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精選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1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之后,讓我認識了一個淘氣十足的可愛小女孩——小豆豆!其實想想童年時候的美好不正是在于孩子的純真可愛嗎?
在閱讀過程當中,我情不自禁地被小豆豆吸引!被她的純真可愛且勇敢冒險的行為吸引——小豆豆,她上課不停地翻弄課桌蓋,喜歡站在窗邊不顧老師的講課與宣傳藝人打招呼;她在美術課不按老師的要求畫太陽旗,而畫起了各式軍艦旗;她明明被罰站了卻還刨根問底:“老師,我被罰站了,為什么呢?我做了什么壞事嗎?”;她飛身跳入只蓋有報紙的糞坑,與自己的小狗洛基相互扮狼而損傷耳朵,歷盡困難幫助生理有缺陷的泰明爬樹看風景等等……,這樣的趣事在書中常常出現,于是,一個可愛又淘氣的小姑娘栩栩如生躍然于紙上,使人很又生氣又感動!生氣的是小豆豆的淘氣行為!感動的是一顆“童心”被喚醒。我想每一個人都可能在這本書里找到屬于自己童年時候的影子。所以說童年的時光應該是美好而快樂的。但是小豆豆最終還是因她的淘氣,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被校方勒令退學。我現在想想:如果我們班級里有這么一個有個性的小朋友的話,我應該會很頭疼吧?
學校的教育,本來就是應該把快樂帶給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快樂而難忘的童年!我們都知道:對于比較特殊的孩子,就應該采取比較特殊的教育方法.在書中的寫到的學校——“巴學園”,我覺得就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們對于勒令退學的小豆豆敞開了大門,不僅愉快地接納了她,而且還給她和同伴足夠的快樂。在巴學園里,他們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根據孩子的喜好而決定上什么;孩子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們可以在大廳的地上隨便的畫畫;可以光著身子在泳池里游泳;可以帶著毛毯來大廳露營等等...這些快樂的事情是都是孩子喜歡的感興趣的!在這里小豆豆不僅學到了許多的知識,也學會了怎樣去對待別人?怎樣去做人?而給予小豆豆幫助的除了“巴學園”之外,還有就是一個引導他的人,她的老師——小林先生!黑柳砌子在后記中所說的:小林先生不停地對我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是怎樣激勵著我,支持著我,一直到現在的!它對我的鼓舞無法計量。如果我沒有進入巴學園,沒有見到小林先生,恐怕無論我做什么,都會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簽,被自卑的心理所包圍,不知道該怎么做才好,就懷著這種無所適從的心理,直到長大吧!她的話句句發自肺腑,卻也句句滲入我的心底。不得不讓我們深思:教師的重要作用!不得不感覺自己身上的責任…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在巴學園里,孩子們聽得最多的話是諸如“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之類的鼓勵的話,他們在老師的真誠的鼓勵下獲得了應該屬于他們自己的一份自信!所以,鼓勵孩子從我們老師做起,鼓勵孩子從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進步做起!
作為一名小學教育者,我們也時常討論如何給孩子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環境,如何根據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如何進行后進生的轉變教育,如何教會他們知識的同時,教會他們學習的方式,教會他們做人處事,但似乎都是站在教育者的立場去思考去行為的。一個孩子就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放下教育者的姿態,彎下腰傾聽他們的語言,傾聽他們的心靈世界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讓他們認可你、信任你。“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的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讓它們得儀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毙×中iL的教育方針或許值得每個教育者去思索。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2
在暑假里,我又把《窗邊的小豆豆》讀了一遍。我真羨慕小豆豆呀!因為她的學!蛯W園是一所十分特別的學校。
小豆豆一到學校里,就看到學校的教室——六輛電車。辦了入學手續后,她來到電車教室的門邊,向里望去。哇塞!車里有行李網架,用來裝書包;司機的座位換成了黑板電車的長椅換上了小學生專用的桌子和椅子… …看到這樣一間新穎別致的教室,相信所有的人都會和我一樣,無限的向往吧!所以小痘痘第一次就迷上了這所學校,并開始了她精彩有趣的小學生活。
這所學校的迷人之處還遠遠不止這些教室,最特別的是上課方式。第一節課,老師就寫出了今天要上的所有課程,學生想先上什么課都可以自由選擇。假若上午上完了所有的課程,下午就可以到九品佛散步。為了下午的散步,小豆豆他們會在上午非常認真地學習,很快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下午的散步,使學生們鍛煉了身體,增長了見識,添加了樂趣!多么特別的學校啊!
巴學園除了這些不同外,還有與眾不同的運動會。
巴學園的運動會除了拔河和兩人三腳項目與別的學校一樣,其他的就全是校長精心設計的。有十分有趣的“鉆鯉魚比賽”,還有“找媽媽比賽”,家長、孩子全體參與,營造了溫馨的氛圍,讓全校的學生與家長都相互認識,融洽地相處。
巴學園,這所學校真是十分特別,也令我十分向往。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3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本值得讓人深思的書,讀完以后你肯定會有很多感觸。這本書是大二時教育心理學的老師給我們推薦的,她說書中的教育方式是她對教育的最終夢想。卻不知道為什么到現在才真正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惰性使然。
當看到它出現在書吧的時候,立即借來了它,靜下來心讀這一篇篇的小故事時,我明白了當時老師所說的那句話。這本書講的是一所小學和在那里上學的一個小女孩的真實故事,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東京。以一個小女孩的眼光來講述她在巴學園所發生的一切,其中所滲透的教育理念讓我敬佩。
小豆豆是個被退學的孩子,對世界萬物充滿著好奇的小豆豆被老師認為她是個怪小孩,她不僅自己不學習還擾亂其他的小朋友,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讓她退學。就這樣小豆豆開始了一段神奇之旅,去到了一個與其他學校不同的地方。
這里的門是樹不是混凝土,這里的教室不是泥瓦房而是電車廂,這里的圍墻不是柵欄而是樹木,而且小豆豆在這里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校長小林宗作。我在這里真的看到了學習樂園的樣子。這里的上課方式是特別的,一個班只有九個學生,座位是根據自己的心情隨意坐的,而且上午的時候老師會把今天要學的重點和問題點都寫在黑板上,老師會說:“下面開始上課,從你喜歡的那門開始吧!庇谑,小學生們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習,學什么都是可以的,有人在寫片假名,有人在畫畫,有人在讀書,甚至有人在做操。
上課的時候多半是自習的形式,自己發現問題,找辦法解決問題,這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師可以看到孩子的興趣所在,可以因材施教。而且從自己最喜歡的那一科開始學習,會覺得非常開心,不喜歡的只要放學之前完成就可以了。
在這樣環境中學習的小豆豆,覺得無比的快樂。這和我們所倡導的生命課堂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想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能夠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在同學們上午努力學習后,巴學園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那就是大家一起去散步。
路上的一切景物和現象都是學生們可以了解的知識,比如看到油菜開花,老師會問同學們油菜為什么開花?接著就會普及雌蕊和雄蕊的知識。在散步過程中,孩子們是自由的,是被喜悅塞滿的,但又是學習生物、歷史等知識的寶貴時間,孩子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許多的知識。
這樣的學習方式與氛圍以為在幻想中才會出現,沒有想到它出現在二戰的日本。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讓孩子愛上學習,是中國教育一直追尋卻一直達不到的目標。如果真的有一所這樣的學校出現,又有幾個家長愿意把孩子放在這里呢,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孩子的童年與快樂。但是孩子在這樣的學校里,應該不會討厭學習討厭學校吧。
這里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這是校長要求帶的菜肴,蔬菜和肉就被歸入山的味道,而海的味道就是魚了,海鮮之類的。盒飯不要太勉強,不要太奢侈,在開飯之前校長先生就會逐個檢查每個人的飯是否具有這兩個味道,如果沒有校長夫人就會把缺的味道給補上。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還可以學到什么是海里的東西,什么是陸地上的東西,經常會有吃驚的發現。她們還會唱一校長編的好好嚼的歌,他認為:吃飯的時候,應當花上一段時間,心情愉快的和朋友交談慢慢的吃。在這樣的環境中吃飯心情會變得很好吧,而且小朋友挑食的情況會少許多吧,覺得吃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這里有“最差的衣服”。校長要求給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孩子可以不必在意衣服而盡情的玩耍。一些大人認為無聊至極的游戲孩子卻玩的不亦樂乎,如小豆豆最喜歡的游戲就是鉆籬笆,如果不必擔心衣服,正是她求之不得的事情,校長是真正理解孩子的人。
這就是我們所倡導的體驗式教育,處處體現在巴學園的日常生活中。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校長。他會在晚上睡覺時給同學們講故事,他會帶她們做韻律操,他會坐下來聽孩子講四個小時的無邏輯的話,他真正的明白教育到底是什么。
書我只看了一半,卻有太多的感悟。魏校長說復興承載了太多的教育夢想,我想他和那位校長一樣,都想把學校變成孩子的樂園而不是“監獄”,讓每一位“怪怪的”孩子找到自己,學校的教育成為一生的.基礎,而不是出了學校什么都沒有剩下。
小豆豆,原名黑柳徹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這是一個曾經因淘氣而被退學的孩子。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4
最近,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被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深深地吸引了。這本書寫的是作者——黑柳徹子小時候的親身經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孩不一樣的童年。
《窗邊的小豆豆》主要講述了一個叫小豆豆的女孩因調皮搗蛋而被退學,從而轉學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從一個“怪怪”的小孩逐漸變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這是一本既有趣又讓人百看不厭的書,書中的人物個性鮮明,內容生動有趣,雖然是用文字表述,但每一個故事情節畫面悉數呈現在我的腦海中,好像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個人物。使人迫不及待地想看下去,想要知道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校長先生(小林宗作)了,他懂得孩子的心思,愛護孩子,他把每個孩子看得透徹,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優點。所以我認為,小豆豆能從一個“奇怪”的孩子變成一個能夠讓大家都喜歡接受的孩子,是因為校長先生對小豆豆百般的關愛,使得小豆豆變得優秀。
讀完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就要數書中人物的個性的描寫了:小豆豆淘氣可愛,她兒童時期的天真活潑換作是誰都忘不了;校長先生善良體貼,對待每一個孩子都那么的愛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和敬佩;身材矮小的高橋君待人禮貌又成熟,在運動會上總能拿第一,讓人特別的佩服。
《窗邊的小豆豆》不僅增加我的知識量,還讓我看到小豆豆有趣、幸福、快樂的童年,為小豆豆能遇到小林校長而慶幸,為小豆豆最后成為一個優秀的女作家而高興,也激勵著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要不斷克服周圍不良環境的影響,發揮優良的品質,勇攀高峰。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5
一個調皮的女孩,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兩者之間會發生什么樣有趣的故事,當我打開《窗邊的小豆豆》這本童書,似乎有一只手,從書中伸出來,又將我拉進書中,我就這樣,走進了小豆豆的校園生活中。
小豆豆原名黑柳徹子,也是本書的作者,她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小女孩,因為她那好奇心,打亂了教室的平靜,因此在她剛上一年級不久,就被退學了。天真的小豆豆怎么會知道自己被退學了,小豆豆的媽媽不得不找一個新的學校讓小豆豆讀書,于是,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故事從這里展開。
巴學園不僅和別的學校的校名比起來怪怪的,就連設計也是千奇百怪,走進學校,卻只能看見電車,沒什么教室,但再走近,哈,原來是一個個設計巧妙的“電車教室”,想到這一切的人肯定是校長啦,校長是個和謁可親的人,也許是因為他童心未泯,所以特別了解孩子們,小豆豆很喜歡這個校長,這個學校。
說起不一樣,還得說說上課。在巴學園里上課是自由的。老師是會在黑板上寫上學習科目,同學們則選擇喜歡的項目學習,這是個聰明的辦法,同學們就不會出現心不在焉的情況了。
小豆豆在這個校園里交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也發生了許多趣事,在這個學校,小豆豆每天都能品嘗到“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拿到了平生第一張成績單,第一次在學校露營……,體驗了她從未做過的事,露出了平生最最發自內心的歡笑。
當我又從書本回到現實時,我卻舍不得。多想變成文中那調皮可愛的小豆豆,多想在巴學園中學習,我向往著那種幸福,充滿樂趣的生活,無憂無慮地歡笑,天天都是那么的充實。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6
在這個歡快、有趣的暑假中,我看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主人公小豆豆天真善良、活潑好動,還因頑皮淘氣,小學一年級就被學校開除了。后來媽媽把她送到了一所開放、自由、沒有束縛的巴學園,在這里,她學到了上課要安靜、認真聽講,課后主動打掃、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等良好習慣,正是有了這樣的態度,才使小豆豆像變了個人似的,在別人眼里怪怪的那個“小豆豆”逐漸變成大家都能接愛的好孩子。
這本書讓我感慨多多:小豆豆遇到了一位有創意、尊重學生、而且很有耐心的小林校長。他的教風很獨特,他沒有逼著孩子死讀書本,而是讓孩子們挑自己喜歡的科目學,讓孩子做一切自已想做的事,充分發揮孩子們腦袋瓜里的那些異想天開的想象力,過著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的兒童生活!小林校長很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細心呵護和關心每一個孩子:他第一次和豆豆相見,竟然靜靜傾聽豆豆念叨4個多小時的“長篇大論”,有一次豆豆的錢包掉到茅坑里,小林校長看到“臟物”堆積成山,卻只說一句:“把它們給運走就行”!他還專門為侏儒高橋設立各種各樣的比賽項目,在運運會上高橋總是第一名,不允許嘲笑和歧視身患小兒麻痹癥的泰明,不讓他有一種自卑感。課后經常帶豆豆他們去寺廟或田野去看蝴蝶,放飛自己;節假日期間經常組織露營、野炊、茶話會等許多有趣的活動,讓孩子盡情享受童年樂趣……我為有小林校長這樣的老師感到無比崇拜!真的,他的教學模式真讓我向往!
對于豆豆來說,巴學園是個充滿歡樂的校園,是她成長的好地方,也是她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在小林校長的親切關愛和鼓勵下,改正了自身的缺點,發揮自身的優點,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好孩子!
此時此刻,從豆豆身上,不由想到現在的自己,在學校偶爾會調皮搗蛋、在家也會跟媽媽斗斗嘴、吵吵架!但這不是永久的,只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我堅信在老師教育和呵護下,爸媽關心和鼓勵下,我定會一點一點進步,象小豆豆那樣,揚長補短,變得更好!人一生下來,不一定是完美的,總要經歷風雨,才能茁壯成長!“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巴學園,一個有創新又有趣的校園,一個培養孩子獨立、自信,一個充滿平等和愛心的校園,我真心向往有這樣的校園!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很好看,有空的時候,你也來看看吧,定會讓你受益匪淺哦!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7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書,叫《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出自日本作家黑柳徹子之手。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學時的真實故事:小豆豆因為淘氣被原來的學校勸退,坐著火車,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里親切隨和的教育方式使這里的孩子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這是一個叫小豆豆的孩子,一個被正規學校勸退的小朋友,在巴學園這個奇怪而又新潮的小學里讀了書。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先生主張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有優質的品性,只是在長大的過程中不斷受到來自大人的各種干擾。小林先生用自己的愛為全校50多名小學生筑起了一道高而美好的圍墻。盡管處在二戰時期,但巴學園仍然是快樂而美麗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小林先生維護的。小林先生善解人意,愛學生,很值得每位家長、老師去學習。
我有一個書法老師,他很善解人意,當我們有問題時,老師也會為我們耐心的解答、糾正,有一次,老師帶來一位新同學,雖然老師教他寫了很多遍,但他還是寫得東倒西歪,老師沒有發火,仍耐心地教他寫。老師還很有創意,有一次,老師給我們買了空白的團扇和折扇,讓我們在上面寫書法,寫得好的,老師拍照發到學習群里,寫的不好的,老師會耐心地幫我們修改,再拍照做留念,最后讓我們帶回收藏,我們都很喜歡這位老師。
生活中像小豆豆這樣大人眼里的“壞”孩子很多,需要向小林先生的老師去教育、愛護,希望有更多的巴學園成為孩子們成長的樂園。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8
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知道了雖然小豆豆幾次被退學,都是因為上課不是把桌子蓋打開又蓋上,就是和宣傳藝人打招呼。可是在巴學園的教室里認識了校長小林作宗先生,小豆豆就和他一口氣說了四小時的話。
第二天在電車教室和食堂知道了許多事情,比如,女老師把一天的作業寫在黑板上,小朋友們想從哪一節課開始上,就從哪一節開始上。有的畫畫,有的寫作文,還有的……中午,吃飯的時候,校長先生會說今天吃的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如果有人沒有哪一樣,校長就會把自己做的山海味道給小朋友分。
但是最后,巴學園被火燒完了,小林作宗先生很傷心,小豆豆也很傷心。
我認為小豆豆很富有童心,雖然她的故事很好玩很有趣,但她最終還是長大了。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9
溫馨的校園是同學們成長的搖籃。在以前的學校里,小豆豆是讓老師頭疼的學生,剛上學兩天,她就被退學了。來到巴學園,小豆豆看見“從地上長出來的大門”和“電車教室”,這些童話般的場景讓她愛上了上學。這里不僅充滿奇幻色彩,還能享用美味午餐。小豆豆在巴學園交了許多好朋友,經歷了許多歡樂和悲傷的事情,逐漸長大懂事。我想,如果每個學校都能像巴學園那樣,就不會有孩子討厭上學了吧。在巴學園,放學后孩子們不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上,又眼巴巴地盼望著早點兒到學校,足見巴學園的魅力。
那里有和藹的老師。巴學園是小林先生創辦的,他從來沒有批評過學生,愿意傾聽孩子的聲音。一次,小豆豆和小林先生說了4個小時的話,他一直專注地聽。小豆豆有很多缺點,為了滿足好奇心,經常做出讓老師“大吃一驚”的事,但小林先生總是鼓勵她:“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對大家都非常友好!卑蛯W園的運動會和其他學校不一樣,大多數項目都是小林先生設計的。讓人想不到的是,全校個子最矮、手腳最短的高橋同學獲得了所有項目的第一名!可能,運動會就是為了讓高橋同學得第一名,因為這樣能讓他更加自信。小林先生是真正理解孩子的大人,他對學生的關愛比火焰還熾熱,讓巴學園的學生都找到了家的感覺,知道了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們的學校也如巴學園一樣溫馨,校園天井中的雪松高聳入云,四季常青;天井的四周樹木茂盛,百花盛開,讓人流連忘返。老師和藹可親,諄諄教導讓我們如沐春風;他們的關懷,讓我們備感溫暖。溫馨的校園、和藹的老師,陪伴我們學習,讓我們健康成長,長大后成為祖國的棟梁。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10
總有同學對我說《窗邊的小豆豆》十分十分好看。今天,我終于借回了這本使這么多同學著迷的書。
這本書是日本的黑柳徹子寫的,寫了一個她童年真實的故事:小豆豆一年級沒上幾天課就退學,后來進巴學園上學后,又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這些事情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東京。
我在十七小學上五年級,十七小是個環境優美,教學質量好的學校。可看了這本書后,我就非常想去巴學園上學了。那里上課不是教室,而是電車,全校師生才五十幾人。老師上課就把一天要講的知識抄入黑板,根據自己愛好想怎樣上就怎樣上。多么自由的學習方式啊,如果勤奮一點,下午就可以去散步。在散步的途中,還可以學到許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這樣多好呀!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耍?墒,我們課程是學校規定的,不想上也要上,來來去去都是枯燥無味的預習、講授、復習,一天下來就累得沒心思寫作業了。
其實,只學習課堂上的知識也不是最好的。巴學園就非常看重這一點,他們注重培養學生的膽量、愛心和禮儀,我想應該沒有哪個學校會讓學生吃中午飯站到前面去講話的,可巴學園就是這樣。
巴學園就是不一樣,和正規學校不一樣,可那里教出的學生,要不是老師,就是作家或者生物學家,都是成功人士。可見,小林宗作校長是多么會教育孩子,又多么理解孩子呀:他讓孩子們快樂地成長,并享受成長的快樂!
這本書是我看到的最好看的一本書!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11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日本的一個小學的故事,主人公就是這個作者、黑柳茄子。
我覺得,一個學校的教育方式不同,對于一個人的影響也不同。
小豆豆就是一個例子。小豆豆在她原來的學校,在老師眼里,她是一個淘氣的小姑娘。她們的課桌是蓋子的,而不是抽屜,她上課常常把課桌打開又關上,打開又關上。她不開桌子了有去干別的。她跑到教室的的窗戶上,大聲叫道:"宣傳藝人!”老師沒法上課了。
小豆豆來到巴學園,她改變了。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12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講述了小豆豆在巴學園學習的時光中的有趣和感動。
有趣的是小豆豆的好奇。一次,小豆豆在路邊看見了一張報紙,小豆豆好奇,就一下子跳上了報紙,結果,整個人掉進了廁所的掏口,弄得自己很郁悶。原來,是工人臨時有事,為了擋住臭氣,才把報紙放在了上面。
感動的是善解人意的校長。不論在什么時候,他也忘不了幫助自己的學生。他親自教學生們音樂,繪畫,讓大家有個快樂的童年,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學生,教育了學生。
讀了這本書,我深有體會,干什么事都要認真仔細,什么事情都要仔細觀察后才能下結論,不然,很可能會有不好的后果。還有,人最重要的就是感恩,只要有人幫助了你,就不要忘記了感恩。感恩是一種美德,感恩是一種品質。它是聯系人和人之間的美好關系的橋梁。
來看看這本書吧,你也會受益無窮。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13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已經看了很多遍了,今年暑假,我又看了一遍,就像與老朋友又相見了。這本書講的是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我非常欽佩巴學園校長小林宗作的教育方式。他每天都很早來學校,和學生們一起讀書。如果有一個人開小差,他會站在那個學生旁邊,不像有些老師會把學生拉出來,他這樣做學生就不會尷尬,知道老師看出他開小差了,會自覺認真讀書。如果學生有什么不會,又不敢說,他能看出來,然后走到那個人身邊問他有什么不會。如果他都不會,小林校長也不會生氣,他會耐心地給他講解,直到他明白為止。下課時,小林校長還會和同學們一起玩,一起做小游戲。
巴學園的上課方式與其他學校比起來有些特別:別的學校只有自習課時才能自習,而且自習課很少,而巴學園大多數的課都是自習課,不懂的可以問老師,老師會隨時耐心地進行講解,直到你弄懂為止。因為大部分是自習,每天第一節課,老師會把當天要學的課程及學習要點寫在黑板上,然后學生從自己喜歡的那一門開始學。
巴學園的考試很少,一學期才一次,并且很有趣。我喜歡這種考試方式。我認為我們現在的考試太多了,只要安排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就行了。
如果我也能去巴學園上學,那該多好啊!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14
從我初見這本書的時候,只知道這是本書,一本我從未閱讀;在我的不經意間,翻看了這本書,這才發現,這是一本暢談孩子內心深處的書籍。
作者是一位日本友人,名叫黑柳徹子,她,就是一個因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小豆豆。沒錯,她就是小豆豆,這本書的主人翁;現在,竟成為日本著名作者,著名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誰能想到,如今的小豆豆事業輝煌,是我們青少年的榜樣。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主要講了小豆豆的童年,她在巴學園所度過的快樂與痛苦的時光,一本書共分為60小篇,每一篇都講述了一個小豆豆童年的真實故事。其中,我最留戀的還是《新學校》和《我喜歡》兩篇,講述了一個小豆豆在另一個學校因淘氣而被退學,后來又來了到了新學校;巴學園。在這里,小豆豆喜歡神奇的電車教室,獨愛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別具一格的校園歌,健康的樹皮,使得小豆豆喜歡巴學園,喜歡和藹可親的小林宗作校長留戀這兒的一草一木。
我用了一月不到的時間把這本書讀完了,這才慌然大悟;其實孩子的想法都一樣,大人們總不會理解,因為孩子們的心靈是天真的,是無邪的。大人們總有一些顧慮。比如;不能玩水,怕孩子凍這,不許倒開水,怕燙著。而孩子就不會想,只有小豆豆明白我12歲了,但我認為,我就是一個和小豆豆一樣的孩子小豆豆做過的事我何嘗沒有做過?
《窗邊的小豆豆》讓我明白小時候做的傻事,都沒有頭腦的,但也是一個天真的孩子所想所做的!
前幾日,我去了新華書店,買了《窗邊的小豆豆》續篇——《小豆豆頻道》,《小時候就在想的事》,《丟三落四的小豆豆》不和大家聊了,看小豆豆去了!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15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黑柳徹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小林宗作先生對教育有著獨到的見解。他連續聽小豆豆講四個小時的話不打哈欠;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尊重小豆豆天馬行空般的想法等等。這些事情在那些只懂得循規蹈矩地教書的老師眼里,似乎是那么不可思議,但是,正是這種“不可思議”的教育方式很適合孩的成長,了解孩的內心世界才是教育孩的出發點。
其實,大家不妨想想小豆豆的特點:朝氣蓬勃、天真爛漫、十分懂禮貌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基本上具備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小豆豆”,只是沒遇到像小林宗作先生這樣善解人意的好校長。
小林宗作先生是一個很了解孩子的校長,這里的一切都遵從孩子頑皮的天性。小林宗作先生用自己的言行舉止讓孩子們感受到愛、平等、自由與秩序。比如:通過韻律操,讓孩子們“在心靈和身體兩方面都得到和諧的發展”;通過散步讓孩子們感受世界,學習知識;讓孩子們在晚上扮妖怪,行夜路,來練膽量。他設置了適合全校個子最矮、手腳最短的高橋君奪冠的運動會。他總能讓孩子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學到知識。
我們現在的教育現狀雖然還沒有達到書中所描寫的那種境界,可幸運的是我們正在改變著長久以來,呆板,公式般的教學,正在向人性化、自然化的趨勢發展。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像小林先生那樣走進兒童的內心深處,給他們充分的空間去探索、觀察、創造,而且還應像小林先生那樣尊重兒童 。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相關文章:
讀窗邊小豆豆有感10-25
讀《窗邊小豆豆》有感06-14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01-25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04-22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1-06
讀 《窗邊的小豆豆》有感05-23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06-27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05-13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01-05
【熱】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