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不讓須眉對聯
常言道:“巾幗不讓須眉,爭先不落人后"。在我國獨特浩瀚的聯海中,有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那就是出自巾幗名人口中、筆下的奇對妙聯,欣賞了她們的對聯,你會為她們的不凡才藝而贊嘆。巾幗不讓須眉的對聯有哪些?
巾幗不讓須眉對聯
1、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詞寫得絕聯也撰得妙,她撰過這樣一副妙聯:
“露花倒影柳三變;桂子飄香張九成"
這副對聯妙用人名對人名,人名中的數字對數字。上下聯平仄對仗自無可非議,在用事上也非常貼切。
2、相傳,北宋文學家蘇東坡一天對蘇小妹說:“都說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對好我出的對子,我就佩服你。"蘇小妹笑答:“何須一個晚上。"蘇東坡看她滿有把握,就說出他的上聯: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蘇小妹聽罷,暗稱難度大,竟一時對不起。
過了一會,她見月光下一個丫環端來酒菜前來侍候,觸景生對: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蘇東坡聽了妹妹對的下聯,連聲贊妙。這副對聯恰到好處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紅繡鞋"“聲聲慢"“步步嬌"六個曲牌名,而且用擬人手法賦予具體形象,出對巧應對更妙!
3、浙江天姥山有座“動石夫人廟",相傳南宋時金兵入侵,有一老婦推山頭巨石抵擋住了金兵,保存了浙東片土,后人建祠以祀。
有一次,晚清女革命家秋瑾路過這里,聽了“動石夫人"的`故事,她有感而發撰留一聯:
“如斯巾幗女兒,有志復仇能動石;多少須眉男子,無人倡議敢排金"。
此聯對仗工整,可見秋瑾這位才女的確多才。
4、當時吳芝瑛女士一直支持秋瑾從事婦女解放和反清斗爭。在一次聚會中,她揮毫題寫了一副對聯贈與秋瑾:
“今日何年,共諸君幾許頭顱,來此一堂痛飲;
萬方多難,與四海同胞手足,競雄世紀新元"。
紹興秋瑾故居有副對聯,也是出自吳女士之手,聯語云:
“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
5、秋瑾被捕犧牲的噩耗傳到日本,時任留日女學生會會長的唐群英悲痛萬分,挽之以聯:
“革命潮流是秋風吹起;自由花蕊要血雨催開",
此聯思想性、藝術性俱佳,被廣為稱頌。
6、著名的女革命家宋慶齡生前撰寫了不少佳聯妙對,當年guomin黨反動派制造了震驚全國的“平江慘案",殺害新四軍官兵數十人,宋慶齡義憤燃腔,撰聯表達對烈士的哀思和對正義斗爭的支持:
“和平大業猶賒,賢勞正賴,何竟中道捐棄,碧血長天永留恨;
民主曙光初吐,瞻望方殷,難堪噩耗驚傳,蒼天土地盡含悲"。
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宋慶齡痛不欲生,飽蘸熱淚撰寫了兩副挽聯哀悼:
“先生先行,因求大公舍小我;后人后繼,誓變曲徑為通途"。
“志在求大同,熱愛黎民熱愛我;星沉亂方寸,痛哭社稷痛哭君"。
聯句寫孫中山為實現“天下為公"的夙愿,不顧安危,毅然北上,談判未成身先死。“小我"既指孫中山本人,也指宋慶齡自己,妙語雙關,令人叫絕。
聯語也寫出悲痛之中的宋慶齡決心繼承和完成孫中山遺志。聯語對仗工整,可見聯功不凡!
7、世人敬仰的鄧穎超大姐撰聯也頗有水平,她20世紀40年代在八路軍重慶辦事處時,曾贈馮玉祥將軍這樣一副壽聯:
“寫詩寫文章,亦莊亦諧如口出;反帝反封建,不屈不撓見胸期"。
原來鄧穎超的母親楊振德是一位喜愛對聯的女杰,給予鄧穎超很好的聯藝熏陶。
8、楊振德女士撰過不少對仗工整,藝術性、思想性俱強的名聯。如:
“靠權勢,靠錢財,不如靠技術;從父子,從丈夫,哪及從自己"
“相處相知相愛慕,自成情侶無需父母命;
互學互助互敬重,天生夫妻何必媒妁言"。
9、文壇名匠冰心女士自小受先輩影響,一輩子與對聯結下不解之緣,在她的許多散文佳作中屢有對聯出現。1924年,她從美國療養院寄回一副集清人龔自珍的詩句對聯:
“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域夢中飛"。
1930年,冰心的母親在滬逝世,她代父撰聯哀悼:
“教養全賴卿賢,五個月病榻呻吟,
最可憐嬌兒愛婿,幾輩傷心失慈母;
晚近方知我老,四十載春光頓歇,
哪忍看稚孫弱媳,承歡強笑舉家和"。
這兩副對聯平仄對仗都十分工整,而且極富文采。
10、廖仲愷的夫人何香凝也是一位對聯愛好者。當年,廖仲愷被guomin黨右派暗殺后,她含淚撰了這樣一副充滿人情味、愛國心的對聯:
“夫妻恩,今世未全來世再;兒女情,兩人共負一人完"。
11、著名女書法家肖嫻平生主張“作書吟對,關乎性情,通乎造化",她撰留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對聯,其中有題贈淮安吳承恩紀念館的短聯:
“伏怪以力,取經唯誠",
言簡意賅,頗富哲理地概括了《西游記》的中心內容。
在她南京寓所“枕琴室"掛著她撰的對聯:
“廉不言貪,勤不言苦;尊其所聞,行其所知"
寥寥16字表明了她對治學勤奮,作風正派的自勉。
12、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的母親陳云鳳,生于一個仕宦之家,從小遍覽經史子集,熟讀詩詞歌賦。一天,她的長孫夏德轅對她說,有一下聯尚無人對得好,聯云:
“李太白春夜宴桃李,桃花太紅李太白",
聯句寫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陳云鳳看后,稍加思索便用典對上了:
“柳如是良宵攀松柳,松蔭如斯柳如是。"
聯語中的“柳如是"乃明末名妓,后為江南才子錢謙益妾,能詩善畫。
13、清末,安徽出了個著名女聯家吳芝瑛,她19歲時嫁與無錫一官員。八國聯軍侵華時,吳芝瑛充分展示其才華,撰作了許多對聯諷刺fu敗無能的滿清政府,號召民眾抵御外侮。如
“振中華,掌政須似秦皇漢武;斗洋寇,揮戈應如繼光則徐。"
14、嵌字聯是我國聯苑一朵奇葩。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1938年曾撰過一副自勉的妙聯,三處嵌入了自已的名字:
“立德立言乃是立功之本;群有群享須從群治得來",
在當時來說,這副嵌字聯堪稱標新立異了。
15、1936年秋,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收到的挽聯有一部份是婦女界名人獻的,胡子嬰女士所撰的挽聯很獨特,令人刮目相看:
“國家事豈有此理,正需要先生不斷咒罵;
悲痛中別無他說,只好勸大眾繼續斗爭"。
16、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巾幗聯手層出不窮。1982年,著名的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為悼念一位粵劇演員,運用對比手法撰此精妙的挽聯:
“舊社會,苦謀生,闖州過府,遭惡棍持槍索命,更辱為擘口仔;
新世界,為人民,上山下鄉,獻絕招發展粵劇,被尊為藝術家"。
女人與男人,猶如一副對聯的上聯與下聯,不能說誰比誰差。品賞了古今中華聯苑中這些獨具芬芳的奇葩,禁不住由衷地贊嘆:巾幗對聯真不凡。
【巾幗不讓須眉對聯】相關文章:
巾幗不讓須眉演講稿集錦5篇12-04
巾幗不讓須眉演講稿范文(精選7篇)03-01
書房對聯(對聯)07-04
關于春天的對聯對聯03-31
對聯故事及對聯范文08-06
精選經典對聯02-10
經典對聯05-27
經典對聯精選03-02
墓碑對聯7字對聯02-24