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隨筆精選1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那么,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隨筆1
時光總會把生活中一頁一頁的故事毫不留情地翻了過去,打開記憶的匣子,腦海里就像過電影一般,思緒就這樣停泊在了20--年的冬天:
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正在買東西。記得當時是要回爺爺奶奶家過年?耧L放肆地卷著雪就這樣漫天飛舞著,我們在哪兒瑟瑟地站著......終于,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之前所受的冷凍早已被回家的喜悅沖的煙消云散。我睡了一路,睜開眼,遠遠地就看見在路邊等候多時的爺爺奶奶,就像雪人一樣。我的淚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轉。下了車,我趕緊用手抹抹眼淚;氐郊抑,雖然沒有城市樓房的氣派豪華,卻有它獨特的溫馨,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家的味道。幾年前,為了生活,爸爸媽媽背井離鄉地離開家鄉來城市打拼,但因為太遠,一年都回不了幾次家看望爺爺奶奶,所以每到春節,我都無比喜悅!因為家中不怎么富裕,所以飯桌上,像什么蝦呀,蟹呀...都沒有。但卻也別具一格。有奶奶夏天采回后曬干的野菜包的餃子,也有夏天從森林里采回的蘑菇燉的湯,還有爺爺去山里特地逮的野雞......這些東西在別人眼里可能抵不過山珍海味,但在我心里卻勝過一切美味佳肴。因為里邊有爺爺奶奶的愛,平時一年的時間里,大部分都是他倆獨自在家,平時省吃儉用,知道爸爸媽媽愛吃家鄉的蘑菇,他們就在夏天采了很多回去,不舍得吃卻在我們回去后全部都拿出來,也許這就是老人的心吧!他們不想有多好的生活,只盼望有兒女的陪伴。我們回去半個多月,爺爺就帶著我們在雪地里捕鳥,逮松鼠.....爸爸切草,媽媽和奶奶就在家里聊天看電視。如今,爺爺奶奶也搬到城里,山上的那個家就這樣空著---空著---。我多想在回去看一看啊!如今生活水平好了,過年時都會有許多好吃的,可我再也找不到當年的那種感覺,那種特殊的',一種說不出來的快樂。如果有機會,我真的想再回山上過一次春節,在捕一次鳥,逮一回松鼠......
有時我覺得,春節的真正意義在于忙碌了一年后,重新回到家鄉找回丟失的家的感覺吧!
春節的隨筆2
從出生到現在,我只在家鄉過過一次春節,但這卻是最難忘的一次,直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小時候我總認為農村的春節比不上大城市的,可實際上,兩者相反,農村的春節既傳統又熱鬧。
家鄉里,每到臘月廿十,大家都會停下手頭上的工作,準備一些過年所需的年貨。忙碌了幾天,到了臘月廿十三、廿十四,大家都把這兩天叫作過小年,這兩天,大家都要在家里祭灶。除此之外,人們還要掃塵,有句俗話說:“臘月廿十四,撣塵又掃房!迸D月廿十四掃房子,為的就是掃去房子里的窮運。
春節最熱鬧的,就要數除夕了。除夕一大早,人們起床后,總能聽見無數的鵝叫聲,這些鵝是人們在臘月二十九買來準備做年夜飯的。早晨,人們趕著在門口兩邊貼春聯,在門上貼門神,還要把桔子、蒜綁在一起,然后掛在門頂上,寓意出入平安、大吉大利。接著,人們就該準備晚上的年夜飯了。人們對年夜飯的菜式也很講究,年夜飯里一般都要有魚(年年有余)、芹菜(工作勤勞)、蔥(聰明伶俐)等寓意吉利的材料。忙碌了一天,終于盼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桌子上的佳肴色香味俱全,看得我口水直流。晚飯過后,大人們守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而小孩子們則拿著沖天炮、地炮、地老鼠等琳瑯滿目的煙花在廣場上歡快地燃放。煙花對于我來說非常陌生,我真羨慕他們。時間越來越晚,廣場上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時,整個廣場上空都是星光閃閃的,照耀了這個偏遠的鄉村,增加了新一年到來的熱鬧氣氛。到了子時,人們都不約而同地在家門口點燃起了響亮的鞭炮,據說,放鞭炮是可以驅趕年獸的,這一夜,人們有除了放鞭地,還要守歲呢。
“啪啪啪”1大的鞭炮聲又響起了,這意味看新的一年年初一到來了,家家戶戶門口都堆著小山似的紅鞭炮紙,襯托著(11紅1形形的對聯,一種喜慶的.氣氛映入眼簾。年初一,人們要準備去親成朋友家拜年了,作為小孩子,最興奮的莫過于是討壓歲錢了,每當手里捧著紅利是,心里雨提多高興了。到別人家拜年,主入都會用糖果、瓜子來招待客人,年初一那種春節的氣氛,令人難以忘懷。
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過后,人們才收拾好心情,又開始投入到新年的工作里我喜歡農村里過節的氣氛,但是,隨著時間的悄逝,也許過節的習俗會被人們漸漸淡忘、漸漸簡化,到了最后,人們只能在回憶里享受這種氣氛了。
春節的隨筆3
說到我家鄉的春節習俗,那可真多!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與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歡的就是除夕了。
因為我喜歡聽那個傳說,我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斗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于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里,"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彩,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怎么樣,看了我們這兒的習俗,才知道各地習俗沒多大差別吧!
春節的隨筆4
千盼萬盼,終于盼到過年了。前幾天不停地趕作業,現在終于可以停下來休息幾天了。
大年三十的下午,我高高興興地趕到姥姥家,一進門,溫暖的氣息迎面撲來,哥哥和妹妹都來了。晚上,全家人熱熱鬧鬧的坐在一起,一邊吃著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等著看春節聯歡晚會。
八點鐘,春節聯歡晚會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豐富的年夜飯”準時開始了。今年的春節晚會可真是精彩啊!我不由得感嘆道。開場歌舞《虎躍龍騰賀春來》一下子就讓人覺得熱鬧起來,那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聲、幽默的小品相聲,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尤其是《不能讓他走》、《一句話的事兒》、《捐助》等等。最不可思議的奇跡,當然非--莫屬,--的魔術總是給人帶來驚喜,從頭到尾,一個比一個精彩,尤其是最后那個用手穿過玻璃拿底下的硬幣那一幕,真是神奇得讓人目瞪口呆,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實在是太神奇了!
在歌曲《盛世歡歌》中,春節的鐘聲敲響了“當當……”就在這時,周圍的鞭炮聲也隨之響起來,照亮了外面漆黑的夜空。大人小孩都在放著鞭炮。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震得我和哥哥早就捂起了耳朵,那一束束五顏六色的煙花直沖夜空,然后爆炸、散開,真是五彩繽紛,好看極了。
我看著窗外,把劃過的煙火當做流星,許下了春節里的新愿望。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會有更大的收獲!
春節的隨筆5
春節到了,人們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瑯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么都難選擇!
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么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上街!”
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準備著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床,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肴,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后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真的是一個快樂的春節,人們一直玩到深夜,不舍得入眠。
春節的隨筆6
站在春的門檻,我看到新年的朝陽冉冉升起,向大地灑下萬丈光芒,讓人心生諸多豪情與希冀。我的幸福,我的富足,我的歡樂,我的欣喜,都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里肆意流淌。
站在春的門檻,我等到了久別重逢的團圓。漂泊的離愁中我想到了蒼顏的老爹,想到了白發親娘。思兒心切的他們,在門前或村頭佇立眺望,蜿蜒的山路有淚水灑落,有柔腸百轉的惦念和盼望。春節,是萬家團聚、燈火圓滿的美好,終于可以給爹捶捶背,給娘洗洗腳,終于吃上娘做的家常飯,看到爹收獲一年的喜悅臉龐。幸福便是一家人圍著小火盆拉家常,一個話題說了又說,一盤點心吃完又拿。心田被洗滌成凈澈的河流,枕夢被柔軟成融融的月光。
站在春的門檻,忽然也有了幾天閑暇,可以踩著晨曦,消閑地壓壓馬路;可以自告奮勇陪妻子買菜澆花;可以心無旁騖地給兒子批改作業,陪兒子嬉戲玩耍。串親戚,訪朋友,讓親情友情,在明媚的春日里,氤氳成最溫情的浪漫。
站在春的門檻,心忽然安靜起來。辛辛苦苦勞累了一年,忙忙碌碌奔忙了一載,該給心兒洗個澡放個假,該給自己慰勞和養息。可以是一杯美酒,可以是一杯香茗,在一個無風的日子,享受春陽的撫摸,品味人生思索明天,靜靜地憧憬未來。在這里,我是一株悄然開放的.花朵,有自己的心情,有自己的空間,肆意怒放的生命,給我太多的感觸;在這里,我是一只鴻鵠,有翱翔之志,要搏擊長空;在這里,我是一只雄鷹,展翅扶搖九萬里,傲視蒼穹,睥睨世界;在這里,我是王者,躊躇滿志,謀劃新一年的工作、理想和生活,邁出鏗鏘有力的步伐。
站在春的門檻,我看到了五彩斑斕的春天。小溪在解凍,唱著歡歌奔向大河;小草睜開惺忪的睡眼,爭先恐后拱出地面;春風剪開的柳樹細葉婀娜多姿,優雅地翩躚起舞;最快樂的,要數那些忙趁東風放紙鳶的孩童,無憂無慮地在春天撒歡兒,湛藍湛藍的天空上,風箏漂浮成了另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牛背上牧童的春笛,吵醒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
站在春的門檻,我看見農家人把寂寞了一冬的農具拿出,開始新的勞作。春種夏播秋收冬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勞作,伴著歲月輪回,也伴著他們一個又一個豐滿的希望。泥土在犁鏵下翻騰起細浪,農家人精耕細作一絲不茍,播下粒粒種子,就有了秋收累累碩果的底氣。曾經寂寥的原野上,那花兒,勢必會趕趟似的,爭先恐后露出艷麗的臉龐,把春天裝扮成花的海洋。連那些懶散的雞鴨,那些慵懶的豬崽,那些貓冬的狗兒,都被春風陶醉,美美地盡情撒歡兒。
站在春的門檻,伴著新年爆竹聲聲,我嗅到了春的氣息,在明媚的天地間,觸摸大地的脈搏,聆聽她的心跳,我的身心充滿著激情,迸發著力量,我愿被這暖暖的春溫柔以待,我要以嶄新的姿態砥礪前行。
春節的隨筆7
眾所周知,春節是中華民族一年中最為醒目的“文化符號”。無論社會如何發展、時代怎么進步,都不能忘記蘊含其中的文化稟賦。寫福字、貼春聯、掛燈籠、猜謎語、舞龍舞獅等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現代社會里,除了要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傳統的春節文化元素外,更應在繼承中創新,通過“互聯網+”等現代傳媒,增添更多的具有時代特征、民族特色、區域特點的內容,以更好的創意讓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對傳統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認知、認同、尊重、敬畏,這對于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南通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這幾年各類文化活動也是蓬勃開展。尤其在一些重大節日期間,政府部門更是從文化惠民的角度出發,組織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動。這些好做法必須持之以恒地抓下來,并不斷打造升級版。一方面要堅持政府主導,持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廣泛開展文化下鄉活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盡享“文化大餐”;另一方面要注重市場主力,動員社會力量,整合企業資源,搭建露天草根舞臺,讓群眾在自編自演中自娛自樂,在濃郁的文化熏陶中放松心情、愉悅身心。
要讓春節文化活動“叫好更叫座”,必須尊重市場運作的`規律。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主動對接文化市場走勢和觀眾現實需求,并建立有效的評估和反饋機制,在“問題導向”中用豐富多彩的“文化年貨”感染人、鼓舞人、激勵人,更好地滿足老百姓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
春節的隨筆8
春節,這個富有中華民族氣息的節日,就在爆竹聲中拉開了帷幕。在我眼中,春節是一個帶有幸福充滿希望的日子。
在春節里也有許多習俗,比如掛燈籠、燒獅子、舞獅子、放鞭炮、掛彩燈,而我們孩童最希望的就是穿新衣服,收壓歲錢了。不過在古代孩童過春節收到的就不一定是壓歲錢,有時也會收到壓歲物。
在春節里有很多人都會有希望,例如:出租車司機的希望是有更多的人來乘座他的車,清潔工希望的是大家不再亂扔垃圾,讓安康變的更加美好成為園林城市和旅游城市,自己也不用那么忙碌的打掃,也不用整天那么累了。家長的愿望也就不用猜了,肯定是努力工作為我們掙更多的錢,而我的愿望就不同了,我是希望能考一個好成績,比今年的要更好。
春節的.顏色為什么是紅色的,這個問題許多人都不明白,而我的理解是紅色代表團圓、喜慶、希望和幸福還有美好的節日。
春節是個充滿希望的日子,也是一個帶有幸福的日子,春節又是一個讓全家人團聚的日子,春節是多么的讓人感到美好。
春節的隨筆9
小時候,家里窮。廚房是竹編的瓦房,清爽透風。每逢春節,每個人擠在狹小的空間里忙活。吃食也只是兩條活魚,一只雞鴨,外加一碟糖燒的花生米。等著爸媽回家,自己添個下手,然后在昏黃的燈光下嗅著香甜的味道。這是當年最美好的時光。這個味道至今甜膩誘人。
其實,我真的很感謝春節這個節日。不僅是團圓,更重要的是年味呀。我可是個十足的吃貨。
若說我最想吃的,就是媽媽包的粽子,那可真是絕妙。自家碧綠的粽葉煮過一晚,清洗晾干,晶瑩剔透的自腌鴨蛋,個大的.紅棗,拌好醬的五花肉,白花花的糯米,經由母親的巧手翻折,完美出爐,然后大火燒煮,香飄四溢。最好吃的時候就是趁熱。黏糯的口感,甜甜的香味,醬料的豐腴,肉質軟爛可口……糟糕,流口水了!我十分期待除夕夜的粽子。
我討厭街上的鬧哄哄,喜歡呆在家里,拿個米糊粘住對聯,掃掃地,喂喂雞,擦擦板凳,洗洗碗,望一望遠處的青山,呼吸新鮮的空氣,然后投進火熱的廚房,揮灑汗水。最后呢,洗個香噴噴的熱水澡,喝著飲料笑瞇瞇地守夜,收紅包。哈哈,數一數錢包,喜滋滋地入睡,等第二天的鞭炮聲掀開你的眉眼。
春節的隨筆10
明天就是除夕了。我在昏暗夕陽的照耀下,幽幽地嘆了一口氣!耙酝汗澋哪欠菖d高采烈,可能不會再來了”我想往年春節,我總是一付眉飛色舞的神情。在爆竹與煙花聲此起彼伏的除夕夜里,我總是激動得難以入眠。一夜末眠的我,第二天就隨著爸爸媽媽去拜年。跌跌撞撞的我在親人們的包圍下收獲了許多的紅包。片刻之后,我就與弟弟一起越過了呼喚我們吃飯的包圍圈,一路蹦蹦跳跳地直奔玩具店。煙花、爆竹、彩蛋、玩具卡牌、玻璃珠……雖然這些不堅固的小玩意一下就會被我們搞到支離破碎,但片刻的歡樂也會令我們感到物有所值。
在大年初一后的幾個夜晚,一切都是如此的熱鬧非凡卻又安靜祥和。我與弟弟、妹妹還有哥哥會相約在大伯家附近的一個活動中心里,把自己所集的所有煙花在此燃放。煙花在黑夜中的綻放是如此的美麗動人,就如同一道道仙光在隨著你的手臂舞動。低處的小煙花襯著不遠處高空爆炸的煙花,顯得十分的空靈,有一種說不出口的美感。色彩斑斕的火光把夜空照亮,幾朵低矮的云也在光亮中原形畢露。這情景似乎在我某一個深入的夢境中出現過,著實令人暇想萬分……而如今,這個雜陳著我童年記憶與幻想的`活動中心,早以被房地產開發商給征用了,剩下的只有一片“不準無關人員出入”的荒地。小時候過年,最盼望的事不過是與小伙伴們一起玩電腦游戲罷了。當時我家里管得嚴,在家我根本就摸不得電腦,所以對那些五花八門的電腦游戲十分的渴望。只有過年,我才能大大方方地與小伙伴們一起玩電腦。一個不大的空間,卻充斥著大伙兒的歡笑。如今,電腦依然是擺在那個角落,但人卻再也不是那群吵吵嚷嚷、天真無邪的熊孩子了。
這春節,我對它雖然有失望與厭惡,但在一年的大部分時光里,我對它都是懷著一絲絲期盼的。每當我身心放松、平靜下來時,眼前都會出現一幅畫:在螢火蟲溫暖金光籠罩下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廟里,新年的鐘聲沉沉地敲響。那鐘聲古老而又凝重,卻不失一絲溫情。寺廟旁爆竹聲聲響,爆竹刺耳的聲音雜著人們團聚時的聲聲祝福,一派祥和。每每想到這里時,心里都會感到十分的愉悅與舒服,一種說不出的暢快感……這不就是對春節赤xx的期盼嗎?它一直深藏在我的心底,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底。
我們對春節的情感,這份美好的意境,就是我們對團聚的渴望,對親人的思念和對祖國的眷戀!
春節的隨筆11
有一次去一位朋友家玩,看到他的孩子利落的撕下練習本的一頁紙,然后動作熟練的將紙從中間撕開,變換角度、再斯周而復始,樂此不彼,直到整張紙變成了一堆小紙片,最后他雙手捧起紙片,往空中一拋,白色的紙片就如同雪花從天而降,沙發上、地板上全都灑落著紙片,孩子蹦跳著:下雪了!下雪了!
面對一地的垃圾,孩子的媽媽不高興,想訓斥孩子幾句,我忙悄悄地將她拉至一旁,對她說:“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打擊不得啊!”也許,,對孩子來說,撕紙、疊紙飛機,看著紙片漫天飛舞,會使他們興奮不已,不光是因為游戲本身有趣,更重要的是能親身體驗游戲的`樂趣,那如何將游戲變得既有意思,又環保,孩子又能從中學到東西呢?其實只要花點心思,游戲也可以成為開發寶寶語言的武器!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幼兒最常見的活動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設置不同的游戲、或者自制游戲玩具、在游戲中激發幼兒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最終達到在玩中求學的目的。
春節的隨筆12
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到處是紅彤彤的燈籠,五顏六色的彩旗在天空翩翩起舞,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到處都能聽到祝福的話語。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窗戶上都貼上了大大的福字。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姥姥家,姨媽、哥哥、姨爸也來了,她們不但給我壓歲錢,還給我買我喜歡看的書,讓我好好學習,增長更多的知識。
到了晚上,我們全家人一起動手做年夜飯,我擇芹菜,那嫩綠色的芹菜像一棵小樹,上面有許多芹菜葉,我左手拿來著芹菜,右手把芹菜葉給擇下來,我把嫩一點的葉子挑在一邊,媽媽說嫩一點的葉子可以拌著吃,我還擇了油菜、豆角……,雖然擇的時候很累但是我擇的時候非常認真,非常高興,因為這是為年夜飯準備的',我把擇好的菜給了媽媽,媽媽洗菜,爸爸切菜,姨媽炒菜,我們有說有笑,不一會兒我們就做了一桌子的菜有糖醋排骨、紅燒帶魚,還有我最愛吃的番茄大蝦、水果沙拉等十多個菜,我們圍在餐桌旁邊津津有味的吃著年夜飯,觀看著豐富多彩的春節晚會。
春節的隨筆13
新年降臨了,人們都喜氣洋洋的,樂得合不攏嘴,瞧!一大清早,媽媽就已經忙的不可開交了。我好奇的問媽媽:“媽媽你在干什么呀?“過年了,要除塵迎新嘛。”我說:“除塵迎新,這詞真有趣!”原來,還有一個除塵迎新的習俗啊!
到了新年的晚上,爸爸急急忙忙的打開了電視,開始欣賞春節聯歡晚會帶來的節目,正在吃飯的爺爺、奶奶、媽媽和姑姑都把頭向后轉去,對著電視機。我家春節必做的事,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奶奶說:春節聯歡晚會代表著國家的.強大,所以必看。
除了以上習俗外,我還知道一個繞口令:初一的湯圓,初二的面,初三的餃子。初四之后的初五、初六、初七什么都可以隨便吃。我們重慶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習俗,就是初一不準花錢,至于為什么,我也不知道。估計是想要發財吧!
其實,要說過年的習俗,我家鄉還有個習俗還有初一不能掃地和倒垃圾。初二開始要在親戚家輪流拜年等等。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就是到了元宵節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燈一定要亮,家家要吃湯圓,寓意團圓。
上面的三大習俗,都是重慶人必做的,如果你不是重慶人,你也可以學習一下以上三大習俗。
元宵節一過也就意味著春節結束了,人們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春節的隨筆14
我的家鄉在江蘇,雖然離開家鄉已經多年。但對家鄉過春節的情景可是記憶猶新。
“酸溜溜,甜絲絲。蘸著餃子真好吃!”照我們那兒的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用上得“醋蒜”,這醋蒜是四五月份就要開始泡制了,先是把一些沒剝皮的蒜放進壇子里,再加上有一定比例的醋和糖,封上,留著過年吃餃子用。到了年底,醋蒜泡成米黃色,醋汁酸酸甜甜的,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孩子們最喜歡過春節,從一放寒假就開始準備,頭一件大事就是由父母帶著去買一身新衣服,連襪子也要是新的,而且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穿。我們這些愛美的女孩子總會忍不住拿出來摸一摸,看一看。第二件大事就是買爆竹,“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贝汗澰趺茨苌俚昧吮夼谀亍D泻⒆觽兣茉诖蠼中∠,“噼里啪啦”響聲,響徹云霄,嚇得那些膽小的`女生直捂耳朵。
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過小年,其實就是相當于春節的“彩排”。夜幕一降臨,就會有鞭炮聲,這便有濃濃的年味。,但家鄉有個習俗,就是這一天不可以倒垃圾,象征財氣不外流。小年前后的幾天,家家戶戶都得大掃除,必須干干凈凈得迎接春節。
除夕夜很熱鬧,這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走在街市上,就像在看花燈似的。門外貼著紅紅的對聯,屋里貼著年畫,鞭炮聲不間斷。年夜飯也是少不了的,家家戶戶的都圍著大桌子,這時封存了半年多的醋蒜可要粉墨登場了。一打開塞子,一聲酸甜味撲鼻而來,一會功夫,幾大盆餃子就見底了。晚上后,孩子到院子了放煙花,美麗的煙花帶著一家人的祝福,飛上天空,整個鎮子都沉浸在了喜悅的氣氛中國。這一夜,除了小孩子,其他人都必須守歲。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夜迥然不同,家家戶戶門前堆積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碎紙片,全鎮都休息了。
元宵節又是一個高潮,鎮子沿河的街道掛上的一排大紅燈籠。孩子提著各色的花燈出門了,有兔子燈,龍燈、猴子燈……他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比較著誰的花燈漂亮。
十五一過,這春節就結束了。年輕人們帶著新的希望又離開了家鄉,老人又翹首期盼著下一次的團圓。
【春節的隨筆】相關文章:
春節的隨筆06-13
關于春節的隨筆02-19
關于春節隨筆02-19
春節見聞隨筆03-12
有關春節隨筆03-12
春節隨筆小學03-12
春節隨筆高中03-12
春節隨筆大全03-10
春節感受隨筆03-10
春節隨筆初中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