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院士講科學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院士講科學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院士講科學讀后感1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院士講科學》的書,是由19位院士給大家講前沿科技熱點問題。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尤政院士講的MEMS技術。你想聽聽嗎?我來給你講講吧!
1987年,隨著人類對微觀世界的操控能力越來越深入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世界第一臺靜電驅動的微電機誕生了。它的直徑與頭發絲相當,每分鐘卻可以旋轉1.7萬轉。這就是MEMS的開端。
MEMS(微機電系統),有兩大“與生俱來”的優勢。第一,就是其極小極輕而不易被發覺。第二,就是其強大的抗沖擊能力。由于MEMS上的敏感部位只有幾毫克,因此,它可以承受上萬倍重力加速度的過載與沖擊。
因為MEMS強大的'抗沖擊能力和不遜色于常規傳感器的制導能力,使之在各個單位都大有作為。在戰爭中,炮彈出膛時的載荷足夠破壞所有傳感器,但MEMS卻足以應付強大的載荷和現有技術下火炮的彈道修正與制導。在海戰中,巡航導彈的威力巨大,抵御它的方法,只能用高射的炮打成彈幕,用爆炸和沖擊波擊毀巡航導彈,但這樣做的消耗驚人,效率也低得可憐。美國正在研制一種“低成本巡航導彈防御系統”,核心是用相控陣雷達控制反導導彈去迎擊巡航導彈,可相控陣雷達最小也有汽車那么大,但如果引入MEMS技術,就可以縮小到直徑200毫米,以至于可以放進彈頭里。
看完這本書之后,我覺得,未來在航天領域,MEMS也會表現出色。航天器縮小后,不僅節省成本,節約燃油,還會更加堅固。相信MEMS技術在未來大有作為!
院士講科學讀后感2
今天老師給我發了一本書,叫《院士講科學》。這本書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圖書,它凝聚了19位院士在工程科技領域智慧的圖書。通過這本書,將寶貴的'知識和經驗更好地傳承下去。
我讀了這本書,讓我最有感觸地還是第三章——關注環境,守護地球中錢易錢教授的一句話:建設生態文明,推行綠色發展,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而奮斗不息。
從革命以來,世界的科技飛速進步,使人類的生活更加便捷。可這便捷的背后,地球的環境逐漸損毀,使人們不能忽視。
我想,如果人們一直這樣下去,那以后的世界該變得什么樣了。人們應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和諧相處,這樣就能保護森林,保護瀕危生物。生活里,我們可以做一點一滴的小事來保護環境,比如,洗澡時,可以把淋浴改成盆浴;洗手時,擠洗手液時候把水龍頭關上;走的時候,要隨手關燈······讓綠色的旋律環繞著每一個生命。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系各人,美化地球靠大家!
院士講科學讀后感3
夜的微涼氤氳著盛宴的芬芳,破曉的曙光中蘊含著生的希望。在歲月的長河里,有誰用自己的青春,換來祖國事業的成功?在歷史的車輪里,誰用生命余年,點亮了祖國事業的輝煌?
華羅庚曾經說過“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沒錯,沒有經歷過努力,怎么會有成功。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為祖國發展的決心。
《院士講科學》為我們播下科學的星火,讓星星之為,可以燎原!為我們播下科學的種子,讓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它介紹的一位位院士,他們身上肩負著一個國家和民族賦予的科學使命,他們為祖國立下了一個個汗馬功勞。
網絡,通話,在我們看來不過是一件件簡單的普通的事,可你曾想過嗎?在這件簡單的事的背后,凝聚了研究人員多少的心血嗎?在一個個小小的芯片背后,有研究人員多少年的努力嗎?
你夏天開著空調舒舒服服的,可有沒有思考氟利昂正在破壞臭氧層,南極冰川正在漸漸融化,海平面正在不斷地上漲,溫室效應正不不斷增加,地球的氣溫正在不斷上升,地球上的生物正在不斷地減少,有不少已經滅絕了,依現在的情況來看,如果地球氣溫再上升5℃,地球就不再適合人類的居住,我們也可能走上移民或滅絕的道路。由于氣候變化,霧霾,PM2.5正在不斷上升,危害人的健康。
不過近些年各國領導人也在不停討論如何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地球獻出自己的力量。
《院士講科學》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科學之門,告訴我們他們的努力、拼搏……
【院士講科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孫敬良院士傳記07-01
做人講誠信的句子10-08
講不出的傷感的經典說說03-18
講挑戰的優美句子03-17
講誠信的句子經典語錄02-18
學憲法講憲法征文06-28
學憲法講憲法征文08-03
吳姐姐講歷史讀后感03-25
《吳姐姐講歷史》讀后感03-22
《永遠講不完的故事》讀后感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