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書心得13篇(熱門)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1
《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已經看過很多遍了,里面一個個溫馨、充滿愛的小故事每次看都讓我感動不已。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小學生安利柯的'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生活狀況已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是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到人類多么需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理解。
“愛”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眼,但是想真正實現確實不容易的。但是在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中,“愛”也隨處可見:大家積極為災區人民捐助物資、公交車和地鐵上也有許多人給行動不便的人讓座、志愿者們去老人院幫助老人的生活……有一首歌中唱到:“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笔前,生活中缺少不了愛,只有愛才能讓人與人之間少一些距離!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2
最近讀戴承志先《愛的教育》獲益匪淺,戴承志先生以他的一枝妙筆寫出了一篇篇精彩動人的故事,更以他的專業知識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學理和啟示。
文中分五部分加以介紹:
(一)用愛,點燃孩子心中的燈
。ǘ┐蛩,罵他,不如先了解他
(三)愛的溫馨是用腦也是用心
。ㄋ模┯媒裉,點亮孩子的明天
。ㄎ澹┳尮芙淘趧撘饫镙p松化
倪美英老師在序文中提到:年輕初任教職時,滿腔熱誠的愛,希望能夠全心全意全力的扮演“為人師表”的角色,然而在專業經驗不足,缺乏教學經驗、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經以“教師的權威”,用教鞭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也曾為了虛榮,更以“聽話與否”來評價孩子,每每憶及此事,不禁全身發抖,慚愧不已。
是呀,只有真正對孩子們付出關心、愛心與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誠回報;也只有這樣才能啟發孩子,了解孩子;沒有“愛的教育”,哪有“美的回憶”。由此,我有了如下體會:
1、在教育教學上,我們不應過分執著于某一種觀念,而應發揮我們的'創新精神,從不同角度,各個方面來進行整體思考,各個突破。著力于培養我們的創新精神。
2、在教育教學中,注重情商的培養,而不僅僅只是開發學生的智商。事實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情對的成長、發展能起更大的推動作用。
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只顧及到自己的感受,而不能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我們應該深入學生的心理,真正了解學生的感受,這將有利于我們更好得處理師生互動關系。
4、生活中的故事很多,以教育為主題的故事更是叫我們眼見不鮮。我們已經變的麻木,如果我們能把“它”一一記錄下來,在閑暇時拿出來翻翻,不又是別有一番一會。
5、生活如同一本書,其中蘊涵著不少的哲理和啟示。我們應該多加觀察,多加思考,從中得些人生的蘊涵,這不僅是一種知識的獲得,更是一種人性的修養。
同時,通過閱讀本書,使我懂得了教師在教學中起的是引導和輔助作用——對知識感情的引導。
教師引導的方法的好壞對學生的成長,甚至于對其以后的各個方面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因而我們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起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填鴨式灌輸。教師應該的重視學生存在,以情感去開啟學生的心智。
2、我們應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把中國傳統美德傳授給學生。
3、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贊美學生,培養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他們對挫折的容忍能力,是學生快樂成長。了解學生的感受,觀察學生的反應,聆聽學生的心得。
4、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系,適時的提供教育子女的咨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5、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為學生提工服務,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朋友。
6、不能訓斥學生,不要過分地執著于“立竿見影”,注意學生的人格培養,身心健康。
教育不是萬能的,有其局限性,作為教師,我們應看到這種局限性,以一種樂觀的心態面對。只有對我們的事業充滿希望,我們才能真正用“愛”來對待我們的學生,對待我們的事業。努力加強我們的專業知識修養,著力于個人的身心修養,珍惜我們的事業,堅守工作崗位,默默耕耘,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教師的知識,理念,修養應切實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現在各科教學工作中,表現在日常生活中,以收到言傳身教的效果。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3
《愛的教育》一書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一個每月故事——《愛國少年》。一個意大利少年用他的一個舉動——將錢扔回給侮辱他祖國的人,維護了祖國的.尊嚴,也為“愛國”這兩個閃亮的字眼作出了很好的詮釋!少年的一句“你們侮辱了我的祖國,我不要你們的錢”顯示出他內心堅定的信念。這位少年的故事使我頗為震撼,也令我陷入了沉思……
我身為一個中華兒女,我有沒有盡到我愛國的職責?什么是愛國?其實,“愛國”的含義很廣,愛國的范圍更廣。由古至今,涌現出許多愛國的中華兒女:劉胡蘭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堅持不出賣共產黨,最終鮮血橫飛,頭顱拋地,但她卻無怨無悔;抗戰時期,非但沒有專心抗日,然后是反而來“剿共”。國難當頭,張學良、楊虎城毅然起軍扣押了,逼蔣“停止內戰,聯共抗日”。最終被迫同意,但兩位愛國將領缺為此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張學良被軟禁了99年,楊虎城則被殺害。但他們卻因此而流芳百世!這便是愛國。
如今,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然后廣東選手陳燮霞的女子48公斤級舉重為中國贏得了首金!緊之后龐偉沖破困境射下了第二枚金牌!郭晶晶/吳敏霞天衣無縫的組合也為中國摘下了女子雙人3米板決賽的桂冠……這是健兒們的愛國體現,他們不愧是中華兒女!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4
一,倪美英老師教學二十余年來的教學經驗,酸甜苦辣情形的點點滴滴透過戴晨志先生的妙筆生花,寫成一篇篇精采感人,動人的故事,文末更以他專業的知識,為故事提供許多學理和啟示。這本號稱臺灣版的「愛的教育」亦榮膺年度中興文藝獎。
二,倪美英老師在序文中提到:年輕出任教職時,滿腔熱誠的愛,希望能夠全心全力扮演"為人師表"角色,然而在專業經驗不足,缺乏教學經驗,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經以「教師的權威」,用教鞭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也曾為了虛榮,逼迫學生在各項比賽中斤斤計較分數,以爭取許多"虛偽的榮譽"。甚至以"分數"來看待孩子,也以"外表"來衡量孩子,更以"聽話與否"來評價孩子,每每憶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慚愧不已。
三,不斷的調整心態和做法,也為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愛心與真心,發現孩子們總會相對的給予"回饋"。因此有"愛的教育",才有"美"的回憶。
體會:
1、以教育為主題的.美麗,可愛又動人的故事,應該很多,發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是最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所接觸到,感受到的故事應該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記錄下來而已,如果有機會加以整理,如同本書一樣,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書。
2、我們不要過分執著一個觀念,一種行為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養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困思勉型的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3、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個中滋味又當從何說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沖,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4、時代的產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IQ,忽視EQ;是學術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
從事教育工作,針對教育問題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教師的"要":
1、教師要教育不要訓斥:教育是引導而不是灌輸,視學生為「有」而不是「無」。訓斥則不容許學生說「不」,教育則潛移默化。
2、了解學生,認識學生,適時的贊美和接納,鼓勵與協助,培養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判斷能力等等,讓學生快樂成長,茁壯,更會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系,適時的提供教養子女的咨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3、教師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心聲也該仔細的聆聽看看。
4、教師要多憐愛和鼓勵。
5、教師要專業,專業的精神表現在對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之認知。
二、教師的"不要":
1、教師不要認為這行業是鐵飯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2、教師不要訓斥與灌輸,不強迫學生學習。
3、教師不要妄想"教育萬能",不是萬能丹也不是特效藥,有其極限。
4、教師不要過分執著"立竿見影",潛移默化的過程導向,注重人格的培養,身心健康的引導。
5、教師不要悲觀,要樂觀以對,充滿希望與理想。
三、啟發:
1、多關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憶。
2、堅守崗位,默默耕耘,盡一己之力。
3、學習型組織的體會:系統思考、自我增進、改善心智模式、團隊學習。
4、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師要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驗,落實教學工作。
5、教師專業成長靠進德修養,教師專業自主工作理念的實踐,必須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現在各科教學工作上,表現在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5
我選擇讀《愛的教育》雖然起初帶著任務的意識,,但讀完覺得收獲頗多!稅鄣慕逃肥且獯罄骷襾喢灼跛沟闹,是一本啟迪人們如何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的書籍。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此書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
《愛的教育》雖然是一部有關愛的'教科書,但通篇沒有一句乏味地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作者通過一個個小人物,一段段的小故事,詮釋著愛的真諦,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在引人入勝的閱讀中,我走進了賣炭人、小泥瓦匠、鐵匠的生活,和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老師一起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和融融愛意,目睹了他們怎樣相處,怎樣去愛;如何寬容謙讓,如何珍惜親情友誼。
讀完這本書,我深刻體會到愛的教育的重要性。常有家長拽著自己不聽話的孩子,激昂大方的對老師對老師說:他(她)要是不聽話,你就痛打。時代發展到21世紀,我只能把這話理解成為善意的謊言。教師不適合充任暴力實施者,面對一群素質參差不齊的學生,我們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場持久戰,師生之間的一次促膝長談恐怕對
部分學生見效甚微,所以在師生之間建立一條有情有意的愛之路,則更行之有用。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愛究竟是什么?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其實,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為它無影無形,所以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墒俏覀兊纳畈荒苋鄙偎,因為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世界中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你就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以后的教育中,我想我應該關注每一個孩子,愛每一個孩子,不能隨意的給他們分等級,更不能將愛分等級!稅鄣慕逃穾业牟粌H僅是這些感受而已,我想在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會越來越體會愛的重要,愛無處不在。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6
這篇課文講了,有一天,有三四個同學取笑科羅西,科羅西氣得準備把墨水弗朗蒂身上,想不到卻灑在了老師胸脯上,卡羅納幫科羅西承認錯誤,老師說不是他,科羅西馬上站起來承認錯誤,老師叫科羅西坐下,叫取笑科羅西的四個同學站起來,老師把他們罵了一頓,最后,老師對卡羅納說:“你的心靈真美!”
我的感受是,卡羅納是一個團結友愛的孩子,因為他幫同學承認錯誤,同學看了也承認自己做錯了?屏_西是一個勇于承認錯誤的好孩子,因為老師一說,他就站起來承認錯誤。我想起我們班上課的時候,老師叫一個同學回答老師的問題,但是他回答不出來,我們就取笑他,我覺得這樣子不好,因為你一笑他,他可能會失去一點自信心,以后他可能在也不敢舉手了。還有一次,上體育課的時候,我跑步不小心摔了一跤,同學們看到了,哈哈大笑,那時侯我心里想:我以后在也不敢跑步了,不然,同學又要笑我了。
卡羅納的老師說:“那四個同學肆無忌憚,的欺負一個從不打擾你們的`同學,嘲笑一個可憐巴巴的孩子,打一個毫無自衛能力的弱者,你們的行為是最卑鄙無恥的,實在是玷污了“人”這個美麗而又神圣的字眼!
今天,我不但寫完了作文,心里還挺開心的,我以后會每天在家里看一些文學作品,因為作文非常的有趣。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7
世界需要愛——讀了《愛的教育》有感山東省青島市重慶南路第二小學徐雅倫《愛的教育》是十九世紀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寫的小說。我讀了這本小說,從中悟了一個道理—————世界需要愛,我們要把愛獻給這個世界。
《愛的教育》以一個小學生日記形式來寫的,描寫了主人公恩里科三年級時的所見所聞和感想。通過大量的'人物形象刻畫、心理活動描寫,以及富有激情的敘事,謳歌了愛的崇高和心靈的純潔,教育青少年愛祖國、愛軍隊、愛自然、愛學習、愛勞動,希望學生更加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敬師長,孝敬父母。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來說,《愛的教育》不僅僅是一本小說,而是對我們的一種愛的教育。作為獨生子女,我們都是被愛得多,而付出得少。
這個世界需要愛,需要我們去愛,去付出,而不是坐享其成,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從小要愛祖國,立志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我們應該尊敬老師和父母,努力學習,以實際行動回報老師和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應該團結同學,互相幫助,做親如兄弟姐妹的好朋友……。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
我們的世界會更加美好!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8
期末的時候,小昕向我推薦了她剛讀完的《愛的教育》這本書,盡管這本書我已讀過,但還是欣然接受。因為我們班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孩子們都喜歡把自己的看過的好書推薦給自己的好朋友。小昕把書推薦給我,看來她是把我當好朋友的。
《愛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很好的讀本,無論是學生,或是老師,還是為人父母者讀之,都能蕩滌心靈,凈化靈魂。書中那些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師生之愛、同學之愛、父母之愛、朋友之愛、兄弟之愛……無不訴說著人世間最樸實、最純摯的陽光之美。
本書主要以主人公安利柯四年級一學年的日記形式向我們敘述了他以及他的父母、同學、老師的這一年來的100個故事。讀完這本書,我又一次被故事及故事中的人深深感動、震憾……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是:在《女老師的再次來訪》中安利柯一年級時的老師特意來看他,從安利柯的介紹中我感覺到這位老師每年都會去看忘自己曾經教過的學生,甚至于每逢月考,她都會到校長那兒打聽她曾教過的學生的成績,有時還會站在校門口等著,檢查他們的作業,看看是否做得認真,是否學習進步。我不知道這是一個具有怎樣的博大胸懷女老師,但我相信,這位一年級的老師一定是全心全意地愛著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她真正把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當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著,愛護著。然而這對于剛上一年級的初學者來說又是多么幸運,他們從這位真誠的博愛的老師身上學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什么是真正的大愛。怪不得那么多已經上了中學、大學,乃至成家立業了的人都忘不了她,常;匦砜赐_@也使我明白了:為什么安利柯以及他身邊的那群好朋友那么愛護老師:當老師生病的時候,他們會主動去探望老師;當老師在教育他們的時候,他們是那么誠懇地接受。
最讓我感到溫暖的是這么一幕:安利柯的姐姐雪爾維亞,聽到了父母的一些談話,隱約感受到家里有困難了,便和安利柯商量著要為父母分憂:把原定說好要買的.東西都不要了,并提出勤儉過日,還后悔自己平日的大手大腳,主動提出要為父母分擔家務、減少麻煩。我不知別人看了這一段會有怎樣的感受,我卻被兩個善良的孩子深深感動,盡管這兩個孩子平日里也是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可一旦獲悉父母有憂愁的時候,能主動擔當,這對父母來說是多大欣慰,當我在為這兩上孩子喝彩的時候,我更要為這對父母喝彩,正是這對父母平時身體立行的教育:寫信教育孩子要懂得尊重老師、帶孩子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貧困者、帶孩子去拜訪自己小學的老師……才熏陶出了這么一對出色的子女!為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多向這兩位智慧的父母學一學呢?
最讓我感動的還有這樣一個孩子——潑來可西,他是鐵匠的兒子,刻苦勤奮、文明禮貌、心地高尚,不幸的是,他有一個不稱職的爸爸:一個酒鬼、交上了一幫地痞流氓,經常在外鬧市,又貧困地經常讓孩子餓著、打孩子?蓾妬砜晌鲄s一直維護著自己的家庭、受再大的委屈、吃再大的苦頭都不會吐露一聲,他拼命學習,獲得了全班二等獎學金的榮譽,并最終感動了父親,獲得了父親的愛,還改變了父親的行為,使父親也成為一個向善的人。讓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真愛無敵!
這本書中還有10篇是老師給孩子講的“每月故事”,這些故事同樣深深地感動了、震憾了我——那個懂事的《小抄寫員》,為了幫助父親,每晚半夜起來抄寫資料貼補家用,寧愿受到不明原因的父親的批評責備;那個身無分文的《愛國少年》,為了自己國家的尊嚴,扔回了辱謾自己國家的三位外國人施舍給他的錢幣;那個13歲男孩《艱難的尋母歷程》,讓我看到了一個13歲孩子因對母親的深深愛意而生發出來的勇敢、堅強、善良、無畏……
品讀著,回味著,感動著,反思著,一本好書就有這樣一種魅力,她能給人無窮的精神力量,讓人變得勇敢、善良、強大起來。
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愛是情感的一種。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愛是學生的一種心理需要,教師對之于學生的愛,能給學生內心一種幸福的滿足的體驗,它能夠引起學生產生生理變化,表現出愿意趨近教師的意愿和行動來。所以,是溝通師生關系的紐帶,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奮發成才起著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師之對于學生愛的本質是什么?一般地,人們把情感分為親情、友情、愛情三種,教師對學生的愛,依本人之見,應當類似于親情和友情,或者介乎于二者之間,即既把學生當朋友,又把學生當親人。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9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完成了閱讀。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人的腦海里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為我們缺乏愛的教育,才使我們的生活里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是我們缺少的,這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愛。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
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于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于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10
文章中母親那“愛”的教育也讓我感受頗深。一次,她的兒子閑在家里,所以她就領著兒子到畸形兒學校去,卻讓她的兒子留在校門口,不讓他進去。出來后對這兒子說:“我之所以不讓你進去,像你這樣體質健康的小孩進去給那些不幸的殘疾兒看見,他們是多么悲哀,有可能他們還會自暴自棄。是的,對于那些殘疾兒來說他們的'心里都有一塊陰影,此刻好心人的幫忙早已把陰影拋在腦后了。如果在讓他們看見那些比他們自己健康而又更快樂的孩子,就等于重新再揭他們的傷疤。所以這位母親教育兒子要為別人著想,要有著一顆善良的心。無論誰遇到了困難都要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去幫忙他們。
雖然《愛的教育》只是一個孩子的成長日記,但是卻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感受。我也要向書中具有良好品質的人物們學習。學會關心別人,用一顆熾熱的愛心去幫忙需要幫忙的人。幫忙迷失了方向的小孩找到回家的路。讓無依無靠的老人感到溫暖,讓在異國他鄉的人不再孤單,讓這世界到處都充滿歡聲和笑語。所以我自己要做好榜樣帶動身邊的所有人。對于父母的嘮叨,我就應好好的理會;對于老師對我的要求,我就應去實踐;對于同學對我的意見,我就應去采納。因為我明白這都是對我的”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11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叫《愛的教育》的書,它是由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寫的,這是一本關于愛的書,一打開這本書,我就被各種各樣的愛包圍了。
這本書講了很多個小故事,我對其中的兩個故事印象特別深。其中的一個小故事講的是一位窮苦的少年被父母賣給了戲班子,戲班子的人孽待他,于是他逃了出來,在回家的船上,有幾個喝酒的乘客很同情他,于是給了他許多錢,少年非常的高興。但是后來當他聽到這幾個乘客在辱罵他的祖國時,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他毅然把錢還給了他們。
看了這個故事后,我非常的敬佩這個少年,他寧愿自己挨餓,也不愿自己的祖國受辱。這讓我聯想到了自己的祖國。近百年來,我們的祖國很落后,受到別的國家的侵略,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多少愛國人士為了新中國,為了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做出了犧牲!我要向這個少年,這些愛國人士學習,為我們的'國家建設盡一份力。
另外一個給我印象很深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叫安利柯的小朋友,放學回到家,他跟爸爸抱怨:“老師不高興時態度不好!卑职指嬖V他:“老師不是神仙,也會有煩惱的時候,你對我和媽媽不也有態度不好的時候嗎?而且,有些同學調皮、不懂事,不尊重老師,這些都會令老師煩惱。所以,老師有時候發脾氣也是很正常的。老師嘔心瀝血,為學生付出了很多,是開啟你智慧之門的人啊!老師是你最應該尊重的人之一啊”
讀了安利柯爸爸的這一番話,我深有感觸。從幼兒園到小學三年級,讀了六年書,教我的老師有十幾個。他們教我認字、感恩、分享,教我良好的生活習慣、自理能力、好的品德。他們讓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女孩慢慢變成了一個懂事的小姑娘,使我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進步,那凝聚了老師多少的心血!老師是多么偉大。〕砷L過程中多虧有老師對我的無私付出,對我的關懷。古人有詩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講述的就是老師無私奉獻的一生。我覺得我要尊重老師、關愛老師,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回報老師對我們的辛勤付出。
這本書講述了各種各樣的愛,有愛父母、愛同學、愛老師、愛學習、愛祖國,只要人人都充滿愛,徜徉在愛的海洋里,幸福之花處處開遍。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12
讀完《愛的教育》愛不釋手,每讀一篇文章,都是對感情的一次滌蕩,對心靈的一次洗禮。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4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其間還包括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難怪夏丐尊先生在1920年的首本中譯本的序言中寫道:"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后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
我雖然沒有像夏丐尊先生一樣讀到流眼淚的程度,但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常常被書中的故事所感動。文中的親子之愛(佛羅倫斯的小抄寫員、爸爸的看護者、六千英里尋母等)、師生之情(父親的先生、弟弟的女老師、病中的先生等)、朋友之誼(俠義行為、玩具的火車、海難等)以及濃濃的愛國情懷(少年愛國者、少年鼓手、格里勃爾第將軍等),總是能讓我為之感動,為之深思。
盡管曾經多次讀過《佛羅倫薩小文書》(語文課本里的題目是《小抄寫員》),然而在書中再讀這篇文章時,我仍然有著深深的感動。每當看到小小的敘利亞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忍受著一次又一次被父親誤解批評,甚至在感覺到父親"確實不愛他了"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著在十二點起來為父親抄寫書件時,一股暖流總在心中激蕩。我相信,父對子之情,許多為人父者都能做到;唯這子對父的深情——愿意為父勞累,寧愿多次受天大的委屈也不聲張,仍然深深地愛著父親的感情,是多么難能可貴!我們現在的孩子,有幾個能夠替父母著想?有幾個能夠忍受委屈?別說委屈,即使明明是自己做錯了,往往也容不得他人批評!同是十二歲的孩子,我們班上的"公子""千金"們相差有多大啊!
《六千里尋母記》中,當看到可憐的、堅強的、勇敢的小馬克歷盡磨難,飽嘗艱辛,來到梅基內斯工程師的家;看到那位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正心如死灰地等待死亡的可憐的母親聽到一個"好消息","騰地一下坐起來,移動不動瞪圓眼睛......",看到馬克"衣衫破舊,滿身灰塵站在門口......"時,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內心深處的震撼!是對母親的愛,支撐著年僅13歲的小馬克孤身一人,長途跋涉,歷盡坎坷;是對母親的愛,給了小馬克巨大的精神動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挽救了思鄉心切、正在死亡邊緣的母親!也正是因為兒子的愛,使得剛剛還拒絕手術的母親,要馬上做手術,為了愛和被愛,她要活著!這是多么偉大的愛啊!
讀《愛的教育》,你會發現"愛"貫穿了全書的每一篇文章,串聯了每一個故事,人世間所有高尚的愛,偉大的愛都被作者透過平凡的語言注入讀者心中。讀著它,心中會涌動著融融的愛意,暖暖的感動!新的學期,我一定要讓這本書成為孩子們愛的道路上的引領者,讓書中那些閃光的人物,成為孩子們的偶像。期待著愛的教育,會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靈!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 篇13
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字!大家都非常喜歡用它。因為愛對大家都非常重要,每個人都再在尋找,找到愛你就得到了辛福。沒有愛就沒有了希望,這個世界將不再美好。
但這個世界并非一直很美好,像512汶川大地震以及玉樹地震、云南地震,特別是日本2003、2004、2008、2011年都發生地震……就讓人很痛苦和無奈。
沒什么比得到愛或者獻出愛,更讓人開心的`事了。我知道有兩首歌叫《讓愛傳出去》和《快樂天堂》,它們教我們如何獲得或者獻出愛,讓世界更美好。
讓我們一起為災區小朋友獻出我們的愛心吧!。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心得12-29
《愛的教育》心得04-04
《愛的教育》的心得12-18
愛的教育讀書感言05-09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05-10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05-24
愛的教育的讀書心得12-01
讀書心得愛的教育03-28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精選]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