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母親》有感
在小編看來,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我們的母親才最無私奉獻最偉大的。為此,小編在2014年的母親節到來之前,跟大家分享幾篇關于"母親”的讀后感給大家閱讀!希望大家能從這些文字中更能體會母親對我的重要性!
第一篇
這是一篇普通的課文,但它卻深深打動了我,這就是江南雨的《母愛》。
這篇文章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在青海省的西部,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一頭瘦骨嶙峋的老牛掙脫韁繩,頑強地攔截住送水車隊,即使主人的皮鞭已讓它皮開肉綻、鮮血直流也不肯離開,這一切不為自己,只為了讓它的孩子能喝上救命的水。
讀完這篇課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一頭老牛,為了自己的孩子,完全不顧自己的安危,忍受著皮鞭的拷打,這不就是最偉大的母愛嗎?
我感動著,同時也幸福著,因為我也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母愛。記得有一次,我生病需要喝苦苦的中藥,媽媽把熱好的中藥遞到我手上,鼓勵我要堅強地喝下去,當我把藥喝完后,媽媽馬上遞上一杯清水給我漱口,然后,又像變魔術一樣往我嘴里送上早已準備好的糖塊,多么仔細又是多么周到的媽媽。還有一次,媽媽送我上英語班,路上,我不經意的說了一句話:“我想喝菌湯。”媽媽送完我上英語班,回家時天就已經黑了,而且媽媽已經工作一天了,可是她卻不顧勞累,去菜市場買骨頭、買蘑菇、買作料,回家花三個小時煲湯,只為了我下課回到家能喝到熱乎乎又有營養的菌湯。
母愛,她在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中,在媽媽對我無時無刻的牽掛中,也在媽媽充滿愛意和期望的嘮叨中。重新讀江南雨的這篇《母愛》,重新體味母愛,我悄悄對自己說:要用行動讓媽媽更幸福。
第二篇
讀完《感悟母愛》這篇文章后,就覺得母愛是偉大無私的。母愛為了我們能有優異的學習成績,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日夜操勞。為了我們,她奉獻了所有東西。這讓我深深的明白:是人世間最美好,最徹底的愛。
文中的“我”是一個殘疾人,母愛為了“我”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讀上大學,不顧別人對她的恥笑與歧視,去客車站賣東西。雖然母親知道被巡警抓住是要進拘留所的,但是為了“我”,她不怕。錢終于湊齊了,“我”如愿以償的讀上了大學,可是有一天妹妹打電話告訴“我”母親被抓了。當時“我”的淚水不由自主地落了下來,后來知道父親要用錢贖回母親時,母親卻說:“不要交罰款贖我,把錢留給兒子。”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深的感動了,母愛竟是如此偉大。為了兒女,母親甘愿付出一切,文中的母親更是奉獻了她看的比生命更重要的人格與尊嚴。
讀了以后,我連想到我自己,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從不想幫媽媽作些什么。我記得有一次,我摔倒了,把衣服弄臟了,回到家里就把臟衣服脫了下來,換上干凈的衣服,順手把臟衣服扔進了洗衣機里。媽媽看到了,和-諧地對我說:“琪琪,你也長大了,也應該會洗一些小衣物了.”我對媽媽說:“我才不洗呢。”媽媽失望地看著我,便去廚房做飯了。
還有一次,媽媽生病了。我放學回來就對媽媽說:“我餓死了,快做飯吧!”媽媽疲憊地說:“想吃什么?”我說:“隨便。”
媽媽生病了,還要強忍著病痛想盡辦法讓我高興,我卻不曾想想媽媽的感受。讀了這篇文章以后,我要自己洗衣服,不讓媽媽在失望了!
母愛無私。記得一次看電視時,有一位母親也同文中的母親那樣,為了孩子能犧牲一切。她的兒子是一位大學生,可是因為得了重病,兒子生活無法自理。母親留在學校里,找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邊照顧兒子邊工作。每天母親背兒子上、下樓梯。兒子上課的地方在五樓,母親背著比自己還重的兒子,艱難地邁出一步又一步。一個月下來,母親瘦了18斤。雖然兒子多次勸母親不要在校中待著,可是母親卻怎么也不肯走。在母親心里她必須讓自己比一般父母更關心自己的孩子,為了兒子她能忍受一切。
母親就如一件溫暖的外衣,時時關愛著你。在天氣冷的時候,媽媽總會叮囑我:“多穿點衣服,別著涼了。”在我出門上課時,媽媽也會叮囑我:“過馬路小心,早點回來。”就這么幾句平平常常的嘮叨,在我看來其中包含了媽媽無限的愛。媽媽的愛就像春天那束最明媚的陽光,照得我們心里暖陽陽的。
母愛是上帝賜給我們最豐厚的禮物。沒有被母愛包圍的孩子,就像一根草,讓我們也用同樣豐厚的禮物來回到我們的母親吧!回家對母親大聲說:“媽媽,我愛你!”并送上一個大擁抱吧!回報母親對我們的愛。
第三篇
今天看了《感動小學生的80篇故事》這本書,其中的一篇《母愛》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被這個故事所感動。
故事中老牛為了讓小牛喝到水去攔水車,不顧自己被呵斥驅趕,惱羞成怒的主人甚至用長鞭狠狠地抽打老牛,但是老牛毫不畏懼,決不退縮,堅持到底,直到小牛喝完水才回家。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啊!
看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媽媽。她為了我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丟下了穩定的工作,離開了老家來到南京。她教我彈鋼琴,悉心地輔導我學習語文
、數學、英語等文化功課,讓我受益匪淺。她還起早貪黑地照顧我的生活,真是費盡了苦心,我為我有這樣的媽媽而驕傲自豪。我決心要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我的媽媽,讓她以我為榮。
第四篇
今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名字叫《母親》,讀后受益匪淺。
這一書講的是:以前工人們的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憂愁,有一名叫威爾的工人,他的母親很支持他的工作,并冒著危險來幫助他。一向膽小的母親變得勇敢了,母親一直幫助著他。
這位母親為了自己的兒子,什么都不顧了,并從中變得堅強了。她很疼愛自己的孩子,有時候,她會為巴威爾的生活而哭泣。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母親心里一樣心急如焚,巴威爾對她說了不好的話的時候,她會忍著,經常背過去,偷偷地流淚;當外人欺負巴威爾的時候,她會很憤怒。
這一點一滴,豈不是每一位母親的形象,只不過我們平常沒有仔細觀察而已。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她們的每時每刻都對我們有著愛。
最后,祝愿天下每一位母親都天天快樂。
第五篇
高爾基先生的這部小說,再現了當時社會工人生活的現象,和自甘墮落者與尋求真理者的不同。在亡夫前的符拉索娃身上體現的是一種舊社會對婦女的歧視與不公,在亡夫后的她身上體現出的則變為一位仁慈的母親,更是一個敢與面對真理的人。
而她的兒子巴威爾,則更是一個大寫的人。他不為生在貧民區而自甘墮落,而是去尋求自由的所在。他也不負母親的期望,不會像在他身旁的青年們一般只會喝酒睡覺,他不甘過這種被資產階級奴役的日子,這也正是革命熱情的所在,對人們的思想與生活有著莫大的關聯,而正因為如此,才能喚起廣大民眾的認同。
當母親感覺到巴威爾變得跟周圍的青年們不同的時候,并且意味到兒子已經獻身給一種神秘而又高尚的組織后,她的世界也逐漸從原來的暗淡黑暗中擺脫出來,和兒子站到了同一條戰線上。他們共同學習,因為巴威爾說過:“我們必須懂得,我們的生活為什么這樣痛苦?”在文中有一段曾敘述了巴威爾向母親詢問她有什么高興的事情的時候,母親只是悲傷的搖了搖頭,但同時卻又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既悲又喜的新鮮情感,悲的是對過去幾十年自己苦難的生活的自憐,喜的是第一次有人談及她自身。她只覺得一縷溫暖溫和地撫慰著她那千創百孔的心。而正是因為這一句暖人貼心的話,讓母親開始向往兒子所從事的這一神秘事業所帶來的新的世界。
而文章的另一亮點則是巴威爾與他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之間無限的情誼了。他們之間那種純真的友誼,那種沒有猜忌的對待,那種為了同一個目標而攜手并進的步伐,都是我們身在現當代的人們所企望的。當時,對自由的向往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凝聚起來。文中也曾提到過,巴威爾與他的朋友們經常在一起談論外國工人階級的新聞。他們總會因為遠在異國他鄉的革命斗士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勇敢地同政府與地主、農場主而公開地聲討而熱烈地歡呼,像孩童似的快樂。他們的呼喊聲能傳播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傳播到那些他們所不認識的同志們耳畔。在這種情感的沖擊下,他們把許多人都融在了一起,也感動了母親那蒼老的心,雖然她并不老,可生活的苦難卻早已將她推向了衰老。
雖然巴威爾因為他所從事的事業對那些統治階級的人極為不利,所以兩度入獄。但母親卻繼續著兒子的事業,他們現在只想將全世界的苦難人民團結起來,喚醒他們沉睡的心,呼喚他們別在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下去。
在他們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號召大家罷工,推行八小時工作制度的時候,巴威爾與他的朋友們都不懼怕那些權勢在握的權貴們,他們用自己的感悟與號召力舉行了示威游行。雖然部分人們依舊懼怕那些權貴的勢力,在鎮壓下退出了游行,但巴威爾一行卻依舊將游行進行到底。雖然后來有幾人被捕,但卻絲毫動搖不了他們的決心。權貴懼怕的就是這種人性的復蘇。在巴威爾往廠里散發傳單的時候就體現得十分明顯。
看完這本小說后,我心中都無法平靜下來,似乎還有些恨自己沒出生在亂世。每個人心中都需要這種不平靜,讓想要利用民眾的居心叵測之人無法得逞。讓所有逼迫人們無法平靜生活的人們知道,沒有誰可以被奴役。
更多經典的讀后感文章分享閱讀:
《草房子》讀后感600字(精選集)
2014最新焦裕祿觀后感(精華篇)
電影焦裕祿觀后感(2014匯總篇)
【讀《母親》有感】相關文章:
讀《母親》有感04-23
讀《我的母親》有感06-15
讀懷念母親有感02-27
讀《懷念母親》有感03-27
讀《母親的羽衣》有感04-28
讀我的母親有感04-30
讀《我的母親》有感06-10
讀《母親的心》有感09-09
(經典)讀《懷念母親》有感09-21
讀《母親的故事》有感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