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優選【14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1
3艘帆船,從韭菜岙沙灘碼頭出發,在海上漂流至竹嶼島差不多兩小時行程。
陪伴這一行人的,還有一艘裝運隊員行李和生活補給(礦泉水和泡面)的快艇。
當日上午天氣炎熱,但是風浪卻很小,帆船行駛平穩,幾乎未遇大浪。天空海闊,自由前行,這是帆船獨特的體驗。
中午11點多,帆船到達竹嶼島碼頭靠岸,一行人需要徒步上行山道,再翻山去露營基地。因為需要在附近無生活淡水未修復好電力的'無人島上生活24小時,隊員們帶去了足夠多的生活用品和物資。一伙人負重登山,汗如雨下。到達竹嶼島上天然大草坪上方的廢棄管理房時,正值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大家停留休整,補充水分和食物。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2
暑假里,我和爸爸讀了一本書《魯濱遜漂流記》,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只有意志堅強,勇于戰勝困難的人,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書中主要描寫了魯濱遜在荒島上二十八年非凡的生活經歷。在這么艱苦的環境下,魯濱遜并沒有放棄活下來的信心,反而樂觀地面對所處的'環境,在這漫長的二十八年中,他慢慢開始建立起自己的王國。建起房屋,養起了羊,做起了面包,種起了莊稼……并且身邊還有了一位仆人。魯濱遜種種表現證明了他面對磨難絕不低頭,一直斗爭下去的頑強意志。
讀了這本書,難道我們不應該向魯濱遜學習嗎?學習他這種面對逆境,永不放棄、勇敢向前沖的精神與他不屈不撓的堅定信念。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3
小說講述的是一個英國的水手因船沉了而流落到了無人的荒島,在進退無路的情況下,他開始想辦法自救——做木筏、造房子、種糧食、養牲畜……竭力投入到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去。他靠自己的雙手,憑著自己的智慧,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把這個荒島變成了“世外桃源”,還勇敢地救了一個土著人“星期五”,和他共同生活,最終離開了荒島…… 魯賓遜的樂觀和勇氣是可嘉的,為了生存做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事情。我想魯賓遜之所以能逃出荒島,一定和他的樂觀向上、銳意進取、百折不撓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生活態度有關,改變困境就得有這種信念支柱。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4
寒假的時候看了英國作家福迪寫的`書《魯濱遜漂流記》。
這本書描述了一個出生在商人家庭的人,名叫羅賓遜。他想出海環游世界,沒有父親的命令就出海了。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暴風雨把羅賓遜吹到了一個無人居住的島上。在那里他獨自生活了28年,他制服了他的房子、家具、食物等。各種日用品。后來他在野人手里救了一個野人,取名星期五。最后,他在順利回國前幫助船長平息了叛亂。這讓我體會到羅賓遜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看了這本書,我得到了很多啟發,明白了很多道理,受益匪淺。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5
讀了這本書以后,我最感興趣的是,他在孤島上能夠生存這么長時間。
不怕困難,不怕辛苦。他不想過以前的生活,勇敢的走出了以前的.生活,懷著自己的夢想,到大海上去漂泊。在驚心動魄的航海生活中經厲了無數險情,后來整條船都沉到了海底,只有他一個人存活了下來。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堅持下來就能夠戰勝困難。我以后還要讀更多這樣的好書。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6
今天,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感受頗深。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不甘平庸,勤勞奮進的主人公魯濱遜,他因乘的船遭暴風雨的襲擊后,流落到荒島的故事。在那里勇敢的生存了28年,在途中還救下了一個即將被野人群吃掉的野人“星期五”。
這部作品歌頌了人類自強不息,永不氣餒的精神,強調了人的偉大力量。它告訴我嗎,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其中的第二章通過對魯濱遜在島上的生活的描寫,使人讀起來身臨其境。還有“星期五”他的善良、樸實、忠心耿耿都在這本書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本書真好看,它也讓我明白了做人要積極向上、勤奮努力。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7
媽媽給我和姐姐買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讀完后,我和姐姐被魯濱遜這種不畏困難的精神感動了。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叫魯濱遜的人,從小就非常喜歡航海,在一次航海途中,不幸的.被暴風雨刮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他在小島上生活了26年,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最終回到了家鄉的故事。
讀完后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魯濱遜那種不怕困難、勇于挑戰挫折的可貴精神。媽媽最后說:“魯濱遜不怕危險,在困難面前沒有畏懼,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是呀,魯濱遜,我要向你學習!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8
當我在書架里找到這本《魯濱遜漂流記》開始閱讀時,就被故事中妙趣橫生的人物和一波三折的情節吸引了。
《魯濱遜漂流記》主要講的是出身于貴族家庭的魯濱遜,從小就夢想著做一名偉大的航海家,等到時機成熟,他便與朋友一起去航海。途中經歷了無數風暴海嘯和龍卷風,直到魯濱遜被遺落荒島,他在荒島上靠吃魚,喝椰汁,等維持住了生命的`故事。
這位偉大的航海家,讓我想起了生活中的那些人和事,比如有一次我做奧數題時,一看題目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就被打敗了。想想魯濱遜,我的這些困難算的了什么呢?二者簡直不能相提并論。于是,開始心平氣和的讀題思考,最終找到了了答案。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9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我想對魯濱遜說:你能把一個荒島變成一個”世外桃源“,是因為你的聰明機智得到的。你還得到一個仆人”星期五“,還捉到幾只綿羊喂養它們,是因為你勤勞得來的`。
希望你回到陸地上可以快樂的生活。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10
在這個暑假里,我閱讀了一本名叫“魯濱遜漂流記”的書。這本書的主角是個男的小時候對大海充滿了好奇心。于是就開始了他的航海事業。
旅途中,魯濱遜坐的船不幸失事,把他留落到一個名叫“特里尼達島”。是一個非常大的島。
在小島上,魯濱遜自力更生,把他失事的那艘大船上的東西全部拿下來用。
后來他發現小島的西部經常有野人出沒。所以就救了一個俘虜,那個俘虜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就發誓一世都要服侍魯濱遜。接下來的幾年中,來了一艘英國船,船長告訴魯濱遜說他的水手造反了,請求幫助。魯濱遜爽快地答應了,并奪回船,接著他就回家了。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11
很多人說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比較適合男孩子看,可我不這么認為,我反到覺得很精彩,我要為這本書點個贊!
這本書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魯賓遜漂流記描寫主人公魯濱遜不從父命,天生愛冒險(跟我差不多),曾三次遠航,終于遇難漂上荒島。他以百折不撓的'毅力、辛勤的勞動,不僅在荒島上生存下來,而且改變了生活環境,開墾出種植園和牧場,蓋起住所。24年后,魯濱遜救下鄰島的一個野人,給他取名叫“星期五”作為自己的仆人。后來魯濱遜幫助一艘停泊在岸邊的英國船的船長制服水手的叛亂,奪回船只,魯濱遜搭該船返回英國。
這本書的作者是笛福,歡迎大家看這本書。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12
《魯濱遜漂流記》是“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晚年時代創作的一部小說。主人翁魯濱遜用自己的.雙手在荒野中搭帳篷,掘山洞,打圍墻,為自己筑起一個安全堅固的“城堡”,免受食人族的侵害。
有了住,還得有吃。從船上運下來的食品雖然不少,但確是有限的,如果不自力更生,就會坐吃山空。于是魯濱遜又開始自己種莊稼,圈養家畜。荒島上的天氣變化無常,魯濱遜上荒島的第一年就病倒了,病得很重,一天到晚都昏昏沉沉。這是他運用了巴西人無論得什么病都不吃藥而吃煙葉這個實例,成功地救了自己一命。
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感到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有了智慧和勞力,在一個荒島上生活二十八年也不是什么難事。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13
在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老師推薦過的書籍——《魯濱孫漂流記》。這是一本以記敘文的方法寫的一本書。故事寫的.是主人公魯濱孫因為向往海上生活而不顧家人反對去海上旅行,并且落到了荒島上生存,最終才回到城市的故事。
看完后我發現一個道理:只要還有一絲希望就不要放棄。魯濱孫通過他平時累積的經驗做出了一個個重要的決定,及時地抓住了一根根救命的“稻草”。而我們也應如此從平常的生活中學習更多的知識。有一句話說得好“知識就是力量”,讓知識變成我們的武器!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篇14
最近,通過同學們的閱讀圖書,我知道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具有冒險精神的英國人魯濱遜,他不聽父母的勸阻,乘船去海外冒險,突然有一天,海上狂風巨浪,船被摧毀了,魯濱遜醒來后發現自己被困在一個無人島上,他孤苦可憐,難以生存。但他并沒有放棄希望,已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在孤島上存活下來。經過他的機智,終于頑強活了下來,并且還救助并教化的.野人“星期五”。成為了島主。經過28年的等待,終于有一艘船隊路過這個孤島,魯濱遜終于得救了,并且回到了祖國。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再大的困難也不可怕,關鍵是不能放棄,盡最大的力量,全心全意去做,就有扭轉乾坤的可能。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魯濱遜漂流記》心得05-10
魯濱遜漂流記心得05-19
魯濱遜漂流記閱讀心得04-12
魯濱遜漂流記閱讀心得01-27
《魯濱遜漂流記》閱讀心得07-15
魯濱遜漂流記閱讀感受09-11
讀魯濱遜漂流記心得12-01
《魯濱遜漂流記》閱讀心得02-19
魯濱遜漂流記的讀書筆記11-09
魯濱遜漂流記心得(15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