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春天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寂靜的春天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從前,在美國中部的一個城鎮里,一切生物的生長與他們的環境都很和諧。城鎮周圍有許多充滿了生機的農場,田野里長滿了谷物山坡上遍地果園。春天,繁花像朵朵白云點綴在綠油油的大地……”這是蕾切爾.卡遜在她的作品《寂靜的春天》中開頭所描繪的景象。但如此心曠神怡的美景,我卻疑惑為什么用“寂靜”來表達春天呢?
在閱讀這本書后,我尋找到了答案。
作者蕾切爾.卡遜是美國海洋生物學家。這篇作品是她在馬里蘭州買了一座鄉村宅院的環境所促使她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這本書發表于1962年共有17章。在一些新聞中,我了解到科學家推算1947年至1961年之間可能有多達767噸的DDT被排入海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殺蟲劑,DDT的威力不容小覷。在書中第三章“死神之藥”中寫到DDT可以通過食物鏈從一個有機體內轉移到另一個有機體內。這樣的蓄積,在當時的環境下,還有什么是未受污染的呢?并且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類也危害極大。如文中所舉:一個一歲美國小男孩跟著父母搬到了委內瑞拉,在新家發現蟑螂后使用了含有安德萘的噴劑,早上九點開始噴藥,噴藥前,孩子和小狗被帶到屋外,噴藥之后,又清洗了一遍地,下午孩子和小狗才被帶回屋內,當晚十點,因為與安德萘致命的接觸,使這個本來健康的正常孩子變成了植物人。這并不是殺蟲劑,而是如作者所說的那樣是“殺生劑”,如果不正視和重視這個問題,后果將不堪設想。在這種環境下,春天還會像開頭那樣生機勃勃嗎?
這本書的最后一章名為“另一條路”,這樣的路會是我們唯一的出路;是使春天再次迎來生機勃勃景象的路。蕾切爾.卡遜在當時的環境下是通過了許多困難和許多壓力,才將文章發表出來。只是為了告誡我們“對付昆蟲的同時也在毀滅地球,這樣的不幸是值得人類警醒”我們應該走另外一條路,使殺蟲劑不再過度使用,傷害到地球家園。作者在說明殺蟲劑危害的同時,也呼吁我們應該保護好我們的地球家園不再被破壞!
【寂靜的春天讀后感】相關文章:
《寂靜的春天》讀書筆記(精選36篇)02-28
《寂靜的春天》讀書筆記(精選14篇)05-26
《寂靜的春天》讀后感07-14
《寂靜的春天》讀后感12-12
寂靜的春天的讀后感06-06
寂靜的春天讀后感11-06
寂靜的春天讀后感【推薦】09-11
寂靜的春天讀后感范文10-12
《寂靜的春天》讀書筆記(通用23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