖之一,鼠年出世的小孩,民俗稱之為寶豬小孩,有吉祥如意康福之意。
書里作者以山豬起點、跳板、山豬犯人、野豬王三件事兒來描繪豬。在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野豬王。原文中的`主人翁是一只稱為黑旋風的仔豬,它活潑開朗,頑皮強悍,感恩戴德,魯莽的性情也幫我惹了許多的好事兒,但最終都轉危為安,也回報了我的養育恩。生動形象的寫成了豬的老實巴交和固執,讓閱讀者深深感受到人和動物的真實情義。
我鐘愛有靈氣的動物,更喜歡頗具生活哲理的動物小說。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9
前幾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最后一頭戰象》。里面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嘎羧。
西雙版納曾經有過威風凜凜的象兵。1943年,象兵在西雙版納大羅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鬼子死了七十多個人,我方的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人們在打洛江畔挖了一個洞來埋葬這些戰象。
在搬運象的尸體時,人們發現一頭還在喘息的象,于是把他抬進村子里,治好傷養了起來。因為他是戰象,所以村民們從不叫他搬運東西。
他叫嘎羧,照顧他的叫波農丁。
二十多年過去,嘎羧五十多歲了。他快要死了,于是他披上象鞍,在“百象冢”哪里挖了一個洞,莊嚴的把自己埋葬的故事。
我覺得嘎羧是一個很善良、很忠實的戰象。他死的時候并沒有到神秘的象冢里,而是選擇和曾經并肩作戰的伙伴們躺在一起,說明嘎羧很重情義。
這二十六年來,他一定在時時刻刻的想念自己的伙伴們,想念自己的父母,想念自己的朋友。他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一定在想:伙伴們,爸爸媽媽,這二十六年里,我時時刻刻都在想念你們,現在我終于可以去和你們團聚了,你們還好嗎?我現在要去找你們了,等我。
我覺得,這本書是一本感情小說,歌頌著動物與人類的美好感情。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10
前幾天在學校圖書館借了一本《最后一頭戰象》,看完之后唏噓不已,真想笑,又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從心里油然而生。誰說動物沒有感情,誰說動物沒有我們人類沒有的高尚品質。這是我讀了這本書后所知道的,動物們多么可愛啊,可能有人會說老虎,狗熊,狼呢,難道他們不是兇惡的嗎?我說不是,如果你坐在他們的角度想想,狼不吃兔子、鹿,他們吃什么?他們本來就是肉食動物,其實他們也是維護生態的森林的保護者。動物們也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更正了我們以往的想法。
如《給大象拔刺》一篇中,公象知道我是一個赤腳醫生,就把我拉到樹林中去為小象治病。由于我的醫術太爛,再加上沒有良好的醫療條件,只得讓小象一次次的忍受折磨,沒法,公象只得又讓我忍受和小象一樣的折磨嘍。嘿!幸好我機智,在危機中腦袋更冷靜,就裝作非常痛苦的樣子在地上打滾,大象得意了,也許他覺得這樣比較公平吧。
還有曾經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戰象嗄羧知道自己即將要上天堂了,還堅持和自己的伙伴兄弟們死在一起,它到了百象冢,自挖自己的安息之處。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年邁的老戰士為了革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穿戴整齊,堅定地在一片樹林中等待死神的索取,這給人是如此的震撼啊。
熊也有屬于自己的情感,文中說到了一位只剩自己后代的母熊原先對我收留了小熊小麗麗產生的惡感到最后與雪豹誓死拼搏也要保護自己的女兒。它本來是有逃生的希望的啊,可是它是一位母親,作為一個母親,它盡到了作為一個母親的責任,最后把小麗麗托付給我,讓我以后善待它。當時它的腸子已經像小山一樣落在了地上。
沈石溪帶我們走進了一座動物王國,每個動物都是居民。狼王、鹿王、老虎、狐貍、戰象、野牛、野豬王、云豹就是他動物故事的主角。他把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性性格特征描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他為每個字里的動物都賜予了靈魂,賜予了生命,他們都是有有靈性的,這點深深的感動了讀者。可以讓人們認識到和自我反省自己的品尚。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11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名叫《最后一頭戰象》的書,這本書令我受益匪淺,一直記憶猶新。它由多篇短篇動物小說組成,其中我最喜歡第五篇,它講述了一個動物之間的動人故事。
那是無比干旱的一天,各種各樣的動物都擠在羅梭江大灣塘的樹林邊緣,對著水中長達幾米的恒河鱷魚望而卻步、徘徊不前。這時,樹叢里走出了七頭大象和一頭乳象,為動物們站崗放哨,在水中布下一道橢圓形的警戒線,讓鱷魚們不敢靠近,讓所有口渴的動物安心飲水......
這篇短篇小說的名字叫“象警”,是啊,動物界的大象就像我們社會中的民警一樣,是大家的守護神。他們助人為樂不求回報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像“象警”一樣,樂于助人,為需要幫助的人做 力所能及的事而不圖回報。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為樂天經地義。象警就像家喻戶曉的雷鋒叔叔一樣,永遠是我們的榜樣!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12
每當我聽到關于大象的事情時,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沈石溪爺爺的一本書——《最后一頭戰象》。
一年春天,沈石溪到一個寨子排隊時,見到了最后一頭象兵——五十多歲的大象嘎羧,并與他成為了要好的朋友。可是,在兩年后的一個早晨,嘎羧突然很精神,他披上了原先的象鞍,獨自回到了以前作戰的地方。他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他和他的戰友都聚到了那個大坑里……
讀完了這本書,我的內心向波濤洶涌的大海一樣,十分激動,久久不能平靜。
如此溫順、忠誠的大象,卻成為人們得到利益的工具。在馬戲團里,幼象被迫與家人分開,從小開始訓練。人們用繩子把幼象拖到地面上,用鏈子拴住它們的脖子,馴獸師還會用鐵鉤強行按住幼象的頸部。為了讓幼象伏在地面上,前后肢各有一條繩索,讓他們保持平衡。大象是四肢直立,一次又一次的撕扯,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可想而知。而這一切只是為了讓我們一時開心!
這使我想起了我幼兒園的畢業旅游,到泰國去騎大象,當時只是因為我一時的好奇,為了滿足我,卻讓大象受到了傷害,現在回想起來真不應該呀!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不要為了滿足我們自己,讓它人受到傷害,讓我們一起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讓動物和人類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13
上周,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伯伯到我們學校做了一個精彩的講座《來自大自然的靈感》,給我們送上了一份精神大餐。最近幾天,我看了其中的一篇——《最后一頭戰象》,看完后深深地被書中的情節感動了。
最讓我感動的是這一段話:“我和波農丁悄悄跟在嘎羧后面,想看個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喔——―喔——―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讀到這里,我有種說不出的味道。那頭象的一幕幕在我腦海中回蕩。我在想:象的友情為什么比人類的友情更打動人?它們的友情為什么有如此力量?“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動物和人一樣,重情重義,有恩報恩。
合上書頁,令人回味無窮,動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有更深的感悟呢?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14
大象是一種聰明的動物,它體型龐大,性情時而溫順,時而暴躁,高興時也可與人成為朋友。能幫助人們搬運東西,且記憶力極強,很有靈性。但它畢竟是獸類,沒有像人一樣的感情。而《最后一頭戰象》這一本書卻寫出了大象比人類還純潔的感情。
解放前,日軍進攻到西雙版納邊陲重鎮打洛,在打洛江畔,抗日將士騎著戰象浴血奮戰,對抗著日軍。八十余頭戰象全部壯烈犧牲。戰斗結束后,戰士們挖了一個巨坑,將犧牲的戰象埋葬起來,還立了一塊碑:百象冢。而就在大家搬運大象的尸體時,發現有一頭大象還在喘息。人們趕忙將它抬到村子里進行救治。這頭戰象叫嗄羧。當它恢復過來時,受到了全村人的尊敬。26年過去了。有一天,他突然到閣樓下索要他的象鞍,并告別這個村莊,去了那個神秘的象冢。飼養大象的老頭波農丁和作者決定跟蹤大象,他們想找到這頭戰象所屬的象冢里的象牙,發一筆橫財。可誰知,這頭戰象竟來到了26年前它曾經戰斗過的戰場來憑吊戰友。隨后,它又去了埋葬戰友的百象冢等待死亡的來臨,而不是在自己家族那神秘的象冢。作者和波農丁被深深地打動,并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可恥,從而決定不再撿象牙了。
這本書看著看著,我的眼淚就落了下來。大象的情感竟能比得的上人類的情感。文章中有一處最讓我感動。那就是戰象臨行前,帶走了它的象鞍,且沒有直接去神秘的象冢,而是去了曾經的戰場,憑吊它曾經的戰友,懷念它曾經戰斗過的土地。一聲聲悲憤的吼聲,表達了它對戰友的思念,對日軍的痛恨和對和平的渴望。它具有許多人類所沒有的高尚情懷!它只是一頭大象,可它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沒有忘記它曾經的戰友和抗日將士。它只是一個獸類,但它卻像人類一樣有著對戰友的懷念,對敵人的痛恨,對和平的渴望!我對它肅然起敬。二十六年前,戰爭,讓它失去了自己親愛的戰友和抗日將士,那時,它的心里已經充滿了對和平的渴望。二十六年后,當它再次站在這里,想起那曾經驚天動地的一幕時,想起曾經和自己一起戰斗的戰友時,那一聲聲悲憤的吼聲,仿佛就是在吶喊:不要戰爭,要和平!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15
上一周,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伯伯到我們學校做了一個精彩的講座《來自大自然的靈感》,給我們送上了一份精神大餐。后來,我就買了好幾本有關于他的動物小說,真是太精彩了。最近幾天,我看了其中的一篇----《最后一頭戰象》,看完后深深地被書中的情節感動了。動物其實和我們一樣!有著高尚而美麗的品質和情感。
這篇文章記敘了一頭戰象嘎羧,在與日寇的戰斗中僥幸生還,被寨子的人照顧休養了二十多年。在預感生命即將結束之際,它披戴上當年作戰的鞍馬,風塵仆仆的趕路。而它并不是去祖傳的象冢,而是奔赴當年和它并肩作戰的犧牲的伙伴的墓前,掘墓自葬,與曾經一同作戰的伙伴們埋在了一起。這是一種多么令人震撼和敬佩的情感呀!
最讓我感動的是這一段話:“我和波農丁悄悄跟在嘎羧后面,想看個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喔---喔---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讀到這里,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頭象的一幕幕在我腦海中回蕩。我在想:象的友情為什么比人類的友情更打動人?它們的友情為什么有如此力量?“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意。”動物和人一樣,重情重義,有恩報恩。
合上書頁,令人回味無窮,動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有更深的感悟呢?
【讀最后一頭戰象有感(精選15篇)】相關文章:
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薦】03-31
最后一頭戰象讀書筆記(15篇)03-24
讀《地雷戰》有感03-30
讀《地道戰》有感03-16
讀《最后的溫暖》有感03-15
讀《地雷戰》有感3篇03-30
讀《最后一塊拼圖》有感(8篇)04-02
讀《最后一塊拼圖》有感8篇04-02
讀《最后一片葉子》有感(14篇)03-17
讀《最后一片葉子》有感14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