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魯迅《風箏》讀后感優秀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風箏》讀后感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翻開《自由風箏》,十四歲的作者變得叛逆,認為家里什么都不好。
他的兩位“同病相憐”的伙伴慫恿他離家出走,他同意了。
在走的前一天下午,他去了長風公園,看明德叔放風箏,不知怎么搞的“龍圖騰”風箏掛在了樹枝上,他就把風箏線剪斷了,明德叔帶他看了風箏的下場,他醒悟了,不再離家出走了,而他的伙伴卻走了。
最后落了個很慘的下場……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風箏的話,從本質上講這根拉住你的線,不是束縛你的線,而是放飛你的線。
也許,你離開家會得到自由,但那只是曇花一現,一會就沒了。
再者說,他們帶的錢又不多,幾天就花完了,花完后干什么呢?打工?他們才十幾歲,沒人會找他們干活的。
沒有工作,沒有錢,怎么辦?他們為了吃飯、生活,一定會另辟蹊徑,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就是“斷了線的風箏”最后的下場……“被一根線拉住,肯定非常痛苦”在看到風箏時,有人會想。
但他們想過么,風箏線就像是風箏的家人,沒有了它風箏會怎樣?跌落到臭水溝,永遠飛不起來?摔倒地上,粉身碎骨……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風箏的話,從本質上講,那個拉住你的線,不是束縛你的線,而是放飛你的線。
因為有了這根線,我們才能夠飛得起來,因為有了這根線,我們才能飛得高飛得遠飛得穩妥飛得踏實。
要明白,家人的嘮叨是為了牽住自己,不讓自己有下墜或是遠走高飛的傾向,風箏總是向往著無邊的天空,風箏也想“叛逆”,也想自由自在,但它終究明白沒有線,沒有人牽著它,它是飛不起來的。
我就如風箏,我需要那根牽著我的線!
【魯迅《風箏》讀后感優秀】相關文章:
風箏魯迅的讀書筆記11-18
《風箏》魯迅教學設計模板03-28
魯迅《風箏》讀后感03-28
魯迅《風箏》讀后感范文11-25
魯迅《祝福》讀后感優秀12-20
魯迅傷逝優秀讀后感09-09
魯迅的作品讀后感優秀11-05
風箏優秀讀后感02-15
風箏讀后感優秀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