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一路同行》有感-讀書活動征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一路同行》有感-讀書活動征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原廳長余益中親自為《一路同行》寫序,肯定了柳北區教育局在“名師”培養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并建議各地都來借鑒學習。他高度概括總結了《一路同行》這本書的內容和價值:“是一項來自基礎教育前線的關于‘名師’培養的科研成果,是一份嘗試采用新的培訓理念、培訓思路、培訓方法全面提升中小學骨干教師素質的實驗報告,是一批中小學骨干教師在專家引領、同行交流中進步的成長案例,更是從城區教育管理和高校師資培訓相結合的獨特視角,對區域性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模式的一次深入思考與探索”。另外,他還高度概括贊美這種培訓模式“以理論提升和能力發展并重,以導師點撥和學員實踐并重,以校本歷練和異地交流并重,在培訓過程中,既注重科學性、發展性,又注重綜合性、輻射性的‘名師’培訓思路,在我區乃至全國還不多見”。這是對柳北區“名師工程”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確實,柳北區在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提高使之具備“名師”素質與特質的工作方面,走出了一條前無古人的成功之路。作為柳北區中小學教師中的普通一員,我懷著敬佩之情,利用寒暑假從頭至尾通讀了這本書。讀后感慨很多,難以言表。
在柳北區3000多名中小學教師中精選出120名各學科段的骨干教師,作為“名師工程”學員培訓的人選。可以說,這120名骨干教師是我們柳北區教育戰線的佼佼者。他們是柳北區教師的杰出代表、新生力量和精英。他們有幸有機會得到這樣的學習培訓,是由他們自身突出的教學成績管理成效和教育教學基本功決定的。這種機會來之不易,決定了這次學習歷練的要求嚴格,檔次高深,不是普通教師所能勝任的。參加培訓學習不是離職專門研修,他們還擔任一線教學任務。參加培訓的人員中有的是班主任,有的是教研主任、年級組長、學校領導,在完成本職工作后,再抽擠時間完成高難度的理論通識培訓、科研課題探究、課堂實踐求證,進而上升到理論總結提高的層次。他們所經歷的學習培訓過程是一個艱苦探索、有目標有要求、有成效的“吹盡黃沙始得金”的奮斗歷程。在學習培訓過程中,有過“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迷茫困惑,有過“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刻苦求索,有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頓悟和收獲。他們始終不渝,不懈進取,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最終取回“真經”,成為柳北區教育教學戰線的生力軍,成為21世紀具有較高教育教學理論和課改意識的勇于探索創新的柳北區“名師”,成為眾人矚目學習效仿的標兵,成為我們柳北區教師隊伍的驕傲。
他們學習成長成功的經歷,給我們一個啟示:要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就一定要有積極主動奮發向上的心態,有高度負責的工作責任感,有大膽實踐科學求實的創新精神,有不怕困難勇敢進取的膽識,有虛心學習互相幫助的團隊協作氣度。
他們在這本書中的經驗總結感悟體會,用課改的理念去指導,有個人的獨特感受和鮮活的課例實踐作基礎,不是表面亮麗空洞無實的肥皂泡。他們也有共同的感受、切身的體會。那就是成功的教育教學要有理論支撐,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去指導鮮活生動的課堂實踐,最后從自身的成功實踐中總結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提高,這樣才會從勝利走向勝利,成為“學生擁戴,家長放心,同事欽佩,社會敬重”的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