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激蕩三十年讀后感優秀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激蕩三十年讀后感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激蕩三十年讀后感優秀1
《激蕩三十年》按年編寫的改革開放三十年間的企業史,生動具體地一件件如實地記錄了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發生在祖國大地上的可堪載入史冊的大事和人物,有些人物和事件現在看起來不是大人物也不是大事件,但確是那個年代的特征和歷史脈絡,書中描寫了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艱難歷程,描繪了很多生動的走在時代前沿的弄潮兒們的奮斗歷程,人很多,事也不少,腦袋不夠用,只記住了鄧爺爺的幾句話:
“摸著石頭過河”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放開干,不用管,先看看,再看看”
“黑貓白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讀了這本書,再回想畢業5年經歷公司的變革,發現國家治國方針和企業管理和發展的策略是如此的相似,當然還有個人發展。
一關于個人發展:
一直不喜歡思慮太多的`人。記得以前有個同學跟我說"做事情不要考慮太多了,考慮太多想到各種后果,就什么都不敢干了"。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
高中時逃課的時候,不想后果直接先逃了;
工作中也是先把事情做了再說,錯了再改;
遇到事情先順應自然劈里啪啦脾氣發完再想。
孔老夫子也說過“三思而后行”
估計放古代,我可能是法家學派的
二關于企業發展:
每個企業發展中存在兩大派別,一般分為保守派和改革開放派。保守派基本上老員工為主,開不完的會,一個小問題開幾次會,大問題開無數次的會,一次又一次的依然解決不了問題。馬化騰當年已小小的即時通訊工具QQ起家,采取漸進式"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方式,迅速迭代出QQ秀、QQ空間、QQ游戲等產品,直至20xx年市值到BAT三巨頭首位。在互聯網公司,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機會,錯過了時機,啥都別說了!
激蕩三十年來還有句顧城的成名名言: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改編一下
“上帝賜予我黑色的眼睛和大腦,我卻用它探索和思考廣闊未知的未來”
激蕩三十年讀后感優秀2
從84年開始,中國的改革開放再次進入快車道。一大批今后叱詫風云的企業隨后成立。聯想,TCL,創維,四通。他們改造著中國的社會。作為83年生人,我可以清晰記得“四通打字機”的廣告,隨后的還有太陽神,娃哈哈(1989),還有無數知名企業。
好日子一直持續到1988年。在這一年,由于雙軌制的無法繼續下去,國家打算完全放開物價政策。孰料通脹嚴重,改革不得不半途而終。人們沒有享受到改革的利益,卻看到了改革的失敗,不滿情緒日益膨脹。加上國外政治形勢,改革一度陷入僵局。書中對此段歷史語焉不詳的帶過,沒有只字提及政治,實為不得已。
89過后,政策一度緊縮。但也有人在那一年脫穎而出:史玉柱。在89年這個邊城小子,以狂放不羈的形象闖入深圳,赤手空拳賭出天下,一度成為青年們心目中的偶像。
然而歷史的車輪一旦轉動,就很難停止。在接下去的幾年,那些有遠見卓識的人依然在積累著他們的財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牟其中和仰融。在1991年,自認為商業天才的牟其中終于完成了他的神話。他不花分文,用價值4億的罐頭裝滿了500節車皮運到蘇聯,換回了4輛蘇制飛機,據說此中利潤1億。在這筆交易以后,他榮登大陸富豪榜首位;但是也是在這筆交易之后,他沒有完成過任何像樣的交易。他發現了這種資源的`調配的神秘,但是無法掌控。最終在若干年后被指控詐騙罪,現于武漢服刑。
仰融則是另一個神秘高手,甚至到如今依然是。通過國內最早的海外注冊控股,美國上市,他積攢了巨大的財富。近年在于遼寧政府的博弈中出局,但旋即又起。目前也沒人了解他的行蹤,但他無疑是一個優秀的資本玩家。
92年鄧公南巡,再度給改革注入了活力。一批企業隨機入市。他們將在隨后的市場上起起伏伏,創造屬于他們的奇跡。這將是《激蕩三十年》下一部的內容(以上內容為上部讀后感,下部還沒出)。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期待著。
激蕩三十年讀后感優秀3
伴隨著大部分國有企業經營業績淪落的還有商業道德,巨大的利益空間,讓原先樸素無華的人學會了奸詐,學會了斤斤計較。記得書中有個注記提到,海南上的人原先在買賣時,是不敢收錢的,交易時要賣者把錢壓在籮筐底并且走遠了才敢收錢,然而就在海南宣布成為改革試驗區后,天南地北的“倒爺”就到海南炒起了汽車進口批文,原材料批文,黑市外匯,過不了多久,當時的省委書記給中央匯報時感慨萬端,說利益使海南人民風“晉江假藥案”,他讓一位頗有政治抱負的封疆大員項南引咎辭職;還有溫州的造假事件,近乎瘋狂的地下金融活動——“排會”或“抬會”等。對利益的追逐,已經到了讓人迷失本性的地步,在書中,作者無限感慨地說市場經濟的冷漠本性顯現無遺了。
自從1978年那場有歷史新紀元好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就注定是世界眼中的焦點所在。而唯一遺憾的是,中國偉大的經濟建設成就,卻沒有產生一位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這點一向讓外國人想不明白,更讓我們想不明白。我想,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很大程度上已經忘卻了真正好處上的思考,忘卻了我們是一個人,而且背靠的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因為所有的人都已經習慣了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爭名奪利了,而忽視了自我作為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及生命的好處,也許,著者寫這本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期望能幫忙大家找回一種對歷史的感覺,重溫一下一群人的來來往往,然后各自都能思考下自我的人生好處。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足以改變一代人。而這天,期望憑借這本記錄了這30年以來酸甜苦辣的書,能夠改變下一代人。
改革沒有先例可循,人生同樣沒有先例可循,每個活著的人都在繼續著自我的人生,匆忙間停下時,千萬別忘了回頭一顧,也許這樣自我能夠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夜靜更深,我在電腦前敲下了以上文字,此時,已接近凌晨2點,而我的那本《激蕩三十年(下)》尚在路途中。
激蕩三十年讀后感優秀4
親身見證了這三十年后半段的中國,多少事想來恍如昨日。又走過十年,中國再次創造了一個奇跡。中國的超速崛起超乎每一個人的想象,家鄉從小時候第一家國營商場出現到今天高樓如雨后春筍不擇地而出,背后又有多少故事。我們生活在人類有史以來未有的巨大變革之中,近日《厲害了,我的國》上映,雖未觀看,但可以想見電影院中所有觀影者心中之振奮。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興衰的規律,大步向前之時我們更應當時刻保持警惕,更應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三十年改革成就前所未有,但其中有多少個體成為改革的犧牲品,他們的命運不能不讓我們扼腕嘆息。中國特殊的國家體制和特殊的改革特征,讓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難以捉摸。
民營企業在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雙重壓力下始終舉步維艱,往往在灰色的地域徘徊著謀求生存,在“邊緣地帶”豪賭。今日,中國仍舊缺失核心技術,我們仍在赤手空拳與手持利器者搏斗……
國家的快速發展,讓個體在集體前進的氛圍中感受到國家發展帶給我生活水平真切地提升,也讓每一個體都對未來充滿自信。但改革打亂了集體前進的整一步伐,個體不同的腳步難免破壞“集體”的規劃。于是,個體在集體前進中受到毀滅性打擊的例子也數見不鮮,每個人也在集體前進的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個體的渺小與無助。
我始終相信,中國最大的問題也并不在技術本身,而在體制。張傳旭老師在課上請來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的李總為我們講解面對互聯網的新思維,當談及“區塊鏈”技術下“數字幣”的`“去中心化”問題,李總講:相信吧,技術將會讓他們變革。
這仍舊是一個充滿叢林法則的時代,面對“高墻”,每一個體都是“雞蛋”。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一幕巨大的戲劇才剛剛開幕,我們祈求一個“大團圓”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